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作者:
大熹呱 更新:2025-10-13 12:20 字数:3711
宝钗知道迎春的用意。薛蟠当街强抢民女,打死冯渊,贾家坏事做尽,世人对她们避之唯恐不及。湘云若与她们过从甚密,难免遭人非议,影响了她的好姻缘。
黛玉叹了口气,拉过湘云的手,柔声道:二姐姐也是替你着想。
史湘云见宝钗和探春也是一脸认同之色,心里既气又急,甩开黛玉的手,气呼呼道:我今日嫌弃你们,日后史家若有个三长两短,是不是要和叔叔、婶婶避嫌?万一哪天夫家获罪了,是不是马上同丈夫和离?
几人看史湘云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知她动了真怒,不由默默无言。
史湘云正色道:人生在世,谁能保证一辈子平安顺遂?这个也避,那个也避,恐怕一个好友、亲人都没了。
四大家族同气连枝,贾、薛二家已经获罪,说不定明天就轮到史家了。叔婶不喜自己同贾家姐妹来往,就不想想,自己今日能抛弃姐妹之情,它日就不会抛弃骨肉亲情吗?
宝钗莞尔一笑:原先只道林老师牙尖嘴利,倒是小瞧了你。迎丫头一句话,招出你这长篇大论来的。学武有些屈才了,你该去考状元才是。
探春适时打圆场:云妹妹嘴巴厉害,我是说不过了,甘拜下风。
迎春低头玩弄着衣角,讪讪道:都是我的不是,说错了话,惹得云妹妹不快。
湘云见迎春如此,心中也生出一丝歉意,对方一番好意,自己反而一顿抢白,不由羞愧低下头:是我一时冲动,言语不当,请诸位姐姐原谅。
黛玉看大家互相谦让,赔礼道歉,忍不住笑了出来,说道:好了,大家姐妹,谁没个拌嘴的时候,说开了就别再恼了。
史湘云豪气一笑,道:那是自然。她突然想起一事,问道:林姐姐,你想去东北看凤姐姐吗?
黛玉和宝钗住在贾家时,王熙凤对二人十分照顾,平日里衣食住行安排得色色俱全。王熙凤和贾琏早有婚约,一半时间都在贾家生活,迎春和探春是贾家的姑娘,三人关系十分亲密。
几人许久未见王熙凤,听史湘云这么一说,都不禁动了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若能去极北之地游历一番,看看大好山河,也不枉此生了。黛玉语气满是向往之情。
宝钗沉吟片刻道:伙计们正好要去辽阳进货,咱们一起上路,还能安全些。
探春神色傲然,自信道:咱们姐妹的身手,哪还需要人保护。
湘云亦是一脸桀骜之色:若有宵小之徒敢图谋不轨,让他领教我宝剑的厉害。
迎春思忖许久,终于鼓起勇气,弱弱道:大姐儿好久没见过她娘了,我带她去看看凤姐姐。
几人闻言,便知迎春十分想去,只是她性格一向温吞、腼腆,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主见,只能借口巧姐儿想去。
探春看向惜春,问道:你要一起去吗?
惜春摇头道:我不去了,一来要和师父修行,二来林姐姐走了,养生堂的孤儿们就无人教导了。我虽没有大才,但略识得几个字,等你们走了,我去替林姐姐授课。
黛玉闻言喜出望外,连连向惜春道谢。
宝钗赞道:都说四妹妹性子淡漠,我看倒是菩萨心肠,活活打了那群小人的嘴。
探春亦是夸道:冷情人亦有热血时。
惜春被二人说得脸上发烫,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开春,路上积雪已经融化,北方春季少雨,一路风和日丽,无风无雨,行进得颇为顺利,不过半个月就到了辽阳。
宝钗留下伙计们采买,余下众人则继续北上,向着宁古塔进发。
王熙凤自从接到京中来信,得知几个妹妹要带大姐儿来看她,开心地哭了一场。天天盼,日日想,掰着手指头数日子,求神拜佛,祈祷众人一路平安,早日抵达宁古塔。
虽然中原大地已经开始春播,但宁古塔在极北之地,冷风吹在脸上,如刀割面,众人不得不再次换上厚重的冬装。
好在路上只是冷了些,并未遇到坏人,不过半个月,就到了宁古塔。
宁古塔县城不大,流放之人多聚居于城西。几人来到西城,史湘云找了一个大娘,施了一礼,客气道:奶奶,我是来找亲戚的,和您打听个人啊。
老妇人眯着眼,细细打量了史湘云一番,笑着问道:莫不是来找凤姐儿的?
