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作者:式问      更新:2025-10-13 11:26      字数:3320
  崔燃说的不错,琉璃其实并不贵重,之所以显得珍贵稀罕,是因为大乾烧制琉璃的工艺落后,或者说原材料没有选对,产量无法跟上,就形成了琉璃供不应求,人人对其愈发向往追捧的局面,久而久之琉璃也显得珍贵至极。
  如果改善烧制琉璃的工艺,以及挑选合适的,用来烧制琉璃的原材料,那么制造起琉璃来就会轻松许多。
  一想到大乾的达官显贵对琉璃的追捧痴迷,以及琉璃的产量增加后,所代表的雄厚利益,顾霖心下情绪翻涌。
  将琉璃球送出去后,崔燃态度坚决,不愿收回,顾霖只好收下,送对方离开。
  对方离去后,顾霖返回包厢继续沉思,回想自己刚刚生出的计划想法,对其进行细化。
  琉璃的售路他不用担心,只要能制造出来便会有人买下。
  最难的环节是如何成功地烧制出琉璃。
  一想到这儿,顾霖不知是该紧绷神经,还是微松一口气,如果换成别人,或许会困扰于烧制玻璃所需要的工艺和原材料,但这些却难不倒顾霖
  在现代,顾霖曾在玻璃厂打过暑假工,非常了解烧制玻璃时所需的材料和工艺,当然,他也清楚现代科技先进,其烧制玻璃的工艺于古代而言没有参考性,但顾霖是一个十分具有好奇心和探索性的人,当时他对玻璃烧制非常感兴趣,所以经常在网上查询玻璃烧制的非遗视频。
  顾霖神色肃正,虽然他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但毕竟没有动手尝试过,所以,还是得要专业的工匠去探索才行。
  让人上纸笔,顾霖低首,将记忆中烧制玻璃的方子书写下来,而后,他走下好运楼大堂,叫来于二成道:“你和我去工坊一趟。”
  工坊是顾霖专门在京城郊外买下一块田地,建造来制造香露香脂的场地,前往工坊的途中,顾霖将烧制玻璃的方子给于二成。
  于二成接过看起来,片刻,他抬起头来看向坐在对面的东家,脸上显出不可置信和惊喜:“东家,这是?”
  顾霖神色淡定地点点头道:“这是我偶然间从古书中得来的琉璃方子,我打算让工匠好好研究研究。”
  东家言下之意,于二成瞬间明白,但看着自家东家风轻云淡的模样,他仍忍不住咂舌,这可是琉璃方子啊,不是吃食方子或者其他什么方子,而是千真万确,可以不断下金蛋的金母鸡啊!
  看着神色激动的于二成,顾霖不想泼对方冷水,但实事求是道:“单有琉璃方子没有用,得让工坊的工匠仔细研究,最后能烧制出琉璃才算成功。”
  于二成闻言,冲头火热的情绪宛若被一盆冷水浇下,渐渐熄灭,他逐渐冷静下来,低首仔细看起手上的方子,这一看便发现了刚才没有发现的问题。
  在烧制琉璃上,于二成是门外汉不假,但方子上所书写的烧制琉璃所需的流程,以及具体的工具和温度等,于二成就知道,琉璃烧制确实和东家所说的一样,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
  不过,他抬首看着东家冷静坚定,好似什么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对方的模样,于二成的神情也慢慢坚定起来。
  注意到于二成的一系列变化,顾霖心下满意,遇到困难不退缩仍有前进的决心,这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顾霖开口,对于二成道:“你胆大心细,之后便由你带领工匠研究如何烧制琉璃。”
  于二成眼底划过惊喜,虽然东家只带了他一人去工坊,他也有所猜测,东家是不是想将这个任务交给他,如今得到落实,于二成仍喜悦。十分
  入京后,林小幺小翠等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唯独他时而去好运楼打下手,时而去珍玉楼打下手,没有自己主管的店铺事务,而今若是能成功烧制出琉璃,依着东家的意思,之后都会将此事交给他。
  于二成打起十二分精神。
  第171章 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上一章节已补完,没有看的宝子们可以回去看。】
  将琉璃方子交给于二成和工坊工匠后,顾霖就让于二成全权负责此事了。
  几日后,于二成前来郑府,顾霖让人将他带进来。
  大堂。
  于二成跟着喜竹进来后,对坐在大堂上方的年轻哥儿道:“东家。”
  顾霖问道:“你怎么过来了,可是工坊那边研究烧制琉璃遇到什么难题?”
