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女 第63节
作者:两朵小花      更新:2025-10-13 11:55      字数:6468
  宝珠将采买的事儿与他提点了一番,这事儿也不着急,等县里这几家铺面的活儿先上手了,再去州府问那采买香料一事也来得及。
  如今无需采买,管事的也能轻松些,等到了该采买的时候,铺子里生意也就完全上手了,等到那时再去采买比价儿自然能应付自如。
  宝珠几个铺面都巡了一遍,又挨个给店里伙计们发了利市,又凑了好一番街里的热闹,这才与裴砚清一起回汴京。
  州府那两间铺面此番就没空过去了,那两间铺面也是这吴管事转着租到自个儿手里的,自那吴管事被抓起来了,宝珠便另指了人去铺子里头管事。
  “若是得闲将那州府的铺子开做食店来倒是不错。”宝珠听裴砚清说其中一间铺子便在码头边上,立即动了几分心思,若在那儿开间食店,生意定然很不错。
  州府那两间铺子都是卖香料的,生意尚可,只是留两间卖香料的铺面难免显的冗余,真说起来有一间香料铺子尽够,寻常那香料也不是一般人能用的起的,造成豪华些的铺面比开是个寻常铺面都要赚钱。
  只可惜离汴京太远,即便真将食店开起来,她也顾及不过来,州府那两家铺面暂且开着吧,现下没功夫再去处理。
  裴砚清听她有意,便道,“等我衙门得闲,到时与你一起到这儿来琢磨琢磨。”
  一路除了入夜在驿站歇脚,白日里都在赶路,裴砚清自觉当起了车夫,一路快马加鞭赶着元宵前一日到了汴京。
  这一到汴京才与裴家阿婆打过招呼放下行李,又送了各样礼回去,裴砚清自然也是一起的,从河东回来这一路倒是买了不少土产,今儿也正好给阿娘带来。
  阿娘今儿刚好也在家,倒是阿爹正月里就没闲过,便是宝珠今儿回来,他也不得闲在家,等半下午的时候急吼吼回来了一趟,与宝珠裴砚清二人打了个照面。
  甄父向来寡言,搜肠刮肚找了几句话与裴砚清有来有回聊了几句,也只聊了几句便词穷了。见宝珠如今过得好,他没什么不放心的。
  等到了半下午他又急吼吼赶去另一家做席面,他带的那小徒弟如今手艺已十分鲜亮了。宝珠原想聘他到时店里帮忙,只是他格外敬重甄父,便一直跟在后头帮着烧火打杂,若是
  甄父不趁手了,他这才接手帮着做菜。
  阿爹一走,宝珠便想起来问阿娘,那几个挂在甄父底下接席面的庖厨如今做的如何了?
  “你阿爹之前再试探都没什么用,只不过是装的时日久一些与装的时日短一些的差别罢了。”徐娘子嗤笑一声连连摇头,“自你阿爹带着他们将名气打出去,再有席面叫他们去也不去,自己便开始私下接起了活计,年下年里席面多,他们只觉得是凭自己的手艺赚的,赚的了银钱自然不想给你爹分肉,现下干脆断了干系,过年不说送年礼,连看都不曾来看一眼。”
  徐娘子可怜自家男人瘦了欺骗,声音高了几分,对着外头斥责。
  “往后再有人想借你阿爹名声出头,我可再不准了。幸而这会与他们签的契还在,叫他们按契书上头写的赔了银钱损失,另外往后出门不准再提甄厨。”
  甄父也是看透了人心,年里仍有人上上来想拜师或是想让他带一带,他一个都没理会,原也不是图这些人能给他赚多少钱,他自个儿做两回席面这些人一个月给他的抽成了。
  实在是翻脸不认人,名声一打出去,自家能接席面赚钱就要快许多,若是事儿闹大了便掏腰包赔了一年损失,若有那钱不趁手的,只当忘了那一茬。便是甄父去找,人家只说一句有本事就去报官,过后便将人怼了回来。
