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作者:浮游的蜉蝣      更新:2025-09-27 09:55      字数:3873
  
  和楼缕的脑内聊天群一样,没啥大用却稳固得不可思议。
  逐渐的,平涛在从平洄家里取东西时偶尔能带回来一两丝时空能量。
  它们不像其他时空能量那般,要么很快与精神力相融,要么散入空气可能成为新一个时空漏洞成形的养料。
  也不像之前直接从平行世界之镜上提取的那些那般,惰性到什么都干不了。
  这些细微的时空能量稳定中带有一点不安分的蠕动感,既不融于精神力及普通时空漏洞,却又能与精神力及普通时空漏洞共存。
  平涛尝试着让它们停留在普通时空漏洞内部,发现它们能让普通时空漏洞的稳定性出现微弱提升。
  也就是,能让普通时空漏洞变得更安全一点点。
  可惜只有一点点。
  也可惜能拿到的这类时空能量太少。
  甚至,平涛不确定它们究竟是来自平洄世界、平行世界之镜,还是自己的精神力变异。
  之后又研究了很多年,直至基地模式如预计的那般无法再维持下去之时,平涛依然没法大批量地弄到这种有助于时空漏洞稳定的时空能量。
  吴韧校长对此说:
  “不用在意。
  “当初做出‘本世界必定毁灭”的预测时,便已经考虑了所有微弱的转机。
  “是在将所有转机都否定了之后,本世界人类才接受了毁灭定局,才没有将能连接到的异世界当作救命稻草猛薅。
  “现在你所找到的转机也只是预料之内的项目及预料之内的弱小。
  “就是,有一点用,但扭转不了总趋势。”
  平涛:
  “倒并不感到失望。
  “能按照预定规划走到世界的终点也挺好。
  “让我的死亡与世界的毁灭相重叠。
  “也许不赚,但也算不上亏。
  “平洄用‘黑洞’来对我的存在命名,其实还挺贴切的。
  “一切终究归于‘无’。
  “而‘无’,又可能是新生的起点。”
  (正传完)
  第18章 前传1-01
  ☆、坚持规律作息
  因为有一段时间作息混乱,导致出现夜里失眠、白天打瞌睡、脑袋经常昏昏沉沉、时不时还会眩晕、脱发、便秘、胃疼、心脏有时跳得很不规律等问题,平洄下了狠心规范自己的睡眠和三餐。
  规范后是:
  晚上二十二点必须睡,早上六点必须起。
  六点半到七点吃早餐。
  十一点四十五到十二点一刻吃午餐。
  十八点到十八点半吃晚餐。
  十点和十五点左右,可以适当吃些零食。
  每天六点之前、十九点之后一律不进食。
  假期、冬天、聚餐,甚至生病等情况,只要身体还能动弹、脑子还能思考,就统统不能成为熬夜、赖床、不按时吃饭、暴饮暴食的理由。
  然后,平洄便坚持了下来,并习以为常。
  过程中,平洄身体的各种不健康症状要么被解决,要么明显好转,越发坚定了平洄的坚持之心。
  唯一的问题是,这种作息下很多现代人喜欢的夜间活动基本算是与平洄绝缘。
  亲朋晚上聚餐,平洄要么在十九点前稍微吃些便退场,要么直接不参加。
  久而久之,大家十八点之后的活动干脆都不通知平洄了。
  好在,平洄生活在一个人际关系普遍比较冷淡的时代。
  大家都习惯了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癖好,且都很看重隐私。
  于是当其他人意识到平洄的作息是真与他们不一样,且平洄很坚定地不会改时,他们基本都会选择礼貌远离,转而去找与他们生活节奏相仿的人一起玩。
  虽然偶尔也会有人说:
  “把吃饭睡觉的时间定得这么死,不会显得太无趣了吗?”
