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作者:大熹呱      更新:2025-10-13 12:20      字数:3608
  裘智气得拍了任五七后脑勺一下,不悦道:哪来的鬼,就是人干的。
  谭家已经十几天没有发生怪事了,任五七渐渐淡忘了谭老太爷之死,如今谭瑾庸的惨死再次触动了他的神经,勾起了任五七之前的想法。
  任五七吓得全身颤抖,期期艾艾道:肯定鬼干的。我问过何多宝了,他说茶花深秋才会开,偏生今年过了中秋就开花了。一开花老太爷就走了,肯定是闹鬼了。
  裘智被任五七噎的说不出话来,最后憋出一句:封建迷信要不得。就不再理他,去找谭老太太了。
  第73章 谭正骏的身世
  前些日子, 谭老太太听说儿子病重,竟急火攻心,不省人事。幸得及时救治, 这几日又请医问药, 病情渐有起色。
  谭老太太心里跟明镜似的,儿子眼瞅着要不行了, 自己若不在了, 孙子孤苦无依,肯定会被儿媳妇折磨。她心有牵挂, 不敢就这么下世, 倒缓了过来。
  裘智骨子里还是现代思想, 不讲究男女大防。谭家接连死了四个, 家中上下乱作一团, 奴仆们无心工作,裘智如入无人之境, 一路到了后宅。
  谭老太太上了春秋,又满心都是儿子的安危, 无暇顾及那些繁文缛节,见裘智不请自来, 心中虽略有不满, 却未呵斥, 只是眉宇间不经意地流露出一丝怨气, 并非因为对方进入自己的卧室。
  在谭老太太看来,别人家的案子,裘智办得雷厉风行, 而自家之事却拖延月余, 仍无头绪。好在她尚未知晓谭瑾庸逝世的噩耗, 不然不止冷脸这么简单了。
  谭老太太看了眼王妈,王妈会意,用手摸摸谭正骏的头,柔声道:小少爷,我带您吃点心去。
  待二人离开后,谭老太太冷淡道:老身病重,不能起身迎接,恕罪恕罪。
  裘智不是专门来找茬的,不在意这些小事。
  他不和谭老太太客套,径直问道:老太太,谭大人家里的事,您能和我说说嘛?他和黄氏夫人怎么看着那么疏远呢?谭正骏是黄夫人亲生的吗?
  裘智思来想去,觉得古怪就出在了谭家这个孩子身上,黄夫人不喜,孙姨娘作践,谭瑾庸冷漠。
  谭老太太对儿子的事不太了解,听裘智这么问,便如实道:骏儿是一个姓刘的姨娘生的,刘姨娘福浅命薄,生下骏儿后便撒手人寰。
  裘智听闻谭正骏的生母姓刘,心中不禁微微一动,联想到管家也姓刘,不知这俩人是什么关系。刘是大姓,若不是裘智早已认定刘管家是凶手,仅凭这姓氏线索,不会将二者联系在一起。
  谭老太太继续道:骏儿的生母不在了,就将他记在黄氏名下。骏儿出生不久,黄氏的女儿染上了天花,没熬过去。黄氏认为是骏儿克死了她的女儿,一直对他没个好脸。
  裘智闻言,忍不住瞥了谭老太太一眼,暗暗感慨她的偏心。谭正骏是他的宝贝金孙,一口一个骏儿的叫着,另一个孙女只是黄氏的女儿。
  我看谭大人对谭正骏态度平平,这是什么缘由?裘智虽然明白了黄氏的心结,但仍是不解为什么谭瑾庸对唯一的孩子毫无感情。
  提及此事,谭老太太不禁长叹,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我儿性子要强,觉得骏儿文不成武不就。
  言毕,她沉默片刻,迟疑道:其实还有另一层缘故,原先我儿与黄氏虽不是琴瑟和鸣,却也相安无事,骏儿出生后,二人关系才变得剑拔弩张。我猜可能是迁怒骏儿,怪他坏了夫妻感情。
  知子莫若母,谭老太太猜得半点不差。谭瑾庸并非多喜欢黄氏,只是厌烦黄氏整日找他吵架,因此看谭正骏十分不顺眼。
  裘智看谭老太太一脸平静,似乎没觉得谭正骏的身世有什么问题。就不知谭老太太是刻意隐瞒,还是谭瑾庸没和亲娘说实话,故而无从谈起。
  问完谭老太太的证词,几人又来到黄氏院外,听里面哭声震天。
  黄氏边哭边道:老天爷,我知道我十恶不赦,你要罚只罚我一个,为什么要牵连别人。带走了大姐,我身边只剩这么一个贴心的人了,也要给收走。
  裘智听了几句,心中已有了计较,不进去打扰黄氏,对身后的几人招招手,静悄悄地离开了。
  回到灵堂,裘智见王大宝还跟那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他轻轻蹲下身,从荷包里取出了一锭碎银,在王大宝眼前晃了晃,和善一笑,道:跟我回县丞衙,有好事找你。
  王大宝哭灵一天才赚一百文钱,裘智手里这锭银子足有二两,孰轻孰重,王大宝自然分得清。他看得眼睛发亮,立刻收敛哭声,笑嘻嘻道:老爷,我和您走。
  回到县丞衙,裘智不急着去验尸,谭瑾庸死在自己眼前,不用确定死亡时间。古代又没有设备做毒理检验,就算解剖了,也查不出来使用的毒药。
  裘智命王大宝去三堂次间等自己,随后转向朱永贤,问道:你还记得孙姨娘长什么样吗?
