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作者:
式问 更新:2025-10-13 11:27 字数:3315
看了看他脸上的饭粒,郑颢忍了忍,而后伸手夹了块猪肝放到他碗里,顾乐成吃了香辣的猪肝后,一脸心满意足,还想再吃,想到阿爹肯定不会给他夹,便将目光转移到其他菜肴上。
看着他吃饭喷香的样子,顾霖的胃口都变好了。
第253章 番外1:楚王殿下
顾乐成十二岁时受封为楚王,虽没有封地但食邑万户,历朝以来,亲王食邑为五千到八千户,楚王殿下受封的规格过高了,难得的是一向刚硬直谏的御史们都没有劝阻帝王不妥的行为。
楚王殿下乃陛下和凤君殿下亲子,且是一位哥儿,陛下未给予其封地,食邑万户又如何?
顾乐成不知道前朝因他而生起的暗潮汹涌,在阿爹爹爹的庇护下,太子哥哥的陪伴下,他每天都高高兴兴地用饭,读书,玩耍和睡觉,时而去找阿爹爹爹和太子哥哥,同他们说些天真玩笑话,总是把人逗的忍俊不禁,可以说是大家伙的开心果。
十二岁的顾乐成除开身体开始抽条,从原先矮墩墩的汤圆丸子,长成一棵迎风挺立的小白杨外,眼底的天真和不谙世事没有多大变化。
也不是没有丝毫变化,相比幼时四处掏鸟窝,带着宫人朋友在冷宫躲猫猫,如今的顾乐成懂事些许,不会随便逃课四处玩耍了。
他的生活日程区别于前朝皇子,皇子哥儿,顾霖和郑颢亲自为他制定一套日程。
从三岁起,兴武帝便给顾乐成安排老师启蒙,教他读书的不是名士大儒就是朝中重臣,一直持续到十二岁,顾乐成仍要读书。
天一亮,宫人们便迅速入殿,小太监走近床榻边急急催促:“殿下,今日是张大人的课,咱们可不能去迟了,若不然,张大人又要在凤君殿下面前告状了。”
在太监求爷爷告奶奶下,顾乐成困难地起床,不用宫人伺候,他拿起牙膏牙刷清洁口腔,用帕子擦完脸后,整个人也精神了。
令人跟上,他背上书箱便朝上书房走去了。
太监赶紧叫人提上食盒:“殿下什么都还没吃,你快追上去,待会儿还要马术课呢,殿下什么都不吃哪儿行。”
大朝会结束了,兴武帝叫上几位朝臣同他们商议要事,远远地,朝臣们便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宫中疾步行走是违反宫规的,太监宫女不敢,宫内的主子却敢。
郑颢也注意到少年的存在,开口叫住他:“乐成。”
顾乐成看见阿爹还有几位大臣,停下脚步上前,“阿爹。”
而后朝几位大臣道:“陈大人,赵大人,李大人。”
三位朝臣还礼。
顾乐成对兴武帝道:“阿爹,我快要迟到了,先去上书房了。”
郑颢开口拦住他,“朕让人给你告假,你同朕一起去六部视察。”
顾乐成没有想到有这种好事,高兴道:“儿臣遵旨。”
看着楚王殿下丝毫不惧陛下,在陛下面前笑嘻嘻地玩笑说话,陛下也没有生气,朝臣们便知晓,陛下对楚王殿下的宠爱远胜外头的传闻。
顾乐成让人把书箱背回去,也让提着早膳的小太监离开,兴武帝听到他没有用朝食,沉声:“顾颐。”
顾颐是顾乐成的大名,身边长辈习惯叫他小名,只有顾霖郑颢生气时才会唤他大名。
兴武帝吩咐小太监把食盒交给侍卫,而后带着他们出宫,顾乐成和郑颢在一个马车,侍卫打开食盒,顾乐成夹了一块糕点给兴武帝,讨好地笑了笑:“阿爹刚上完早朝辛苦了,阿爹先吃。”
郑颢看着公文,抬眸扫过糕点淡淡道:“你吃。”
他没有被顾乐成的甜言蜜语蛊惑:“日后若是再不用朝食,朕便罚你三日不能吃饭。”
顾乐成没有怀疑,阿爹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他连连应下,阿爹才继续看公文没有理他。
顾乐成全心全意吃着早点,等马车到达目的地后,他也吃饱了。
跟着阿爹的步伐,顾乐成走进户部,户部官员们见御驾亲临赶紧行礼,目光来到帝王身后的顾乐成,户部官员没有露出惊讶,反而习以为常:“臣等见过楚王殿下。”
兴武帝令户部尚书,左右侍郎陪驾,其余官员各司其职。
此行目标明确,前来户部视察自是为了查账,户部尚书命人将账本呈上来,兴武帝听左右侍郎轮流汇报。
左侍郎话落后,顾乐成开口疑惑道:“陈侍郎去年宁州府旱灾,阿爹下令减免当地赋税五成,宁州府去年的赋税应是四万九千二十一两,为何户部记载的是四万九千七十二两?”