  宝珠听的直摇头,人心难测,便是之前再老实,若不看着紧些,或是时不时查一查,再老实的人也会逐渐放松。比如裴家那些田庄和铺面。长久没人管没人顾,便自然而然人家的都看做了是自己的。
  汴京的热闹比起平阳县更多,人自然也更多,偶尔还能瞧见几个蓝眼睛的外邦人。汴京城年里本就热闹非凡,又逢元宵节,个个都卯足劲儿招揽生意。
  今年宝珠不在,去了信叫阿娘帮她给伙计们发红封好回去过年,娘子先发了过年的红封,去年一年铺子里赚的不少,头回过年宝珠不在,蒋实将铺子里安排的妥妥当当,初五准时开了门,又在门口散了利市。
  甚至与灶下的陈娘子一起商量了新菜,一道石锅嫩豆腐与水煮肉片,这水煮肉片还是陈娘子先前在宝珠的三言两语中琢磨出来的,另一个桂花酒酿小圆子也卖的也不错。
  宝珠与裴砚清一来,便闻到了铺子里的香辣味道,自然点了一份水煮肉片来尝鲜,裴砚清吃不得辣,只能看着宝珠被这一道菜辣的龇牙咧嘴。
  虽说口味辣,但吃起来却很过瘾,肉
  片嫩滑汤底鲜辣爽口,大冷天吃这一道菜吃完可不得浑身冒汗。
  来食店可不单是为了吃这一口饭,宝珠看过账本儿,将今年给大家伙儿发的银钱一一算好,晓得大家都盼着发银钱,宝珠也不耽搁功夫,叫伙计们排着队伍挨个来领过,伙计们也不耽搁事儿,这边等一领完就各自去忙手里活计了。
  从食店出来又去了糕饼铺子,柳嫂子将这糕饼铺子经营的有声有色,买这些年礼还有那些办喜事的要用的糕饼的人许多,柳嫂子是再周全不过的性子,无论是铺子里伙计还是来买东西的客人,她待人都是十分的客气,久而久之,人家来过一回的自然也肯来第二回。
  年里大户人家要糕饼点心的多,甄父这儿有不小的销路,再加上柳嫂子从前也认识一些客人,再有食店里寻常来的客,想买点心年礼的也是直接到真记糕饼铺来买点心。
  铺子里的点心向来不偷工减料,都是正经摆出来了,甚至一盒年礼还能自己选各式各样的点心。
  宝珠临走前已与柳嫂子说过了年里糕饼点心还有那装点心的匣子盒子要做的样式,柳嫂子也都托木匠仔细做好了,年里卖的最好的便是宝珠先前与柳嫂子说的酥糖,花生芝麻核桃酥糖。这种各式各样的干果磨成粉压出来的酥糖,吃一口酥的满嘴掉渣。
  虽吃饱了,可这糕饼铺子的吃食宝珠依旧一样一样尝过,看没有问题这才放心。
  这两家食店都是宝珠付出了不少心血的,如今慢慢做出了名堂,心里难免与有荣焉。这不一回来头一件事便是先去食店,去过食店又去糕饼铺。
  两家店都看过,没有出什么岔子,今年营收也比去年年里更好些。
  赶着回来的点也巧,第二日便是元宵。
  上元佳节汴京城热闹非凡,从州桥到郑家瓦子这一路皆点上了花灯,瓦子里头更是热闹,演戏说书什么样的新鲜都有。
  宝珠与裴砚清一道从州桥逛起,先猜灯谜,再混进跳傩戏的人群中,跟在队伍后头,顺着人流往郑家瓦子去看喷火表演。
  在瓦子里头又从人家嘴里听说近来汴京新开了一家茶楼,这茶楼倒没什么新意,但里头请了一位善演口技的先生,这位先生从北边来,才来汴京没多久就叫这茶楼管事的发现了,花高价儿请了来茶楼,每日只演半个时辰,到这位先生演口技的时候,还需得在茶楼门口买一张戏票才能进去饮茶呢。
  时候还早,宝珠便拉着裴砚清打算一起去瞧瞧。
  才到二楼坐下,宝珠便注意到对面好似坐了个眼熟的人,离得有些远也看不真切,裴砚清看她一直盯着对面,起身看过惊讶道,“那不是瑢姐儿?”
