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作者:大熹呱      更新:2025-10-13 12:20      字数:3563
  我想请姨太太帮忙找个合适的宅子,让他们娘俩搬出去住。最好离姨太太近点,两家有个照应。姨太太找到了,只管来和我拿银子。
  薛姨妈一听也不是什么难事,无非是给李纨找个住处,忙点头同意了。
  贾母想的十分明白,如今能往外摘一个是一个,留下后代根苗,贾家将来才有希望。几个女孩已经有了庇护,现在家中的晚辈只剩宝玉,贾琮,贾环,以及贾兰。
  晚辈之中贾母最疼爱宝玉,自是想让他跟着薛姨妈走。可他年纪最长,而且他的老爷、太太都被抓了起来,这个时候若是离开,背上一个不孝的罪名,这辈子就毁了。
  贾琮的生母姓陈,和赵姨娘一样,本是府里的奴才。陈、赵二位姨娘虽然还留在府里,但她俩的娘家人都被抓了。二人颇为昏聩,又没有娘家的帮衬,贾母实在不放心让她们带孙子,不如留在家里,自己看顾着。
  李纨是节妇,性子贞静,知书达理,娘家是大族,手里有妆奁。由她教养曾孙,贾母自是不会担心。
  贾母安顿好了晚辈,心中松快了不少,眉宇间的忧愁散去大半,问道:姨太太打算什么时候搬家?
  薛姨妈道:找先生算过了,三日后是个好日子。
  贾母知道自己已是油尽灯枯,不过是强撑着一口气,想到三日后一别,怕是和孙女们再难相见,心里不免伤感。
  贾母忍住悲意,说道:几个孩子就托付给姨太太了,待会我让鸳鸯把她们的开销给你送过去。
  薛姨妈一听就急了,面皮涨得通红,拼命摆手拒绝:老太太这是打我脸不成?我带着一双儿女在府上住了三年,老太太一文钱没要我家的,还补贴了了不少。如今几个姑娘跟着我,我跟老太太要钱,是人做的事吗?
  贾母执意要给,薛姨妈坚决不收,两人推让许久。
  最后,薛姨妈气呼呼道:老太太若是给钱,我就不接姑娘们去了。
  贾母听了薛姨妈的话,只好不再提开销一事,千恩万谢过薛姨妈,又让鸳鸯送她回梨香院。薛姨妈知道贾母上了春秋,身边离不开人,忙谢绝了。
  薛姨妈走后,贾母命鸳鸯去密室找出了自己的私房钱,再把几个姑娘请来。
  惜春嫌弃宁国府藏污纳垢,就算荣国府出了事,也不愿回去。尤氏派人来接,惜春死活不肯走,尤氏无奈,只得作罢。
  贾母让鸳鸯叫女孩们去荣禧堂,迎春抱起大姐,探春牵着惜春和黛玉,五人一同去见贾母。
  大姐一个月没见到父母,身边的奶妈、婢女也都不见了,只有几个姑姑陪着。她虽不到五岁,但自幼聪明伶俐,意识到家中发生了变故。
  大姐知道家里困难,于是表现分外乖巧,从不哭闹。她见到贾母,甜甜的叫了声:老祖宗。然后伸出小手,说道:抱抱。
  如今几个孙女有了着落,又看到曾孙女天真的笑脸,贾母心情好了不少。她从迎春手里接过大姐,搂在怀里。
  贾母笑道:我的大姐,可想死老祖宗了。
  黛玉自幼被林如海当成男儿教导,熟知朝廷律法。她得知贾家的罪名后,心下震惊不已。贾家一个个胆大包天,所犯罪行罄竹难书。如今的贾府已是大厦将倾,再难回天。
  黛玉虽有些多愁善感,但骨子里极为要强,为人又十分豁达。事已至此,黛玉并不悲春伤秋,要么来荣禧堂孝敬贾母,要么在后院教养大姐。
  黛玉看大姐窝在贾母怀里,咯咯笑个不停。贾母一脸慈爱的看着大姐,不似前几日愁眉不展。
  黛玉见外祖母情绪比之前好了几分,便打趣道:老祖宗一见曾孙女,就把我们这几个孙女忘到脑后了。
  贾母听了黛玉的话,才抬头看向四个孙女。她见几人生得眉目如画,标致动人,虽然年纪尚幼,已能看出气韵风流。
  贾母心下五味杂陈,即喜又悲。喜的是几人秀外慧中,悲的是她们托生在了贾府,日后出路难料。
  贾母转念一想,车到山前必有,眼下四人还小,何必想这些有的没的,先顾好眼前再说。
  贾母揉揉眼,冲几人招手道:&都坐到我身边来。&
  迎春带着三个妹妹坐到炕上。
  贾母打开手边的箱子。众人定睛一看,里面摆了十几锭金元宝。
