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348节
作者:万古青天一株柳      更新:2025-10-13 12:28      字数:2936
  石广勇摇了摇头,“应该是双主业运营,秦天川经营药企,毕竟厚朴也有药企,他可以将厚朴的药企注入到復旦复华。
  然后通过復旦复华取得it业全牌照后,对公司进行分拆,将药业独立出去,让卿云专心运作復旦复华。”
  众人琢磨了一下,大致也应该是这样。
  李副校长呆呆的坐在那里,不发一言。
  他万万没想到,这群孔乙己,居然七凑八凑的,分析的和他发小杨志远他们幻想集团分析的一模一样。
  甚至,还更详细。
  读书人一个比一个阴啊!
  他挠了挠头发,心里琢磨着,是不是回家还是把自己那不争气的学渣儿子给逼上一逼?
  才初中,还来得及!
  以前他还打算送出国的。
  不行,待会一定得把消息传出去,不然幻想那边不好应对了。
  王德超沉吟片刻,点了石广勇的名,
  “小石,你怎么看?资本市场上的东西,我们几个老家伙确实不懂。
  专业的事情还是要听专业意见,你大胆说。”
  众人也纷纷的点着头。
  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如果没有石广勇一顿操作猛如虎的分析,众人还在前面绕着圈子,纠结着是不是全部转让。
  这资本市场上的游戏规则,实在是太恶心了。
  闹不好明天就会被秦天川打个措手不及。
  石广勇想了想,“我有上中下三策,供各位领导选择。”
  许增白了他一眼,扔过去一根烟,“小石,你都四十岁了,还这么皮!”
  旁边的郑副书记从他烟盒里抢过了烟,手上一根根的散着,嘴上却笑着,
  “这说明了一件事,只要老婆娶得好,男人就永远18岁,是吧,小石?”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汪源也凑着趣,“小石,你们也该考虑要孩子了,趁人家小桃年轻,早点生,身体恢复也快,不走样。”
  李副校长妒忌的看了石广勇一眼。
  石广勇那樱花老婆,确实漂亮,主要那身段前凸后翘的,太勾人了。
  而且性格也好!
  大丈夫,娶妻当如是也!
  第42章 资本了不起啊!
  李副校长在心里郁闷的叹了口气。
  石广勇这小子……
  运气也忒好了!
  老天爷真是不公平!
  凭啥自家的就是一辆坦克!
  李副校长越看石广勇越不顺眼。
  你小子以后千万别落在我手里,否则……
  李副校长的嘴角不由自主的翘了起来。
  听说,樱花国的女人都挺有奉献精神的。
  “夫人,您也不想……”
  面对众人的调侃,不知道自己妻子被人歪歪的石广勇谦笑了两声,嘴里是‘贱内’,心里却是喜滋滋的。
  这群老不羞!
  说起这种事来,就一个个精神的很!
  谁叫你们那么早结婚的?
  点燃烟抽了两口后,石广勇认真的说了起来,
  “下策,就是我们刚刚说的,完全符合秦天川的愿望,按照14%的持股比例转让,我们要承担巨大的决策风险。
  但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秦天川在经营一道上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因此复华也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作为股东,我们每年获得的收益也应该很客观。
  中策,转让后我们的股权比例保持在第三大股东位置上。
  这样做,既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又实现了套利,我草算了一下我们有接近15个亿的投资收益入账。
  而后,每年的收益相比下策所说的,要减少一点,但也不多。”
  众人闻言有点呆愣,刚刚推测的结果里,最好的情况,竟然是石广勇嘴里的中策,不由得更来了兴致。
  “那上策呢?”许增着急的问道。
  石广勇也没有卖关子,“上策就是换个思路,我们的校企改革,完全不走股权转让的路径。”
  “这……”众人顿时呆住了。
  石广勇没有给他们议论的时间,快速的说着,
  “当初国家在最初划定三校进行校企改革试点的时候,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
  当时的復旦大学,还没有合并华亭医科大学。
  基于当时的实际情况下,当时的领导班子认为復旦复华和復旦大学的关联度不高,同时也是为了筹措经费,制定的股权转让方案。
  我们的‘股权转让’与燕大的‘职业经理人代理’、华清的‘校企资本运营’,并列为三大校企改革的路径。
  那么目前看来,燕大的路子显然失败了,而且面临重大的国有资产流失,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华清的路子,从目前来看,是最适合我们当前国情的。
  即保障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可控,又实现了市场化的活力。
  学校对企业除了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外,还承担把科研成果以经营性资产形态向企业投资,孵化新的企业并不断向企业输送科技、管理人才的责任,逐步完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之间的良性循环。”
  见众人不自觉的点着头,石广勇继续说着,
  “既然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更,在整合了华亭医科大学、药科大学、海洋海事大学后,学校的学科设置上在医学、药学上面和復旦复华已经产生了强联系。
  学校的科研成果,也可以注入到復旦复华中去,不仅仅是增强復旦复华的实力,而且也是解决学校经费的一种手段。
  比如袁老的蛋白质科技实验室,完全可以和復旦复华共建,复华再以这个名目,在资本市场上开展定向融资募集资金。
  也可以学校先搞出成果,然后卖给上市公司。
  28个亿,只是一次性的收益,而这上策,是长期的金饭碗。”
  众人嘶了一声,郑副书记紧张的问着,“小石,我理解你的想法,医药相关的倒是可以,但是其他学科的科研成果呢?”
  石广勇笑了笑,“那就要看学校的魄力有多大了。”
  王德超闻言嗤笑了一声,“什么魄力?无非是脸嘛!
  小石你大胆说,我王德超啥都要,唯独不要脸。”
  他大概听懂了,无非就是在股市里面割韭菜而已。
  众人哈哈大笑着,许增凑着趣,
  “王老,这话说的,就是在打我这个常务副校长的脸了。
  小石,你尽管说,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是科研的态度,校长说的对,无非是脸嘛。”
  石广勇嘿嘿笑着,“秦天川那两翁婿的做法,倒是启发了我。
  我们完全可以以复华作为投资平台,或者在复华之上设立一个投资平台,多设立几家公司,让每个工科院系独立上市……”
  随着石广勇的讲述,众人也在心里评估着可能性。
  所有院系都上市,这办不到。
  但是计算机、生物、医疗、材料、汽车……这些学院倒也不是不行。
  郑副书记扣着眉毛,“但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是秦天川明天就要展开收购谈判了……”
  许增也皱着眉头叹着气,“小石,你这上策虽好,但是我们现在是挡无可挡。
  按照你的说法,如果我们明天完全拒绝,秦天川完全可以启动那个什么……对,要约收购。”
  众人也是一脸苦相。
  这上策,就像画出来的一块饼,让他们心痒痒的。
  在有持续现金流的情况下,那28个亿,在復旦大学校领导班子眼里,突然就不香了。
  “小石,这是不是算是你们这行嘴里说的什么‘门口的野蛮人’?”
  石广勇无奈的点了点头,“确实,这种玩法,按照资本市场的规则来说,是无解的。”
  说罢,他犹豫了片刻,“除非……有其他非市场化的因素。”
  话里说的含糊,但在座的一听便明白了。
  毕竟,非市场化因素,他们擅长。
  汪源沉默了一会儿,望向了王德超,“校长,要不,找人协调一下?”
  石广勇最烦的便是这种‘非市场化因素’。
  但是落在自己学校身上,他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最好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