  宝珠一看,立即瞪了眼,对面那人不正是那位许大人?
  第91章
  宝珠看清了人,瞬间站起来,拉着裴砚清问,“我没瞧错吧?是那许玉明?”
  裴砚清不敢应声,后头有人嫌她站起来挡事语气颇为不善地叫她坐下,裴砚清只得拉着她先坐下又与她倒了一盏茶降火气。
  宝瑢开始还傻呵呵看着围挡内准备表演的口技先生,那桌椅板凳当着众人的面儿端到台子上,似要向人证明里头没什么别的东西,围挡将口技先生挡的严严实实,宝瑢正瞧的起劲儿,一抬眼就看到宝珠,只看阿姐那眼神格外凌厉,恰逢屏风内的表演口技的先生拍响了抚尺。
  重重一声吓得宝瑢险些掉下凳。
  宝珠小声冲裴砚清嘀咕,“你说那许大人是位正人君子,你瞧瞧这都要到晚上了,还将瑢姐儿喊出来,哪里是正人君子的行径?”
  越说越看不下去,矮下身子拉着裴砚清就往宝瑢那儿去。宝瑢一见着宝珠便有些心虚,看着阿姐越来越近,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
  还是许玉明见实在躲不过,先拱手与宝珠二人打过招呼,又朝宝珠道,“姐姐不如先等一会儿,瑢姐儿一直想来看却买不到戏票,恰巧我与这茶楼东家相熟,不如等今儿这一出先看完,到时怎么骂我都成。”
  宝珠暗暗啐了一口,“甚的姐姐妹妹的,乱攀关系,这一把年纪,哪个是你家姐姐。”
  心里一番骂,嘴上却只是不冷不热刺了他一句。许玉明所说的这借口难免拙劣,只是宝瑢向来好哄。
  许玉明只觉得宝珠那一道视线如芒在背,他斟了茶又叫了两碟子点心,便眼观鼻鼻观心坐着不敢动了。
  只看宝瑢又扯着宝珠袖口晃悠,“阿娘铺子里事多,阿爹去做席面了,二嫂也回娘家去了,这还是过节呢,家里只余我一个人。”
  说着说着已带上了哭腔,宝珠叫她哭的也只觉得心酸,一起坐到凳上听,那外头演的什么她没了心思再听。倒是宝瑢恍若未觉,依旧一副没心没肺的模样,吃吃喝喝一边听着,那口技先生表演到得意处她时而还要发出一声惊叹,到了好笑之处也要笑出声来才算痛快。
  不独宝瑢,台上演到兴处,一楼二楼一片叫好拊掌之声,唯独宝珠兴致缺缺,宝瑢瞧出她心思,一遍看那口技表演,一边抽空喂她吃点心,只可惜宝珠只觉得索然无味。
  这时辰说快也快,约么两柱香的功夫便结束了,一众看客意犹未尽,三三两两议论着方才那一场。宝珠只大概晓得演的是雀报恩的故事,方才那一阵惟妙惟肖的百鸟齐鸣连她都忍不住侧目。
  怪不得这一间才开的茶楼生意能好成这样,连蒋实都听说了来问宝珠要不要在食店也搭一个台子,无论是请说书先生或是请口技先生,也好拉个生意热闹热闹。只是食店做的都是来来往往的生意,进来吃饭听说书或是那口技,都容易分心。
  那说书先生一退场,茶楼掌柜便先站到台上,说今儿这一出戏是一位大人写的,“这位大人今儿也来了。”
  一时间众人那拍手的声音简直能掀翻屋顶,这掌柜的很是隆重的介绍了一番,等他说完,立即有伙计到宝珠这一桌来。
  宝瑢觑着宝珠脸色,“今儿演的是许大人写的本子呢,许大人叫我来瞧瞧,看有没有改进的地方。”
