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风物志 第154节
作者:
怪诞的表哥 更新:2025-10-13 11:51 字数:3838
此前他奉命东巡,宣慰边境,一度怀疑是东宫这对父子设计支开他,图谋不轨。
殷景亘渐渐走近了。
平心而论,他长得并不算英俊,但身材高大壮实,脸型方正,五官端正,目光坚定而坦然,皮肤是健康的麦色,浑身上下没有一丝一毫的猥琐畏缩之气,让人一看就知道此人可以信任。
他穿着也并不华丽,不需要依靠任何外物的衬托,他自身就有一种仰然卓拔的气质。
到了殷誉成面前,殷景亘一揖手,唤了声“八叔”,彼此一点头也就走开了,不作任何无用的客套寒暄,只在转身时看了顾经年一眼,微微颔首。他走到另一边,站在那儿等候着召见,眉宇微蹙,显出些思忖之色。
三人沉默着等了好一会儿,终于,有内侍从殿中出来,召他们进去。
殷景亘抬了抬手,请殷誉成先走,殷誉成谦让了一下,殷景亘便不客气,当先入殿。
顾经年走在最后,目光看去,只见殿上还坐着几人,包括屈济之也在,上首的御榻上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自然就是雍国皇帝。
在瑞国发生了那么多大事,顾经年也不曾见过瑞国皇帝,没想到如今在雍国却是轻易得见天颜。
雍帝名为殷括,时年七十九岁,可看起来头发花白而稀疏,脸上布满了皱纹与老年斑,双目浑浊,甚至透着一股病态。
这与顾经年根据两国的战势对雍帝产生的印象大不相同,他本以为雍帝是一个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的暴君,强大、专横、刚腹自用。
顾经年跟着殷誉成行了礼,殷括的目光便落在了他身上。
没有虚伪的赞誉,这个老迈的雍国皇帝直接问道:“年轻人,你父亲归顺大雍之事,你是怎么看的?”
“父皇,顾家弃暗投……”
殷誉成认为这是既定之事,没什么好问的,担心他父皇凉了顺臣之心,当即开口,却马上被殷括抬手止住。
那双老眼依旧浑浊,摆手之间却有让天地为之一静的气势。
顾经年略略沉吟,认为瞒骗殷括没有意义,遂诚实答道:“回禀陛下,其实我一开始什么都没想,只觉得父亲不顾家小,实在薄情寡义。”
殿中诸人闻言,目光纷纷向他看来。
殷誉成没想到他会这般回答,目露惊讶,又要开口解释。
“好诚实的年轻人。”殷括却是点头夸赞了一句,道:“也有胆气,敢坦率回答朕的问题。既然如此,你为何寻父?”
“不敢瞒陛下,是因为瑞国待不下去了。”
“夸你实诚,你未免也太实诚了些。”
殷括半敲打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算是完成了对顾经年的考校。
作为日理万机的皇帝,对一个质子这种程度的关心已经够了,接着便开始赐官、恩赏,为了表示对顾家的重视,直接给顾经年任了六品的太子勋卫,虽是并无实权的散职,却也足够恩遇,还封了昭武尉的勋职,多领一份俸禄。
除此之外,还在京中颇好的地段赐了一座四进的宅院,另有仆婢、护卫数十人,既是照料顾经年的起居,也是对顾家质子的监视。
顾经年一边准备行礼领旨谢恩,一边把目光瞥向了坐在右列上首的男子,判断那就是雍国太子殷誉和。
凤娘说过,落霞查到带走缨摇的神秘人可能与太子有关,今日得见其人,却不知如何接近对方,好好查一查。
他想着这些,赏赐他的旨意却还没完,后面还跟了一句让他有些意外的话。
“赐同进士出身,进阅微学堂读书。”
顾经年微感错愕,没想到自己都当上散官了还得要去读书,他此行是来找缨摇的,无心上学,明面上依旧谢恩应下。
反倒是殷誉成觉得这赏赐薄了,他曾与顾经年许诺过要为他谋爵的,遂开口道:“父皇,顾经年在边境两次救过我的命,应当重赏才对……”
“父皇。”太子殷誉和出列,打断了殷誉成的话,道:“儿臣查到,袭击八弟的应该是稽人逆贼糜胜的余孽,为首的是糜胜的女婿关天泽,虽是疥癣之疾,却不可不除,请容儿臣问八弟与顾经年几个问题。”
殷括点头,略一挥手,示意允了。
殷誉和就在御前问了几个关于关天泽等人的问题,殷誉成回答得有些敷衍,估计是看这位太子三哥不太顺眼。
顾经年却还记得答应过关天泽要救出糜胜,加之还想借机接触东宫,打探缨摇的下落,因此回答得很仔细,甚至遇到某些问题还主动说回去后可以画一张图。
如此诚恳细致的做事态度,终于使得殷景亘回过头看了他一眼,这位皇孙入殿之后就一直站在那不吭声,还是初次有了动作。
说完此事,便有内侍端着旨意过来交给顾经年,示意他告退。
早有官员按耐不住了,出列弹劾殷誉成,不禁嚷道:“信王终日沉迷于瑞国民女,险些为逆贼所掳。”
“你说话注意点,何谓瑞国民女?我大雍皇族婚娶从来不论出身,不计俗异贵贱,还轮不到你对本王指指点点!”
