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作者:元竹con      更新:2025-10-13 11:59      字数:3402
  浮舟没再纠结宿傩明明看起来很喜欢她,还救了她,最后却在一个最安全的地方终结了她。
  她只想,荒诞啊,这个世界。
  浮舟摸着自己的脖子,跟着走进乌鸦所经营的地方,找了个房间暂且休息。
  *
  杀死浮舟是一个新奇的决定,却不是艰难的。
  反正那个女人早晚会死。
  宿傩想过她会像傻傻的兔子撞树一样,匆忙爱上每一个对她伸出手的人,因为浮舟很笨,状似凡事稳妥的慢半拍不过是脑筋不好的遮羞布。
  只是人质朴,四肢柔软,皮肤细腻一些,纵然还有些叫人始料不及的惊讶,偶然难忘,却完全谈不上值得留恋。
  宿傩让里梅拖着她的身体,自己则指甲挑开总是遮掩眼眶的绸缎,上面的最边缘已经染血。
  摘下眼眶之后,平滑畸零的皮肤更没有什么可观的了。只是…这女人的表情。
  宿傩自知术式优越,也清楚这次给浮舟的影响--无论是遭遇围堵,还是在那之后的强势相逼。这应是她可悲人生中难得猝然惊险的经历。
  用虫豸的思维推导,经历这些事后表情难免狰狞。
  然而浮舟不是的。
  劫后余生的狂喜,欺瞒的窃笑,对心爱的男人爱恋的情愫,什么也没有。
  形如愈合的伤疤,浮舟本该是眼皮的地方紧闭,双唇带笑,脸庞静美,说不出的柔和。
  这个断头的女人在他手上得享安宁。
  死亡带来平和,所有的苦痛、不公、幸福皆不可撼动。
  因而浮舟这个表情的意思是:她没有缺憾了。
  真是叫人不快。她怎么会安宁呢?宿傩唾弃对命运屈从的女人连带唾弃想要一探究竟的自己,他不再想下去。
  他对身边人喊道:“里梅。”
  “是。”
  “找个地方停灵,晚点你为她念经吧,后面的事情你也知道了。”焚烧,捡骨,祓禊,结束。
  “是,大人。”
  宿傩在路上随手料理了又一些人,又对里梅额外吩咐:“把他们拿过来我看看。”
  尔后他看见,方知不是错觉--蛆虫死态多种多样,甚难入眼。
  终究是不一样的,他们和浮舟。
  “扔了吧。”宿傩颇有些嫌弃地挥手。
  三人变两人,行进依旧。
  夜里,月亮东升,河边点了灯,低低沉沉的诵经声盖过了虫鸣。宿傩在灯影摇晃中斜眼看卧在一边的浮舟。
  她脸庞白净,不染血污,与生前入睡时并无不同。于是他想:竟然是睡着了就和死了一样。果然愚蠢。
  然而看见这张脸,心中总还不免猜疑,她是否当真死了。
  宿傩弹了一颗石头到她脑袋上。
  咚一声,他没歪,她歪了。
  方才略感到顺眼。
  又过了一会,他又离开自己叉手倚着的树,亲自给浮舟摆正了。
  为什么心中还有些躁动?宿傩感到一种不会说出口的狼狈,因说出来就要变成难堪了。他想,或许是因为她结束的太轻易了,反而他不够尽兴。
  亲眼看见化成灰或许是个好主意。
  不过么,实际上……火焰见证一场别离,但总有烧不尽的东西。
  他们在清晨离开了这个地方,留下一场熄灭的火,和些许杂草。来年……或许还能长出来。
  说起来,原先还有第四只鸟的,宿傩忽然想起来这一茬。
  因而问里梅:“它还在吗?”
  里梅说:“大人,您在歼灭敌人时把它扔出去了。”
  应该是随手丢作武器,确实是他会做的事情。
  “这样啊,我忘了。”
  白发的少年缄默低头,跟在要追随的人后。
  作者有话说:
  ----------------------
  假龙吟歌。有考据说它或许是后人假托李贺伪作,这事有点复杂,最后说。
  莲花去国句要参考全文理解。
  有一个山里,传说那边有龙,但是也有说其实没有龙的。那问题就浮现了,有没有?
  诗名明显--假龙吟歌--因为假,所以是没有。
  开局先写声音描写:
  [石轧铜杯,吟咏枯瘁。苍鹰摆血,白凤下肺。]
  石头压铜,发出龙吟枯竭的声音,鹰流血,白凤摘肺--虐待鸟了,它们叫声肯定很凄厉,取叫声和意境。
  中间又是一些意象堆砌、离奇典故
  [桂子自落,云弄车盖。木死沙崩恶谿岛,阿母得仙今不老。窞中跳汰截清涎,隈壖卧水埋金爪。崖蹬苍苔吊石发,江君掩帐筼筜折。]
  桂花落,车盖翻--起风了,也就是说行云布雨的龙疑似显灵。
  沧海桑田,过去这么久了,真龙究竟在不在呢?还是说和西王母一样永生了呢?
