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作者:式问      更新:2025-10-13 11:26      字数:3322
  建安帝急需一把刀,这把刀必须和世家没有牵扯,以他的意愿为意愿,且对世家大族毫无畏惧之心。
  恰好,新科进士中就有一位,且是建安帝钦点的状元郎,天子门生,少年意气,作为一把刀再合适不过了。
  郑颢不厌恶,也不畏惧建安帝让他作为对付朝臣的利刃,富贵险中求,即便建安帝没有提拔他为监察御史,郑颢也会从其他地方寻找高升的通径。
  他等不起,顾叔也等不起,在翰林院苦熬多年,一步一步往上升迁不是郑颢想走的路。
  他需要权力,需要快速掌控天下的权力,这样他和顾叔在一起后,才不会有人妄言,阻碍他和顾叔大好的姻缘。
  监察御史是他迈向权利的第一步。
  翰林院修撰为从六品,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后者看似比前者品级低,但论实权,监察御史能够监控百官,直达天听,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州县官员,皆要在其面前小心翼翼做人。
  相应的,监察御史也是最容易得罪人的,若为上面之人赏识则平步青云,若一时运气不好,亦会成为多方斗法的炮灰。
  种种富贵机遇与危险挑战并存。
  建安帝没有立马下旨,令他兼任监察御史一职,亦是为了考察他,或者驯服他。
  令他日日惶恐不安,心生疑虑,陛下是否会召见其他新科进士,也同他们说了类似的话,一月后,他是否真的能成功兼任监察御史。
  一番胆战心惊后,建安帝如约下旨,寻常小官皆会对圣上感恩戴德,但是,建安帝偏偏遇到的是,看似恭顺谦和实则一身反骨的郑颢。
  说一句狂妄的话,若非现在郑颢位卑言轻,龙椅的宝座他也不是不敢想。
  回到客栈,郑颢没有将建安帝传召他进宫讲解经史,且令他兼任监察御史之事告诉顾叔,近日对方的忙碌,郑颢收入眼中,他是想顾叔能多歇息放松片刻。
  与此同时,建安帝赐下的宅邸也改造好了,当日郑颢下值,就直接乘车到珍玉楼接顾霖到新宅邸。
  顾霖坐在车上问道:“我们的行李还放在客栈,不先过去拿完行李再去宅邸吗!”
  郑颢解释道:“顾叔放心,我已派人去客栈收拾好行李送去宅邸了。”
  马车一路行驶到达新宅邸。
  进入府邸,顾霖下车,看见眼前改造好的府邸,脸上闪过惊艳:“不是说要把规制降下来吗,怎么一番改造后,比之前更加美轮美奂了。”
  郑颢解释道:“工部来人,确实把府内一些逾越规制的建筑拆除了。后面的景物装饰,皆是我让人按着规制布置的,”
  郑颢带着他往前院走去,一边走,一边同他讲解沿途景物构造:“这一片是红梅,如今冬日未到,梅花还未绽放。我想顾叔素来喜爱梅花,便让人在前院和后面各寻了一片空处,前院栽下红梅,后院栽下白梅。”
  郑颢微垂眼帘,为什么前院和后院,不一起栽种两种梅花,自然是……
  郑颢的舌尖轻抵牙齿,若是后院白梅和红梅都有,顾叔怎么会到前院来呢。
  郑颢抬手指向一处池水,那是一片约莫半亩的池塘,郑颢道:“这汪池水是活水,原先便有的,之前河水之上皆是荷花,但许久没有人打理,荷花枯败,我就让人清扫好,往里面放了十几尾小鱼,顾叔闲时可以喂鱼养鱼。”
  郑颢停顿一下道:“若是顾叔觉得无趣,过些日子,我再请工匠移植一些荷花到池塘来,这样夏日,顾叔就能在亭内,一边赏花一边喂鱼了。”
  顾霖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他喜欢赏花不错,但怎么觉得对方好似在为他布置府邸。
  顾霖问道:“你喜欢的呢?”
  郑颢微微侧头,低眸看向身边的年轻哥儿道:“我没有旁的喜好,顾叔喜欢我便喜欢。”
  顾霖闻言微微无奈却无可奈何。
  他心想,都怪眼前的青年随着年岁渐长越来越会哄人了。
  两人来到前院大堂。
  郑颢让顾霖坐在大堂主位,自己落座宾位。
  而后,一位管事模样的男子从外面进来,朝顾霖和郑颢恭敬行礼:“老爷,夫郎。”
  郑颢吩咐道:“让其他人进来。”
  “是。”管事应下而后离开。
  郑颢侧头和顾霖道:“我们初来乍到,没有人手,偌大府邸不能只住你我二人,我就在牙行买了些奴仆回来。”
  话落,管事带着一行奴仆进来。
  看到男女分别而进,各立成排的奴仆,顾霖心下惊讶。
  管事上前几步,恭敬汇报:“老爷,夫郎,女婢十五人,哥儿十五人,男子二十人皆至。”
  第149章 乔迁宴
  顾霖侧头看向郑颢,心间有许多疑问,但碍于大堂上的奴仆,他没有将话说出来。
  郑颢低眸,黑色的深眸扫向下方一群人,他没有多说,淡淡道:“记住,日后府内只有本官和夫郎两位主子。”
  “是!”一众奴仆恭敬应道,十分规矩。
  郑颢侧头看向年轻哥儿,问道:“顾叔,你还有什么吩咐?”