  于二成没有隐瞒,回道:“我和工坊的工匠日夜研究琉璃方子,但结果不尽人意。工坊的工匠多数擅长木工和研制胭脂水粉,除了一两位工匠能看懂些许琉璃方子外,其他工匠皆不明其意。”
  听着于二成的汇报,顾霖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术业有专攻将玻璃方子交给工匠不错,但工匠之中也有细分,木匠、铁匠、金匠等等,他们看似皆是匠人,好似无甚差别却相差甚大,在自己的领域中,他们皆是专家,但在其他领域,他们便是外行。
  倘若工坊的工匠是铁匠、银匠、金匠等流,或许还能研究琉璃方子。
  顾霖无奈道:“是我大意了。”
  可是就算如此,他们也找不到专门烧制琉璃的工匠,或者是铁匠银匠等工匠,这些工匠皆记载在官府名册,手艺好的匠人不是在官府做事,便是在世家豪族中做事,顾霖根本挖不到他们的墙脚。
  看着自家东家头疼的模样,于二成开口提醒道:“东家,其实琉璃烧制并非一定要工匠来研究。”
  于二成此话一落,顾霖的脑海里瞬间划过一道思绪,他抬头目光如电射向于二成道:“你的意思是请方士?”
  于二成没有意外自家东家快速地猜测出自己的想法。
  他道:“多数工匠只精于一门手艺,在其他方面多有不足,且保守不敢创新,方士与之相反善于探索,若是能找到一位方士,同我们一起研究如何烧制琉璃,必定事半功倍。”
  没有立马做下决定,顾霖沉思,从前受某些历史的影响,他对方士的印象并不好,其实,方士中也有好有坏,坑蒙拐骗的不少,身怀本领的也不是没有。
  烧制琉璃涉及诸多知识,从原料的选择,温度的控制以及诸多化学物在炉中进行的化学反应,皆不是于二成和工坊中的工匠能够掌控的,顾林思索着,确实要请一位拥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的专业人士回来了。
  不过想要请一位有真本事的方士,也不是一件易事,稍微有些本领的方士要么融入道教成为道士,要么成为宫廷术士,要么归隐山林
  虽烧制琉璃急需方士的协助,但顾霖也知道越着急越容易出错,如果一不小心,找了位坑蒙拐骗的方士回来,顺便将琉璃方子泄露出去才是给自己找麻烦。
  理清思绪后,顾霖对于二成道:“你先回去找一位可靠的方士,无需吝啬钱财,对于琉璃烧制的研究也不要放弃。”
  于二成应是,转身离开时遇见了归府的郑大人,他立马行礼,得到应允后才离开郑府。
  顾霖前脚回到自己的院子,郑颢后脚就进来了。
  喜竹等人忙着往桌面摆饭菜,见郑大人进来后,他身体一顿,眼角余光看夫郎神色无异,便多摆了一副碗筷。
  摆好饭菜后,他们无声退下。
  一如既往,郑颢落座在顾霖对面。
  年轻哥儿手持筷子,开始用饭,没有赶青年离开,亦没有主动开口让对方留下用饭。
  一时间,整个室内很是寂静,除了碗筷碰撞发出的声音外,没有丝毫响动。
  “顾叔。”
  青年蓦然开口,对着年轻哥儿唤道。
  本不想去看对方,但想到前几日自己不作应答,对方所表现出来的委屈姿态,顾霖的手指便不由得顿了顿。
  他微微抬眸,眼神投向对面的青年,虽未言语却明显示意让对方有话快说。
  现在对待郑颢,顾霖是越来越没有耐心了。
  倘若说,从前郑颢是顾霖的掌中宝,现在
  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宛若看不出年轻哥儿眼眸所表现出来的不耐,郑颢微垂眼眸道:“陛下有命,令我为监军不日前往镇红军,协助镇红军将领招安红衣军。”
  顾霖闻言,脑子一空,就连筷子上的菜掉进碗里也没有反应。
  郑颢一个文官,初入官场的新人,怎么会被派去镇红军做监军?
  即便顾霖身在北方,但镇红军一路势如破竹,连连攻下两座府城的消息仍不断地传入他的耳中,由此可见,朝廷的军队对上镇红军没有丝毫优势,甚至还有些被对方压着打的意思,若不然镇红军早便班师回朝了。
  看着年轻哥儿渐渐紧握的手掌,和脸上渐白的面色,郑颢微默,而后起身朝对方走去,倒了杯温水放到年轻哥儿的手上。
  顾霖下意识接过来,心慌之际,他赶紧抬手喝了些温水压惊。
  片刻,顾霖略微呆滞的神色和眼神重新回神。
  他朝对方看去,眼底浮现着不安,郑颢见此心间一涩,安慰道:“监军多数待在军营和城内,不似将领需上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