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昭行 第406节
作者:南月知清      更新:2025-10-13 11:08      字数:2943
  他的眼神炽热。
  林知清能明白陆淮的意思。
  他不是江流昀,不用受制于任何人,自然有底气。
  “是是是,小陆大人威武。”林知清开玩笑地行了一个官礼。
  “你这姿势比我还标准几分,不愧是林大老爷的侄女儿。”陆淮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
  “那当然,说不准改日就用上了。”林知清的笑容十分灿烂。
  二人交换了一下消息。
  得知林知清要做报纸,陆淮主动提出帮她。
  很快,林十安以及其他林家人也都知道了林知清要做报纸的事。
  舒清阁每日都十分热闹。
  林知清除了去内教坊,就一直在研究报纸。
  她这一次想做的报纸,比先前的要更完整、更专业、更有煽动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吸取了先前做报纸的教训,林知清首先要做的便是寻找合适的纸张。
  上一次她用的是普通宣纸,虽吸墨,却厚度不足,多印几张便会透墨,无法保证每份报纸的清晰度。
  这样的话,便会影响阅读观感。
  陆南月将陆淮和陆箴搜罗的纸张全都拿到了林家。
  林知清对着数十种纸张逐一查验,指尖反复摩挲纸面。
  一旁的林泱泱等人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生怕打扰林知清。
  林知清首先排除了常见的竹纸。
  竹纸虽便宜,却质地偏脆,印刷时稍用力便易破损。
  且竹纸纤维粗疏,墨色易渗透晕开,若印上文字,恐显潦草。
  林知清摇摇头,拿起了一旁的绫纸。
  她的手指于绫纸之上轻轻摩挲,很轻易地便左右移动。
  这代表纸张过滑,墨汁难以附着,印出的字迹易模糊。
  见林知清眉头始终紧皱,陆淮低头在纸张中挑了半晌,最后挑了一张放到林知清面前。
  “你试试这个。”陆淮开口道:
  “这是江南的桑皮纸,以三年生桑树皮为原料,经浸、蒸、捣、抄等十多道工序制成,应当比一般的纸张要好一些。”
  “陆淮,我还以为你只是个书呆子呢,你还懂纸张?”林泱泱有些惊讶。
  “江南有林家的铺子,都是小淮打理的,如若不然,陆家早就被我同我爹败光了。”陆南月非常有自知之明。
  她的医馆不挣钱,真正挣钱的人是自小就打得一手好算盘的陆淮。
  林知清对此倒是不算惊讶,毕竟先前她都是向陆淮借银子的。
  陆淮的人脉广,做生意的能力也很强。
  “桑皮纸?”林知清将那张纸拿了起来,仔细摩挲着。
  第486章 与寡妇的二三事
  林知清的指尖接触到了细微的纤维纹理,却无粗糙之感。
  她眼前一亮,轻轻拉扯纸张两端,桑皮纸向外延伸,弯出了一个细微的弧度,但没有被撕裂。
  “不错,柔韧度足够,被撕扯时也不容易破”林知清点了点头,看向陆淮:
  “还是你有眼光。”
  陆淮微微扬起下巴,端起了茶杯。
  他在纸角滴了一滴清水,只见水迹缓慢晕开却不扩散。
  “密度适中,既能吸墨又不晕染,正好适合印刷。”陆南月也忍不住弯起嘴角。
  林知清也点了点头,为确保万无一失,她让朝颜取来一小块雕版,蘸墨试印。
  待她拿起雕版之时,林十安不由得发出了一声赞叹:“不错!”
  字迹清晰锐利,墨色均匀附着,连细微的纹样都能完整呈现,确实是好纸!
  眼看着所有人的眼中都露出了满意之色,林知清点头:
  “就用这种桑皮纸,陆淮,三百份,我让朝颜给你送银子过去。”
  “银子不必了,你忘了,这不仅仅是你的事,也是我姐的事,更是千千万万女子之事。”陆淮开口道。
  “没错,小清儿,这点儿银子你不用同陆淮客气。”不是陆南月的钱,她说起这话来十分轻松。
  “不错不错,有觉悟!”林泱泱拍了拍手。
  林知清也没有过多推脱,反而开口叮嘱:“你需仔细检查,不可有虫蛀、折痕之迹。”
  陆淮点头:“我做事你还不放心吗?”
