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风物志 第313节
作者:怪诞的表哥      更新:2025-10-13 11:52      字数:2927
  “雍国宫城?”
  顾经年道:“除了雍国宫城,还有一个地方,但需要你与赵伯衡配合。”
  “……”
  卫语诗等得快要睡着了,终于等到了顾经年从花厅出来。
  她快步迎了上去。
  “阿兄,你与我母亲谈好了?我送你。”
  说着,见到卫俪也从花厅出来相送,连忙放缓了脚步,恢复了端庄娴淑的模样。
  因顾经年在场,卫俪并没有叱责她。
  卫语诗没有瞒着她在水池边见到的异象,马上开口道:“我方才在后院池塘见到了一个人影,模模糊糊的,开口与我说话了。”
  顾经年听了她的描述,很快猜到那是沈季螭。
  但越国公主府围墙是黑曜石所砌,他竟还能进来,想必是因为后庭一带开阔,黑曜石的压制不强,使得沈季螭能模糊地传影。
  “他说什么了?”
  “他想骗我,说能助我实现一个愿望。”
  卫语诗率性直言,但也只说到这里,没说她具体有什么愿望被对方拆穿了。
  顾经年蹙眉思索,不太明白沈季螭为何要这么做。
  末了,他向卫俪问道:“关于沈季螭,你还有事瞒着我?”
  卫俪摇了摇头。
  如此一来,顾经年更不让卫语诗相送了,嘱咐她近日待在府中不可轻易走动。
  ————————
  离开了越国公主府,顾经年回到成业侯府,闷在屋中两日不曾露面。
  两日后,他再次到了宫城求见。
  寻常臣子自是不能够随时觐见,但殷誉和还是很快召见了顾经年。
  “顾卿有何事?”
  “回陛下,陛下交代臣的事,臣已办妥了。”
  殷誉和不动声色,问道:“是吗?你这么快就又见到了界人?”
  “神尊能随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顾经年道,“他告诉我,沈季螭从界中出逃,且正在中州诋毁神尊,命我除掉沈季螭。至于陛下所言,他会考虑,但并非是因陛下的威胁,而是记得当年与中州的约定,前提是,不会再有人入界打扰他。”
  这番话,殷誉和眼神中便浮出了猜疑之色来。
  他不知道顾经年的消息是从卫俪那来的,对神尊的能耐便有些摸不着底。
  顾经年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一点,遂明白殷誉和果然不知道卫俪与沈季螭已经相见过了。
  几人之间的关系竟十分复杂。
  他一时也难以理清,干脆不管,只靠自己的想法来。
  “陛下,臣有个不情之请,臣想回居塞城一趟。”
  殷誉和还没反应过来,闻言眉头微皱,猜到顾经年此去是为了整合势力。
  此子已有背叛之心,恐不能放过。
  他正打算拒绝,但顾经年紧接着就抛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臣该回居塞城与裴念完婚了,裴念为救我不顾一切,我若不给她交待,是为不义;家父久病,一直在居塞城调养,唯一的心愿便是看我完婚,我若不归,是为不孝……恳请陛下成全。”
  第278章 贡品
  若依殷誉和的本意,他并不想放顾经年去居塞城,最好是将其软禁在雍京,以防万一有变,顾经年会在东边举兵响应殷景亘。
  但留是留不住的,以顾经年的异能,一旦强留,只会对雍京造成巨大的破坏,甚至威胁到他的皇位。
  因此,殷誉和在短短一瞬间有了决断,任命顾经年为左领卫大将军、骁毅军副元帅、总督东征军。
  当然,这一串名头看起来很气派,其实只是拿顾家的兵权赏赐顾经年,雍廷则一毛不拔。
  而就在不久之前,他才刚刚下召任命顾继泽为武威大将军,暂代骁毅军元帅之职。
  如此一来,顾家兄弟在权责上是有重迭与冲突的。顾经年既是顾继泽的副手,又有监督顾继泽之权,十分容易反目成仇。
  殷誉和知道这兄弟二人如今都倾向于殷景亘,只希望一旦他们有了间隙,便至少有一人会倒向他。
  这已是他短时间内能想到的最好办法。
  顾经年虽看破门道,却什么都没说,领旨谢恩,满意地出宫,回到成业侯府。
  直到天黑时,裴念下衙归来,顾经年正在前院修炼,听得动静,提起灯笼,亲手开了门。
  侧门打开,见顾经年提门而立,裴念不由诧异。
  “怎么在这里?”
