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作者:
式问 更新:2025-10-13 11:27 字数:3277
有人胆小不敢尝试,有人胆大想第一个吃螃蟹,一些人家经过一夜沉思后下定决心,第二日来到官府,却见官府门外排起长队,显然许多人对免费高产的良种产生心思,他们赶紧上前排队,生怕轮到自己时没有土豆良种。
将近正午,队伍还未散去。
衙役高声道:“土豆良种分完了,所有人离开府衙。”
“什么?!这么快就分完了,我们家还没分到呢!”
“这么多人在呢,怎么这么快就没了?”
“昨日那些官兵来宣传时就说土豆良种有限,我没当回事,早知道就早些过来了。”
借到种子的百姓喜气洋洋回去,没有借到种子的百姓有些丧气,不过,今年有筒车帮忙,幽州府各地收成皆不错,所以,很多人失落回到家中看满满的米缸时,没有丧气多久又满面笑容。
土豆良种风声愈演愈烈,这股风声传到镇北侯耳中,他略微沉凝,让亲兵请郑监军前来,却见亲兵出去不久后一个人回来道:“侯爷,郑大人正在府衙处理政事。”
听见青年监军没有在军营,镇北侯蹙眉,想到闹得风风火火的粮种,他有些坐不住,起身离开营帐打算回城找对方,却遇见正好前来军营观摩军务的顾安。
自顾安被镇北侯认回后,镇北侯特意给了对方一块令牌,持此令牌者可随意进出军营中除开禁地以外的地方,军中将领皆是镇北侯一手提拔上来的,知晓他是侯爷的亲孙子,一个个对他恭敬至极。
除了眼前少年外,镇北侯没有其他子嗣孙子,日后若是没有差错,顾安便是下一任镇北侯,掌管他们镇北军了。
没有人想过眼前少年会继续从文,容家儿郎不是习武之才就是将帅之才,顾安无需武艺高超,只需有将帅之才能带领镇北军抵御外敌即可。
“小安。”
镇北侯几步上前。
顾安神色不变,朝他行礼:“侯爷。”
镇北侯眼底划过几分黯然,但有土豆良种在前,他没有继续伤怀。
想到顾安和郑颢住在一起,帮助对方处理许多事情,镇北侯问道:“小安,你可知晓土豆良种之事?”
顾安点头,此事他还参与了一些,镇北侯道:“此事至关重要,郑大人不在营中,你先同我说说。”
看着镇北侯素来镇定的面容染上微许急色,顾安身体一顿,而后道:“我们进帐再说。”
镇北侯带着他重新回到主帅营帐。
待俩人坐下后,镇北侯看向他问道:“他们口中所说的,一亩田地可收获八石土豆可是真的?”
不止百姓缺粮,身为王公贵族的镇北侯也格外缺粮。
镇北军上上下下几十万人,每日光是下锅的粮食都是惊天数目。
虽然镇北军为大乾军队,但建安帝和朝臣对他防备至极,每每他请求京中拨款粮饷时,对方总要拖延许久。
为了养这么一支军队,镇北侯自己贴出不少银钱却常常入不敷出。
一听见幽州府出现高产粮种,他哪儿能不急。
顾安微微点头:“土豆是顾叔商队外出行商时发现带回来的,经过自家培育出第一批粮种后,顾叔颢哥才决定将土豆推向幽州府各地,不过因着粮种数量有限,并不是每户人家都能分到土豆良种。”
镇北侯人老心不老,意识清明的很,一下子理清其中联系:“郑大人和顾夫郎真是一心为民!”
假若镇北侯先发现土豆良种,他会无私拿出来让全军上下栽种,这是因为他容家几代人执掌镇北军,与镇北军密不可分,郑颢和顾霖手握高产粮种,不借此谋取私利主动取出,实在是让镇北侯感到意外。
如果说他们救下顾安是善良,那么不求回报拿出土豆良种分给百姓,便是真的良善宽仁,无私至极。
顾安语气淡淡,神色缓和:“顾叔一直教导我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看着眼前神色淡淡仍旧掩不住自豪的孙儿,镇北侯笑了笑,心下却感念顾霖将他的孙子教的很好,如果换成他来,不一定能把顾安教成这般。
世家大族诸多子弟优秀卓越,这些人或是身具大才,或是洞察人心,或是智多近妖,可少有人能像顾安这般,将最不起眼的百姓看在眼里。
他的表现不是为博名声装出来的,而是真情实意心有百姓。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镇北侯心中对郑颢的警惕又减少许多。
顾安和郑颢都是顾霖教出来的,俩人所思所想必定差不了多少。
可镇北侯没有想过心怀百姓不一定忠君爱君,无论是他的孙儿,还是深受皇帝重用的监军知府,皆是狼子野心早有反意之辈。
镇北侯思索着,而后看向顾安问道:“这土豆良种顾夫郎那儿可有多余的?”