  贾母一脸慈祥地看着几人,道:&刚才你们薛姨妈过来和我说,她家在京里的宅子收拾好了,三日后搬过去住,想把你们几人接过去住几天。
  老祖宗,我不走,我留下来陪你。让姐妹们去吧。黛玉一听就急了,立刻打断了贾母的话。
  在众多晚辈中,贾母最疼爱宝玉和黛玉。黛玉素来敬爱贾母,二人祖孙情深,黛玉如何舍得离开。
  贾母拍拍黛玉的手,示意她听自己说完:我想着咱家现在乱糟糟的,人来人往,你们过去小住几日也好。等家里的事了结了,就把你们接回来。
  黛玉清楚贾母的身体状况,如今已是风烛残年,自己一走便是永别。贾母这话哄大姐,大姐都不会信。
  黛玉红着眼看向贾母,对她死命地摇头,呜咽道:外祖母,我不走。
  贾母不理黛玉,继续道:这箱金子是我攒下的体己,玉儿虽是外姓,但留着我的血,同自家孙女不差什么。你们每人三锭金子,算是我这个做祖母的一番心意。
  黛玉听懂了贾母的言外之意,她是在交代后事,分遗产了。黛玉不由心下大悲,几欲落泪。
  她思及贾母年事已高,近日又连遭打击,自己若是痛哭,定然勾起贾母愁肠。贾母若哭出个三长两短,现下贾家这情景,去哪请医问药,黛玉硬生生忍住泪意。
  黛玉强颜欢笑:&外祖母说的什么话,姐妹们不过是去小住几日,哪用得着这么多金子?您让鸳鸯姐姐把钱收好,回头舅舅、凤姐姐他们的案子少不了上下打点。&
  贾母淡淡道:&他们自己造的孽,自己承担,没道理让我老婆子七老八十了,还为他们奔波操心。这金子你们只管收着,贾家的事朝廷自有公断,用不上这笔钱。&
  探春了解贾府的情况,知道这些钱是贾母的棺材本,如何肯拿。她咬唇道:&老祖宗,家里那么多人呢,这钱您留着给二哥哥以后用。&
  贾母心疼宝玉,探春希望能用宝玉打消贾母的念头。
  贾母神色自若道:&他的我已经留好了,够他这辈子用的了,你们拿你们的。&
  鸳鸯听了脸色微变,贾母的私房都在她手里掌握着,自是清楚老太太没说实话。
  除了这一箱的金子,贾母又留了五百两银子,用于平日花销和料理她的后事。除此以外,贾母另留了两锭金子、两锭白银,就再没多余的钱了。
  贾母心里已经安排好了这些钱,两锭金子留给宝玉。贾赦肯定回不来了,贾政夫妻和贾琏夫妻若是能回来,一家一锭白银。若是几人都判了死刑,那金银就全归宝玉所有。
  贾母平日里最疼宝玉,如今宝玉依然是她的心头肉,只是银钱方面更偏向家里的姑娘。在贾母看来,男儿就该顶天立地,不应和姐妹们挣这些个小钱。
  若贾家风光,贾母当然会考虑贾环、贾琮,随便给他们分些家业,饿不死二人。
  可现在贾府风雨飘零,自是先紧最钟爱的孙子。至于那两个孙子,回头丧葬费里剩下的钱,给俩人分一分,让他们自谋出路去吧。
  贾母拿起一锭金子塞到惜春手里,催促道:快点拿着,今日不分,指不定哪日被人翻了出来,什么都没了。
  黛玉和探春还想再劝,贾母板着脸道:你们不听话,是想气死我不成。
  四人无奈,只能各取了三锭金子。众人心中打定主意,日后贾母若是需要,再把金子还给她。
  贾母又拿出两锭金子交给迎春,道:这是我给大姐的,你是她亲姑姑,替她收好了。等她长大了,告诉她老祖没忘了这个曾孙女,提前给她添妆了。
  迎春不善言辞,只是收下金子,再替大姐谢过贾母。
  探春泪光莹莹道:老祖宗您长命百岁,以后还要看二哥哥的儿子给您取重孙媳妇呢。
  贾母笑呵呵道:好,老祖宗不光看他娶重孙媳妇,还要给你们送嫁呢。
  贾母从盒子里拿出三锭金子,给了黛玉,交代道:宝姑娘长得模样好,人也聪慧,性子又稳重。在咱家住了这几年,我把她当作自己的孙女,你替我把这金子交给她。
  黛玉知道她们几人借住在薛家,这三锭金子是贾母的谢礼。她想到贾母已经年迈,还要替晚辈操心,黛玉心中感慨万千,含泪应下。
  一轮分完后,匣子里还剩下四锭金子。
  贾母道:这里有三锭是留给云儿,你们可不许拈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