  林知清微微一笑,当然是放心的。
  纸张的事搞定以后,那便是版面的问题了。
  林知清深吸一口气,回想起了前世报纸的样子。
  报纸版面设计不追求“内容越多越好”,而是以读者需求为核心,突出“易读、聚焦、有辨识度”的问题。
  这也是林知清需要的点。
  上次他们做得匆忙,只是将所有的文字堆砌在一起,并没有任何的美感。
  粗略一看可能过得去,但若是要细看的话,便容易让人打不起兴趣,丢弃率极高。
  想要报纸传播得比较广泛,做到人人都能看到并且记住上头的内容,按照老样子来是不行的。
  林知清按照前世的记忆,用宣纸画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将版面分了开来。
  想了想,她在报纸最中间的位置留下了一块比较大的位置,随后看向陆南月和林泱泱。
  “堂姐,泱泱,你们可知盛京城中最炙手可热的公子与小姐是哪几位?”林知清开口问。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林泱泱挠了挠脑袋。
  “我知道我知道!”陆南月双眼发亮:
  “太傅的小孙子,沛国公之子,御史中丞的女儿,在盛京城中素来颇受追捧。”
  “那你可知,他们同什么人有恩怨瓜葛吗?”刚刚问完,林知清又摇了摇头:
  “算了算了,不能平白无故造谣别人。”
  “有了!”她拍了拍手,提笔在宣纸上写了起来。
  陆南月十分好奇,凑过去一看,瞬间便被吸引了目光。
  “曲公子与寡妇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震惊,忠勇伯夜访画舫,玉簪遗落惹风波!”
  “爆!沛国公亲口承认,关于儿媳的三点要求!”
  听到这些,林泱泱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清妹妹,你连沛国公对儿媳的要求都知道呀?”
  “知清,忠勇伯的风流韵事又是怎么回事?”林十安都忍不住问了出来。
  眼见两人兴趣浓厚,林知清不由得点了点头。
  果然,不管在哪里,人们都抵抗不了自己的八卦之心。
  “忠勇伯同江云鹤不清不楚的,平日里就爱流连烟花之地,我手底下的人收集到的消息。”林知清回答道:
  “至于配国公对儿媳的要求,那我还真不知道。”
  “啊?”林泱泱有些担忧:
  “那别人能相信吗?还有,这报纸不是让大家看清和亲背后的阴谋吗?”
  “写这些东西不是与我们的目的不相关吗?”
  林知清拿起宣纸,在几人面前挥了挥:
  “堂姐,你先别管我们的目的,就说看了这报纸的第一眼你有没有兴趣接着往下看?”
  林泱泱毫不犹豫地点头:“当然有!平日里我哪能听到这些呀,更别说百姓们了。”
  林知清点头,同样的话又问了其他三人。
  陆淮、陆南月以及林十安都点头,表示有兴趣往下读。
  “知清,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趴在别人床头,所以才知道这么多呢。”林十安脸微微发红。
  “我哪知道啊。”林知清非常兴奋,一口气又在上面添了好几条类似的内容:
  “这些东西离百姓的生活很远,大家都感兴趣,目光定然会停留。”
  “只要留住了大家的目光,那一定会有人看其他的内容,这是一种吸引别人看报纸的手段。”
  众人露出了了然的目光。
  别的不说,看到这几行字,即便是林十安也忍不住想要探寻探寻的,更何况百姓呢?
  尤其是那一句“沛国公对儿媳的要求”,京中许多女子都仰慕沛国公之子,若是这报纸发出,定然是会被哄抢的。
  林知清对京中的形势了然于心,也知道面对不同的受众该使出怎样的手段。
  这份报纸最主要是给女子看的,所以挑的都是一些年轻公子之事。
  当然,除开沛国公这一条,其余两条都是林知清确认的事,不是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