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眠 第133节
作者:
翟宝 更新:2025-10-13 11:39 字数:4495
我听他这么说,心里一想也对。虽然道家的演算之术首屈一指,但也不可能这么神。
“那你看着处理吧。”我收回羽毫石,见羽毫石上的裂纹又变细了,不由高兴,看来这次没白来。
“还看啥,直接送它去见祖师!”刘丹辰举剑直接插向草口代王。
“滋啦!”火星子在夜里极为明显。
“咦?”我和刘丹辰同时看向草口代王。
刘丹辰手中的剑虽然不是少师剑,但绝不是寻常法器,现在居然无法刺进它的身体。
草口代王嗤笑道:“就凭你们也想杀我。”
“我给你脸了。”刘丹辰在他的剑上贴了一张巨力符,对着草口代王又是一剑砍下。
这一剑直接砍向它的脖子,可以看出刘丹辰是含怒出手。
出乎我们的意料,草口代王居然只是破了点皮。
这次真的让我们俩惊异了,难不成它已经练到刀枪不入的阶段了?
我不信邪,召出火铃烧向它。
“哎呀哎呀,别烧了。”草口代王在地上直打滚。
“这是什么情况?”刘丹辰看着这有趣的一面说。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它这么惧怕火焰,而不怕冰刃呢?
“要不你再试试?”我看向刘丹辰。
这次刘丹辰没再用剑,而是向草口代王扔出一张离火符。
“别烧了别烧了,二位活阎王放过我吧!”草口代王求饶道。
我和刘丹辰弄不懂怎么回事,我的火铃之术属于业火,可以燃烧灵魂,对草木等实物的作用不大,而刘丹辰的离火符属于实火,燃烧僵尸或草木等效果大,反而对阴魂作用就不大了。
现在的情况是,这草口代王实火业火都怕。
“莫不是它介于虚实之间?”我猜测说。
“也有这个可能,它现在就是实体,而刚刚过河的时候可是虚体。”刘丹辰说。
这东西还真是奇特,我也算长了见识。
等刘丹辰的离火符一灭,那草口代王已经被烧的浑身黢黑,面目全无。既然如此,那只能火化它了。我再次用火铃烧向它,不过烧了一个半天,只见它连连求饶,但就是烧不死。
“还真是奇怪,明明怕火,却烧不死。”我蹲在它身前说。
现在的草口代王,已经被我和刘丹辰烧得没样子了,只吊着一口气。
我仔细看着它,发现它全身上下没有好地方,头上那扎头发的发结却完好无损。我伸手抓向发结,草口代王眼中露出惊恐。我将发结摘下,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它的身体迅速变为飞灰,随风飘散了。
我手中的发结,顿时枯萎,再一看,竟然是类似人参花一样的东西,只不过这花朵是紫色的。
为了以防万一,我和刘丹辰烧灭了剩下的花朵,然后才回村里。
等我们回到旭哥家里,他正躺在床上,现在的他看着和钟爷爷年龄差不多,这是被草口代王吸干了人气,恐怕寿命不足了。贪真乃人生代价最高的东西,若不是他贪图美色,也不至于连命都没了。
我回到钟溪家,告诉她旭哥的现状。她不信,跟着我来到旭哥家。看到旭哥如此苍老,对她的价值观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我告诉她,这都是他捡来的那个媳妇弄得,那媳妇其实是草口代王变的。
听到草口代王,钟溪惊讶的说了一句,原来真有这东西。
在她们这里,一直流传着草口代王的传说,不过就和罗刹一样,已经没多少年轻人信了。
这草口代王专门吸食人气,吸的越多人越漂亮,唯一消灭它的办法就是摘掉它头上的花朵。这花朵是它的本命之花,一摘下就会迅速枯萎。
这传说倒是跟我们两个遇到的情况大差不差。
第22章
处理完草口代王的事,我和刘丹辰坐上北上的高铁。刘丹辰是在新市下的车,他还有很多事要办,我自己坐到石市。
