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蛋 第207节
作者:
还是老周 更新:2025-10-13 10:12 字数:1881
老周心意一动,把那幅字给抽了出来。
山寺桃花始盛开。
写得还可以,寓意也不错。
老周把纸铺到铁皮桶上。
又去找墨汁。
屋里没有,在外面石桌底下找到了。
塑料盒子里掺了点儿水,把墨汁冲淡一些。
笔。笔呢?
到处都没找到。
那天在这里遇到张广坚的时候,好像是被工人们把东西搞得乱七八糟的。
笔也应该是在那个时间搞丢的。
没有笔,怎么办呢?
用手指?或者什么别的能蘸墨汁的东西?
老周四下找找,没有合适的物件儿。
又在身上摸摸。
有了。
老周从怀里摸出了一管毛笔。
还带着竹节笔帽。
这是冯老送给老周的。
还记得吗?那个下午。
好像是几百年前的事儿了。
老周靠着意识共振,提出了内排计划。
也是因为内排计划,大家才有缘由,得以来到日本。
再看看现在。
身边已经没有一个故人了。
话说得最多的,竟然是个日本人,田中。
老周不敢再想了,回忆里的每一帧,都能把此刻的老周刺穿。
老周把笔用清水润湿。
再让笔尖和笔肚吸上些墨。
提、按、转、折,再用一个轻挑收尾。
纸没用完,撕下了一些空白的部分,在字上压了压。
还好童子功没丢。
一幅小学生水平的书法作品就写好了。
老周把这幅字递到了大妈手上。
“長弓先生,这是什么?”
“这是我写的两个字,耳光。您收到了这幅字,也就等于被我抽了一个耳光了。”老周说道。
大妈把纸展开,仔细地端详了一番。
“長弓先生,这两个字,就是耳光的意思吗?”
老周点头。
“那……我收到了这个,也就真的等于您抽过我的耳光了?”
“当然。”
“您不会骗我吧?”
“当然不会。”老周说道。
老周又把刚才翻出来的张广坚写的那幅字给拿了过来。
张广坚要比老周写得强一些。
“这幅,您也拿着吧。您的孙女喜欢花儿,这幅字,算是给她的一个祝福。”
大妈把两幅字叠放着,轻轻卷起,护在胸前。
起身,向老周躬身道谢。
“長弓先生,您辛苦了,感谢您的帮助,告辞了。”
老周抓起那个信封,“这个供奉,不能直接给我,要交到供奉台,这是规矩。”
“供奉台?在哪?”
第254章 谶语解读者
“供奉台已经交给我的首席弟子去筹备了,半年之后就会修好,到时你再把这份供奉,交到供奉台上,就可以了。”老周说道。
“半年吗?那我孙女的愿望……”
“放心吧,您已经收到了耳光,就可以了,与交不交供奉无关。”老周说道。
“这样呀,好的,我明白了,太感谢您了,長弓先生,告辞了。”
看着大妈出了铁皮屋,老周才长舒一口气。
两人相依为命,还得了白血病,老周就算再想开分庙,也不能收这份钱呐。
先给她支到半年后,到时候老周早就跑了。
大妈的钱也就省下来了。
至于她孙女的病情如何,老周就真的插不上手了。
而且,老周还发现了一个窍门。
如果把事情都往半年之后支,或者更远的时间点,那自己的耳光奇迹,岂不就很难被戳破了。
至少半年内是安全的。
找机会试试,这绝对是个好办法呀。
刚才大妈这单,先进到铁皮屋里,然后再许愿。
这不就是刚才老周畅想的商业模式吗?
原以为是自己的处心积虑,可人家就是有隐私保护的需求呀。
不算奸商。
屋子里不通风,气味不太好。
老周也出来了。
天色暗了。
外面的人还是那么多。
老周第一眼就看向了惠子的那个坐垫。
这个坐垫已经成了老周的心病了。
此刻,那里聚了一群人。
老周心里一咯噔,别是出了什么事儿吧?
老周想到的第一个可能就是有人跪在那里,体力不支晕倒了。
老周也就快步走了过去。
走了几步,老周就停下了。
这群人的情况已经大致看得清了。
人群的核心,是惠子。
从这里能看到她露出的脑袋。
与她正对着的,是一个瘦弱的背影。
虽然认不出来是谁,但她的手里,正摆弄着纸张。
沙沙地响。
纸上的一个字被老周看到了,是“耳”。
就是自己刚刚写的那幅。
这是大妈在与惠子热切地讨论。
旁边聚拢了十几位。
都在洗耳恭听。
到后来,基本都是惠子在说了。
大概又过了五分钟,惠子才总算是说完了。
大妈给惠子鞠躬道谢后,才离开。
周围的人,也渐渐散了。
就把老周,给留在了惠子面前。
惠子发现了老周,急忙起身,给老周鞠了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