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侯 第131节
作者:峨眉山猴子03      更新:2025-10-13 10:16      字数:3884
  霍去病把南越全部版图都给收复了,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刘彻倒是没有灵机三动地给此县改个“平南”之类的名字。
  在两越之地接连被平定后,刘彻终于收到了攻打西南夷的巴蜀军消息。
  好消息:成功平定西南夷了,且军队伤亡不大。
  坏消息:主将丢了。
  刘彻:……
  西南夷这个地方吧,在蜀郡的边境之外,一百多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君长,夜郎国的人椎结左袵,邑聚而居,耕种田地,因为邻近大汉边境,相对来讲还有些礼教,但更往西边的那几十个国家,连君长都没有,有游牧部落,有定居的,还有氐人,总之习俗文化乱七八糟。
  有先人是从竹子里生出来的,有先人一胎十宝的,地形更不好找,除了崎岖难行的山路,还有周回数百里能倒流的水池(滇池),甚至地面塌陷的大片沼泽。
  苏建兢兢业业在西南夷那边当了将近一年的野人。
  不过地形不基础,战力就基础。
  西南夷这边人实力不强,倒是没有打什么硬仗,比南越还好打。基本是走到哪,哪里就投降,可以说苏建把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时间都浪费在了讨伐的路上。
  好不容易能和外界接触,这才及时命邮人送来捷报。
  至于他是怎么丢的?
  他打着打着发现了个新地图(也可以理解为迷路),在山川阻深的绝域荒外,溪谷流水间,居住者一群儋耳穿鼻的蛮夷,这里土地肥沃,适合种植五谷,养殖桑蚕,矿产资源丰富,奇珍异宝琉璃水晶也多。
  好地方啊好地方!
  据说当地山中有一种能食毒草,一身两头的神鹿,反正西南夷已经平定,苏建便起了心思,打算抓到此神鹿,将其献给刘彻,图个祥瑞吉兆。
  于是就带领数百精兵和当地土著进山了,至今未有消息。
  刘彻:……
  苏建,朕知道你忠心,但是……
  唉,就怕人又笨又勤快。
  信上的地名是用西南夷文字写的,刘彻看不懂,于是询问送信的邮人,这个地方叫什么。
  邮人恭敬回答,告诉刘彻那个地方汉音读作“哀牢”
  原来如此,刘彻举一而反三,那这里的人叫哀牢夷,苏建进的座山就叫哀牢山。
  第102章 朝拜
  装印绶的箱子变得空空如也,安抚、稳定好大耳岛上的土著之后,闻棠乘船回长安,路过某个渡口,正好听到苏建那边的战报。
  她行程不快,因为沿途还要将交趾王、苍梧王、南越王(前)等人一起带回长安朝拜天子,既然接受了大汉的印绶,就要守大汉的规矩,入朝纳贡,朝拜酎金。
  同样闽越和西南夷那边的君长们也要去长安。
  闻棠都能想象到刘彻在接受朝拜时会高兴到什么地步,但他脸上不会有任何表情——因为要维持一个皇帝的威严。
  西边万国使者来拜过他了,现在南边又万国朝拜,历史上也没几个皇帝有这么大的牌面。
  对于朝拜,赵兴倒是没有太大的抗拒,甚至他在汉境内呆了好几年,进长安后还能给其他南越首领当向导。而樛氏,她是去长安最积极的人,早在番禺城破后就开始整理行囊了。
  现在南越平了,吕嘉也死了,终军终于不用再继续看管安国少季了,这俩人爱咋恋咋恋吧。
  但越是被人阻止,干扰越多,越紧张刺激的情况下,当事人就越觉得情比金坚,并且抓心挠肝非要谈恋爱。一旦没人管了,他们俩……居然没谈上?
  这事主要因为女方觉得男方是个没用的男人。
  在南越呆了快半年,坏国少季没做出任何有用的决策,且华音宫宴上更是犹豫不决,没有主张。
  这人啊,最怕对比,尤其当晚宫宴上的队友还是一弩穿喉发兵变的博昌侯和提刀就干的其他使者,这一对比,就将坏国少季从白月光变成了糊不上墙的烂泥黑历史。
  听完这个八卦的闻棠:……
  虽然听起来挺神奇的,但又有点在情理之中。
  她将注意力转到面前的信使身上,听他讲西南夷那边的战报,听完之后,有亿点无语。
  “进什么山了?!”闻棠惊讶道。
  信使:“哀牢山。”
  闻棠:……
  要不查查老苏家的风水吧,看t看是不是祖坟那边出了问题。
  历史上苏建惨遭队友背刺,不得已花钱赎罪,沦为庶人。他儿子苏武被队友背刺,沦落到北海牧羊数十年的地步。
  现在好不容易破掉了这些局,他又跑哀牢山里去了。
  这片山脉,弥漫着瘴气和大雾,能见度极低,随时可能缺氧,而且还很邪乎。即使是带有先进设备的现代人,在其中穿梭一个小时也只能走几百米路,更别说技术落后的古代,苏建可真是挑战极限啊。
  对此,闻棠表示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念在同僚一场的份上,祝福他早点活着出山吧。
  渡口处,闻棠登上去往长沙的大船,她带领汉使和这些投降的君长首领们先行,霍去病带领大军乘战船后行。
  船行后,黏腻熏热的江风袭来,闻棠站在甲板上,阳光下,一望无际的江面上泛着一层细碎耀眼的金光,看起来漂亮极了。
  江风鼓浪,水石相搏,这样美妙的场景,中二期还未结束的博昌侯只想吟诗一首。年龄与机遇皆不相同,她并未诵出赤壁赋中那句“哀吾生之须臾,叹长江之无穷。”
  而是说: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将近一年没回长安,也不知如今长安城中情况如何,众人可还安好?