我回到福缘堂,问小蓉这几天生意怎么样,现在小蓉显然已经是一副老板模样的人了,她跟我汇报着业绩,还说辛杰这几天天天来找我。
我在手机上已经看到他给我发的短信了,这次他来倒不是为了缠我,而是为了他和何曼的生意已经谈妥。当然这并不是他自己谈的,而是蕊姐出面和何曼洽谈。他找我是想让我去参加他们的开业典礼,我由于一直在忙草口代王的事,没看手机,还是在回来的路上知道的。
日子定在本月初六,也就是后天,我答应了他。
等日子一到,辛杰特地过来接我。等我们到的时候,何曼整和蕊姐等着我。这间珠宝店位于新海广场,是石市市中心,人流络绎不绝。由新海银行注资,何氏珠宝供货,是强强联合。
我自然不能空手来,我前天托人打造了一块牌匾,上书“财源广进”,昨晚才做好,我在上面刻好云纹,用鬼灵附着其上,算是一个大件法器了。进入店内,我扫了一下布局,将不妥之处全部记在心里,等今天一过,我会将店内如何布置告诉蕊姐,毕竟这间店以后还是要靠她看的,至于辛杰,是做不了这间店铺的主的。
在珠宝店内帮了一天忙,回到家的时候我直接铺在床上就睡了。
我是被电话吵醒的,我看着手机,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看来这几天真是给我累坏了,自从回来就忙乎那块牌匾的事,一刻也没歇着。
电话是何曼打来的,她邀请我一起去泰国考察市场,如今她和辛氏的合作已经完成,剩下的就该是和我一起在泰国卖法器的事了。
这件事确实拖了很久,我当即答应了她。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出国,虽然是泰国,还是有些兴奋的。
在飞机上,何曼跟我说了很多泰国的事,那边宗教气息很浓,非常适合卖法器。我们是在清迈下的飞机,一下飞机就有很多人迎了上来,大部分都是保安。
泰国的治安不比国内,每年都有失踪、被绑架的人,所以安保很重要。
我看着周围环境,几乎是三步一佛五步一庙,看来宗教在泰国真的十分发达。等到了希恩酒店,房间里就剩我和何曼。
我不由想起古曼童的事,便向何曼打听起来。
她知道的更为具体,并且从她口中我还知道一个消息,现在国内也有很多人在养古曼童,而且不是养一个,是养很多。
“那你怎么不做古曼童的生意呢,听说那东西很灵呢。”我问。
“古曼童的制作需要包含已故孩童的尸骨,这点是我不能接受的。无论龙婆古曼童还是阿赞古曼童,我认为都是有伤天和的存在。并且正统法器比起古曼童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何氏不愁客户。这次来泰国,就是想用法器打开市场。”何曼自信的说。
如果用法器打入泰国市场,必然会对传统的古曼童造成冲击,不过这些属于商战,我只需要做好法器就可以,剩下的自然有何曼的团队运作。
百闻不如一见,我是想看看真正的龙婆古曼童到底是什么样的。上次我遇到的那个,是阿赞古曼童,并非正统寺庙加持的古曼童,属于民间邪法。
何曼带我来到一间寺庙,这里出售的都是正统龙婆古曼童,我一进入寺庙,确实感到一阵祥和之意。何曼翻译给我,这古曼童的起源是为了安慰那些因早产难产而死的胎儿的母亲,后来才逐渐演变为招财、辟邪的灵物。这些正统的古曼童,需要以善念供养,并且在愿成之后,一定要买些孩子的玩具送给它,不然就会遭到灾祸。
孩子心性难定,这么做在我看来无异于在钢丝上行走,一个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这么看,确实不如法器,至少不会丧命。当然,除非有人作怪,但谁能保证这古曼童就不会有人作怪呢?
