第130章
作者:汀柏荣荣      更新:2025-09-27 09:55      字数:3852
  
  查清楚了就赶紧回禀名单,大景已经有一年多没打仗了,军营里的将士们都等着立军功呢!
  现在沈知微的改革还没有改到军队头上,因为军队的军功封爵制度依旧是这个时代一条最为畅通的上下通道,科举比不过,而且外头还有大片的领土等待将士们,一时半会儿不必担心无敌人可打。
  受限于通讯,距离盛都比较远的地方,可能没法顺利归入大景领土,沈知微对此抱有些许期待,要是那些地方打下来后又复辟,那将士们的军功就更多了。
  对当地的百姓来说是灾难,对皇帝和整个国家来说,这是好事一桩,沈知微想,到时候她可以将那些他国百姓迁入他地,实在不愿意走的,跟旧国共存亡,也算是成全他们了。
  沈知微派下新的任务,朝廷又忙碌起来,传言的男主人公一直不出现,再加上沈知微有意压制,不出三天,流言就再也没出现在街头的议论声过,大家又在报纸上吃起一些大官的瓜。
  那些散播谣言的官员也没办法继续散播了,因为他们的瓜已经飞得满城皆知,比妫央那点儿事热闹多了。
  第101章 送他们去跟野人丛林打……
  “那位吏部尚书的日子过得可真精彩啊, 一把年纪了,老不知羞。”
  闻桃放下今日的报纸,头版头条上就那位高官的事迹,当然, 怕高官找上门来, 所有出现的人都是化名, 高官也不说是哪位高官,只隐晦提一句, 是某位在朝数十年的老臣, 皇上还是大王时, 那位老臣早已追随先王十来年了。
  如今在朝中的老臣已经屈指可数, 大多数都急流勇退,早早告老还乡,给家中小辈腾位置, 为家族的未来铺路了。
  还留着的几个老臣,要不就是能力十分出色,皇上不舍得放走, 要不就是一直占着位置不放, 家中孩子不争气, 怕自己一走, 家族没落。
  吏部尚书算是后者,闻桃确实没听说过他家里有哪位孩子有才名传出, 偶尔传出来的都是一些刁钻任性之类的骂名, 要知道这年头所有人都很注重名声,之前没有科举的时候,全都是靠举荐来做官,名声太差, 就当不了官了。
  因此每个贵族都是炒作好手,造神达人,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传出不好的名声,可见人是有多烂泥扶不上墙。
  “师姐就这么确定,这报纸上说的人是吏部尚书?”
  琼玉这两日已经入职,对那位吏部尚书,她的印象是纯纯的老好人,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不管下属做错什么都不会生气,而是会温和解答,因此在吏部,那位尚书的名声一直不错。
  “除了他还能是谁?别看他现在总是当好人,以前他刚当上吏部尚书的时候,在他手底下做事的人被他一天一小骂,五天一大骂,成日里没事儿找事。他还特别厌恶寒门子弟,偏偏又碍于皇上喜欢,不敢表露,只明里暗里给寒门出身的官员使绊子,你有我给你撑腰,怕是没有经历过,你那个好友,她后来官路不顺,多半就有这位吏部尚书的手笔。”
  闻桃说的是夏青,曾经夏青和琼玉在大讲堂的精彩辩论,让整个盛都议论不已,后来两人通过科举入仕,琼玉如今都要摸到一部尚书的位置了,夏青却还在外头苦苦熬着。
  夏青的资历和能力都不比琼玉差,但好似运气一直不好,琼玉本以为是真的运道不好,现在听师姐一说,才知道是那老东西在背后作祟。
  琼玉闻言眉头紧皱,好友郁郁不得志,已经成了心病,她问:“此事能否告知夏青?”
  琼玉第一反应就是让夏青给自己去讨回一个公道。
  “告诉她有什么用?平白增添烦恼,反正那老东西也快下去了,本来还能留个好名声安享晚年,无奈这人蠢得很,装了这么多年,最后被蝇头小利所蛊惑,暴露了他的蠢笨,皇上最厌恶这种自以为聪明的蠢人了。”
  闻桃说的是之前吏部尚书弹劾妫央的事情。
  提到这事儿,琼玉欲言又止,她支支吾吾地提到了妫央,说:“首辅此去东海查案,回来恐怕又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那也是他们活该,盐铁乃国之重器,谁的手敢伸到盐铁上,谁就等着全族一起陪葬吧。”闻桃端起桌上的茶杯,轻啄一口杯中热茶,突然她顿了一下,眯了眯眼,杏眼望向琼玉时,陡然生出几分深不见底的幽暗来,“你不会胆子大到伸手了吧?”
