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作者:汀柏荣荣      更新:2025-09-27 09:55      字数:3777
  
  好在沈知微已经发布了一条完整的,在和平时期也能拿到军功的制度,虽然不知道能支持多久,但至少能让将士们在和平时期依旧保有升职空间,不至于被彻底关闭向上爬的途径。
  这天她们没有聊很晚,等到了时间,沈知微就让胡幼安去睡了,胡幼安在宫中还有一处院落,自打沈知微当上大王,那处就是她的。
  盛都也有赐给她的将军府,但是胡幼安几乎从来不去住,她没了亲人,世上也没什么牵挂,有时候沈知微看着胡幼安,都会想,胡幼安是不是就是为了大王而生。
  如果世上有神鬼,那沈知微觉得,胡幼安是忠诚的化身。
  朝阳很喜欢胡幼安,没事儿就要去找胡幼安打打拳,练练剑,胡幼安彻底步入养老生活,属实是闲得慌,就没事儿指点一下太子的武功。
  次数不算多,但也不少,闻桃去找胡幼安的时候,正好遇上了一回。
  比起从前,闻桃脸上也多了些岁月的痕迹,但她和沈知微一样,并不怎么显老,感觉和十年前没有特别大的差别。
  养尊处优的人是这样,闻桃等朝阳离开,与胡幼安笑道:“我那师侄过几日要办满月宴了,你回来的正是时候,到时候要不要去凑凑热闹?”
  胡幼安想了下,闻桃的师侄可太多了,但能让她特意提起的人很少,盛都之中,只有一人有此重量,她问:“是吏部尚书之女?”
  “正是,接风宴上琼玉没来,她正歇产假,那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像只皱皱巴巴的红皮小猴,后来长开了,又像是白汤圆,挺可爱的。”
  胡幼安当时没看见琼玉,还以为对方是又被调走了,没想到是歇了产假。
  她陡然意识到,这次回盛都后,自己对官场上的事态度淡了许多,以往她身为大将军,是绝不可能完全不关心高官们的情况的,结果现在闻桃跑到她面前来,她才知道琼玉的事情。
  胡幼安一时之间有些出神,她终于明白青竹那句你老了是什么意思了,她真的像个行将朽木的老人,精力不足,萎靡不振。
  闻桃敏锐察觉此刻胡幼安的心情变得很不好,她回想了一下自己说的话,有了些猜测。
  闻桃环绕这处宫殿,景色宜人,雕栏玉砌,与宫中其他宫殿相比更添了几分舒适,没那么庄严肃穆,可是这里人气稀少,胡幼安又不爱用宫里的人伺候,更显得空旷。
  琼玉那里和胡幼安的宫殿可截然不同,那里热闹多了,到处都是人。
  “走吧,到我府上住两天,到时候直接去琼玉那儿如何?我府上也没什么人。”
  闻桃懂了,胡幼安一定是觉得宫里孤独了。
  胡幼安不明白事情是怎么发展到她突然要离宫,住到闻府去的,等她意识到不太好的时候,人已经坐上出宫的马车了。
  闻桃甚至还向沈知微正儿八经的说了一声,同时给东宫也递了信,让太子这两天不必去寻胡幼安练武,她将人带走了。
  胡幼安以前和闻桃的关系一般,现在关系也没好到哪儿去,不过比起其他人,她确实更熟悉闻桃。
  事已至此,那就去闻府住几天吧。
  等胡幼安到闻府,妫央已经先一步等着了。
  这一路上马车走得很慢,闻桃跟胡幼安出了宫后算是边走边逛,在马车上,闻桃拉着胡幼安看了下盛都目前的情况。
  离开盛都多年,胡幼安都有些不认得盛都的模样了。
  盛都的变化太大了,路上泾渭分明的行人和车马,那平坦如整块石壁的大路,以及路两边高高耸立的建筑,让胡幼安看得目不转睛,她回来的那一日走得是另一条街,那条街的变化不大。
  闻桃说,这是新街,才刚建成没多久。
  因为两人在路上消耗了太多时间,妫央得知胡幼安出宫的消息后,反倒先一步到闻府等着了。
  “自打接风宴后就没再看到你,不上朝也不出宫,难不成真的是在西北受了重伤,一直在养伤?”
  妫央和胡幼安关系倒是还行,妫央说话的时候,态度很随意。
  这些年他和闻桃相处得也不错,大家都是为了建设更好的大景,还拥有共同效忠的君主,不想死就不会有特别大的矛盾。
  “嗯,伤得有些重。”
  胡幼安看了眼妫央,视线移到了一旁。
  妫央比她大一岁,但是看上去比她年轻多了。
  “伤得重就好好养伤,我城外有个温泉庄子,最适合人养伤了,过几日你要不要去住上一段时日?”
