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蛋 第17节
作者:还是老周      更新:2025-10-13 10:10      字数:2824
  尽量减少起床的时间。
  两次用餐的时间间隔尽量保持在30个小时以上。
  食物也以饱腹感强为第一需求。
  并在保持饱腹感的情况下,再次进入睡眠。
  老周也曾试过在两位数的情况下,仍保持三位数的生活质量。
  但这样的后果就是老周打零工的频率被提高了。
  也就是,找零工和干活儿这种紧张又不自由的状态,占据了生命的大部分时间。
  这种状态下的生存,不是老周需要的。
  老周只是想懒着。
  只有懒不下去了,才会打零工。
  而不是拼命工作,换来一会儿的懒惰。
  不是的,完全不是的。
  顺序一变,天旋地转。
  如果两位数快要逼近一位数的时候,就是老周的马驹桥密码。
  老周会让自己吃饱,并强制要求自己去找零工。
  这样就可以在余额最少的档位上,极限拉回到三位数。
  特别省油。
  至于四位数,老周上次见,还是被车撞的那次。
  老周捧着手机,仔细看着赵北桥发来的转账。
  整整五万块呀,毫不夸张地说,老周一辈子的存款,从来没有到达过这个高度。
  就这简单的几个数字,竟然可以把一个大活人,从挣扎存活,拉扯到淡然自若。
  这五万块,就是一道门,隔着两个不同的老周。
  一个是邋里邋遢。
  另一个是,邋里邋遢,刚吃了碗面。
  是的,钱,改变不了什么,更改变不了人。
  顶多,会让这个人,活得更久,但很少会让这个人,变得更好。
  当然,面对这笔钱,老周肯定是不会表达出一丝的推辞的。
  这笔钱犹如一块磁石,已经把老周的心紧紧拉住。
  况且,自己可没权利,把老天爷的指引给推辞掉。
  老天爷昨天辛苦一整天,不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在饱暖中活下来吗?
  有了这五万块,老周的生活,可以饱暖好久了。
  老周盯着这笔转账,他给了这笔钱逃跑和飞走的时间,但这笔钱还是静静地待在这里。
  老周小心地点下了“确认收款”。
  老天爷,谢谢了噢。
  赵北桥,谢谢了噢。
  第20章 工地复苏
  不会更慢,也不会更快,从无例外。
  “周老师,旁边这个房间,就归您了。我等会儿让人再收拾一下,添一些东西,您看您还需要些什么,可以随时跟我说。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
  赵北桥对未来的生活满怀期待。
  他兴奋地向老周描绘着生活的具象。
  一个趁着夜色,坐着面包车而来的邋遢老男人,竟然在一夜之间拯救了自己的生命,扭转了自己的命运。
  老周看到,赵北桥的黑眼圈。
  是的,赵北桥一夜没睡。
  他苦等了这么久的工程款,终于有了眉目,当然睡不着了。
  赵北桥插上u盾,每隔几秒就刷新一下收支明细。
  这个账户的上一条收支变动,还是在几个月之前。
  这几个月,好像是被人从生命里剥夺了一样,根本不属于自己。
  尽管,大额对公转账,要银行上班了才能进行,可他还是执着地刷新着。
  有点像在冲着账户作揖,或者说是对财富的祈祷,甚至是对救赎的膜拜。
  九点四十一分,收支明细里增加了一条。
  赵北桥颤抖着,拿起一支笔,逐个数着记录里的那一串零。
  最后,赵北桥又查询了一下账户余额,印证了这条收支记录。
  此时的工地,仍然像往常一样,半死不活地喘息着。
  工地每天提供两顿饭,现在正是第一餐的时间。
  饭菜寡淡,工人们垂头丧气。
  他们完全没有感知到,此时赵北桥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
  赵北桥压制着内心的激动,收好u盾,关掉电脑。
  然后,忽地站起,抓起外套,冲到外面。
  他想大喊一声,却只是大口呼吸了几口清冽的空气。
  赵北桥又冲到老周房间门口,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他都想好了,不管这时老周在做什么,都要一把把老周抱在怀里,然后,一阵沉闷的声音通过胸腔,传递给老周,“周老师,咱去吃好的!”
  这波风雪,已经把赵北桥,压抑了太久了。
  当看到老周还在熟睡,赵北桥笑了笑,斗争了好久,才克制了把老周给喊起来的冲动。
  赵北桥退回房间,四下寻摸着,最后,还是给老周泡了一杯茶。
  给老周送完茶,赵北桥就开始了工地复苏行动。
  赵北桥把老赵和黑林子等几位骨干叫到一起,当着大家的面,开始一笔笔地发放资金。
  老赵和黑林子,经过了一夜的思考,是预感到会发生一些什么事儿。
  见到桥总时,远远就能感受到桥总眼神里的光芒,两个人就知道,大事儿发生了,而且,是个好事儿。
  即便这样,当大家真的收到钱的时候,仍然是止不住的激动。
  大家看着赵北桥,像是在朝拜神明。
  甚至还有人,差点儿就要给赵北桥跪下。
  发完了钱,赵北桥又给大家各自分派好了任务,让大家尽快把工地唤醒。
  所以,当赵北桥带着一身的闪耀,回来见到老周时,他已经把老周认定为自己生命的指引者。
  他觉得,只要追随老周的指引,就错不了。
  要是能与老周做邻居,赵北桥还真是发自内心地激动。
  老周对赵北桥的表现,也有些感动。
  但他还是要对赵北桥道别了,每天与资方做邻居,老周不希望陷入这种生活结构,无论这个结构,有多结实。
  老周还没来得及开口,赵北桥又继续说道,“以后咱们工地也恢复三顿饭了,这是饭票儿。”
  说着,赵北桥把几张纸推了过来,每张纸上都印着百十来张饭票。
  赵北桥平日也是在工地的食堂与工人们一起吃饭的,吃饭也要撕饭票。
  赵北桥并不是因为最近的工程款被拖欠,才迫不得已与工人们一起吃食堂的。
  赵北桥觉得,一日三餐对工人们是顶大的事儿,马虎不得,自己每天跟工人们一起打饭吃,可以让食堂不敢马虎,这样就会给工人们的生活品质,多一些保障。
  工人里大多是自己从老家带出来的,在饭碗里克扣大家,赵北桥还真的做不到。
  与工人们一同打饭,也是赵北桥提高团队战斗力的一个手段,赵北桥也经历过苦日子,他了解在底层挣扎时,对富人的那种矛盾的心态,羡慕又仇视。
  他不希望,工人们也把生活的苦难,记到自己的身上,仇视自己。
  他与工人们一同打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工人们认同赵北桥也是工人们中间的一分子。
  就连饭票这一个细节,赵北桥也没有忽略。
  尽管工地里没人不认识他,可他还是坚持打饭时撕饭票。
  也正是赵北桥与工人们打成一片,才让经历几个月的欠款危机下,他的工地,仍然没有散,建筑材料仍然码放得整整齐齐,机械设备也都正常维护。
  大家见赵北桥没有放弃,那大家的工资就还有指望。
  反正人家桥总都跟咱们每天这么熬着,自己还有啥可说的。
  这时,赵北桥发现老周的双眼,直勾勾地盯着饭票儿,对自己的话,没有任何反应。
  赵北桥立即向老周解释,“周老师,您要是对咱食堂的饭菜不满意,我可以让他们给您加小灶。”
  老周抬手打断了赵北桥,而自己,则仍是直勾勾地盯着饭票儿。
  是的,没错,老周的鼻子又酸了。
  老周懵了。
  老周甚至都没有时间去仔细阅读脑子里突然闯入的那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