户部左侍郎神色一凛,眼角余光见陛下神色不明,片刻,郑颢道:“命人重新核算去年各府赋税。”
户部左侍郎应是,赶紧将人叫来,开始核算账目。
郑颢还要前往其他五部视察,不可能待在户部看着他们核算账目,顾乐成自告奋勇:“阿爹,我留下来帮陈大人他们一起核对账目。”
郑颢没有否决,点点头,留下两位侍卫,便带着其他人离开户部了。
夜晚,顾乐成回到皇宫和爹爹说起在户部发生的事情,顾霖笑着鼓励:“咱们乐成青出于蓝胜于蓝,你阿爹曾经在户部,也是靠着发现账目不对立功。”
顾乐成不知道此事,他出现时,阿爹已是皇帝,郑颢不会同他说这些,其他人也不敢妄议帝王,顾霖又很是忙碌没有空和他说这些。
如今恰好碰上,顾霖便说起当年的事,顾乐成听了后惊叹连连,等郑颢回宫时,便看见顾乐成满脸孺慕,敬仰十分地看着他,小跑过来给他挪凳子:“阿爹请坐,可要喝茶?”
享着顾乐成的殷勤,郑颢坐下,目光微移看向顾叔,眼袋询问这是怎么了?
不用顾霖说,顾乐成在阿爹身旁坐下:“阿爹,刚才我听爹爹说,你以前在户部查过贪腐案,一路披荆斩棘,面临许多危险,揪出许多国之蛀虫是不是?”
那对郑颢来说不值一提,顾乐成却因此对阿爹表现出十足的崇拜,在顾叔揶揄的目光下,郑颢只好将此事叙述一遍。
听着阿爹完全不同于爹爹的视角,说着自己的亲身经历,顾乐成目光炯炯,尤其是郑颢点出自己当时做出的一些行为的用意,顾乐成更是受益十分。
郑颢说完后,对上与顾叔如出一辙的浅棕色双眸,不同于顾叔的温润,顾乐成的双眸闪闪发光,含着十足的狡黠。
他总结着:“阿爹发现账目不对后先按兵不动,待查明罪证后才将此事公之于众,便是为了防止打草惊蛇。”
顾乐成思路渐渐清晰,“当时户部上下都有参与贪腐案,知情者或多或少,爹爹说过水至清则无鱼,阿爹没有一网打尽,而是接受小官的投诚,将主谋绳之以法,否则拖的时间越长,此案便越难勘破。”
见少年侃侃而谈,顾霖荣辱与共,与身旁郑颢对视后,发现对方虽未说话,眼底却带着对顾乐成的满意。
这就是他们的孩子,平日看着调皮,却并非不知俗事。
顾乐成想到白日自己的做法,有些懊恼:“我直接道出户部账目不对是否不妥?”
他边说着边看向爹爹和阿爹。
顾霖微微摇头,解释道:“你和你阿爹当时的处境不同,你为亲王随帝王视察六部,有责任指出六部的纰漏。”
顾霖的安抚对顾乐成很有用,接着,他皱起眉头道:“户部不会也有人贪腐吧?”
顾霖笑了笑不答反问:“你觉得呢?”
顾乐成摇摇头如实道:“我不知道,阿爹。”
“没有证据便是污蔑”顾霖:“朝堂诸臣为你阿爹效命,为大昭的百姓兢兢业业,你不拿出证据便说他们贪腐,他们得知后会有多寒心?”
顾乐成愧疚道:“阿爹我错了。”
顾霖抬手拍拍他的肩:“我们乐成长大了,开始关心正事,这是好事,说明你心中有大昭,心里有百姓。”
如果对方发现户部账目对不上,不把那几十两银子放进眼里,顾霖才觉得要遭了。
听着爹爹的夸奖,顾乐成抬头看向他眼带疑惑。
顾霖:“你既然同阿爹请命与户部左侍郎一起核算各地赋税,之后几日,你便都去户部报道,用你的眼去看,用你的耳去听,用你的心去感受,是不是和你所想的那样,朝堂出现蛀虫。”
顾乐成没有拒绝,白日他在户部帮忙时,感觉到别样的新奇快活,尤其是他带人快速算出一地赋税后,那些官员看向他的目光,不再是因着爹爹和阿爹的存在,对他表现出尊敬,而是因为他的本事。
顾乐成拍拍自己的胸膛,朝爹爹和阿爹保证:“你们放心,如果有大老鼠,我一定会把他揪出来,让阿爹狠狠惩治他。”
“明日一早,我就去户部。”
顾霖微微点头:“功课不能落下,我会叮嘱上书房的师傅给你布置好功课,你从户部回来便把功课写了。”
见自己去户部了还得写功课,顾乐成有些蔫蔫的,却明白爹爹是为了他好,开口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