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风物志 第164节
作者:怪诞的表哥      更新:2025-10-13 11:51      字数:2783
  殷淑倒也不纠结,干脆承认了,道:“不错,因为我与爹有一样的天赋。我一见他,便感知到了他是……”
  “真的?!”殷誉成不等她说完便问道。
  “真的。”殷淑坚定地点了点头。
  “好啊!”
  殷誉成大喜,起身,拍着她的肩感慨道:“不愧是我的女儿,有如此天赋,你怎不早与我说?”
  “他是爹义弟,又有心上人……”
  “那又如何?殷氏天赋的传承才是第一要事,放心,爹一定会助你得偿所愿。”
  这一刻,殷誉成浑然忘了他说过的“君子不夺人所好”,也忘了他曾反复叮嘱顾经年不能辜负裴念。
  那本就只是出于他对别人的严格要求,以及对自己的美好寄托罢了。
  殷淑倒是没想到殷誉成会这么支持她,不由问道:“爹,你打算怎么做?”
  “顾经年与我义气深重,我亲自与他说,自然不成问题。”
  殷誉成颇为自信,接着,以欣慰的目光看着殷淑,道:“你长大了啊,也终于有看得上的夫婿了。”
  “可我觉得,他好像没那么喜欢我……”
  “不必担心,你打扮打扮,温柔一些,与他多聊聊天,熟悉了,他自然会体会你的好。”
  殷誉成回想起与凤娘一路走来的历程,感触良多,谆谆教诲了几句。
  他打算找个时机,带着凤娘一起,上门向顾经年提出此事。
  ————————
  顾宅。
  敲门声响了一会,裴念才打开门,见顾经年站在门外,给了一个疑惑的眼神。
  “我进来说吧。”
  顾经年也不客气,侧身入内,顺手栓上了门,用秘密语言问道:“你那位朋友,是何身份?”
  “不急,回头再谈吧。”
  “为何?”
  “我不想告诉你。”
  裴念学着顾经年往日的淡定语气,道:“我也想试试我行我素,我也不太信任你,怀疑你会害我,诸如此类吧。”
  听着这种讥讽,顾经年有些无奈,道:“你不是这种小家子气的人。”
  “无所谓,我再大气,你也不可能凡事与我商量。”
  裴念说着,自绕过屏风,躺在榻上,准备入眠。
  于是,顾经年也过来躺下。
  难得的是,他依旧没有死皮赖脸纠缠的姿态,表现出的是一种十分“自我”的坦然。
  他想知道那个照儿是谁,于是就来问裴念,见裴念有气,就耐心等她气消,如此而已。
  就好像他会在退了与沈灵舒的婚事之后,开口请沈灵舒帮忙。
  他无意去遮遮掩掩他的想法意图,也没去顾及旁人的情绪、礼数,有时显得狂妄、显得不顾及别人感受,倒也不虚伪。
  “我洗过了。”顾经年道。
  “你不是要分房住吗?”
  “我忍一忍。”
  裴念气极,反而无语地笑了一声,熄了烛火,闭上眼。
  “其实,我大概能猜到她的身份。”顾经年道,“但还是想与你确认一下。”
  “那你猜。”
  “她与殷淑认识,且殷淑分明是不忿于她,却有所隐忍,可见她地位更高。能高于亲王之女的,不是太子之女,便是皇帝之女了。”
  裴念不答,像是睡着了。
  顾经年当她默认了,继续问道:“东宫?”
  “她很了解这宅院里的情况。”
  “知道了。”顾经年道:“你在学堂第一天就与她交识,是她主动接近你?”
  裴念沉默了好一会,才开口道:“没那么复杂,我与她……是志趣相投。”
  “好吧。”
  顾经年不得不承认,在接近雍国东宫这件事上,裴念比他做得好一些。
  ————————
  月沉日升,晨光明媚。
  几只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顾经年终于又去了阅微学堂。
  他当然不想去,可东宫既然督促他好好当一个质子,暂时也只能听着。
  让他有些没想到的是,到了阅微学堂,他竟是进不了知行堂了。
  因告假太多天,错过了旬考,他被调到了致识堂。
  不同于崇经书院那种相对松散的授课方式,阅微学堂似乎很喜欢根据成绩把弟子排为三六九等,在顾经年看来未免太过功利了。
  颇可喜的是,他在致识堂遇到了张小芳。
  张小芳正坐在最后一排的矮案后面,认真地把她的书本与笔墨纸砚摆开,感到有人坐在她旁边,一转头见是顾经年,吓了一跳。
  “怎么了?”
  “公子,你怎么在这?”
  “不好吗?”
  张小芳小声问道:“公子,你以前不是崇经书院的弟子吗?”
  “所以呢?”
  “和我一起读书,多……羞愧啊。”
  她最后几个字收了回去,几乎没发出声音,但顾经年还是听到了,不以为意地笑了笑,道:“那有什么,也许你以后成大儒了,我还只会在天上飞来飞去。”
  “上课了。”
  说话间,已有先生入堂,张小芳马上正襟危坐,仔细听讲。
  顾经年也听了一会儿,发现致识堂讲的只是一些蒙学之类的东西,怪不得张小芳能过来。
  只是雍国的蒙学与瑞国有很大的不同,瑞国讲礼,小孩遇到事情,首先是尊重长者,雍国讲理,让小孩从小就辨是非对错。
  想必以后答雍国的卷子,受过崇经书院教导的顾经年,还真未必能比张小芳答得好。
  至于裴念,居然能答得尽善尽美,当然是早就做了功课的。
  顾经年想到这里,反而微微蹙眉。
  他意识到,裴念恐怕是多做多错了。
  她太要强,想当雍国的官,更想当好一个间谍。
  可一个瑞国的开平司缉事,为何能完美地回答出雍国的卷子,而这卷子理念与瑞国完全不同?
  不说旁人,那个“照儿”甚是聪明,岂能不察觉出来?
  ————————
  明德堂。
  裴念还在翻书,照儿忽然附到她耳边问了一句。
  “听说,你们昨夜同房了?”
  裴念很不适应,好在她很冷静,也不反驳,只道:“你能不再监视我们吗?”
  “此事我说了不算。”照儿道,“他是质子,你们又是才从雍国过来,此举在情理之中,想必你们也能理解。”
  “理解。”裴念道:“但我更信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我兄长也是这般说的,我昨夜问了他对你们的看法。”
  裴念静待下文,照儿却不再说了,转头认真听课。
  是日,两人再有交谈,则只是如往常一样谈些学术见闻。
  放学后,顾经年还是在那棵老槐树下等着,与裴念、张小芳一起回家。
  走时,他向照儿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昨夜他分明还对她的身份感兴趣,隔了一日,他却变得克制淡定又不失礼数,这倒是完全出乎了照儿的预料,她本以为他会追问她许多,甚至再邀她一叙。
  于是她难免好奇顾经年莫非已打听到了什么。
  那边,顾经年回家后,问起裴念今日的情况,待听得照儿那几句话,他提醒了裴念一句。
  “他们恐怕是对你起疑了,想让你交个投名状。”
  第137章 监听
  论当细作,顾经年自认为比裴念要高明得多。
  因为他心态好,或者说他内心深处就没把自己当成细作,动不动就把瑞国抛诸脑后。
  而在他看来,裴念就有些用力了。
  偏偏他提醒她,她还不太相信,说照儿可能是诈她的,岂有这么简单一诈就不打自招的?
  对此,顾经年只评价了一句“执拗”,翻了个身,懒得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