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眠 第131节
作者:
翟宝 更新:2025-10-13 11:39 字数:4521
道公用桃木剑砍下插进自己身体的手臂,吐出一口鲜血,接着用桃木剑插进罗刹的心脏,并咬破指尖,在剑上用鲜血画了一道符。
众人都被这突发情况惊住了。
“快去找木柴,需要把它火化!”道公说。
钟爷爷被吓丢了魂,完全失去了思考能力。
等众人把木柴抱来,堆在一起,道公撑着最后一口气,指挥大家把罗刹尸体放在柴堆上,并且嘱咐他们说:“我死后,将我一并烧了。”
说完道公就咽气了。
村民依照他的吩咐,将罗刹和他一起烧了。
可怜这道公,为救钟爷爷,死在罗刹手下。
自此又过了二十年。
杨明基本上是村里人拉扯大的,算是偿还了杨宝库当年的活命之恩。
钟爷爷和杨明玩的好,两人经常一起去山上捉兔子,下河摸鱼。
那年嘉陵江涨水,冲过来好多大鱼,村里男女老少都去河里捞鱼了。
钟爷爷和杨明同样在里面。
现在的杨明,长得特别壮实,和小时候完全两个样。他们两个见这里捞鱼的人多,就准备跑到上游去捞。
涨水的时候,越是上游水越急。
杨明和钟爷爷本来只在岸边捞,忽然一条一米左右的大鱼跃出水面。
杨明一看,这要抓住还得了!他仗着自己水性好,冲着那鱼就追上去了。经过一阵追逐,那大鱼还真被杨明追上了。不过鱼在水里的劲可比在离开水的情况下大多了,杨明死死扣着大鱼的嘴,大鱼竟然把杨明带向了深水处。
等杨明看清状况的时候已经晚了,河中间的水流湍急,杨明赶紧放开了大鱼,想往岸边游。谁知那鱼反而咬住了杨明,用力往水下拖。钟爷爷一看,赶紧跑到下面喊人来救,不过就这么一会的功夫,杨明已经呛水了。他刚才抓鱼的时候体力已经不足,现在被大鱼拉扯,再加上水流急,氧气不足,杨明就这么被大鱼拖进水底。
等村民们跑上来,已经看不见人影了。
大家都说杨明这是命中注定,那大鱼是这条河的龙王所化,杨明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去追那条大鱼。
死了人,村里人都不敢在河里继续捞鱼了,全部回了家。
钟爷爷心里自责,他觉得不该和杨明脱离大家伙,不然没准还救的回来。
第二天,钟爷爷不知不觉走到了杨明消失的那里,居然看见岸边有个人正飘着。钟爷爷走近一看,尸体正是杨明。要说他昨天被拖进水里,村民找了半天都没找到,现在居然就停在岸边。
钟爷爷赶紧把人捞了上来,一探鼻息,已经死了。
钟爷爷赶紧回村里叫人。
村里人听说找到杨明的尸体了,来了好几个和钟爷爷一般大的人,到河边一看,果然是杨明。他们把杨明的尸体抬到祖坟,埋在了那里。
祸就出在这里,当年杨宝库就是埋在这里变成罗刹的,如今又把杨明葬在这里,开始大家还没发现,杨明的坟周围没长草。还是同村的周任去山上翻地,看见杨明坟墓周围一根草都没有,不由想起来当年杨宝库的事。
那会周任还小,但这事却记得清清楚楚。
周任把这事跟村里人一说,大家纷纷围过来看,发现确实如周任所说。于是乎众人一合计,干脆把杨明的尸体挖出来烧了,省得再变成罗刹出来祸害人。要知道杨明可就自己,没有亲人可吃,那他万一真变成罗刹,第一个遭殃的可就是村民了。
说干就干,众人在杨明的坟前祭拜了一番,就动手挖起坟。
众人把棺木一打开,发现里面根本没有尸体。
这才几个月的功夫,杨明的尸体就算腐烂也不可能一点不剩。众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怎么回事。回去把这件事告诉了村长。村长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听他们这么一说,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这杨明虽然活着的时候不怎么聪明,但死了之后,已经变为了罗刹。当年杨宝库在那变成了罗刹,致其变成了凶地。这凶地养罗刹,根本用不了三年。杨明应该是已经变成了罗刹躲起来了,等他修炼够七七四十九天,恐怕整个村子都会遭殃。
现在关键的就是大家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变成的罗刹。
村长赶紧召集村民,说了这个情况。
大家都想起当年杨宝库的事,那时候他还没完全变成罗刹就已经难以对付了,现在杨明躲了起来,等他完全变成罗刹,真不知道会成什么样。
大家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最后好多人都搬离了这里。剩下的,基本都是舍不得家业的。
如此过了一个月,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村里有人发现周任一家人突然消失了。
开始人们还以为他们也是怕罗刹回来,全家逃命去了,可那些家当一件都没拿走,这就不符合常理了。
到了第二天,紧挨着周任家的一家子也没了人影。
村民再迟钝也知道,肯定是杨明变成罗刹,回村里吃人了。
正巧这时候,张平阴和张平阳两兄弟路过此地。他们两个一副道士打扮,被钟爷爷给拦了下来。钟爷爷卖了个小聪明,先把他们兄弟二人招进家里,好吃好喝的款待着。
张平阴吃完后对钟爷爷说:“兄弟,有什么事你就说吧,我兄弟二人虽然道行不高,对付一些寻常鬼怪还是没问题的!”
