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291节
作者:
万古青天一株柳 更新:2025-10-13 12:27 字数:3591
“秦董,我需要您的帮助,大概30个亿,股权比例您控股都行。
给我一年的时间,我能过这一关。”
秦天川闻言有点意外,“一年时间?”
虽然他不涉足房地产业,但他家老二老三都有这方面的业务。
他很清楚,从拍下土地到规划设计再到开盘销售,一般起码需要1年的开发周期,销售完毕还需要再加上半年左右的时间。
面对秦天川的疑问,孙红兵像是恢复了此前的自信,
“秦董,其实……房地产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行业。”
他忽地笑了起来,指了指一旁的卿云,
“您女婿如果想做这个行业,他一定能成为这个行业的领袖。”
冲着正在摆出自谦表情的卿云点了点头,孙红兵叹了口气,
“其实,这个行业,只是数学游戏。
秦董,小卿,它的本质很简单,就是一个公式。”
找服务员拿过纸笔,孙红兵开始比划起来,“一个楼盘的净现金流取决于‘购买土地’、‘建造周期’、‘项目销售’这三大模块。
一个房产公司的净现金流,取决于手上各楼盘的净现金流总和。
也就是说,各个楼盘的净现金流汇总到一起的速度,在一个规定的期间内,是一个房产公司年度利润多寡的决定性因素。
那么实际上,房产公司的盈利能力,就等同于‘购买土地’、‘建造周期’、‘项目销售’这三大模块的速度。”
见刚刚孙红兵牵了话头,卿云也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也就是说,孙总,您认为公式里面,速度这个变量,是决定这个行业利润多寡的决定性因素?”
孙红兵笑着点了点头,“是的,我知道,很多人说是杠杆的利用率。
但杠杆这玩意儿,整个行业里都是一样的,能获得贷款的渠道就那么多。
速度才是这个行业的唯一答案。”
此时的孙红兵,其实挺感激卿云这样的提问。
孙红兵自己也算一方大佬,他很清楚大佬时间的珍贵,卿云的提问,为他争取到了时间。
他心里很明白秦天川对这个女婿的看重,干脆为他详细的解惑,顺带也向着秦天川详细说明着自己的经营理念。
“瞬驰最重要的战略基点就是对现金流的严格控制,把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到极限。”
他指着自己列出的三大板块,“购买土地上,我从不和地方协商拿地,我所有的土地都是通过竞拍方式拿到的。
而且我只拿生地,这些土地都是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或者规划中的新中心。
生地,往往不被那些注重短期效益的当地开发商看好,竞争相对不激烈,而且有未来升值的潜力,基本上也没有拆迁的遗留问题。
这就确保了我拿到的地,是无需再经历土地整理阶段,这为我节约了半年的时间。
因为是生地,我也有了后面和当地博弈的底气,我如果迟迟不开发,他们也急。”
接过秦天川散过来的烟,孙红兵心里笑了笑。
这一小局,他赌赢了。
秦天川果然对这个女婿很是栽培。
“第二便是建造周期速度。在这上面,我将普遍需要1-2年的开盘周期缩短到了6个月。”
说到这里他轻轻一笑,“去年9月,瞬驰在津门市塘沽区拍到了一块40万平米的地块,从进场施工到开盘销售,我只花了两个月时间。”
听到这里秦天川都呆了,一脸惊讶的问着,“小孙,你怎么做到的?