  “师妹不敢,只是最近从后宅送出去几封信,所以有点儿在意。”
  琼玉赶忙否认,她有种预感,自己如果敢伸手,闻桃就敢将她胳膊给砍了,大义灭亲。
  闻桃又看了琼玉两眼,确定琼玉没有说谎后才轻哼一声说道:“哼,他们都进了你的后院,以后就是你的人,管好他们就行,真要是出了事,有我在,牵连不到你身上。”
  “多谢师姐照拂。”
  琼玉起身郑重行了一礼,低头时心里想着,将那几个不安分的送回他们家中去,现在开始割席,总比之后被查出来再手忙脚乱的自证要强。
  闻桃则向前微微探身,视线向外望去,街上行人穿梭,叫卖声不断,让她有些烦躁的心平静下来。
  十一年实在是过于漫长,长到所有人都在这场天下乱局中变了模样。
  再也不是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天真烂漫。
  好在盛都依旧人生鼎沸,宫里的那位依旧坐在皇位之上,俯瞰天下,掌管众生,想要国强民安的愿望,从始至终也不曾更改。
  妫央离开盛都一个多月,期间还传出他在临海被刺杀的消息,还好妫央一直住在造船厂附近,那地方不光有盐场和造船厂的人,还有一处海军基地,刺客都没到妫央面前,就被海军给发现了,全数成了海军兵卒的战功。
  像是这种刺杀朝廷要员的人,哪怕不是敌国的士兵,也能作为同等战功,沈知微最近在研究和平时期怎么拿战功,一些目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被她编入军功制度里了,没想到这就用上了。
  妫央不知道是什么心情,反正海军兵卒们很高兴,听说妫央住得地方,有不少海军的兵卒免费站岗,甚至士兵私底下还为谁能去站岗切磋过。
  沈知微从种种情报里看见了兵卒们对战功的渴望。
  之前她一直想着西蛮小国,倒是忘了海军这一支,其实海军的情况比陆军要强很多,因为大景每年都有数艘大船出海经商,海军都要派人上船护送,出了大景的范围后,路上难免遇到不长眼的海盗或是一些语言不通攻击力极强的小国国民,这些都能成为海军将士的军功。
  比起已经抠脚一年,几乎没有战事的陆军,海军不时还能打野,已经好多了。
  但这点儿军功,根本比不上以前天下大乱时攻城略地的军功多,以前是饕餮盛宴,现在是清粥小菜,还不是人人都能吃上。
  “烟霞,叫工部尚书和兵部尚书过来一趟。”
  烟霞应了一声,转身吩咐人去叫人了。
  百工坊几乎已经并入了工部,想要找绘图匠人就得喊工部,而有调兵的意愿后,先要找的就是兵部。
  本来两部尚书还不知道要做什么,进门一看到对方,心里就有了些猜想,这是要打仗了。
  打哪儿啊?
  两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西蛮,最近就那头闹得沸沸扬扬,很是出名。
  难道首辅要回来了?
  不知道,没听说啊,不是说盐场那边乱得很,一时半会儿查不明白?
  首辅能力卓越,或许两个月就查清楚了。
  工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两人交流了几个眼神,都倾向于是要打西蛮。
  结果真见到皇上,皇上张嘴要海图,两人才明了,这是要出海作战。
  可海上有什么国家啊?全都是一群未曾开化的野人,除了呜哇呜哇乱喊外,啥也不会,之前海军就查过,好几个有人聚集的地方,都没有国家概念,还是部落呢。
  就这,哪儿还至于正儿八经出征啊,随便送过去一些人,就能打下来了。
  “那群人是不会说大景的话,但他们是人,不是猴子,他们也会学习,会改变,十年前他们或许什么都没有,现在他们和大景有来有往十年了,还什么都没有吗?”
  沈知微其实能明白现在大景人心中的骄傲以及对周遭国家的不屑一顾,现在的大景,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国家制度,都领先世界几个版本,当之无愧的球上最强国,一国单挑全世界也没问题。
  可这种心态要不得,骄傲使人落后,如果一直将国外视作未开化之地,视作猴子聚集地,那迟早会被迎头一棒打醒。
  沈知微知道,骄傲的后果有多可怕,她学过的历史书上,全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那些人就像是一群豺狼鬣狗,围绕在大景周围,大景最好一直保持今日的强大,永远不要弱小,只要大景弱上一分,他们就会一拥而上,分食大景!
  沈知微想到这儿,就更生气了,大景才刚立国,高官之中就有人生出如此高人一等的骄傲心思了,她之前让这些人去战场上做观察员,看来还是手段太温和,就该送这群人出海,让他们跟那些“未开化的蛮人”相处几年,让他们看明白,蛮人也是人,有无法填满的野心和无与伦比的学习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