问出此话,镇北侯心中没有抱太大期望,府衙借给百姓的良种都不够,怎么可能还有多余的分给他。
镇北侯感到惋惜,却听眼前少年道:“顾叔早已留下几筐良种给侯爷,此次前来,我将良种也送了过来,进军营时就交给后勤了。”
“此事当真?”镇北侯惊喜抬头,目光炯炯有神看向顾安。
顾安:“顾叔担心镇北军不会栽种土豆,特意派一农人前来协助。”
镇北侯欣喜起身:“顾夫郎着实心细体贴。”
他嘱咐顾安:“土豆良种珍贵,你回家中取些宝物送给顾夫郎,我听闻顾夫郎喜欢宝石玉石,库房中有许多,家中没有女眷,你都送去郑府。”
镇北侯嘴上说的家中是容府,顾安情绪平稳回道:“此举不妥,顾叔也不会收,他愿意将土豆送给镇北军,是因为感念镇北军守卫疆土抵御外敌,并非怀有其他用意。”
虽只见过一次面,镇北侯对顾霖印象深刻,对方眼眸澄澈,与人交谈时率直却不莽撞,镇北侯相信对方赤诚之心,只为感念镇北军作出此举。
他道:“顾夫郎虽为哥儿身,心性志向远胜诸多男儿,你跟在他和郑大人身边能学到许多东西。”
顾安没有说话亦没有否认。
眼看着幽州府各地把土豆种下,顾霖渐渐安心,他感受着秋日的寒凉,想到幽州府冬日冰雪铺地,不免生出担忧。
在大乾每年冬日会死去许多人。
这些人多数是因为家里无粮或者被活活冻死的。
下值回来的青年知府恰好看见此景,他抬腿走近年轻哥儿,握起对方手掌询问起来。
顺着青年力道转身,顾霖没有隐瞒,将自己的担忧说出,而后道:“今年冬日我会在郊外设置粥棚,再号召城内富户商贾一起施粥。”
可这些终究杯水车薪。
郑颢抬手轻抚年轻哥儿脊背,从下往上轻按对方后脑勺,顾霖贴在郑颢胸膛上。
郑颢微微俯身神色不明,靠近顾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顾霖忽的抬头看向对方神情惊讶。
第219章 偶遇邓挺
秋收宴。
新任知府到任后,幽州府望族皆在观望对方何时会宴请他们,不想新任知府眼里好似没有他们这些本地氏族,反而转去宴请那些商贾富户,也不知是不是故意杀鸡儆猴给他们看,发落了一大批商贾。
他们会怕吗?
世家和没有根基的商户不同,幽州府本地官吏多数出自本地望族,这些世家在京城也有靠山,怎么会害怕一个出身庶族的知府。
就算对方背后靠着建安帝,他们也不怕。
世家掌权皇室衰微,所有人心知肚明,仍旧尊建安帝等皇室为天下共主,不过是无人敢冒天下大不为,在史书上留下臭名骂名。
新任知府新官上任三把火,将火烧到他们身上,动摇他们利益,他们当然要回击。
就算对方知晓是他们往筒车下毒又如何,只需推出几个老仆动作,这位新任知府便不敢他们。
距此事过去几个月,郑知府好似消气,反应过来要同他们搞好关系从而宴请他们。
几家家主纷纷思量,最后决定亲自赴宴,若无出错,他们将和这位知府大人相处三年,彼此搞好关系才方便日后。
此次秋收宴,郑颢在前院接待官员,顾霖在后院接待女眷。
闹了一个白日把人都送走后,顾霖松下一口气和郑颢一起回院子。
他累的靠在软榻上,郑颢没有进去,他吩咐守在屋门的大燕:“让灶房送些清淡饭食来。”
大燕应是退下。
青年知府转身走近顾霖,在他旁边坐下,将倒好的茶水递给对方,顾霖接下喝了一口缓了缓神道:“今日宴席上,我见王家太太和苏家太太争锋相对,应是存在不小隔阂。”
见年轻哥儿不再喝茶,郑颢接过茶杯饮了一口:“前院亦是如此,王家家主和苏家家主交谈间笑里藏刀。”
“他们俩家互通儿女结下无数姻亲,即便多有不和,同气连枝下不会轻易翻脸。”
顾霖赞同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