史湘云闻言,心中暗自称奇,笑道:奶奶真是料事如神,您是会相面之术?
老妇人连忙摆手笑:老婆子哪有这本事。街里街坊大家都认识,凤姐儿长得俊,跟月宫里的仙子似的,十个姑娘加起来也不如她一人好看。我看小哥生得唇红齿白,一猜就是她的亲戚。
说完,老妇人便给史湘云指了路。
众人顺着指引,来到了王熙凤家里。
王熙凤看到女儿,心中激动万分,瞬间泪流满面,一把将女儿搂在了怀里,心肝宝贝地叫着。
大姐儿用小手轻轻拍着母亲的背,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安慰道:妈妈不哭。
王熙凤哭了许久,心中郁气略散,才堪堪止住泪意,仔细打量起女儿来。见她长高了不少,小脸圆嘟嘟的,一脸的文静之气,可见这一年被黛玉她们照顾得极好。
王熙凤来到众人面前,欲要行礼致谢。
黛玉连忙扶住她的胳膊,嗔笑道:咱们什么交情,你还搞这些虚礼,快进屋说话,别冻着大姐儿。
王熙凤这才如梦初醒,忙把几人迎进了屋。
黛玉等人环顾四周,虽是两间小屋,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就知她现在的状态不错。一个人要是整日自怨自艾,悲春伤秋,哪有心情拾掇屋子。
王熙凤看她们一行六人,没有男丁保护,又不与商队或镖行同行,暗暗惊讶几人的胆量,略有些责怪道:这里不比京城,你们几个姑娘家竟敢独自前来,万一路上有个闪失可如何是好?
宝钗笑着解释道:原本带了伙计一起,我看一路无事,就把他们留在了辽阳。
众人围坐在炕上,聊起了近况。
第93章 路遇劫匪
王熙凤听几人讲述了贾敬的事, 并未露出丝毫惊讶之色,只是叹息道:可怜四妹妹了,被她老爷连累坐了几天的监。
她在刑部大牢里关了几个月, 自是知道里面的环境。惜春自幼锦衣玉食, 即便是贾家没落,去到薛家, 日子也不会太差, 不免心疼惜春受苦。
探春机敏,见王熙凤的脸色, 问道:凤姐姐是知道东府大老爷的事吗?
王熙凤没想到探春这般心细, 无奈一叹, 道:大老爷在道观里的事, 我如何得知?只是东府那边的丑事多了去了, 大老爷敢这么做,倒不让人觉得稀奇。
探春听了王熙凤的话, 还想追问。
王熙凤板着脸道:东府的那些腌臜事,不是你们小姑娘能听的。不然四妹妹怎么从不往那边去, 就是嫌脏。
黛玉搂着王熙凤的肩,撒娇道:好嫂子, 这有什么好隐瞒的。反正三司公审, 早晚也会贴出告示。
王熙凤执意不说, 换了个话题:你们在这住几天, 晚上想吃什么和嫂子说,我给你们做。
薛宝钗知道凤姐如今以刺绣为生,手头并不宽裕, 又担心她太过操劳, 忙道:我们来的路上看到了酒楼, 回头让他们送几样菜来,随便对付一口就行。
大姐儿依偎在母亲怀里,几次欲语还休。
王熙凤一眼看穿了女儿的心思,心中五味杂陈,轻轻抚摸着她的脸颊,温柔道:明天带你去看你爹。
大姐聪慧,知道父母之间关系微妙,何况父亲待自己虽好,却不如母亲这般全心全意。她虽想念父亲,又担心此事让母亲伤心,不敢提出。现在母亲主动提起,大姐儿心中一喜。
她乖巧地点点头,甜甜道:我只去见爹爹一面,磕个头尽了孝道。
贾琏纵有千般不是,也是大姐儿的亲爹,她来了东北不去见上一面,让世人知道了,怕是要被骂死。贾家的名声虽然已经臭了大街,但王熙凤不打算破罐破摔,女儿的名声能好一分是一分。
黛玉看她们母女情深,想起自己幼年时,生母也是这般将自己揽在怀中,眼眶一热,几欲落泪。凤姐和大姐儿天各一方,一年才见上这么一面,总比自己和父母天人永隔要强得多。黛玉感怀身世,一时思绪万千。
宝钗暗中握住黛玉的手,温柔地拍了几下,随后转向凤姐,道:大姐儿今年六岁了,最近跟着我们读书,该起个大名了,总不能一直大姐儿地叫着。
大姐儿搂住凤姐的脖子,笑眯眯道:我跟着四姑姑学画画,三姑姑学写字,二姑姑学写下棋,林姑姑教我写文章,薛姑姑教我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