  “等你回家。”
  裴念平静的表情里不由浮出了些笑意,很快又隐着。
  两人并肩而行,顾经年道:“今日很晚呢。”
  “本是午后就散衙了,正好遇到一桩案子,我办妥了,捕了一个江洋大盗。”
  “这么厉害。”
  “哪有你飞来飞去厉害。”
  顾经年道:“我今日办了一件事,没与你商量。”
  “什么?”
  “我向雍帝请求,回居塞城与你成婚。”
  裴念明显脚步一顿,道:“怎不事先与我说?”
  “担心你拒绝了。”顾经年带着些玩笑的语气,“生米煮成熟饭了再说,我安心些。”
  换作以前,他觉得裴念很可能是要翻脸的。
  因她不喜欢这种被人摆弄的感觉,他懂。
  他也做好了准备,待她生气,再告诉她之所以这么做的理由。
  两人继续往前走了几步,裴念却是开口,小声道了一句。
  “我没有想过拒绝。”
  “真的?”
  “嗯。”
  灯笼被顾经年换到了另一只手上,他牵着裴念上了石阶,侧头道:“那我们便成亲吧。”
  “怎么?方才说的不是真的吗?”
  “对雍帝说的是借口。”顾经年道,“与你说的是真的。”
  裴念眼帘微垂,嘴唇张合,道:“我小时候总想,我以后是不成亲的。”
  “为何?”
  两人没有进屋,在檐下坐了下来,促膝而谈。
  “我爹待我娘不好,我娘怀我时,他便一直在边关,我娘思念成疾,生我的时候难产而亡,一直到我长到记事,他正好回京,便把我带到边关了。女子若嫁这样一个男子有何用?他觉得家国天下有趣,那我也只在乎家国天下。”
  顾经年听了,道:“我与你爹不一样,不懂什么家国天下。”
  “但你不像是想要成亲的人。”
  “我也没从我爹那里学到如何为人夫、为人父,所以从来没想过。”顾经年道。
  裴念道:“那我们也许成不了一对很好的夫妻,你觉得我们能举案齐眉,琴瑟和谐吗?”
  顾经年笑了笑,显然也没有对此抱有期待。
  他倒是说起他对成亲的看法。
  “我以前很讨厌‘成亲’二字,那时小,不懂事,觉得阿姐成亲便是与姐夫成为更亲的人,后来我才渐渐明白,不是‘更亲近’,那是不同的亲近,而我可能也会遇到某个女子,与之成为亲近之人。”
  裴念听了,用一句玩笑话抵消掉了顾经年的认真。
  她道:“也许不是某个女子?也许是好几个女子。”
  “以往不知裴缉事这般风趣。”
  听到“缉事”二字,裴念表情微微一僵,问道:“说正事,此去居塞城,除了成亲,你还有别的目的吧?”
  “嗯,我们明日一起去拜会殷婉晴吧。”
  ————————
  在如今的雍国朝廷,殷婉晴的地位颇为特殊。
  她虽是女子,却是助殷誉和继位的大功臣,且聪明大度,甚得百官敬重。
  如今雍帝与太子父子不和,而殷婉晴与父兄关系都很好,算是天家冲突的一个缓冲。
  她已不再去阅微学堂上课,每日公主府访客络绎不绝,雍帝有许多大事,也是在这些访客对她的拜会中决定下来。
  可以说,这位公主权势不小。
  顾经年与裴念既然来了,殷婉晴当即推开其余事,亲自相见。
  三人相见,没有任何假惺惺的客套,依旧是同窗交游少年意气的气氛。
  “顾经年,倒是难得见你登门。”
  殷婉晴笑语了一句,很快便挽过了裴念的手,窃窃私语了两句。
  “你二人如今可是出双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