  其他人好不好不知道,反正张骞不怎么好。
  闻棠之所以如此安心地在外面开辟新地图,是因为有张骞这个即将退休的老年人在长安替她负重前行。
  张骞原本过着一杯茶、一本书的悠闲生活。自从闻棠走后,大行官署内的任务一下子全部都压在他的身上,若是和平常一样也就罢了,他努努力加个班还能处理。
  但正如刘彻所想,他们大行官署管的是属国交往等事,外面每开辟一个新版图,他的任务就多一分,长久下来,就算是稻草,也能压垮橐驼啊!
  眼见自己耳边又多了几根白发,张骞无奈问道:“博昌侯最近可有消息了?”
  扶摇抬头,顶着一双黑黑的眼圈:“有。”
  她将官署中刚刚收到的消息告诉张骞,二人对视一眼,各自往嘴里灌了口茶,不约而同道:“我们得找陛下批点钱。”
  如无意外,闻棠等人这次归来又要带回几百个列侯和外族使者,大行官署要同这些人的交往,并负责他们的衣食住行。
  长安城内槀街设有蛮夷邸,用来接待邻族、邻国来的宾客,不过这是孝文皇帝时修建的,那个时候来朝拜大汉的国家不多,所以蛮夷邸规模不大。
  之前接待那些西域使者已是勉强,现在又来一帮南蛮,地方实在不够,得重新修建一座府邸。
  此时,未央宫官署中的某桑姓官员打了个喷嚏。
  奇怪,最近也没有受凉啊,怎么会莫名其妙的打喷嚏?
  ……
  刘彻东巡结束,返回长安,收到张骞的上书,思虑片刻,便同意了。
  随后在未央宫中等待诸位回归,先回来的是路博德,因为他需要攻打的疆域最小,敌人最少。
  闻棠是第二个回来的,虽然将近一年没有回来,但长安城中基本没有太多变化,唯一不同的,就是试验田里的棉花多了许多。
  见到闻棠,并听到那些南越君长已经住进蛮夷邸消息,刘彻一高兴——直接给闻棠加了一千五百户食邑。
  她现在也是有一万零五百户食邑的女人了!
  满面春风的闻棠欣喜谢恩。
  虽然刘彻很大方很慷慨,但她并没有忘记报复刘彻对自己的压榨,在刘彻手下干了这么多年活,她很了解刘彻的劳模属性。
  即使是皇帝,面对一个顶级打工人的报复,也要花费许多时间化解!
  闻棠拿出一本厚如砖头的书,献给刘彻:“陛下,此乃臣和司马郎官在南越各地收集到可能对朝廷有用的资料,以及橦华、南越稻、薏米、移稻别摘之法等对大汉有益之物,还请您查阅。”
  身后有人抬过来一个箱子,打开一看,正是刘彻一直心心念念,能一年两熟的南越稻种子。
  刘彻:!!!
  刘彻龙颜大悦,眼中精光闪现,抚掌而笑,是正派人物的朗朗笑声。
  这件事导致的结果就是刘彻连着加了三天的班处理政务。
  秦朝时有个规定,无论是皇帝,还是衙署中的小吏,手中的政务都不能过夜处理,必须当天处理完。汉朝也差不多,尤其刘彻还是个同样勤劳的皇帝。
  连秦朝时没打进去的儋州都收复了,现在条件好了,刘彻可以处理比嬴政多三倍的政务!
  这位高精力的劳模皇帝一处理起政务来就发狠了、忘情了、什么美食美人美酒管弦舞乐,都没有时间去享受。
  而闻棠……
  闻棠在休息。
  她又不是漫画里只喝可乐或者石油就能补充能量的改造人,肉体凡胎,都是需要休息的!
  不光是她,就连她之后回来的霍去病、杨仆、路博德等人都需要好好在自己府中休息一阵子。
  刘贴心彻还特意将自己府库中的珍贵药材送给这些爱卿们许多。
  他们也不是空着手回长安的,每个人都带了好多南边大王们的王印回来,这些王印中,有的和中原差别不大,有的奇形怪状,造型神秘,有的材料连刘彻都没见过。
  直到两位越人将军带着西南夷诸位君长回到长安,苏建依旧没有消息。
  “我们也不知道那位贵人什么时候能从山中出来。”哀牢夷的君长解释道。
  现在是真正达到了“重九译”的地步,哀牢夷的语言需要经过雟(gui)部落的人翻译,再由昆明、夜郎的翻译转述成汉话。
  “等他从山中回来时,我们一定派使者来告知大汉皇帝。”
  越人将军:……
  这还用你们告诉?苏建他有腿,自己能坐船回来。
  长安百姓好看热闹,对这些南蛮之人很好奇。
  在十几年前,他们见过和汉人长相最不相同的便是匈奴了,后来看到西域那些彩色头发的人算是长了见识,如今见到这些不拿自己身体当回事的南蛮,更是大开眼界。
  这垂到肩膀的耳朵,看着都疼。
  这断掉的牙齿……嘶,看起来更疼了。
  中原人难免会带入一下,并以此督促自己更加爱惜身体,这本是个很平常的习惯,但却给儋耳人一种错觉。
  汉国百姓的习惯是:见到客人后会抽动一下脸上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