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作者:式问      更新:2025-10-13 11:26      字数:3318
  郑颢微垂眼帘。
  就在一众贡士愈发焦急的时候,一道响亮的声音从太和殿传出来。
  “传胪大典开始!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数名赐进士出身,三甲数名赐同进士出身!”
  话落,一众贡士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们神色微紧,凝神聚气,生怕自己漏听什么。
  响亮的声音再次从太和殿响起,接着由太和殿外的鸿胪官员依次传唱,一众贡士怔愣,他们皆看向站在前头,长身玉立的青年。
  他们有的神情复杂,有的不敢相信,有的惊喜十分……
  郑颢深色双眸一抬,望向金碧辉煌的太和殿。
  第139章 游街
  太和殿中的声音由内向外重复响起三次,殿外的鸿胪官员依次向下传达。
  在一众目含惊诧的贡士面前,负责传达旨意的鸿胪官员一脸正色,开口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贡士郑颢赐进士及第,为一甲状元,钦此!”
  宣旨完毕,在场一众贡士皆向站在最前面的青年投去羡慕和钦佩的目光。
  进士及第,一甲状元何等的风光!
  从贡士队伍中走出来,郑颢神色沉稳,面朝太和殿的方向下跪行礼,沉声道:“臣郑颢谢皇上恩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站在他的身后,何宴之微微垂首,他的脸上皆是不敢置信,片刻,在郑颢下跪行礼时,他的眼里浮现出浓厚的不甘心。
  他紧紧闭上双眼,又是对方,又是对方!
  从府学辩论到会试,再到殿试,只要有对方在的地方,他都与榜首棋差一招。
  难道,他真的不如郑颢吗?
  睁开双眼,何宴之眼含复杂地看向前方起身的身影。
  回到原位,郑颢微垂眼帘,好似没有发现其他贡士在听闻他成为一甲状元后,形色各异的表现。
  或者说,即便发现了,他也不在意。
  不过,对于自己此次殿试的名次,郑颢着实有些意外。
  深色的眼眸划过几分深思,郑颢回想起,之前还没有前来京城,在越明府城时,他和周先生的谈话。
  两人根据他的学问和能力,分析何宴之,杜远等强劲对手的才能,预测他在此番会试与殿试中的排名。
  对于即将而来的会试,周自成沉吟片刻,便对他道:“此番会试,依着你的学问,有望争取会元之位。”
  但是接下来对于殿试,周自成沉思许久没有言语。
  郑颢抬起眼眸,看向周先生道:“先生但言无妨。”
  周自成抬头看向他道:“殿试的卷子向来由皇上任命的大臣评阅,然当今圣上常年不理朝政,恐怕会将殿试的卷子交由六部尚书与其他大臣一同评阅。
  贡士之中,如何宴之,杜远之出自世家的贡士,他们的文风多为重臣熟悉,想必阅卷的大臣能辨认出他们的文章。”
  说到此处,周自成面含复杂之色,看着郑颢的目光显出可惜遗憾:“到时,即便你文采斐然,名次也不会很高,或许能进一甲之列,但注定与状元无缘,只能沦为榜眼与探花。”
  此次荣获一甲状元,虽有些意外但却名副其实,郑颢眸内划过几分沉沉情绪。
  试题上的策问,除了一些过于激进的计策与言论,他没有写上去外,其他皆是适合朝廷实施,且不动摇世家大族利益的计策。
  尤其是在如何应对红衣军的计策,评阅的大臣和建安帝应该很满意。
  南方红衣军由农民起义而建成,但叛军壮大到如今,已有不少乡绅氏族加入其中,势力混乱杂多,军中并非一言之堂。
  大乾将领只需送信一封给红衣军中一股势力,离间红衣军,言明招安对方,令他们内部互相猜疑争斗,最后,朝廷只需隔岸观火,适当煽风点火,便无需费上一兵一卒,就能镇压红衣军了。
  不过,此计成功的前提是朝廷派去实行之人并非眼高于顶,不将红衣军看在眼里的将领,否则便会适得其反,加强红衣军的凝聚力。
  即便如此,想到顾叔对红衣军的好感,他却在试题写上镇压红衣军之计,以及其他两道策问,他避免损害世家利益献上的计策。
  和光同尘,郑颢喃喃这个词语。
  在未掌握权力,地位稳固前,他不会以卵击石触犯世家大族的利益,但又不能完全倒向氏族。建安帝忌惮世家,他初入官场不能罪任何一方也不能完全倒向一方,否则,要么成为顾叔口中的炮灰,要么成为顾叔所说的背锅之人。
  如今堪堪殿试,他便要权衡这般多东西,但是郑颢不觉得疲倦,为权力而生之人,享受追逐权利所带来的野心与愉悦。
  但如此行为做法,若是被顾叔知晓,恐怕会对他失望吧。
  郑颢掀开眼皮,沉色双眸射出别样锋芒。
  他不会让顾叔知道的。
  宣读完新科状元的名次后,太和殿再次传出声音,不过,此次只有一遍,殿外的鸿胪官员高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贡士何宴之赐进士及第,为一甲榜眼,钦此!”
