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蛋 第41节
作者:还是老周      更新:2025-10-13 10:11      字数:2710
  “你真愿意听?”
  “愿意听,咱俩岁数差不多,你就说说吧。”
  “你知道我一天跑多长时间吗?”
  “十八个小时。”
  老周看了眼司机,感受了一下他的情绪,可能接下来,不单单是设问句这么简单了,可能司机真的要给自己讲一段故事。
  “我小时候……”
  “……呵呵……”司机惨笑了一下。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邻居家的捷达,总去摸人家的前脸儿。特别羡慕邻居会开车,我当时就想,我以后要是也能天天开车……该有多好。”
  司机绷紧了嘴唇。
  “后来,我就真给公司的老板当起司机了。每天陪着老板吃吃喝喝,指指点点,觉得自己特牛。第二年结的婚。”
  司机的脸上浮现着回味的笑意。
  “后来我就求老板,让我去分公司施展一下拳脚,哼,拳脚。”
  司机微微摇了摇头。
  “人呐,得有自知之明。这东西就像……一个写网文的,平时水一下字数,每天逗逗大家就得了,还不知足,还非要出版,那是一回事儿吗?那不得规规矩矩地站直了,让人家从头到脚地挑毛病呀,那病比毛都多。”
  老周无奈地捂着脸,这司机怎么还用上比喻了,关键是,这把自己写的水文出版的事儿,自己以前就真的干过呀。
  “结果,我被分公司那帮家伙合起伙来整,没啥业绩,还惹了一堆事儿。”
  “接着就赶上裁员,一堆不着吊的中层全被裁了,对,我也是那个不着吊的。”
  “工作不好找,我当时还想,一边找工作,一边开网约车,做不成管理岗,就还给人家当司机呗。”
  “我也是怎么都没想到,原来的那位老板,竟然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板了。没缘分呐。”
  “然后孩子慢慢大了,每天开网约车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可就算我一天24小时不停地开,也给我老婆买不起进口药呀。”
  听到这儿,老周也明白了,为啥司机要一边开车一边抽空去买菜。
  可能家里只有他能去买菜。
  为啥要那么晚了,还让女儿在那里等自己。
  可能女儿回去还要给妈妈做饭。
  为啥这车里一股被窝味儿。
  可能司机为了趴活儿,经常要睡在车里。
  “我们刚结婚的时候,我老婆还跟我开玩笑,说,不结婚的话,还有希望嫁个帅哥。这一旦结了婚,就一眼看到头儿了。”
  司机摇了摇头。
  “她说对了,这日子,真是一眼就看到头儿了。”
  “她那天问我,是不是接下来,就再没有什么,让人开心的事儿了。”
  “我……我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
  司机师傅的故事,讲到这儿,就没再继续。
  两个人都没再说话。
  短短的一段车程,给老周堵了个满心满肺。
  老周就四处看看,分散注意力。
  甚至仔细地盯着司机的侧脸看了好久,都没有触发共振。
  老周也不知道,这对于司机的家庭来讲,是好事,还是坏事。
  老周发现了一个藏在椅背上的收款码,就问司机,“师傅,这后面的收款码是你的吗?”
  “哦,是我的,有时候平台上派的单子少,我就往远郊的大集跑跑,你不用扫这个,一会儿软件里会自动扣你的费的。”
  乐居广场到了。
  老周下了车。
  往后街的方向走了几步。
  忽然转过头,找到了刚刚自己坐过的那辆车。
  车子缓缓往前开,应该是接到了新的单子吧。
  突然,车子停住。
  司机师傅从车上下来,冲着乐居广场的方向张望。
  随后,捂住脸,趴在了车门上。
  司机的手机里,是一条微信转账记录。
  整整一万块。
  转账留言:“帅哥,告诉她,还有开心的事儿”。
  第49章 骗局
  想让你跳下去之前,
  肯定没人关心那里的深度。
  他们甚至在炫耀,
  那里的沙质,
  很像马尔代夫。
  八点十分。
  老周找了个地方坐下。
  远远地瞄着公交车站。
  手机一震,是扣的车费。
  打个车而已,咋就花了这么多钱呢。
  一万零六十六块三毛。
  这才一天不到呀,就花出去了两万多块,果然钱不能放在男人手里。
  老周看着自己的古董手机,钢化膜都碎成丝袜了,还不舍得换。
  结果反手就给人家一万一万地转账。
  转账这功能,你以前用过吗?
  是不是觉得这功能挺爽的,挺有成就感的?
  是不是感觉像扔给到大殿上的一块金砖,让满朝文武慌忙捧起,山呼万岁之后,拿下去赈灾放粮去了?
  是不是觉得,那是你的一道袖里箭,抬手就扔,一扔就中,直达人家心里最柔软的部分,结果就中了你的毒,一心一意听你的鸡汤了?
  是不是觉得,你就是时空审判者,到处没事儿闲溜达,这里不平你踩一踩,那里不顺你捋一捋,在美国你这是时空审判者,在中国你这就是济公活佛呀。
  是不是觉得这破手机,玩游戏也卡,看视频也发烫,就转账这个功能,用起来不卡不烫,还很丝滑帅气?
  是不是觉得,这就是老天冥冥之中的最好的安排,安排你关键时刻站出来转账,还必须转一万,但凡少了一分,月球矩阵就不稳定了,拉格朗日点的飞船就要相撞了,宇宙就要开始坍缩了?
  买水果就只舍得买苹果,火龙果都不敢瞅一眼。
  就算买苹果,也只舍得买一个。
  理发都不敢让人家给用护发素。
  吃面都不敢点小菜。
  结果听了人家一段贯口,你就心动了?
  你的心就和人家的故事同频共振了?
  就震出去一万块?
  就你这心理承受力,估计路过ktv的门口,都得带几套复习资料,让小姐姐们带给辍学的弟弟们。
  老周在一遍遍的自我怀疑,自我肯定,再次怀疑自我,再次肯定自我。
  反复的心理拉锯中,老周承认,刚才有点上头了。
  但不后悔。
  刚才确实可能,是个骗局。
  老周亲身经历过一件事。
  一次在地铁上,有个人在讲电话,留着山羊胡,感觉挺怪,但挺有文化的样子。
  他打电话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能清楚地落到老周的耳朵里。
  意思是他帮对方把一个外地户口的小孩儿,给安排进了重点小学,现在事情办完了,要退给对方五万块钱。
  然后双方可能是一阵推辞,最后决定这五万块钱先不退了,等升初中时再帮着使使劲儿,到时再补三十万就能在名额派位里给占上个位子。
  这个人说话时,关键词语全是模糊处理的,用的都是代词,但意思肯定能让你听得懂。
  说了三四站之后,在一个人比较少的车站,这个人下车了。
  老周看了一下周围的乘客,有几个都是三十多岁的年纪,大家也都若有所思的样子,还有人扭头去看下车的那个人。
  他说的这些事情,只要对升学政策稍微研究一下,就能抓出一堆的破绽。
  完全是胡说八道。
  如果事情就到这里,那也可能老周只是遇到了一个爱吹牛的家伙而已,还谈不上是骗局。
  结果过了几天,老周去城南办事,又在地铁上遇到了这个山羊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