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作者:式问      更新:2025-10-13 11:26      字数:3293
  前几日,顾霖回信婉拒任知府夫人的好意,言明不能横刀夺爱对方的陪嫁铺子,加上他想要买卖的货物还未备好,可慢慢寻找合适的铺子,结尾再三表达谢意。
  收到回信后,任知府夫人十分有礼地表示如果顾夫郎有什么需要,尽可找她帮忙。
  寻摸多日,顾霖看上了几家店铺,却没有立马做下决定。
  当日下午,顾霖准备离府去看最后一家店铺,不想迎面碰上于二成派回来的人。
  “东家,白瓷出窑了!”
  顾霖很是意外,他本以为宁方士得带着工匠们研究十天半个月,才能琢磨透烧制白瓷的方子,不想才过去五日,便传来好消息。
  他立马抛却去看店铺的决定,和传信人乘车出城。
  第182章 白瓷
  到达白瓷厂,顾霖便看见所有工匠围在一处,于二成等人听到动静,转过身来便发现他过来了。
  于二成朝这边走过来:“东家。”
  步伐匆匆,顾霖停下脚步问道:“怎么样了?”
  虽然年轻哥儿言语不具体,但于二成明白对方问的是什么,他没来得及回答,不远处围在瓷窑前的人发出欢呼声:“白瓷出窑了!”
  顾霖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去。
  只见一位工匠手持粗长窑钳,从白瓷窑中取出成年男子半臂高的瓷器,因为刚从瓷窑中出来,白瓷表面还泛着橘红,宛若傍晚时分挂在天边的夕阳。
  顾霖走近,众人让出道路,一行人皆目不转睛地盯着工匠把白瓷放好降温。
  亲眼看着白瓷表面慢慢褪去红色,露出白净瓷色,一众工匠喜出望外,面面相望:“我们烧出来了,我们真的烧制出白瓷了!”
  站在顾霖身边的于二成也十分高兴,东家将烧制白瓷的任务全权交给他,给予他最大的权限,而他没有辜负东家的期望,在短短几日内,同宁方士和工匠们成功烧制出白瓷。
  不仅如此,这些白瓷的外观还不比京城那些束之高阁的白瓷差到哪里去。
  在京城,白瓷虽珍贵却并不难见,于二成与人谈生意时,见过几次合作伙伴特意将白瓷摆放在室内,用鲜花绿叶装饰,瓶身如玉清透,满室的光辉与花香皆沦为瓷瓶的陪衬。
  眼前刚从白瓷窑出来的白瓷,成色和京中那些为人所珍藏的瓷器相差无几,于二成转头看向身旁的年轻哥儿,却见对方面上有意外,有惊喜,却没有满意和惊艳。
  顾霖转眸对于二成道:“你帮我把宁方士请过来。”
  见东家神色认真,于二成眼底的激动渐渐褪去,冷却心中喜悦,而后神色稳重地前去请宁方士。
  片刻,宁方士跟随于二成过来了。
  二人还将白瓷瓶捧过来了。
  顾霖唇角微挑,面带微笑对宁方士道:“这些日子辛苦宁方士了,本以为一月后才能见到白瓷厂有所成果,不想您带着工匠们一进白瓷厂,几日便烧制出白瓷了。”
  在点出对方的问题前,一定要肯定对方的付出与贡献,这是顾霖几年来对待手下人的心得。
  宁方士:“顾老板客气了,有您给的白瓷方子在,白瓷厂烧制出白瓷是早晚的事。”
  话虽如此,但能早些烧制出白瓷当然是最好不过的,否则耽搁下去,银钱便是只出不进。
  顾霖伸手接过白瓷瓶,微微低首,在手上转动起白瓷,瓶身自带的微凉和温润滑过年轻哥儿的手心,转动间还有些许粗糙之感,不禁令人心间一动,细细摩擦起来。
  宁方士一边目光紧跟白瓷瓶转动而转动,一边道:“刚到瓷厂时烧制了好几次白瓷,但都没有成功,这次虽烧制出来了,却不够尽善尽美,瓷瓶表面仍有些许裂痕。”
  瓷瓶上的裂痕远远看去很难发现,随着宁方士话落,顾霖将瓷瓶捧在手上转动几下,片刻就看见米白色的瓷瓶表面上存在着几条细微裂痕。
  见此,顾霖不以为意笑了笑:“刚开始技艺不娴熟,烧制不好是正常的,多烧制几次便不会了。”
  宁方士也知道这个道理,他不过是在谦虚而已,能够在几日内便成功烧制出白瓷,他自认为少有人能与他比较。
  “不过。”
  顾霖话语一转道:“这白瓷好似有些过于暗黄了。”
  “宁方士可有办法能够将白瓷变得白净一些?”
