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作者:六块蛋挞      更新:2025-10-13 12:24      字数:3389
  两年前的那场大战,血战长街的李寻欢受了重伤,一度将死,虽然后来他看起来痊愈了,可底子还虚着,不久后,龙啸云向他坦诚心意、求娶林诗音,这桩心事从此在他身体里种下了病因,再加上两年时间自我折磨似的煎熬,三日前又受了一场大惊,几乎累积成了难以化解的痼疾。
  来给李寻欢看病的大夫很年轻,医术却十分高明,这位做道士打扮的大夫衣着简朴,他有一张恰好的脸,他的唇太薄,轮廓却柔和,眉毛长得太锋利,眼睛就有点圆,因为这一点圆,哪怕他冷冷淡淡的低垂着眉眼,也有种少年气,出尘的好看。
  李寻欢很喜欢这个小大夫:“你是第一个把了我的脉后,没有皱着眉劝我戒酒的大夫。”
  这位在一个月前出手救了一个濒死孩子,被所有人看做神医的小大夫一边写着方子,一边回道:“大夫只能治病,治不了你的命。”
  李寻欢闻言大笑:“是,酒就是我的命,要我戒酒,我情愿不治病。”
  小大夫顶着李寻欢身后大汉的不满眼神,又道:“你的功力这么深,根本不受外寒内热的侵扰,你这病的根源是伤,肺上的旧伤,和郁结于心的内伤。”
  李寻欢咳嗽了一声,转而叹气道:“我就知道,大夫嘴里话,我终究会遇到不爱听的,所以每次见大夫,我的心情都不太好。”
  小大夫却不吃他这套,驳道:“遇到你这样的病人,大夫的心情也不会好。”
  李寻欢忍俊不禁:“不想见大夫的病人,和不想见病人的大夫,我与小先生,岂不是太有缘,合该一起喝一杯。”
  道士打扮的大夫放下笔,也不用旁人接手,自己背起药篓道:“酒乃五谷之精,也有它的好处,可你却把它当毒药来喝,恨不得毒死了自己,和你喝酒太过扫兴了。”
  说完,他就向一边的侍女礼貌请教了药房的方向,背着他的药篓,拿着药方,去熬药了。
  李寻欢对身侧的虬髯大汉道:“你非要去找的这位小道长脾气真是很大。”
  虬髯大汉道:“但他的确有本事。”
  李寻欢叹道:“是啊,有本事的人多半都会有些脾气,他们若性格不突出,也不会有这样好的本事。”
  虬髯大汉忧心忡忡地看着李寻欢,他是李寻欢的仆从,也是他的朋友,会帮他处理家中的事,料理他的起居,因为七年前受了李家父子的恩情,那时刚刚失去长子的李探花难得对自己所救的人,有了请求,他自知身体不好,害怕自己去后仅剩的儿子步上父兄的旧路,拜托他照顾自己的儿子。
  所以,这七年来,虬髯大汉尽心竭力地照顾着罢官入江湖的李寻欢,听闻保定府来了一位神医后,便跟着这位野道的脚步进山去,找了他许久,就是想要请他来看看李寻欢的旧伤,没料到,等他回来才知道,李园内忽然订下了婚事,而这桩婚事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
  他实在太担心了,他担心林诗音有所不测,更担心林诗音若有不测,李寻欢也会支撑不下去,这样他怎么对得起老爷的救命之恩?也辜负了多年相伴的主仆情谊。
  李寻欢却恍若无事,他本就是个让人看不出心事的人,他什么都不在意,包括自己的生死。
  虬髯大汉哀叹了一声:“少爷。”
  李寻欢道:“你放心,我会喝药的,否则这位小大夫的心情,只怕要更不好了,他的嘴这么利,落在他手里的病人,只怕没几个不乖乖喝药的。”
  ......
  少年道士由婢女领着,一路走到了李园的药房。因为李家人这十年来多病,干脆就园子里盖了一个药房,备着一些药,原本还有一位供养的老大夫,但李老爷去世后,那位老先生说自己救不了病人,离开了李园。
  李寻欢的父亲位至户部尚书,待人有雅致高量,在朝堂的衮衮诸公中,是个难得的好人,救不活这样的人,总是令人难过的,而人岂不都想远离让自己难过的人和事?
  只有又痴又傻的人才会明知要伤心难过,还是去伤心难过。
  可惜大夫走了,药庐却没有因此生尘,这间药房还被打扫得很干净,柜子里放着各种药材。
  少年道人带来的帮手也是个少年,肤色黝黑,沉默寡言,人也内向,自从跟着进了李园就一直低着头,他也不去见主人,先一步来了药房,一路上都不怎么抬头看领路的婢女,眼下正默默蹲在药房里整理着东西。
  “顾大夫,我就送您到这里了,劳烦您为咱们少爷的病多费心。”引路的妇人恳切地说完,才转身离去。
  顾道人把药方递给身边的少年:“你对这里更熟悉,按方抓药吧。”
  少年接过他的方子,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顾道人见他看得用心,问道:“看出什么了?”