钟爷爷心里一惊,暗道:他怎么知道我有事,而且是鬼怪之事。
他不知,张平阴张平阳两兄弟,可是龙虎山天师府正统,一身本事已远超大部分玄门中人。他们两个此次出来历练,走过这里,见阴邪之气凝聚整座山,终日不散,知道必有妖孽。于是两人到此诛邪,看到钟爷爷如此行为,一猜便猜透了他的小心思。
钟爷爷说:“两位道长,我们这里出了个罗刹,已经有两家人遭到毒手,不知道道长能不能对付?”
听到是罗刹,两兄弟很兴奋。年轻人血气方刚,他们此次出来,就是为了见识大江南北的妖魔鬼怪,没想到在这大巴山遇到了罗刹。二人答应钟爷爷,说今晚留下来看看。
钟爷爷见他们俩留下,心里高兴,连忙道谢。
其余村里人听说村里来了两个道士,也过来围观。
众人在钟爷爷家一起等着夜晚到来。
第19章
月上梢头,张平阴两兄弟早已经在村口埋伏好。
等了半天不见罗刹,村里人在远处等急了,开始窃窃私语。
“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句。
众人往村口一看,一只红毛怪物正从雾里走出来。没错,正是杨明变成的罗刹。这罗刹已经完全成熟,毛色变红,双眼发着血光,身高得有四米多,完全不是杨宝库那种白毛罗刹可比。
张氏兄弟二人也看见了罗刹,他们二人走南闯北,还真没见过罗刹,两人对视一眼,心想:原来罗刹居然长这个样子。
两人立即跳了出来,与罗刹面面相对。
罗刹已经通灵,具有自我意识。它在张氏兄弟二人身上感受到了威胁,居然想跑。
张氏兄弟自然不能让他就这么跑了,他们俩一前一后,将罗刹的困在中间。
罗刹见无路可逃,扑向了一脸冷漠的张平阴。张平阴冷哼一声,手中宝剑出鞘,对着罗刹的腰就砍下去了。这宝剑并非凡铁,而是仅次于天师剑的强大法器,名为少师剑,若是玄门众人肯定知道,携带少师剑者,为天师府下任天师,绝不是泛泛之辈。
可这罗刹哪里懂这些,还在张牙舞爪的攻向张平阴,结果和张平阴的少师剑撞个正着,被拦腰砍断。
要说这罗刹生命力也是强,砍成两半还没死。
它自以为傲的钢筋铁骨在张平阴面前根本无用,于是上半身和下半身同时向张平阳攻去。张平阳脾气暴躁,一个五雷咒就轰了过去。这五雷咒可比五雷符威力大多了,把它的身体轰得七零八碎。就这样,罗刹还没死,它散落的躯体还在地上蠕动。
张平阴收了少师剑,右手无名指压在拇指根部,念到:“月府太阴,照澈光明,玄玄幽显,浩浩育阴,太阴帝君律令敕。”
天上的月亮照下一道白色寒光,罗刹的躯体在这白光照耀下顿时起火,短短两三秒就被烧得干净。
张平阴所念,乃是《太阴真火咒》,太阴真火至阴至柔,传说中由天帝帝俊与月神常羲所生,为十二月的本源之火,莫说对付区区罗刹,便是比其更厉害的飞僵也不在话下。
让村民背井离乡的罗刹,就这么死了,村里人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年那白毛罗刹,县城里来的道公可是与它同归于尽,如今这红毛罗刹,居然被两兄弟这么轻易的就消灭了。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小门小派和天师府这种名门正统,差距是非常大的。
村民们跑上前来查看,见罗刹死的地方,什么都没留下,欢呼起来。
