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作者:
大熹呱 更新:2025-10-13 12:20 字数:3651
裘智环视一圈,问道:哪位是张秀才?
过了半晌无人答话,郭谨晏无奈道:昨晚张秀才有点不舒服,早早离席回家了。
裘智点点头,沉思片刻,吩咐芙蓉楼的伙计:找间清净的屋子,我们先初步验尸。
现代要确定水中尸体的死亡时间都比较麻烦,何况古代,越早验尸,越有利于确认死亡时间。
裘智看着胡教谕几人,道:目前不确定是意外还是他杀,等我验完尸,再给你们录个口供,就可以回家了。
郭谨晏尚在假期,黄举人、孙秀才目前的主业就是读书学习。三人上午无事,心中虽有不满,但勉强能忍住心中的烦躁。
胡教谕和王昀昆都是要去衙门点卯的人,而且俩人上面还有个主官,二人一听就急了。
周讷现在见了裘智都绕道走,胡教谕更不敢对他甩脸子。
胡教谕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讨好道:裘大人,下官待会还要去衙里呢。
裘智正色道:配合调查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胡教谕为官多年,自是知道人命重于泰山,更应该积极、主动配合,不是吗?
裘智对扣大帽子还是有一手的,而且他的品级比胡教谕高,有天然的压制感,胡教谕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裘智看他满脸为难之色,恍然大悟道:放心,我让人通知黄师爷,给你俩告假。说完,交代赵捕头:你派人去县衙找黄师爷,告诉他胡教谕和王训导有点事要处理,晚些去衙门。
赵捕头立刻应下,找了个衙役去县衙,胡教谕想拦都拦不住。
周讷起床后,收拾妥当,正准备吃早饭,黄师爷前来向他汇报胡教谕和王昀昆的事。
周讷听完,暗暗庆幸自己没跟着去。不然堂堂一个县令卷入风月案,还要被下属审问,传出去没法做人了。
裘智叮嘱赵捕头:你看好了他们,谁敢走就直接捆了,出了事我担着。
裘智的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胡教谕几人谁还敢走,若是走了,那不证明自己的心虚吗。朱永贤看了眼身后的侍卫,示意他们一起盯着这群人,不能跑了一个。
伙计在二楼给裘智找了个干净的房间,秦仵作和徒弟抬着王三两的尸体上了二楼,将她放到了桌子上。
裘智仔细观察王三两的面容,注意到她的颜面发绀,呈青紫色,口鼻处有蕈样泡沫。随后,他掀开王三两的眼皮,发现眼结膜上有麻疹状的出血点,都是典型的溺水死亡征象(注1)。
王三两角膜轻度浑浊,手掌皮肤变白、皮肤皱缩,尚未出现其他的溺亡形态。当前环境温度约为30摄氏度,裘智初步推测死亡时间在12小时左右(注2)。
秦仵作和裘智凑在一处观察,他指着王三两的鼻子上的伤口问道:这是死前和人争执留下的伤痕吗?
裘智几乎将自己的头贴在了王三两的脸上,看了许久,否认道:看起来更像是动物取食后留下的痕迹。
除了鼻头,王三两耳部也有细小的伤痕,像是被水族啃食,并非人力所致。
裘智问道:现在几点了?