  看人来请这位许大人,宝珠方才恍然,想着又有些惊讶,方才那位善口技的先生演的惟妙惟肖,这故事并不长,但十分有趣,宝珠没听全,裴砚清在她耳边与她说了个大概。
  约莫就是一只鸟雀受了伤,书生路过救了这鸟雀一命,后来这书生进京赶考,突逢一场大雨被困在荒郊野外,又遇鬼打墙在山里转不出去。从前他救过的那鸟雀便呼朋引伴引他出去。当年这书生便金榜题名,又回山找那鸟雀,遍寻不见,等出山时又迷了路,一场大雾弥漫,遇到个穿绿衣的女娘。
  却原来这女娘就是当日那受伤的鸟雀。
  那口技先生模仿鸟叫惟妙惟肖,还有各式各样雷电风雨之声更是相似,就如同外头真的电闪雷鸣一样。
  许玉明从善如流上了台,这掌柜的便说店里常上新戏,请大家常来。宝珠惊讶,对这些文人士子来说,写此类话本戏本都是极其上不得台面的。
  台上结束,看客尽散,从这茶楼出来才见外头地上都是干爽的,又开始三五好友一起议论起方才那口技真是出神入化。
  宝瑢悻悻跟在宝珠后头也不敢说话,看那位许大人一直朝裴砚清使眼色,裴砚清竟真肯听他的,过来想找宝珠说和,叫宝珠瞪了一眼,将两个一起骂了个狗血淋头。
  那许大人原还想跟着,没跟两步路就叫宝珠撵走了。
  裴砚清再过二日就要回任上,宝珠本想今儿晚上回家一趟,好与宝瑢夜谈,不说裴砚清,连宝瑢都连连摇头,两人一起将她劝住了,末了只能先将宝瑢送回家,这一路上都在与宝瑢嘱咐,叫她离那厮远一些。
  宝瑢没由来的理亏,自然是阿姐说什么她都点头。
  看她这模样,宝珠才稍松了口气,
  这丫头嘴上说是看了许多话本,什么情情爱爱她都懂,实际上压根还没开窍呢。那位许大人再多花招也是媚眼抛给瞎子看,不过还是要小心些这厮。
  说起来宝瑢现下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阿娘先前倒是提过一嘴,如今二嫂在家,往来宴席常带宝瑢去,宝瑢生的漂亮性格也讨喜,留意到她的人自然也多,如今家里日子好过,倒不需再着急亲事,毕竟是家里最小的,全家上下都疼爱有加,再说家里几个孩子成亲都迟,这一想更没什么好急的了,徐娘子也是想着暂且先筛一筛,宝瑢性子跳脱些,千万得寻个好的,省的往后受气。
  瞧上宝瑢的人家不少,高门大户有,与甄家差不多的门第也有,都是先遣了相熟之人或是媒人上门来问的,一有人来报了家门,徐娘子便开始私下打听了,总觉得都不大满意,思来想去觉得宝瑢如今也还小,一个二个暂且都拒了,且随缘去吧。
  一家子想给宝瑢精挑细选个人品端正的女婿,却不想这一颗小白菜早有猪在旁边候着了。
  等送完宝瑢回家,宝珠又想起上回叫裴砚清去查一查这许玉明的底儿,若是个不错的人,倒也没必要一棍子打死。思及此便问他有没有打探到什么消息,裴砚清摇头而后又点头,
  “他每日除了翰林院便是自家宅子,身边只一贯来跟个小厮。家里除了个门房,其余也没什么人。”
  “这位许大人也并非汴京本地人,因才干无双,否则也不会被点去翰林院做编修。”
  宝珠点点头,真论起来,这许大人好似也还行,长得也算是眉清目秀,又想起他一见着宝瑢就不自觉的笑,且看着往后如何吧。