“有把握吗?”何曼在回去的路上问我。
“从效果上来说,我能保证我做出的法器肯定比他们的古曼童强。”我说。
“那就行,剩下的就交给我吧。若是能吃下泰国这片市场,我们肯定能狠狠赚一笔。”她说。
我们商讨了一些细节,其中之一必须在法器上刻画一个我们独有的符号,相当于商标,实际上是用来防伪的。在泰国做的这桩生意,毕竟是要走量的,跟我在福缘堂不同。
要做出品牌力,同时防伪,还真有些为难,品牌力倒是不难,难得是如何防伪。我的鬼灵,只有我自己能鉴别,因为这是我们鬼族特有的能力,别人根本无法感知。
诶?我为什么不问问鬼青叔我能不能从族中找一些人过来帮何曼打理生意呢。现在的鬼族,并非都聚集在我们部落里,很多人都在外面有工作。
“我打个电话,曼姐。”我说。
何曼点了点头,知道我肯定是有了办法。
打通鬼青叔的电话后,我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了他。鬼族的运转也是需要钱的,若是能接下这个产业,足以弥补鬼族的亏空。并且这只是泰国,如果何曼以后进军内地市场,我们鬼族的人恐怕都不够!
鬼青叔那边听到后,说立刻向族里禀报,让我等电话。
我的电话很快就响了,没想到居然是大祭司打来的。
他在电话中告诉我,我们鬼族人不愿在异国他乡做生意,离家太远了。
听到这个消息,何曼在边上赶忙说:“香港可以吗?”
大祭司思考了一会,说,香港可以派一个人去,但逢年过节或是我们鬼族有事,必须能及时回去。
何曼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大祭司。
那头又是一阵沉默,就在我以为泰国这边肯定没人来之后,大祭司突然开口说:“上次你在石市和噬魂怪的事小青已经告诉我了,很不错。现在你又给我们族内讨了这么一个便宜,要不这样吧,我可以派你的父母前去泰国,若是以后有族人愿意去接洽。再让他们回来,若是没有,就由他们现在那边帮族里打理生意,你看如何?”
我一时没接住手机,差点掉在地上。
第23章
“你的父母要不是拿了族中圣物羽毫石,还险些导致羽毫石破碎,我们也不必按照族规对他们进行这么长时间的处罚。当然族里人也不是老顽固,相反,现在我们为了发展,甚至可以打破一些规则。”大祭司在那边说。
“谢谢。”我的眼泪从眼角滑落,根本不知道怎么形容现在的心情,喜极而泣?差不多吧,总之非常惊喜。
“没事吧!”何曼在我旁边说道。
“没事,我只是太高兴了。”我破涕为笑道。
我抱住何曼痛哭,她没有说话,只是陪着我。
我哭了好久,抹去眼泪。
“曼姐,我爸爸妈妈和爷爷可能过来帮你打理生意,到时候还请多照顾一下他们。”我说。
听到我家人过来,曼姐先是惊讶,因为她不知道我父母这些年来其实一直被禁足。
“这点你放心,我肯定会找人照顾好他们的。你还有什么要求,我一并帮你办了。”曼姐说。
“够了,谢谢。”我感激的说。
我没想到,只是一桩简单的生意,既然可以让我父母提前出来,虽然只能留在泰国,总比日复一日的在悬崖禁足强。
我也要加把劲了,一定要在家人来之前将这里打理好。
此刻的我,压在心中的石头终于消失了。我的家人虽然还没完全结束惩罚,但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头。只要我在玄侦局有更好的表现,相信他们很快就可以回归正常生活。
晚上,曼姐说要带我去看泰国风情节目。
我开始还有些不解,不过到了夜场,在曼姐一脸不怀好意的眼神中,我总算明白了她说的泰国风情是什么了。除了人妖外,还有很多畸形表演。我从没接触过这些,只看了一眼就拉着她往外走。这对我一个比较传统的人来说造成的冲击太大了。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
话说在清朝年间,有两个乞丐,他们带着一条狗。那条狗不仅能口吐人言,还会简单的唱几句小曲。
两人一阵吆喝,逐渐有人上来围观。人们猎奇,见一个乞丐手持一根鞭子,朝狗身上一打,那狗就说“吉祥如意”、“恭喜发财”等吉祥话。
人们哪里见过这样的狗,纷纷叫好,给两个乞丐赏钱。两个乞丐见赏钱很快堆满了碗,吆喝的更加卖力,使劲往那狗身上抽。这一天的收入下来,居然抵得上往日一月的乞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