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作者:
梦元九 更新:2025-10-13 11:20 字数:3362
可北方女子不甚注意这等,沈溪涟被立为一府未来主子,陶枫又早早自立女户,都是娶人进门,而非出嫁的女儿家。
陶枫轻笑,安抚钟旺:“无碍,不过早早了解一番而已。若只求女色,想来这圣教,也不过如此!”
被困于□□的欲望中,陶枫起先还以为,这圣教是想于信奉中操纵百姓,引起一场场的战火牵连,或是要拉哪位大官下牢,却没想是为这等事。
不由得,陶枫眼底闪过几丝轻蔑,对所谓圣教略有不屑,眸眼偏转,不愿再同那些粗鄙下贱男人对视几番,垂眸想压抑心头翻涌的热意。
眸眼将阖时,陶枫却见那些男人为一人避开,他虽套着白袍,可夏风吹动,掀开藏在其下的宫袍。
侍奉内廷的官员才着此等衣袍,虽认不得人脸,陶枫时常伴母亲出入宫廷,了解的可比其余两人多。
有宗室,或皇室中人参与圣教,陶枫不认为是太子,怕只能是被囚困深宫内的皇帝。
“啧!”
陶枫连啧好几声,那恶心玩意,也不知太子是如何忍下去,居然放他图存此间好几年,废物太子。
被教众恭敬避让的内官,先横眸扫过这些怒气不散的人:“不过是女流之辈,就惹得你们这番气怒,粗言污语不散。可是忘了她们是要奉给我佛,供与喜乐圣佛?”
“不敢……”他们顿时语噎,因怒火扯动的眉目霎时平缓,似被点化般,居染上些许的佛性,低声念叨佛经不停。
伴着他们的佛语,身材五大四粗的壮汉,光着膀子高举手,以小轿子迎接要来的佛像。
那佛像虽居于小轿子内,可体型却不小,瞧着倒有壮汉一个人高。走到门前时,壮汉跪匐在台阶处,膝盖打在汉白玉上,一磕一个响,夹杂教众越发多、越发响的佛语。
教众脸上的狂热,对佛像极致的痴迷,让陶枫一愣,她没有猜想到,这些只求□□欢愉的人对那座佛像如此痴迷。
陶枫虽出身江南陶氏,却长在京城,与沈溪涟对佛像的态度很平静。
钟旺生在京城,长在江南,饱受其中信仰的影响,母亲更是日日烧香拜佛。一见那佛像真颜时,神色霎时改去素日的平静,眸眼紧紧盯着佛像不放,甚至蠕动身躯,只为更靠近那佛像几步。
“钟旺!”
“旺财!”
陶枫她们顿时脸色剧变,齐齐用身体夹住钟旺,不让她再靠近那诡异佛像。
钟旺的情况还算好,圣教的教徒已跪倒在地,跟着壮汉跪地行走的步伐,三跪一磕,磕得整个石阶都震动,磕得连屋内都波及几分。
“以色观形,以色悟空,以色求得大乐,扫污垢,得永世之欢愉。”
“圣明贞洁之佛母,以佛母明妃侍奉喜乐,望我佛自此得无上之光明,琉璃弥天,得永世之大乐。”
内官解开门锁,站在最前处推开房门,冷漠的眸眼扫过搀扶紧搂钟旺的二位贵女,只一眼,便转眸不再看,迎佛像进入。
始终囤积于此的烟云总算散开,逃逸出逼仄的空间,一圈又一圈绕着佛像,或似他人供奉的香火,蕴养这座佛。
站立许久的内官,此刻总算弯下他的膝盖,跪在蒲团上,高声尝吟:“请—喜乐禅佛——”
他嗓子尖锐,又习惯拉长,与侍奉内廷的太监毫无区别。可他非是太监,而是设立于皇帝身旁,侍奉皇帝的采花官。
佛像被高捧在案上,面目狰狞又丑陋,眸眼硕大若铜铃,瞪摄所有妖鬼。
它脚踩明妃站立,明妃的面容或陷入欢愉而痴迷,或被妖鬼缠身而剧痛,抓挠着佛像的小腿,扭曲的面容与四面来的妖鬼毫无区别。
被用于侍奉佛像的明妃,钟旺因佛像入屋而疯狂,痴迷的神色已无法遮掩,她跪伏在地面,双手高举要爬向佛像。
紧紧抱住钟旺的另两位明妃,她们面容与扭曲的明妃有几分相似,被佛像的诡异而惊吓住,又为尽力拉扯钟旺而剧痛狰狞着。
“清醒点,钟旺!”
沈溪涟咬着牙,明面上瞧着钟旺身材削弱,却没想学武的人,肌肉都这般紧实,重得不行。
沈溪涟转头向陶枫求救:“怎么办,我们之中,只有钟旺能救我们!”
陶枫也没想到会突发如此大的变故,同时她也察觉自己也有不对劲,随着那佛像停驻此间的时间越久,她控制不住般,如钟旺那般,极度渴求靠近佛像,极度想要贴近几分。
***
箭矢射出,刺入耶什喇嘛胸膛,那传来的痛意只些许,更多的是脖颈涌来的刺痛,耶什喇嘛不敢置信,眼前还未称帝的太子居然敢与他动手。
耶什喇嘛捂不住脖颈喷留而下的血液,眼眶猩红瞪向谢知珩:“你、你怎敢!”