顾经年边退下边听着,心中对这雍国习俗不由有些疑惑,暗忖若是如此,如何维持天家威严、笼络国中权贵?
“够了,休再争这些无谓之事!”
出言喝止殿中争议的竟是殷景亘。
他出列,向殷括行了一礼,道:“陛下,西南十四州大旱已半年,以前朝廷因东进而将异人尽数调东边路,现旱情已近半年,恳请陛下允臣率人前往降雨……”
顾经年刻意放缓了步伐,在离开大殿之前,听到了殷景亘说的是“降雨”而不是“赈灾”。
换言之,这个皇孙竟是有把握让十四州之地降雨,当然,听他话语里的意思,这对于雍国也是需要以举国之力办的事。
之前顾经年在瑞国也见过降雨的神通,但通常都只是一片云对着一小块地方,与殷景亘说的范围差了不知多少倍。
离开宫城的一路上,顾经年都在想着今日的见闻,把一些细节反复回想。
雍国皇族的异能不是来自炼化,而是天赋;殷景亘想亲自带人降雨,或许也与殷誉成一样,有控风之能;另外,雍国皇族婚嫁不论出身俗异贵贱。
当这些线索在脑海中串起来之后,顾经年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
殷誉成那所谓的“天赋”,莫非是殷家世代与异人成亲生子所遗传下来的,若如此他对凤娘是出于真心,还是看出了凤娘的“天赋”?
第128章 入学
马车抵达了信王府。
顾经年掀开车帘,恰好遇到了从长街另一边策马而来的殷淑。
今日殷淑穿的是一身猎装,束发、箭袖、短襟、长靴,手里拿着马鞭,背上背着弓箭,十分飒爽。
她前一刻还侧着头与身旁的护卫说“我才看不起她们,一心只想着嫁人。我不嫁,是因为世上没几个男人配得上我……”
话音未落,一转头见到顾经年,她忍不住就是眼神一亮。
说来奇怪,对于顾经年,她先是一见钟情,之后哪怕得知他有心上人,那种欣赏,甚至于见面的喜悦却依旧不退。
顾经年能够从殷淑的目光中察觉到她的心思,之前他觉得很奇怪,今日想到了殷家世代与异人结合,对此有了一个新的猜想。
或许,殷誉成对凤娘的爱慕,殷淑对他一见便生好感,其实是源自于这对父女内心深处对异人、尤其是强大的异人的好感。
“顾公子……顾叔叔。”
殷淑驱马上前,深深看了顾经年一眼,与他一道进府。
过了前院,她特意挥退左右,小声问道:“今日觐见,有何进展?”
她与顾经年“相互帮助”时总是容易心情很好。
这让她有时会分不清自己想要什么,理智上做这些是为了送走凤娘,让她爹清醒过来。可心底里,她又觉得做这些能与顾经年走近,很舒服。
舒服的同时,想到等顾经年带走凤娘裴念,左拥右抱,让她又隐隐有种求而不得的痛苦……可这痛苦,她竟莫名地很沉浸其中。
“我在想,或许我脱离质子身份之事,可以落在太子身上。”顾经年道。
殷淑道:“但我爹可与三伯关系不太好。”
“无妨,太子想了解异人逆贼之事,我可以利用他。”
“有什么我能帮你的?”
“你了解稽人糜胜吗?”
“听说过。”
顾经年道:“我想要更多糜胜的情况,能否请郡主找给我?”
“好。”
殷淑侧过头,发现已走到了客院的小径前,顾经年正揖礼告辞,准备离开,而两人才只匆匆聊了两句。
她遂跟上一步,道:“你不必与我客气,毕竟我们是叔侄嘛,唤我‘阿淑’就好。”
她是下意识地点出这个会让彼此疏远的关系,想看顾经年如何反应,却又担心两人真就疏远了,接着就找补了一句。
千回百转,也不知顾经年会如何反应。
偏偏顾经年只是淡淡一笑,站定,看向她,问道:“你也走这边?”
殷淑一愣。
她往日飒爽,甚至可以说是粗鲁,此时却第一次扁了扁嘴,有种拿这男人没办法了的撒娇感。
那边裴念与张小芳已经往这边走来了,她还有许多话要说,可也只好转身走开。
等走了一段距离,她回头看了一眼,见他们三人说说笑笑的,不由失落,只好对着小径边的花木发脾气,一脚把一个盆栽踹飞。
————————
顾经年与裴念并肩而行,放松了许多。
“今日有人来宣了旨,给我封了个勋羽卫的官。”裴念道。
“老本行?”顾经年问道。
裴念道:“应该不是,只是个虚职,雍国不重用我们啊。”
她是故意感慨的,也不怕被人听到她的小小不满。
顾经年对重不重用的无所谓,闻言只是“哦”了一声。
张小芳走在裴念旁边,故意落后了几步,见他们又话不投机了,遂道:“还让我与裴姐姐到阅微学堂读书呢。”
“你们也去吗?”顾经年诧异。
“也?”
“嗯。”
顾经年点了点头。
他琢磨着这事,认为雍廷应该没什么深意,让张小芳入学,是屈济之答应过的;裴念则是想要当雍廷的官,先考校一番、教导些雍国的道理也是应有之意。
两日后,三人遂一起去往了阅微学堂。
不同于崇经书院座落于城郊,阅微学堂就在雍京城颇为中心的位置,且占地广阔,颇为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