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281节
作者:万古青天一株柳      更新:2025-10-13 12:27      字数:3374
  而且,现在才哪到哪啊。
  现在还有大西南的水电可以调度使用,等到枯水期……
  关于这一年的记忆,卿云其实印象挺深的。
  那时,高中同学进了大学后,互相打电话,第一句便是,‘你们那停电了没?’
  那时,刚上大学的秦缦缦,投入到了燕京大学数学疯人院的怀抱中,最初却很不适应。
  那段时间,因为燕京停电,他频繁的接着大小姐的电话。
  现在想来,如果那时他时常杀到燕京去,会有什么结果?
  卿云摇了摇头,可惜了,那时没有《重燃2001》……
  否则哪有什么‘吴王扫六合’的事,云帝才是版本答案。
  其实他倒是挺享受停电的,特别是前世一个人的时候。
  停几个小时的电,手机也面临关机的危险,便索性关闭网络,拿出书来看。
  电来了的时候,满心欢喜,第一时间就打开网络刷微博,聊微信,书却是再也看不下去了……
  微微摇曳烛光通过燃烧自身照亮屋子,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蜡烛本身的魔力,整间屋子仿佛有了感情。
  即使电带来了明亮的灯光,却俨然一副冷冰冰的模样。
  抛开大城市的灯红酒绿,摇曳的烛光相伴,仿佛又回到了儿时的时光,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也只够爱一个人……
  想到这里,卿云突然打了个寒颤。
  还是有电好!
  悄悄的摸出手机,赶紧给唐芊影发了一条短信。
  摸黑吃完中午饭,车队便往着郊外的东方厚朴电解铝生产基地前进着。
  第7章 你应该和唐爸换个名字才对
  大白天的,灯火通明是扯蛋。
  但是正常运转中的东方厚朴电解铝生产基地,在周围一片厂区停电的寂静中,显得很是格格不入。
  秦天山自衿的笑着,“现在还是试生产阶段,这电有点浪费了。”
  他表示,自家的煤,自家的电,怎么停电都停不到他那去。
  “当年我们分家的主要原因,便是这个。”秦天川指着眼前连绵不断的厂区,对着卿云说道。
  “当初我们的饲料行业做大了,准备开始多元化经营的时候,你二伯力主要进入到重化工业里面,
  我们其他三个虽然也各有各的想法,但是都一致认为,重化工业搞起来太难了,所以都不同意。
  你二伯一怒之下就提出分家。”
  一边的秦天山摆了摆手,“现在说这个做什么?什么叫‘一怒之下’?那时是妈让我们各走各的,各自验证嘛。”
  秦天川没有搭茬,拍了拍他的肩膀,“现在证明,你这条路是对的。”
  说罢,他扭头又对着卿云说道,“我们之所以当初反对,是因为重化工业,从原料到产品都带有垄断行业的意味。
  而我们这些民营资本怎么去介入,存在太多未知的风险。
  而你二伯……嘿嘿……”
  秦天山嘚瑟的笑着,“我们是92年分的家,一直到去年,我才开始介入到重化工业上。
  我用了整整十年来观察这个行业的兴衰周期,来盘点那些先烈的失误过错。
  他们把前面的雷全部趟完了,我再进入到这个行业里。”
  卿云沉默了一会儿,皱着眉头问道,“二伯,你不担心别人的先发优势吗?
  先发者形成的行业壁垒,不是那么好打破的。
  十年,足够让一个行业变成红海一片的状况,市占率每个点的获得都很困难。
  何况电解铝这个行业,我们国家本来就是在承接着国际产能的转移,这里面的厮杀已经数十年了。”
  秦天山摇了摇头,“先发优势我不否认很重要,但是这是建立在二者成本相差不大的基础上的。”
  他指了指这片连绵的厂区,“我的电价,只有9分钱,我的煤价,只要20元,我的成本是国际厂商的六分之一,国有企业的三分之一。”
  说到这里,他笑了起来,“在这种成本差距下,他们连价格战都不敢和我打,还得拉着我一起组建价格联盟。”
  见卿云了解了,他兴致勃勃的说了起来,“电解铝是高耗能的产业,其主要成本是氧化铝和电力。
  通过这十年的观察,我发现,只有把铝和电力结合起来做才能争取到更大的产业空间。
  而国内的电力公司是出了名的、众所周知的低效率。
  如果我自己发电,不但能供应铝生产,还能卖出去。
  要自己发电,要么是火电,要么是新能源,新能源现在概念倒是挺火的,我还是准备观察观察再说。
  火电就是煤炭发电,这是有着成熟产业和定价机制的,我干脆把煤矿也收购了。
  这样,在电上面,我将成本压缩到了极致。
  你看,华铝每年花在电力上面的钱超过300亿。
  我算了一下,同样的产量,我的电力成本不超过100亿元,这中间就是利润。
  我把煤-铝-电,做成了一道产业链。
  甚至这道产业链随后还可以和饲料业嫁接。”
  秦天川闻言有点愣,“二哥,怎么嫁接?”