谢知珩收起弓弦,递给身旁服侍的宫人,不惧怕耶什喇嘛因愤恨而扭曲的面容,他抬眸与之平视:“有何不敢?藏地虽高举雪原群岭之上,但也非难攻之地。方寸之地养出的人,称你一声尊者,你不会真把自己当成尊者?”
“我可是由贵君王,亲封的喇嘛!”
耶什喇嘛的嗓子已被刀刃割破,日日为信众诵读佛教的好嗓子已嘶哑得不行,每出一声,都是对嗓子极大的破坏。
谢知珩站在原地,注视耶什喇嘛的声音沉底,落入无尽的深渊内,陷入污浊的脏泥里,再起不行。
血液将耶什喇嘛那身袈裟染得淋漓,以他的血洗去那些岩彩,洗了这件女儿家制成的人皮袈裟,连墙顶都被他的血浸染。
见人实在坚持不住,跪蹲的身子摇摇晃晃,要跌入院落里,谢知珩才转眸看了眼宫人。那侍奉他熏干发尾的宫人得了命令,忙起身跑出庭院,未用多久,把闲居屋内的大夫唤来。
大夫先垂眸唤了谢知珩一声,再走上去,为这位失血过多,无力只能由侍卫搀扶的耶什喇嘛救治。
箭头射进太深,大夫不敢轻易拔出,数把刀刃转着圈割破耶什喇嘛的脖颈,那处已无一块好皮。
大夫有点捉摸不透,该不该为这位喇嘛救助?
矛盾中,大夫颤巍着身子,看向谢知珩:“殿下,可是让他自生自灭?”
谢知珩勉强抬起困倦的眼皮,扫过进抓皇帝恩赐他的身份金璧的耶什喇嘛,本出声直接抛尸荒野,又想起此人是圣教四长老之一。
谢知珩:“用虎狼药材吊着他的命,孤需要借他,赠郎君一道青云梯。”
捕获长老之一,且是藏地喇嘛,噶迦派的主事人之一,对谢知珩来说,不过小人物,却能算晏城升迁的一大业绩。
谢知珩轻点石桌,还有被困在京城逃不进皇城的另一位长老,与他用命保护的佛像。
那功劳,更大。
-----------------------
作者有话说:是谁,是谁今天要上班,是我啊,从8号苦哈哈上到现在QAQ
第44章
“这是哪来的?”
晏城一觉醒来, 在修建过度的庭院内居然看见个秃头男人,浸透重露水雾的布带色暗,洇湿团团红血来。听到人的声响, 秃头男人嗡嗡出声, 呼吸沉沉拍打粗布, 于寂静的环境内, 更能走入晏城的耳内。
家里莫名其妙多出个人,晏城转身去寻与他共寝的谢知珩, 方问出口, 才得知谢知珩因小朝会早早离了府。
晏城指跪在庭院内的人,垂眸看向宫人, 问:“他是谁?”
宫人恭敬地一弯膝,回:“殿下听闻大理寺日夜为圣教忙碌, 又得知郎君为此愁绪满怀……”
宫人话未完,晏城眉头紧蹙,指尖轻敲撑起长廊的大柱,艳红握在掌心,散在那人脖颈处。
晏城出声打断,严厉地问:“何人?回答我这个问题。”
宫人不再左牵扯,右赞太子为晏城精心准备的谋划。
她低垂头颅:“回郎君, 是藏地来的耶什喇嘛, 噶迦派备受信众推崇的尊者, 也是圣教长老之一。”
噶迦派,前朝起便扎根于藏地的密宗, 北朝帝王更为之倾倒。南朝少有耳闻,文人不喜噶迦派的淫奢,次次以文字抨击, 为与之抗衡,乱世不易捧养儒家,南朝帝王数次剃发入佛寺,入净土宗。
南北两朝的对衡,自宗教佛教开始,又于今朝结束。
南方如此仍多信佛教,密宗与净土宗都源于天竺佛教,更易于圣教在南方传播,又有密宗喇嘛为此背书,更显其正统性,非邪门歪道。
晏城走上前去,蹲在耶什喇嘛前,观察到他气息仍有,尚未完全死亡,双眼没因被蒙蔽而紧闭,瞳孔直白面向布带。耶什喇嘛嗅到晏城身上常熏的花椒碎香,心里对眼前人的身份,有所猜想到。
圣教对太子的探查过深,自然不会放过枕边人,百年难有的状元郎,文曲星转世,登科前后不一的性格。
耶什喇嘛抿唇,舌尖抵推紧密的唇缝,学往常里的妙语,来开导这位郁郁不得志的状元郎,出身南北交际之中的荆州。
他方要说话,连一字都吐不出来,嗓子的破坏,一夜的折腾,都表明谢知珩早清楚耶什喇嘛的算计,不可能让耶什喇嘛有方寸的出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