  水流冲净了龙涎,深深的洞穴把龙爪也埋起来了。
  在高山往下看,看见石头有苍苔,湘妃竹长在山上,有的竹子也折断了。
  最后一句
  [莲花去国一千年,雨后闻腥犹带铁。]
  莲花龙王已经离开(或者是死去)良久,因为这里雨后能闻到腥味,还有铁锈。
  铁是镇压龙的。有铁=无龙
  意思是镇符还在这里,那兴风作浪的龙怎么可能在潭中?更遑论行云布雨了(对照前面描写的龙吟和起风)。
  一定要搞笑的理解的话,这个诗就有点走近科学的意思。
  扯了半天,芜湖,大家误会啦,其实没有龙捏,可能是谁在敲铜吧。
  值得注意的是,李贺这个诗人虽是行业认证的有才气,但因其奇诡:既有讨厌他贬低他的评论家,也有更多看不懂他诗但能欣赏其美感的人。
  所以这首诗可能完全不是上面说的这个意思。
  不管怎么样,这里取--【龙究竟在不在,没有定论。但千年之后,依旧会有过客游人,来到此地,或缅怀,或寻古,探访他曾经存在的踪迹。而铁的腥味照旧弥漫,说明或许有人还在忌惮它。不管怎样,这也是不朽的证明】反正李贺特意跑过来写诗了,而他又用自己27岁的生命延续了这个深潭的奇想,直到如今。
  而且又是镇压又是这些鬼鬼的意象,我个人认为宿傩这里用一用倒也合适嗷。顺便一提其实我很喜欢李贺,特地为他还买了我平常根本看不懂的竖版繁体字的书。
  这篇小说贴了锈湖的精神状态,所以特意选了中晚唐诗人。正好,平安时代受唐的影响超乎想象的深。源氏物语成书的11世纪,也是平安时代中晚期,隔壁巨兽已经花落赵家,这点倒也是很微妙呢。
  好比是有个人死了好久,但一定程度上算是遗孑的另一边一直保有它的一部分,呜哇(为了写浮舟这本狠狠去看了半本源氏物语,还有半本没看完。里面用了很
  多白居易hhh,紫式部女士应该挺喜欢他的。书里源氏因为和皇妃偷晴被皇太后一怒之下流放,老婆都没带,带了本白氏文集--白居易,有这么个厉害的外国粉丝,若知道也很得意吧。)
  浮舟的人格塑造也参考了几位诗人(主要是2位),这留个悬念以后再讲。
  有一个小知识,唐朝907结束,日本894年停派遣唐使,这一政策竟然是菅原道真建议废止的诶。我对这个人之前完全不认识,看咒术回战才知道的,菅原道真设定上是小五祖宗。
  浮舟:摸不着头脑
  浮舟:哎呀是真摸不着
  宿傩:她这说的什么意思,听不懂,什么时候这么有文化了浮舟
  浮舟belike看了千万句男女相思情诗,表示我已经完全熟练掌握!
  一开口:佶屈聱牙炫技。终究没长颗恋爱脑。
  但其实不管她说什么都会被干掉的,早就定好的文案剧情杀,宿傩凑凑的。敬请期待啦~
  最后来讲下假龙吟歌的历史背景,李贺生前郁郁不得志,临终自己整理了自己的诗集,有四卷223首。托付给朋友,后来传世。假龙吟歌不在自编集中。所以就算它是李贺写的散落诗篇,被旁人找见,也是庶出级别,没有官方背书,不被李贺本人承认。只不过后来的人也把这些递补上来的诗篇放进了集子里。
  这种不被待见的样子其实也有点贴(什么)[爆哭]
  第13章
  浮舟第二度降生的次日,她有了名字。照旧叫浮舟。
  七日之后,女人见她身量不再变化,为她裁了布料做衣裳。秋日清晨,浓雾漫天,晨露濡湿浮舟的裙摆。
  在山上的云霰笼罩中,她每步窄而平稳的脚步都像从画卷烟雾中走出。
  步伐款款,鬓发摆动。遮眼的粗布之后,她脑中流连徘徊的念头凝结忧愁。
  浮舟手中的木棍中直端正,思想也不偏不倚且务实:这次不能去弹琵琶了,手很累,吃不饱饭,这样的日子竟然在她上次短暂的时间里占比篇幅巨大。
  如此想来,在宿傩周围的十余天,虽然结局凄惨,也好过三个月的疲劳和心酸。
  她自己怀念有肉有菜的好日子,当然也理解农妇要吃饭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