  闻桃一听这话就皱眉头,不客气地说:“行了,你那温泉庄子里都快塞满老弱病残了,幼安过去是养病,还是帮你看顾病患啊?”
  自打皇上将喜爱的温泉山庄给了妫央,妫央时不时就劝人去享受,他一年到头没什么假,好似别人用了也行,他就挺高兴。
  结果一堆上了年纪,身体不好的大臣和家属就去了,现在成了权贵们最喜欢的地方。
  “现在庄子是靠预约进入,每次我就放十个人进去,一点儿不吵。”妫央得意一笑,“这还是皇上给我的建议,太傅不会吃醋吧?”
  “呵呵。”
  闻桃递给妫央一个白眼,多少年了,妫央还是喜欢在这些小事上逞威风,炫耀皇上对他的偏爱。
  她就不会那么幼稚!皇上说过年给她也准备一处温泉庄子,她都没跟妫央炫耀呢!
  第106章 好久不见,现代……
  沈知微不想轻易放弃胡幼安。
  青竹之前作为随军医师, 是唯一一个能全程跟着胡幼安的医师,所以胡幼安的病由她一手负责,现在胡幼安回了盛都,这里有许多好医师, 或许有一个医师就擅长调理, 能够让胡幼安寿终就寝呢?
  于是, 在沈知微的要求下,一堆善于此道的医师和青竹一起, 开启了会诊。
  这应该是大景年间第一次会诊, 它不会是最后一次, 因为很快参与会诊的医师就发现了这种模式的好处。
  以后遇到疑难杂症都可以试一试, 反正出现第一次会诊,就可以出现第二次,有皇上背书, 他们就算是将祖传的法子拿出来用,祖宗也不能呵斥他们是数典忘祖,或是守不住家产的废物。
  一群医师在一起, 围着胡幼安吵得天翻地覆, 青竹混在其中, 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因为青竹最擅长的确实不是为人调理身体,而是外科手术, 她在前期还能说说话, 到了后期,那群善于内科的医师说得话,在青竹听来都有点儿天方夜谭了,她完全没法插嘴。
  最后还真叫这群医师商量出来几个法子, 或许能拖延几年。
  要说治好,那是不可能的,多年来在战场上受得伤落下的病根,还有各种急行军造成的损耗,胡幼安没有当场暴毙,那都算青竹发现得早。
  沈知微得知这个结果后,说不上的失落,她原以为能等到一个奇迹,结果却还是不行。
  奇迹没有,最多是能拖延三五年,运气不好,或许一年都拖不下去。
  胡幼安这个当事人在听完结论后,反应平平,她早就已经接受了自己会死这件事,早死晚死对她来说没什么两样。
  她第一次开口说了自己的诉求。
  “无论之后情况如何,还请诸位为我保留体面,如果最后的日子要在床榻上,作为一个废人度过,那我宁愿就这么死去。”
  胡幼安想了很久,她确定自己完全无法接受一个形如废人的自己。
  人老了之后,身上的毛病就多了,最后往往是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胡幼安简直无法想象,她的身体衰老了,可她的灵魂还尚算年轻,她的自尊不允许自己成为一个要他人伺候才能过活的人。
  况且,再也不会有好的那一天,每一日都是折磨,何苦延长折磨的期限?
  几个医师闻言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年纪大些的站出来直言:“将军,若真要日日保持您如今的能力,恐怕会大大缩短寿数。”
  直接说了,如果你想成天活蹦乱跳,不在床上养着,那原本的三五年,可能就会变成一两年。
  “诸位尽力即可。”
  胡幼安的态度出乎意料的坚决,不管是谁说都没用。
  病人的意愿肯定是第一位,沈知微都劝不过,医师们最后也就妥协了,给胡幼安下得全是猛药。
  此后一年,胡幼安的身体状况一直不错,有时候似乎看上去比之前还好了,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种假象,为她看病的医师就没有一个能舒展眉目走出皇宫的。
  时值大景元天六年冬,帝国失去了它的明珠,胡幼安辞世,享年三十有六。
  出殡那日,漫天飞雪,天子送出宫门,太子亲自扶棺,为功臣一路送葬至西山皇陵外,允胡幼安葬于皇陵之中,自此大景不灭,香火不绝。
  百官随同至皇陵外恸哭,哭声震天,引人心酸不已。
  沈知微站在皇宫之中最高的摘星楼顶楼,十六层高楼足以俯瞰整个盛都,却无法遥望到西山,她隐隐能听到寒风中传来的哭声,不知是百姓自发为胡幼安送行,还是她幻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