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当老实人啊! 第124节
作者:老饕86      更新:2025-10-13 11:16      字数:2071
  旁边那家伙偷偷看了看手机,又看看自己,一副不怀好意的模样,显然又在酝酿什么阴谋。
  果然。
  很快有了小动作。
  手慢慢伸下去脱掉自己的鞋子,不过这次没脱袜子。
  然后手抱着自己的小腿,慢慢往上抬。
  想要放到副驾驶台上。
  不过腿太长,根本伸展不开。
  她又悄悄的把腿放下去,把座位往后调了点,然后把腿放上去,因为这个动作,她的裙摆又往下滑了一截,直到膝盖,露出完美小腿曲线。
  呼呼。
  真的很白。
  唐糖假装不在意的伸了个懒腰,看着手机。
  其实眼睛却偷偷看向隔壁。
  “你练过瑜伽没?”
  方舟突然开口,把唐糖吓一跳,不明白他为啥问这个。
  有些疑惑的说道:
  “没有。”
  “不过我妈经常在家练。”
  “怎么,难道你想要我练瑜伽?”
  方舟嘴角扯了扯。
  “你这像下犬式。”
  “不过我一个急刹车,就能让你完成极限的坐位体前屈……”
  唐糖大眼睛眨了眨,十多秒之后终于明白了方舟的意思。
  嘴巴鼓鼓,哼哼唧唧不说话。
  却不停的向方舟翻着白眼。
  还有点可爱。
  方舟感觉到唐糖现在的变化,也只能苦笑了,也不知道这样是好是坏。
  “好了,回南吴。”
  马萨拉蒂开出停车场,一路向南。
  回到南吴。
  方舟把唐糖送到她家附近。
  嗯,车还是停在原来的停车场,车钥匙让自己带回去,至于她怎么和她爸妈解释,方舟也没办法了。
  离开之后。
  方舟去了幸福小区。
  方书山和朱艾慧两人都在家,方舟这次是来找朱艾慧的。
  “小舟,你来了!”
  “快进来,今天外婆给你做好吃的。”
  不管什么时候,多大了,在长辈眼中永远都是小孩子。
  看到朱艾慧洗好水果端出来。
  方舟笑着说道:
  “外婆,您不用忙。”
  “我今天来是专门找您的,来请教一些问题。”
  朱艾慧有些惊讶,不过看到方舟拿出一个本子,知道是真有事,和方舟在沙发上坐下,指挥老方同志去准备晚饭。
  方舟打开剧本,指了指其中一个场景。
  转头看向朱艾慧问道:
  “外婆,我现在在弄一个剧本,关于纺织和丝绸方面,有一些不懂的事情,想来问问。”
  “在唐糖朝的时候,我国的纺织业是什么水平。”
  “在那之后,有什么大的变革。”
  “如果,想要将之后的一些纺织技术在唐糖朝提前发明的话,对那时候的纺织业可能会哪方面的影响……”
  朱艾慧现在虽然经常待在家。
  但事实上。
  她的身份一点都不简单。
  在南吴,或者说在全国,在一个圈子里,她的名气比云丝集团的董事长老方同志要大。
  朱艾慧同志是宋锦的传承人。
  南吴丝绸协会会长。
  江南省丝绸协会副会长。
  可以说,当年云丝也是在朱艾慧指导和影响力之下成立起来的。
  方舟对于剧本中的很多场景细节,特别是关于纺织方面的知识准备完善,自然就想到了自己的外婆。
  看到方舟拿出来的剧本,朱艾慧眼神惊讶。
  方书山也到了旁边。
  向方舟打听。
  才知道现在方舟竟然弄出一个剧本,而且已经准备开始拍摄了。
  方舟简单的讲述了一下最近忙的事情。
  知道方舟竟然开了一家公司。
  老夫妻俩都一阵惊讶。方书山还要说提供一笔资金,不过被方舟拒绝了。
  “就是闹着玩。”
  “要是能成,以后再找外公投资。”
  方书山微微摇头,看着方舟突然想到一件事:
  “你弄了个公司?”
  “那,陈静是不是在你那边?”
  见方舟点头,方书山也想通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老两口的表情都有些欣慰。
  本来还有些担心方舟的。
  不过陈静在他那。
  倒是也是个不错的帮手。
  难怪之前陈静突然就离开了云丝,而且还联系集团的设计公司。
  说是要设计一批服装。
  还说是道具。
  这么看来。
  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只是方书山也不明白,方舟是怎么说动陈静,而且还放弃了手中云丝集团的期权。
  要知道那也是价值几百万的东西。
  看着拿着剧本和朱艾慧沉稳探讨的方舟,老方同志心里愈发得意,很想和那些老东西炫耀一下自己这好外孙。
  不过方舟说了。
  剧本的事情暂时要保密。
  刚才听到方舟讲述的电视剧情,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想到外孙这么厉害,却不能到处炫耀,老方通知还有种锦衣夜行的憋屈感。
  只能回厨房收拾晚饭。
  打算好好犒劳下。
  不一会。
  方玉茹和方青鳞来了。
  方舟抬头看了一眼,然后又低下头继续和朱艾慧探讨。
  看到方舟竟然在,方玉茹眼中闪过一抹惊喜。
  不过想到那天被方舟拒之门外。
  又有些伤神。
  方书山和朱艾慧两人知道方舟心里不痛快,也没劝说什么,不过也没多想,以为母子俩闹脾气,过段时间就好了。
  倒是方青鳞。
  趁方舟一个人的时候,偷偷拉着方舟:
  “哥,你和妈怎么了?”
  “这段时间妈在家学习做饭,在家的时候挺伤心的,经常一个人发呆。”
  “之前的事情确实妈做的不好,她也认识到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