他们无心睡眠,在村口搭起篝火,把村里少有的羊拉了过来,宰杀后宴请张氏兄弟。
张氏兄弟见盛情难却,就坐下来和大家共饮起来。
这时钟爷爷问:“上次我们村里出罗刹,可是有个道公都死了,没成想二位如此厉害,还望恩公们留下姓名,我们好立碑感谢。”
张氏兄弟除了罗刹,相当于救命之恩,那时候搬迁,很多人都会死在路上。如今他们不用迁走,守住了家业,立碑一点不为过。
张平阳说:“我兄弟乃天师府正宗,至于立碑兄弟就不必了,除魔卫道本就是我天师府的责任。”
众人一听是天师府人,更加钦佩。
众人一直吃到凌晨,喝的多了,各自回了家。
张氏兄弟在钟爷爷家住下,等第二天钟爷爷醒来,二人已经走了,只留下一张字条:
一甲子后,邪祟复扰。若察有异,速报天师府,当遣人至,再行荡涤。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六十年之后,会有邪魔再次侵扰村民,如果发现异常,需要尽快告诉我们,我们会派人前来除魔。
自从张氏兄弟走后,村里子再也没发生过罗刹吃人的事,安安稳稳过了六十年。直到一个月前,钟爷爷祭拜死了两个月的老朋友王齐,他当年也是罗刹事件亲历者,等他死后,知道罗刹这件事的,就剩钟爷爷自己了。
他走到王齐坟前,嘴里怀念着以前的事,等说到杨明的时候,忽然发现王齐这都下葬两个月了,怎么坟周围都是光秃秃的。他一下就想起来当年杨家的事,吓得也不敢在那对着王齐的坟墓聊天了,赶紧回到家里,让自己的孙女写一封信送去天师府。
现在通讯方式可比钟爷爷年轻时候方便多了,但钟溪觉得这都是子虚乌有的事,还说爷爷是上年纪,糊涂了。
钟爷爷这时候确实有点犯糊涂,但也有清醒的时候。他见孙女不信自己,于是只能自己写信,托村里人给寄了出去。
钟溪说完这些,看着我们,又看了看自己的爷爷,他这时又犯糊涂了,嘴里喊着“罗刹,吃人了,别吃我。”
钟溪赶紧上前安抚钟爷爷。
听完这罗刹的事,我不禁为张天师兄弟二人的本事折服,六十年后的事,他们居然能算的一清二楚。
后面就是天师府收到信之后,派刘丹辰前来查看。那时刘丹辰正在新市,听说我在石市,反正离得也近,他自己到四川无聊,就到石市找我一起陪他来了。
我和刘丹辰决定去钟爷爷说的王齐坟前看看,钟爷爷这时候又清醒了,他带着我们走到王齐坟前,确实光秃秃的,跟周围茂密青草格格不入。我和刘丹辰又让钟爷爷带我们到当年杨家祖坟处看了看,经过这么多年,杨家祖坟无人照看,已经被植被覆盖,与周围青山融为一体。
我和刘丹辰退到山脚,看向整座山,这叫做望气,是道家的基本功,我现在对这些也不差,再加上我可以用鬼灵附着于双眼,是吉是凶,一眼就能看出来。
整座山自山腰往上,被浓密的雾气围住,完全看不到山顶。阳光照射,浓雾也不散去,这是瘴气的特征。有瘴气之地,必有邪异存在。看来张天师没有算错,这里确实有诡异的地方。
刘丹辰也看出来了,我们两个围着这座山绕了一圈,这一绕就是一天。
期间我们并未找到瘴气发出的源头,看来只能等明天进入山里寻找了。
第20章
大巴山南麓,层峦叠翠,蜀道难,自古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