  秦天山嘿嘿的笑着,“我正准备过段时间给你说的,让你放一部分饲料产能过来。”
  带着这对翁婿在厂区里走着,秦天山指着输送管道说,“电,肯定不能制成饲料。
  但是发电产生的大量蒸汽可以二次利用,如果做热电联产,正好可以利用这部分热量去合成饲料的原材料——赖氨酸。
  而生产发电剩余的蒸汽,甚至还可以将生产赖氨酸产生的废水全部浓缩掉,成为微量元素添加剂。
  将之注入牛羊饲料里,既达到环保的目的又降低饲料的成本。”
  说到这里,他拉着两人上了高台,指着厂区说到,
  “就这样,在这个工厂里就形成了:煤铝电复合-电热联产-赖氨酸-饲料的庞大产业链。
  而且在这个工厂开工之前,我已经在聊城投资了7.5亿元生产铝锭和铝业深加工,同时在三门峡启动投资45亿元的年产105万吨的氧化铝工程,
  我可以做到所有的原材料全部自产,所有的粗加工产品转化为深加工产品。
  这一系列的组合投资形成了一个产业闭环,也就是现在提倡的循环产业……”
  坐在生产车间的调度室里,秦天山开始打着总结,“小卿,你记住。
  成本和效率,是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因素。”
  说话间,他将手里的《成本管理日报表》递给了卿云,“这个表,有142个数据,包括矿耗、电耗、煤耗……”
  “我看某个企业的报告,说整个电解铝行业的人均产能是30吨,他们达到42吨,是个巨大的进步。”
  说罢,他指了指外面的生产车间,“你们猜猜看,我这里人均产能是多少?”
  卿云作为晚辈,自然得凑趣,“80吨?”
  秦天山哈哈大笑着,“现在还是试运行阶段,东方厚朴的人均产能是300吨,是行业的十倍。“
  见卿云被震住了,他伸手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卿,十年之内,我要把人均产能再提高一倍。”
  手指敲了敲《成本管理日报表》,“还有进步的空间,这142个数据里,每个地方都还可以省。”
  说罢,他又拍了拍卿云的肩膀,“二伯教你一个经验,战略如果停留在纸上,那都是虚的,是唬人、骗自己的。
  要让战略真正落地,就必须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内部做起。”
  ……
  “你二伯是向管理要效益的高手,不,应该可以说是宗师了。
  他的经营理念已经到了极致,我们四兄弟里面他算得上商道教父。”
  卿云点了点头,“二伯的经验确实可以部分借鉴。”
  秦天川往外斜了斜肩膀,而后探手给了他一个大比斗,“小伙子,飘了哈!”
  卿云望着飞机经济舱的格局有点无语。
  他这么大一坨,还坐中间的位置,让秦天川打他都得先往外面靠靠。
  无奈的看着这便宜老丈人,他撇了撇嘴,“爸,我不相信你看不出来,二伯这套只适合重化工业。
  这一套放在其他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带来的只有质量下降。”
  秦天川叹了口气,伸手过去揉了揉他脑袋,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你二伯……赚的太多了。”
  赚得太多,有的时候是错误。
  不过,卿云的点头附和,却让秦天川愣了一下,“真懂?”
  卿云嘿嘿的笑着,“爸,你带我去黎宁那聊了那么久,我又不是傻子,产权界限嘛。”
  秦天川讶然失笑,他本来还有些不想讲的。
  长老们定下的理想战略格局是,靠‘轻小集加’起家的民营企业在产业下游的完全竞争领域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而大型国有企业则全盘控制上游的若干垄断性行业。
  楚河汉界,泾渭分明。
  但是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不过秦天川还是不打算给卿云讲透这一节。
  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在实践中去体悟。
  因为这些框框架架,随着行业的不同,创始人的不同,外界看待的态度也不同。
  卿云想做的新兴产业,这是国家准备放水养鱼的行业,产权界限没那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