按照预售办法,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要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才能取得预售证。”
他都不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的取得时间了,孙红兵这两个月拿到预售证的操作,太特么的极限操作了。
孙红兵缓缓说道,“秦董,一般施工企业的毛利率,按照建筑规范的规定被核定是8%-20%,实际上基本都是8%左右。
我承诺给他们20%,但是要求他们全额带资进场。钱是他们垫的,资金成本在他们,所以他们才是最前期工期最关心的人。”
卿云闻言讶然失笑。
他突然想起了几年后那部叫做《奋斗》的青春偶像剧。
漏风小棉袄米莱就是这么帮衬陆涛的,让她爸这个建筑商带资进场。
孙红兵笑了一下,“当然,津门这个项目是有一定偶然性的。
这个地块本身带着一定的任务性质,所以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我做到了两个月。
但是,瞬驰在各地的项目,都是以6个月作为最迟开盘期限。
规划、建造的时间缩短,让瞬驰的获利能力大增。
特别是在所谓的三线城市,比如荆州、榆次这些地方,我只需要投入几千万购地。
4-6个月就开盘收钱,一般开盘当天我便收回了所有的成本,剩下的全是利润,也会在3个月内完成清盘。”
说到这里,他更加耐心的为卿云‘讲解’着,
“瞬驰的商业模式就在于‘缩短从现金到现金的周期’。
现金流体现了一家开发商的实战能力,为了顺应瞬驰的全国战略,我的预算从半年调整一次缩短到月,进而现在缩短到周。
资金管理上,我甚至做到了以天为单位。
每个项目的开工开盘时间、回款、现金调度,一切以天为单位,任何一个时间节点均不得有延误的借口。
所有的业务开展全部围绕现金流来进行,全公司统一调度资金。
这是内部控制,外部上面,我决定一块土地的取舍,一是考虑低价,二是看付款方式的优劣。
拍下地块后,我会极力的和地方商谈降低首付款的比例和延长结算的周期,如果这方面有弹性的空间,我宁肯提高土地的购买价格。
这不是在败家,而是我对整个房地产产业的长期看好,用眼前的利益来换时间。
因为无论我怎么买,在随后地价快速上涨的过程中,我都是在便宜的时间入手的。
同时,因为有我的存在,地方也会非常的欢迎,因为我也间接抬高了周边下一宗土地的起拍价。”
说罢,他笑了笑,“当然,我也承认,这是我摊子铺的太大,太缺钱了导致的。”
而后他却冲着卿云挤了挤眼睛,指了指公式,“但我相信,你会理解。”
卿云哭笑不得点点头,“孙总,您可真是在做数学题啊,不断的求极限。”
孙红兵也是一个学霸,15岁便考入武汉大学水利专业(武汉水利电力学院),21岁当很多人大学都还没毕业的时候,他便取得华清大学工学硕士学位。
他不继续读下去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当年对某个世纪工程投票结果不满,认为学术界太无用了。
“是的,就是不断的求极限,公式就摆在这里。
房地产的本质就是速度,现金流的速度,一个关于速度的数字游戏,不断的挑战安全边界。
只不过,我没掌握好这个平衡,所以出现了今天的困局。”
孙红兵回答的很坦率,并没有避讳自己陷入困局的原因。
卿云闻言心里却是明白了过来。
如果仅仅从战略本身而言,孙红兵无疑是一个天才。
他一眼看穿了房地产产业的暴涨特质,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科学紧凑的策略获得了最大的成功。
2001年的瞬驰年销售额不过8亿,行业霸主万可的年销售额45亿。
2003年的瞬驰年销售额45亿,行业霸主万可是63亿。
2004年的瞬驰年销售额达到了100亿,是万可和富利的总和。
但是当时的王师一点都不慌。
就在这一年,瞬驰的危机全面爆发。
因为,这是一个明眼人一眼便能看见失败的结局,毫无技术含量。
2004年瞬驰的辉煌,不过是在垂死挣扎,因为早在2003年7月,瞬驰的‘现金流方程’便没有了正数解。
随着负数的叠加计算,快速周转下,资金池很快便会枯竭。
瞬驰的行业第一,是一场悲壮的登顶。
卿云拿起笔,开始在纸上算了起来。
倒也不复杂,在孙红兵给定的几个参数下,很快所需资金便出来了。
“29.6亿。”
孙红兵点了点头,“大差不差,我算也是需要30亿左右,瞬驰才能渡过这一关。”
秦天川听明白了,也就是说,孙红兵认为,此刻瞬驰终止一切拿地计划,在足量资金的支撑下,他是有把握在一年之内,将手里所有的楼盘开发销售完毕的。
瞬驰,也就自然起死回生。
秦天川摇了摇头,“但你这样做,在我看来没有任何意义。
这么一来,一年后你把我的钱一还,你手里就只剩下几个亿现金而已。
当然,比起2000年你手里只有不到1个亿的现金来说,增长的非常快了。
但房地产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地,而不是现金。
只有现金,相当于是你把公司全部清盘了,重头来过。
我且不说你耽误的发展时间,几个亿的现金,按照你刚刚测算的土地价格趋势,你在一线城市地都拿不起。”
孙红兵耸了耸肩膀,“所以我建议您是增资入股,只要秦董你的资金在里面不撤走,一年后我就有钱继续拿地。”
卿云笑了一下,“孙总,您这就说的不厚道了,实际上如果厚朴的资金不撤走,你根本无需停止拿地。”
他敲了敲桌上的纸,“我爸的资金一进来,从现在到明年一季度末的缴款期限,还有9个月。
你只需要不断的在三线城市拿地开发,按照你的速度,可以滚上两轮,足够支付土地款了。
我算过,完全足够,30个亿,足以让你不受这次危机的影响。”
孙红兵此时有点懊悔把公式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