  朱永贤擅长丹青,对人物一向观察细致,尤其当时灵堂都快上演六国大封相了,他专心吃瓜,自然记得一清二楚。
  朱永贤点头反问道:还记得,有什么事吗?
  裘智好言相求道:帮我画一幅她的简笔素描吧。
  爱人开口朱永贤没有不应的,二话不说就去画画了。
  裘智来到厢房,王大宝本来坐在椅子上,看到县丞进来,起身就要行礼。裘智摆手道:免了吧,不是公堂上,不讲究这些。你坐下,我有事和你说。
  方才王大宝见钱眼开,鬼迷心窍了一样,跟着裘智回来了,如今心里有些打鼓,怕对方让自己做什么难办的事,紧张地手脚都不知往哪放了。
  裘智问道:谭大人房里的孙姨娘死了你知道吗?
  谭瑾庸过世的消息还没传开,但孙姨娘死了有一两个时辰了,王大宝已经听说了,于是老实地点点头。
  白承奉端了杯茶上来,裘智抿了一口茶,继续道:你回去找个机会,和谭太太搭上话。
  王大宝一听就开始犯难了,人家是官家太太,自己就是个小混混,这怎么能搭上话,果然钱不好挣。
  裘智不知王大宝打起了退堂鼓,自顾自道:就说你家有个亲戚,人称王仙姑,早年出家做过女冠,学了些本领,后来还俗了,擅长请仙算命、做法事,你让谭太太请她去给孙姨娘超度。
  王大宝撮着牙花子道:老爷,姨娘丧事办的风光的我见过不少,可都是男人操持的。谭大人都快入土了,谭太太肯吗?在王大宝看来妻妾是天敌,给孙姨娘办丧事,黄氏肯定不同意。
  裘智自信满满道:我瞧着谭家太太和她关系不错,你就说孙姨娘无儿无女,若是再没有人来给她哭灵送葬,丧事不够体面。
  若谭瑾庸还活着,孙姨娘的丧事未必能大办。如今黄氏当家做主,看她哭得那么伤心,王大宝只要一撺掇,绝对会找人去给孙姨娘做法事。
  白承奉看王大宝一脸为难的样儿,又从怀里摸出一锭银子,约莫五两,道:办好了,这锭银子也是你的。
  王大宝见到钱,眼睛顿时笑成了月牙状,拍着胸脯应下了。
  朱永贤画完了孙姨娘的画像,裘智又派人去描香阁,将春霜艳请到了县丞衙。
  春霜艳来到县丞衙,本以为是要在大堂或是二堂里见面,哪知竟给自己引去了后堂。她听几个姐妹说过,有的官老爷审案,专爱把她们这些女子往后衙带,好占便宜。
  虽然裘智之前表现得像个正人君子,但春霜艳还是心里打鼓。她进入房间,见裘智身着官服,正襟危坐,他那相好的陈安乐坐在一旁,又有师爷、侍从陪同,这才心下稍定。
  裘智指着一张椅子道:春姑娘,请坐,有事找你帮忙。
  春霜艳小心翼翼坐了下来,只听裘智问道:谭家的事你听说了吗?
  谭家在宛平本就是风云人物,他家老太爷死得不明不白,又牵扯出闹鬼一事,在县里传得沸沸扬扬。描香阁里人来人往,春霜艳哪能没听过。
  她轻轻点头:略有耳闻。
  裘智追问道:谭家太太你见过面吗?
  春霜艳闻言,面上略显尴尬,低声道:奴家是个什么身份,哪能见到官太太。
  裘智一听,心中大石落地,笑呵呵道:没见过就好。他之前一直提心吊胆,生怕这俩人见过。
  随后,裘智打开一个小匣子,笑道:这里面有五十两银子,够你出堂差的费用吗?
  裘智和朱永贤都没去过烟花之地,不知她们这些姑娘出堂差要多少钱,就商量着先给五十两,不够再加。
  春霜艳不知裘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定定地看着他,不敢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