  何宴之出列,下跪行礼:“臣何宴之谢皇上恩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贡士杜远赐进士及第,为一甲探花,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贡士甄程赐进士出身,为二甲传胪,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贡士甄远赐进士出身,为二甲第五名,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贡士彭志之赐进士出身,为二甲第七十名,钦此!”
  宣读完所有贡士的名次后,在场进士有的欢喜,有的失望,不过多数都是喜悦的,尤其是寒门出身的进士,因为今日一过,他们便能实现阶级跨越,真正的从士农工商中的“农”跃身成为“士”,而不是从前那般,身负秀才举人功名,半士半民的尴尬身份地位了。
  有些年过不惑,在会试上蹉跎多年的进士直接热泪而下,寒门子弟十年寒窗苦读,全家全族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的身上,如今,他们终于可以衣锦还乡,对供养他们读书多年的父老乡亲有交代了。
  看向站在自己身前不远处的新科状元,鸿胪官员微微笑道:“状元郎,快些与同期进士进殿谢恩吧。”
  郑颢拱手道谢,而后,他抬腿迈上太和殿前层层叠叠,高耸入云的台阶,身后一众进士依次跟随而上。
  他身形高大,在一众进士之中更是出挑至极,但在巍峨大殿面前,两边站立着的身披执锐的侍卫之中,他和一众进士又显得格外渺小。
  太和殿中,建安帝身着明黄冕服高高而坐,太子,一众皇子,王公贵族和朝中大臣皆列于大殿左右。
  看着抬腿踏入太和殿,容貌俊美,姿仪不俗的青年,一众官员眼内皆露出讶异和惊诧。
  停下脚步,郑颢身向龙椅下跪行礼。
  “臣郑颢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后进士跟随新科状元下跪,纷纷拜见建安帝。
  威严和缓的声音从上头传下来:“众爱卿平身。”
  郑颢微垂眼帘,起身而立,一众进士依次起身站立在原地。
  “新科状元何在?”
  威严男声再次响起,建安帝垂眸看向下方站在最前面的身影,虽然知道对方就是新科状元,但因为年老眼花,加上对方垂首不敢直视圣颜,所以,建安帝看不清新科状元的容貌。
  “回皇上,臣郑颢在此。”
  郑颢面不改色,出列再次跪下,从鸿胪官员宣读殿试名次开始,郑颢便将前面十几年没有同长辈祖宗下跪的次数都在今日补回来了。
  下方的人影模模糊糊,但一看青年的身姿,建安帝便能感受到对方气质不凡了,他开口道:“莫要跪了,起身上前回话。”
  “是。”郑颢起身上前,而后微微抬首,最后将脑袋停留在没有直面龙颜,建安帝又能看清他的面容的高度。
  新科状元朝自己的方向上前几步,建安帝终于看清对方的面容了。
  看到对方俊美无俦的面貌,建安帝露出满意的神色道:“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此话一落,除了郑颢神色不变外,下方一众进士和大臣皆面色各异。
  大臣们心想,看来对于今年的新科状元,建安帝很是满意。
  建安帝心血来潮,对下方的青年问道:“你可有字?”
  问过后,建安帝便觉得自己多问了,看对方的身量,以及能够成为一甲状元,肯定早就过了弱冠之年,即便家中长辈大字不识一个,没有为他取字,师长亦会赐字。
  郑颢眼眸微垂回道:“臣年方十八未及弱冠,家中长辈和府学师长还未给臣取字。”
  闻言,建安帝脸上显出喜悦之色,“朕赐尔一字可好?”
  金口玉言,郑颢自是拱手谢恩。
  建安帝常年痴迷丹道,宫中皇子公主的姓名和字皆是由礼部或是大儒所取,如今兴致上来,觉得新科状元格外合自己的眼缘,修道之人,自是顺心而为,完全不顾下方一众臣子的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