  出了元宵,这年也算过完了,裴砚清赶着去任上,阿忠也要去许州,宝珠将平阳县的三个庄子与他说了。
  “这三个庄子难处理,石大伯他见得世面多些,能压得住事儿,你将这信交与他。”信早早写好了,宝珠叫他与石地主带了信,又嘱咐道,“若是他看过信,肯应下这事儿,你便叫他先来汴京找我。”
  阿忠点点头。
  “若是石大伯去了河东,那许州那些田地就要你一人打理了,到时你且看着,若是人手不够便再寻个帮手,这工钱到时都一并支给你,田里活计累,从下月开始一月给你涨五百个钱。”
  自去了许州,阿忠一年比一年黑瘦。他将宝珠交待的都记下,这才赶着车回了许州。
  裴砚清去了县里,宝珠许久没到店里来过,这几日都在店里待着,虽说蒋实如今办起事来已经很是利落,可难免还有考虑的不周全的地方。
  譬如采买一事蒋实总有些摸不准,有时还得与陈娘子一道去菜贩子那儿选菜,每日菜要用多少量也总拿不准。
  少了菜赶客,多了菜放到第二日又不新鲜,蒋实苦恼,却也实在没想到什么好法子,这不算是什么大问题,不过积久下来也是难事。
  宝珠得先将铺子里头积久的事儿先解决,这采办菜蔬的事儿先前她也不觉得,有多的便带回去,菜少了便与客人知会一声,但是若想吃一道菜却没吃上,难免有些赶客,且那些荤菜价儿也不低,若是买的多了实在浪费。
  看着简单,办起来却不大好办,年里人多要的菜多,出元宵以后人就少了,宝珠这几日一直在店里记,每道菜一日能卖出去几盘,又叫陈娘子将一道菜要用多少分量差不多算清,有些菜能提前做,等到了上客的点儿再下锅炒,那四时时蔬就等不得,需得现炒现卖才香。
  将每日菜蔬分量算过,往后再新上什么菜式也这般算一算,每日要多少菜便能估计个大概了。
  蒋实跟在后头学了个清楚,他肯学,宝珠便也教的毫无保留。
  头一年说年年都要办那饕餮大赛,去年事多,这事儿便没办起来,今年宝珠将这事儿交给了蒋实,现下店里人够用,宝珠叫他若有事,便喊大妮儿一道,二人打个配合。
  自陈娘子与她那死鬼丈夫和离以后,母女俩日子愈发好过,宝珠去年到县里那些时日,她原先那丈夫还带家里人来找过一回事儿,蒋实也没惧怕,报了官又将店里损害的物件儿列了单子算了账,叫那一家子赔了两倍的银钱,又添油加醋将这些人送去衙门打了一顿,自此以后那些人就再没来过了,陈娘子也换了地儿赁房住,现下就住食店边上,若有什么事儿,蒋实立马就能照应到。
  大妮儿心里最喜欢的便是宝珠,为着以后能一直留在食店里吧帮手,与她阿娘学的很是认真,这回宝珠回来,献宝似的做了不少菜请宝珠尝。
  自然,宝珠尝过便给她涨了工钱,大妮儿欢天喜地愈发专心学厨,愈是经年的手艺越吃香,大妮儿只盼着宝珠什么时候再开一家食店,好由她去做大师傅。
  对宝珠交待的与蒋实一起办这吃赛,她还有些不乐意得听蒋实的吩咐,看蒋实一拍胸脯便应下,也不甘示弱,拍着胸口保证将这事儿办的漂漂亮亮,宝珠见她这上进的模样,应下等明年再办这比赛,便由她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