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179节
作者:万古青天一株柳      更新:2025-10-13 12:27      字数:2355
  但是现在,他连骂娘的力气都没有了。
  小题大算,大题超算是吧!
  ……
  此时的江旭东脑门子上全是汗。
  他以为几天前,学校出的那张卷子已经够烦了,没想到这张卷子更恶心。
  客观的说,现在高考这张试卷,比起前几天的那张试卷,难度要小。
  但是特么的计算量大啊!
  竞赛生出题,虽然角度刁钻,让你气的吐血。
  但是他们强调的是解题思路,在计算上要求并不大。
  甚至,很多题的计算非常简单,只要思路对了,巧算之下,答案瞬间而出。
  此刻的他很是庆幸。
  幸好这几个月听老幺讲过不少高数真理弹。
  选择题半算半靠高数真理弹轰,第15题填空题就完全是四色定理直接出答案。
  看到第18题时,江旭东很清楚,以这张卷子的调性,他再无可能考出平时145+的水准。
  这个时候只能转变思路,跳过难题,先把简单的做了。
  汲取了上次考试的教训,他直接看向最后两道大题。
  21题,直线方程转圆锥曲线,很一般的题目。
  甚至,江旭东认为,这道题的难度压根儿就不应该出现在这张卷子倒数第二题的位置上。
  有点不配啊!
  完全对不起这张变态卷子的调性。
  他心里有些抓毛。
  是不是自己进误区了?
  没有看见隐藏的条件?
  出题的变态会这么好心?
  反复读了三遍后,江旭东一咬牙,直接开做。
  错了就错了,老子就这个水平,完全看不出来陷阱。
  老幺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万物皆可洛必达,洛不动,强行洛。
  现在老子就这么a了,错了当正确的做!
  刷刷刷,几分钟不到,他便啃下了这道题。
  ……
  第22题,高考压轴题。
  坐在座位上的唐芊影啃着手指,小脸上挂满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数列计数问题。
  我芊影大人,居然会做这道压轴题?
  这是我这个学渣应该做的题吗?
  看着钟上面的时间,漫画眼布灵布灵两下,她决定高攀了。
  杨辉三角。
  这是她们旧教材里面没有的,但黎叔和臭弟弟讲过。
  好简单!
  没花几分钟做完压轴题的唐芊影,回过去看第18、20题的空白,心里不慌了。
  换家战术嘛,最后两道题她敢保证全对,前面的没做起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时,她才优哉游哉的做起第18题。
  至于第20题台风题,她表示,就当是压轴题了,自己这个学渣做不起是应该的。
  ……
  4:23分,当另外一个考场里方宇做完了18题第2小问抬头看时间时,于一航也抬起了头。
  不过和快哭出来的方宇不同,于一航的脸上满是笑容。
  这卷子,出题人真有意思。
  作为全国中学数学界的巅峰,他甚至在做每道题的时候,就可以知道自己哪些好友能做对,哪些好友绝对会错。
  放下笔的看,眼角余光瞥了瞥左手边位置上的那道身影。
  他和卿云被分到了一个考场,一左一右。
  此时的卿云正抱着手,闭目养神。
  于一航微微叹了口气便收回了目光。
  巅峰,有个屁用。
  巅峰之上,才是卿云。
  数学就是这么朴实无华的纯纯比天赋。
  到了后面,天赋的差距,是无法通过努力来弥补的。
  甚至,于一航还知道,卿云之上,还有秦缦缦。
  很简单,世纪初的信奥赛虽然冷门,但是在他们这个阶层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没有扎实的数学功底,信奥赛能获奖吗?
  计算机和函数是密切相关的。
  何况,信奥赛以前还有一个别称:电脑奥数。
  往往信奥赛的最后一道大题,就是函数奥数题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
  秦缦缦在初二的时候,便能拿到信奥赛的国赛金奖,这是何等的……
  变态!
  妖孽都不足以形容。
  别人之所以不参加高中数学联赛,只是没必要而已。
  他很清楚,作为一个集团的继承人,秦缦缦要学的东西有很多。
  竞赛拿奖对普通人来说是荣耀,是财富,但对秦缦缦而言,完全没意义,只是浪费时间。
  闭上眼睛的卿云,此时也在盘算着每个人的得分情况。
  唐芊影只要不犯傻,应该能拿到90分,这基本打平了平时那些所谓的学霸。
  关于这一点,卿云完全没有意外。
  前世便证明了,2003年的数学卷,打的就是做题家的脸。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才是数学教育的目标。
  ‘题海战术’、‘大运动量’、‘见多识广’、‘熟能生巧’,这不是数学的方法。
  这是体育。
  或者说,这不是高考这样国家抡才大典应有的考察方向。
  尽管后世对2003年的高考数学难度一片诟病,但只有身在学术界才明白,那一年,选出来的全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很多年轻的总师,都是那一届的考生。
  砰地一声响,打断了他的思考。
  卿云睁眼看了看,眼里露出怜悯的神色。
  又是一个。
  这已经是他所在教室的第三个考晕倒的人了。
  巡考老师很忙,但也有了经验,第一时间便冲进来掐人中。
  毕竟,这个考场里考晕的不是一两个。
  卿云叹了口气。
  作为亲历者,他很清楚,是什么原因。
  高考历史唯一一次试题泄露,被这届考生遇上了。
  国家在考前紧急启动了备用卷。
  出题人是谁,众说纷纭。
  很多人将矛头指向了葛军大帝。
  毕竟,‘葛军出征,寸草不生’,大帝的皇冠,是用无数考生的眼泪铸就的。
  但是,卿云很清楚,不是葛军。
  葛军出题虽难,但毕竟作为高考命题老师,他的命题是遵循了高考的命题规则的。
  容易题、中档题、难题,3:5:2是规则。
  虽然在葛军的手里会变成难题、更难题、最难题,但依然是按照由浅到深的顺序进行编排。
  梯度明显、难易界限分明。
  但2003年的试卷,却乱了套,每题都有难点,而且顺序乱排。
  让太多的人在前面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后面大题根本没时间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