  少年开口了,他口中发出的声音却是少女清柔的嗓音:“我懂的不多,只能大致看出几味药是治肺止咳的。”
  顾道人点点头:“去抓药吧,想知道就问。”
  少年缓缓站起来道:“我听他们说,你的医术很好,你愿意教我?”
  顾道人道:“你想学,我就教你。这些知识也是我从别处学来,再从我这里流向别处,本是寻常。”
  少年叹气道:“你这个人真是奇怪,一会儿一个样。”
  顾道人笑了笑:“人有千张脸,神魔本无相,你说我在变,其实我根本没有变。”
  少年摇了摇头,不再和他云里雾里的掰扯,去药柜里抓药了,他显然没怎么做过这些事,自己心里也没底气,一味药抓出来要反复看了挂牌上的名字,上了药秤也得反复称量,防止自己弄错了药的品种和重量。
  顾道人也不帮他,自顾自做着手里的事,让他在那儿犹犹豫豫、磨磨蹭蹭,听少年问这是什么药,为什么放它时,才慢悠悠地回答,并告诉他可以从什么书里看到。
  有些书名,少年听说过,有些书,他闻所未闻,这小道长却信手拈来、如数家珍。
  少年忍不住感叹道:“你读过多少书?医书药书、地理异志、正史野史,这世上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吗?”
  顾道人淡淡道:“一个人活的时间长了,难免知道的多一些,而我又是个求知心旺盛的人。我之所以求知,是因为知道自己无知,在旁人看来,好像我已经知道了很多,可我其实什么都不知道。”
  “人的一生有百年,一个王朝有数百年,一种思想的流行或许需要上千年,一个地域文明的形成和繁荣,又需要数千年,而人又在天地间存在了多久?”
  少年抓药的动作渐渐慢了下来,他看着坐在矮凳上的道人,明明是少年模样,却像是一个活了许久的长者。
  顾道人语气悠悠:“什么时候高山是高山,什么时候大海是大海?天上的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星辰陨落时,又落在何方?一方世界便存在亿万年,十方天地,三千世界,又有多少兴衰?我对这世间,实在是所知寥寥。”
  少年道:“可这些,又与你我有什么关系呢?人生短暂,人自身又这么渺小,能顾好自己已不容易。”
  顾道人摸着下巴道:“正因为人的渺小,所以才想要知道,因为风会吹塌我头顶的屋檐,雨会淋湿我脚下的土地,不了解风、不了解雨,那就只能在风雨来时,默默忍受,期待风雨过去,亦或者冻死在风雨中。”
  少年沉默着,将终于抓好的药材拿了过来。
  【作者有话说】
  顾学神看到一道难题,正在做题的人做不出来,一堆人围着说,做不出来就放下吧,丢分也没办法,比起一直想到脑子爆炸想不出解法,放下才是对的,去看后面的题目吧,后面的分拿到了,你整个卷子的分数还是可以的,可做题的人就是在死磕,决定磕它个十年二十年一辈子,顾学神拿出了纸笔和教材,问:你想学吗_(:з」∠)_其实人生的艰难,在于前者才是常理,可顾绛在做的,就是在这种常理中寻求变化,我自己写的时候也会想,人一生能遇到这样一个人,确实称得上贵人。
  第6章
  月明星稀,秋风飒飒,黄花初放。
  天上的圆月如盘,皎洁清光,李寻欢坐在庭院中,看着这样圆的月亮,忽然想起昨天是中秋。
  中秋,他已经有很多年没过中秋了。
  十年前的中秋节,兄长抱病归家,母亲放心不下他也回来了,自己下决心明年入京科考,为的是替父兄分担,好让兄长安心修养。那一年,父亲也赶了回来,他们一家一起在李园过了一个中秋。
  满园菊花开,父母相携而坐,兄长忧郁苍白的脸上也泛起了喜色,诗音倚在母亲身边,小声说着话,偶然回眸,含笑看着他。
  那是他最快乐满足的时候。
  自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这样团圆的日子。
  九年前,他和父亲在京中,母亲、兄长和诗音在家,亲人骨肉两地分离;八年前,兄长病得昏昏沉沉,谁都说他过不了冬日,父亲也因为他有状元之才,却只能得探花,而对朝局、对任性的皇帝越发失望,生了病,所有人都没有心情过中秋;七年前,兄长去世,自那以后,中秋就再也不是中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