  但他们也只是说一说,表达一下自己的疑惑。
  平洄只需要对他们微笑而不接话,他们自己就会识趣地转到其他话题上。
  平洄最喜欢现代社会的一点就是:极大丰富的物资,以及越来越多的方便生活的技术,给了每一个普通人独立生活的底气。
  不用逼迫自己去合群抱团。
  与谁喜好相投,就交一交朋友。
  一旦话不投机,立刻便能相互拉黑。
  不用担心会因为少一个朋友就少一分人脉,然后在部分领域损失利益、做不顺畅事情。
  普通人的生活全部都有完整规范的制度保障,不需要依靠任何人脉便能过得足够舒适。
  普通人做着普通工作时,一旦做得不愉快了,随时都可以轻松辞职。
  不用担心找不到下一份工作。
  更不用担心暂时没了工资就会挨饿受冻流落街头。
  那些普通工作因为可替代性强,公司在上一个员工辞职后想招到下一个员工很容易。
  而相应的,一个员工在上一家公司辞职后想入职下一家公司同样容易。
  当然,做到公司高层后,想换公司会困难不少,但那跟平洄这种普通小老百姓可没关系。
  连工作都能轻松换,同事之间的关系自然更加表层。
  处得好能当朋友。
  处不好面对面都懒得打招呼。
  还有的仅限上班时间处得好,下班后在其他地方偶尔碰见了,双方都会默契地只当不认识对方。
  有的人觉得这样实在太冷漠了,很怀念书本上描述的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依偎感。
  但多数现代人都觉得,现在这样才正好。不然明明没话说还非要尬聊完全是在浪费双方的时间。
  很多现代人都认为,人的时间应该用在做自己喜欢、让自己感到高兴或有意义的事情上,不应该浪费在对自己不重要的人身上。
  现代人有时候看年代剧,会相当难以理解一群人天天聚在一起聊东家长西家短的场面。
  尤其里面部分人聊着聊着就很不高兴,或者干脆吵起来,却在第二天继续聚在一起聊,还强颜欢笑地与吵过架的人“和解”。
  现代人,尤其年轻人,对此很困惑:
  “聊得不高兴为什么不去做其他高兴的事情?”
  “他们这种闲聊,好像不赚钱不赚物资,即使是在那个物资匮乏、需要很努力才能活得稍微舒服一些的年代里,也是可以不做的吧?”
  “这跟给老板打工,为了工资而忍气吞声好像还不一样。”
  只有上了年纪的人还稍微理解一点:
  “那个年代,科技不发达,导致缺乏的不仅仅是生存物资,还包括了娱乐选择。”
  “聊天可能是最容易实现,也最廉价的娱乐方式之一。”
  “还是相对快速,关键是免费的获取周边信息的渠道。”
  “那时候线上聊天群、社区官网通告、本地八卦媒体什么的,不能说完全没有,但网费、上网的设备对于普通人而言,都太昂贵。”
  “以至于在普通人中根本就还没有建立起‘线上’这个概念。”
  “不多跟人聊天,停了电什么时候来电你不知道,旁边菜市场打折你不知道,连你家孩子被欺负了你都不一定知道。”
  年轻人们:
  “可怕。竟然还会停电。”
  虽然上了年纪,但其实也没怎么亲身经历过缺乏线上概念年代的老年人们根据自身少少的经历,以及从他们父母辈那里听来的故事,继续假装自己很懂:
  “是可怕,很多事情非常不方便。”
  “要办个什么事,很多材料是纸质的,容易出现丢失、损坏等情况。”
  “还经常需要在交通不方便的条件下,来来回回跑很远的路。”
  “而且因为主要是人工处理,工作人员稍有疏忽就可能出错。”
  “什么把名字写错、少盖一个章、把属于这个人材料里的几张误放到另一个人的材料里。”
  “人犯出的错误那千奇百怪的程度,可比机器人离谱多了。”
  “尤其有些人心术不正,还会故意使坏、以权谋私。”
  “而且错了之后时间一久,很难溯源查清楚错误是在哪一步、怎么犯的,犯错人也就得不到处罚。”
  “这导致人在无意以及故意犯错时,更加满不在乎。”
  说起来,那些年代剧之所以是以“年代”而非“历史”命名,是因为那些剧的时代背景距离现在不到百年。
  而这不到百年的变化,似乎超越了历史剧中的上千年。
  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的不仅是物品生产,也连带的颠覆了人类的很多固有想法。
  比如曾经的人们写机器人掌控世界时,透露出的是恐惧、忧虑等情绪。
  会带动很多人反对发展机器人。
  而现在的人写同样的题材,基本跟写猫咪统治世界差不多,透露出的是一股子童话气息。
  还有很多现代人觉得,人类被机器人养也挺好的。
  并遗憾机器人的发展水平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