  看着下方动作整齐划一,很是规矩的奴仆,顾霖摇摇头,示意自己对他们没有吩咐。
  郑颢对管事道:‘都下去。’
  管事和一众奴仆再次行礼,而后静声退下。
  待他们离开后,顾霖喘了一口气,转过头去,把自己的疑问问出口:“小颢,你怎么买这么多奴仆?”
  女婢,哥儿和壮年加起来一共五十人,他们就两个人住在府内,加上赵嫂子,赵大哥和顾安他们,也不用那么多人伺候。
  面对年轻哥儿的询问,郑颢耐心解释道:“顾叔,京城不似府城,我如今是官身,日后同官场同僚来往,若是家里欠缺奴仆,招待他们难免失礼。”
  接着,郑颢一顿,继续道:“外人面前,一应礼数我们做全,私底下,我们和往常一样,顾叔若是不习惯下人伺候,就让他们待在后面。”
  顾霖闻言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而后他点点头,郑颢如今不是秀才举人的时候了,若是对方的同僚过府议事,偌大府邸却连招待客人,为客人端茶送水的奴仆都没有,才是真的贻笑大方。
  此事揭过,顾霖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那我们是不是要办乔迁宴了?”
  对于这些事情,郑颢向来是不在意的,他沉吟片刻,对顾霖道:“若是顾叔事务繁忙,不办乔迁宴也没有关系,我不在乎这些繁文礼节。”
  顾霖闻言,摇了摇头道:“乔迁宴是一定要办的,现在你官职不起眼,可以趁着乔迁宴,和同僚友人正大光明来往,日后,等你升迁才是真的要低调行事。”
  听着年轻哥儿信誓旦旦的话语,郑颢眼眸微深,想到建安帝令他兼任监察御史一事。
  一直以来,不,应该说是自他踏入科举以来,每逢大考,顾叔虽会为其担忧,但也仅此而已。
  对方会担心他科举落榜或者名次落后,但好似从来没有为他的未来担忧过,就好像笃定,他日后一定会有所成就。
  这是因为信任他,还是顾叔知晓他所不知晓的事情。
  郑颢不得而知。
  他不动声色,语气如常问道:“顾叔此言,怎么好似认定我以后在朝堂有一席之地?”
  青年言行如同寻常,顾霖没有察觉不对。
  他道:“依你的本事,额那个词怎么说来着我想起来了。”
  顾霖转头看向郑颢,浅色双眸熠熠生辉,语气信心满满道:“以后,你一定会位及人臣。”
  位极人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每年新科进士,从一甲状元到三甲同进士,有多少是能真正进入权力中枢的,更不要说位极人臣了。
  他微垂眼帘,对顾霖问道:“顾叔为什么这般确定?我虽是新科进士,但翰林院中蹉跎十数年的状元并不少。”
  听到郑颢的话,顾霖觉得有些不对劲,但看见青年微微垂眸,好似迷茫不自信的模样。
  他抛却心中的异样,坚定道:“你不会像他们那样的。”
  顾霖为什么会那么自信?
  自然是原著给的。
  虽然郑颢和原著中的“郑颢”人生轨迹并不相同,但归根到底,他们的聪明才智是差不多的。
  但是,他们也有本质的差别。
  郑颢不像原著‘郑颢’那般经历许多艰难险阻,比原著那位少些人生阅历,单纯些许,亦因着没有见识太多人性之恶,所以也没有像原著那位通晓人心八面玲珑,官职升的跟坐火箭一样。
  而且在顾霖看来,两个郑颢是完全不同,各自独立的人,他们的成长历程和人生轨迹是完全不相同的。
  原著那位年少从军,草根出身,大字不识一个,却凭着一个“狠”,斩杀敌军无数首级,加上其独特的为人处世,受上级重用提拔,短短三年内,从一个大头兵到百夫长,千夫长。
  而后在一次与敌军大战时,‘郑颢’勇冠三军,手持大刀,突破敌军重围,将敌军将领斩杀于马下,一跃被擢升为六品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