  宁方士闻言,眉头轻皱,他虽是第一次烧制白瓷,但见过的白瓷没有几百也有几十了,无论是技艺再好的工匠,烧制出来的白瓷都是带着些许暗黄或灰暗的。
  宛若没有注意到对方折眉,顾霖开口,提醒道:“我曾在一本古籍看见过,白瓷的颜色质地好似和瓷土有关,瓷土越是纯净,白瓷的颜色和质感便越发好,可惜那本古籍在我入京途中,不幸丢失了。”
  说到此处,年轻哥儿一脸可惜。
  宁方士眉头一动,似有所悟,顾霖不吝啬继续道:“我听闻还有一物名为瓷石,混入瓷土中烧制白瓷,可使白瓷不易变形且触感细腻。”
  顾霖点到即止没有再说。
  宁方士的眉头折的越发深,低首看着年轻哥儿手上的白瓷,面上划过若有所思。
  见对方有所领悟,顾霖不再多言,他将白瓷交还给于二成,离开白瓷厂前,给所有工匠提了月钱,发了赏钱,引来好一阵欢呼叫好。
  没有在城外多做逗留,见宁方士确实受到启发后,顾霖便回城了。
  然而一进城门,他就发现与出城时热闹和睦气氛相比,此时城内慌乱紧张。
  掀开车帘,顾霖望向街道,只见大街两边小摊一片杂乱,各种竹筐竹篮散乱在地,常日卖小馄饨的夫妇也不见踪影,顾霖目光四望,路人行色匆匆,四处奔逃,而大多数人皆往同一个方向跑去。
  人群混乱,拥挤堵塞,马夫回头对车厢内的顾霖道:“顾夫郎,前面人太多了,马车过不去。”
  顾霖放下车帘:“我下来走。”
  他身后跟着几位骑马的护卫,无需担心拥挤人群,走下马车后,顾霖让马夫先留在此处,待人群散去后再回府。
  接着,顾霖目光转回前方不远处的人群,对陈护卫道:“陈大哥,你派人去打听发生了什么事?”
  “是。”陈护卫点了一人,那人领命后立马前往人群,顾霖看着对方随意找了几人打探消息,片刻,那人便回来了。
  男子神色严峻,回禀道:“军中传出消息,红衣军要打过来了。”
  顾霖神色一顿,而后很快否决:“不可能。”
  午时他才出城,当时整个城内风平浪静,完全没有一点红衣军要打过来的风声,怎么离开一会儿就变天了。
  假若红衣军真的要打过来的话,昨日郑颢便会同他说明。
  男子道:“应该假不了,我问了好几人,其中有位老人家的儿子就在镇红军当兵,他们刚得到红衣军来犯的消息不久后,整个府城便传开了。”
  顾霖面色微凝,见人群皆往几个店铺涌去问道:“所以,他们正在抢购粮食?”
  男子神色肃然地点点头。
  打仗意味着动乱,如果红衣军真的进攻冀北府,到时候城内最缺的就是粮食和壮丁,这时候不买粮,过些日子,怕是连谷糠都吃不上。
  忽然,不知道谁叫起来:“官兵来了!官兵来了!”
  “不得哄抢粮食,都回去!”
  紧接着,顾霖便看见原先还在粮铺前排长龙的队伍立马向四处跑开,官兵们一个个驱赶排队买粮的百姓。
  陈护卫拉过一道从他们身边跑过去的人影,问道:“你们是何时从镇红军那儿得知红衣军将要发兵的消息?”
  被拉住的人影原先没好气,但见一行男子皆人高马大,忍了忍而后听清男子问什么,他脸色怪异道:“谁说我们是从镇红军那儿得知的消息,府衙都张贴告知,召集城内百姓共同对抗红衣军了!”
  接着,男子扫过他们身上的衣物,尤其是被一行男子护在中间的年轻哥儿道:“见你们衣着富贵,我劝你们早些离开冀北府吧,早些时候,镇红军在前方被红衣军打败,丢失一座府城才不得不退回冀北府,红衣军再次发兵,也不知冀北府会是什么下场!”
  说完后,男子面色哀哀,摆摆手就想要离开。
  顾霖示意陈护卫,陈护卫给了男子赏银,见到白花花的银子,男子脸色好转,如今粮价上涨,但这锭银子仍能买上不少粮食。
  打探完消息后,陈护卫见街上情况渐乱,劝顾霖道:“夫郎,咱们先回去吧。”
  没有一意孤行,顾霖任几位护卫在前头开道,很快便回到落脚处。
  镇红军军营。
  自从斥候打探到红衣军发兵的消息后,整个营帐寂静的可怕。
  上方主将位上,一位虎背熊腰,中人之姿的将军神色沉沉,目光锋利,落向下方诸多将领问道:“红衣军将要来犯,诸位有何应对之策?”
  满室寂然,丝毫没有往日喝酒吃肉时的喧嚣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