秦仵作忙回道:巳初(7点)。
裘智看了他一眼,示意他开始填写尸格,然后说道:死者角膜呈轻度浑浊,手掌、足底皮肤发白、起皱,死亡时间应在六个时辰左右,也就是说她在昨晚戌初(19点)前后被害。
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口鼻处有蕈样泡沫,尸体面色青紫,眼结膜有针尖大小出血点,初步判断是溺水导致的死亡(注1)。
秦仵作之前验过不少溺死的尸体,对死者口鼻处出现的白色泡沫并不陌生。听裘智这么一说,心中暗道:原来那个白泡泡叫蕈样泡沫。
死亡时间已经大概确定,但具体得死因必须等尸体送回殓房进行解剖后才能确认。死因鉴定不能只靠表象判断,内部器官的征象也是重要的判定依据。
裘智对秦仵作道:你把尸体抬回去,做个尸检,查清她的死因。
秦仵作没想到还是要解剖,认命地叹了口气,和徒弟抬着尸体下楼,准备回去验尸。
裘智回到包间,见几人老老实实地坐在椅子上,满意的点点头。
裘智先拱手告了个罪,然后道:我会把你们分别叫到东稍间问话。
众人听了不由神情凝重起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露出几丝慌乱。
金佑谦见状忙安抚道:只是初步询问,问完了就可以走了。
裘智不是故意刁难别人的性子,知道胡教谕和王昀昆待会要上班,所以决定先从二人开始询问。
裘智对胡教谕做了个请的手势,道:胡教谕,您先来吧。
胡教谕恨裘智不念同僚之情,心里早已将他骂得体无完肤。只是形势比人强,胡教谕暂忍心头怨,跟着裘智去了东稍间。
几人来到东稍间,裘智一推开门,顿时闻到一股刺鼻的怪味。熏得他咳嗽了几声,眼睛也眯了起来。
裘智用袖子使劲扇了扇,抱怨道:什么味?呛死人了。
胡教谕见裘智难受,以为有机可乘,马上赔笑道:大人,这屋里都是些脂粉气。您是娇贵人,闻不得这些腌臜气。不如您先回衙里,等下官晚上散衙了就去找您,一定事无巨细,跟您交代清楚。
裘智当然清楚胡教谕的打算,无非想去找周讷做靠山,逃避问询。或者回去编造说辞,试图糊弄过去。
裘智怎会让他得逞,推开了一扇窗,道:不用了,一会味道就散了。
包间也属于案发现场的一部分,裘智先仔细打量了一番,见桌子上笔墨纸砚样样俱全,还放着一摞诗稿。想来昨晚文人聚会,少不了舞文弄墨。
裘智素来心细,注意到桌子上有些黑色的碎屑,心中起疑。他用指尖轻轻沾取了一些碎屑,抬手仔细观察,似乎是纸张燃烧后留下的灰烬。
裘智暂时无法判断这些灰烬是否与案件有关,于是将这条线索记在心里。
裘智对秦书吏道:文房四宝都备齐了,你过来做笔录。
裘智问胡教谕:你把昨晚上的事,从头到尾讲一遍。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有什么人能给你作证,有没有看到什么可疑的人或事。
胡教谕听裘智问及是否发现可疑之处,立刻就来劲了,笃定道:孙秀才就是他,看他刚才那胆小的样,一定是心虚了,就是他干的。
裘智看胡教谕一脸激动的表情,冷哼一声,不疾不徐道:你从头开始回答我的问题,你要是不想说,咱俩就跟这坐着。反正我的本职工作就是破案,能跟你耗一天。
胡教谕本想蒙混过关,但看到裘智半点情面都不讲,连叹数声,无奈地开始讲述昨晚的经过。
他和王昀昆都在县衙办公,散衙后一起出发,大概在酉正(18点)到达了芙蓉楼。他们是最后到的,众人先在包间里聊了会天,然后去了水榭。
几个人都是文人雅士,加上美人相伴,于是开怀畅饮起来。黄举人昨天颇有兴致,多喝了几杯,借着酒劲,大庭广众之下开始和蕴香调情。张端同郭谨晏看不过眼,便离席去了前厅稍坐。
酒过三巡,好像有人提议作诗。胡教谕当时已经喝得有点多了,随意写了一首,之后的事情他就记不清了。
注1:摘自《法医学》第2版,作者李生斌
注2:摘自论文《利用溺死尸体形态改变推断死亡时间初探》,作者周国平
第58章 矛盾的口供
裘智听胡教谕说了半天, 除了他和王昀昆到芙蓉楼的时间交代得还算清楚,其他的都比较模糊,不知是心中有鬼, 还是真喝多了记不清了。
裘智思索片刻, 问道:你记得王三两是什么时候不见的吗?
胡教谕皱着眉头,仔细回忆了半天, 摇头道:大人, 我真不记得了。昨晚喝得有些多,她应该一直都在吧。
裘智沉吟片刻, 翻看起手边的诗稿, 先找到了胡教谕的诗, 接着往后翻了几页, 便看到了两篇落款为王三两的诗文。
裘智忙命秦书吏诗稿收好, 既然王三两是个才女,肯定留下了不少文章, 回头与她的字迹比对一下,看是不是本人所写。
胡教谕见裘智找到了王三两的诗, 瞬间来了精神,喊冤道:她写诗的时候还活着, 散席后我就去睡觉了, 根本没机会下手, 人真的不是我杀的。
裘智盯着胡教谕的双眼, 问道:你之前去过描香阁吗?认识王三两吗?
胡教谕听了裘智的问题,瞳孔紧缩,脸上露出一丝慌乱。他沉思许久, 深吸一口气, 支支吾吾道:下官不敢去描香阁, 但请过他家的姑娘作陪。
胡教谕没有背景,不敢明目张胆违法大卫律。他在宛平这么多年,别说描香阁了,其他的秦楼楚馆也没踏足过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