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352节
作者:万古青天一株柳      更新:2025-10-13 12:28      字数:3101
  杨志远嘿嘿笑着,“这不是应该庆祝庆祝吗?我就自作主张安排食堂做的,算我请老师的。”
  智柳没好气的手指点了点他,“下次不许了!”
  ……
  2003年7月17日 7:40
  七月中旬的锦城最是闷热不过,早上的气温并不高,但足以让人从汗水淋漓中起床。
  全国人民都在早九晚五的时候,报社的作息时间却和大学生一般,坚持着早八。
  不过更苦逼的是,学生有寒暑假,但是打工人却没有。
  记者这个工作更是如此,上进心强一点,便是全年无休的节奏。
  公交车门口的刘涓涓叹了口气,紧了紧挎在身上的大包,义无反顾的冲下了车。
  迎面而来的,便是脱离空调范围后空气中的湿漉漉热气。
  她很想买辆车来代步,哪怕是辆哈飞路宝也好。
  可是打工人打工命,命不好的她,完全没这个能力供车。
  打工致富,这完全是天方夜谭。
  龙蛇各有道,每个行业都有自己来钱的渠道。
  比如网站编辑,主要的工作就是转载其他媒体的稿子。
  每天都有类似kpi的考核,要完成一定的数量类似100or200篇,才能拿到全额的绩效工资。
  但是如果他发客户的推广稿件,一篇几十块,每天来个10篇左右,一个月下来远比自己的工资高。
  而且全是个人收入,私下交易还不用缴税。
  媒体记者的灰色收入也是跟随着他的工作内容产生的。
  比如说,某企业私下里找到某记者,请他给自己写一篇报道,发布出来就给一笔钱。
  反正记者的工作,本来就是写稿子嘛。
  这样,记者每月悄悄的写几篇“客户稿”,收入颇丰。
  这只是灰色收入来源之一。
  记者平时去采访企业家、参加发布会,企业请旅游,逢年过节的,都能收到车马费等现金红包(500-1000元不等)和礼品。
  再比如,作为撰稿人替企业写稿,一篇1000左右。
  不过,这些都是小额收入。
  对于记者而言,一些没有发出去的稿件,才是最值钱的。
  哪怕是在物价低廉的世纪初,这样的稿件也是6位数起步。
  无非是刊印之前,先让相关企业预览部分的内容而已。
  钱到位,稿件不稿件的就无关紧要了,都是‘还不成熟’的内容,需要雕琢。
  一来二去,大家都成为了朋友,客户稿的资源也就有了。
  作为一个入行还没两年的菜鸟记者,刘涓涓还没有固定的企业朋友,自然连小额收入都不会有。
  在报社大楼背后小巷子里的包子店门口买了个包子,一杯豆浆,刘娟娟站在路边恶狠狠的咬着。
  没办法,包子这种味道大的食物,是被办公室明令禁止的。
  但刘涓涓最好的便是这一口,只能忍耐着闷热站在店门口吃着。
  该死的top集团!
  穷酸的宋儒华!
  她原本以为,去年报社曝光top是因为价格没谈好。
  刘涓涓写完稿件后,开了个行业最低价,满怀信心的发到了top集团一号人物戴礼辉的私人邮箱,却石沉大海。
  10w都舍不得掏!
  怪不得之前会被前辈们曝光。
  还耗费了她几个月的时间调查。
  到头来只有报社的一千多刊面费。
  她越想越气,手里的包子都不香了。
  狠狠地啜了一口豆浆,她准备今天翻翻企业名录,看看下一步把工作重点放在哪家企业比较合适。
  “请问,您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刘涓涓记者吗?”
  耳边传来了一道男人浑厚磁性的声音,很是好听,让人心生好感。
  刘涓涓缓缓的将耳边的碎发绾了起来,露出自己的侧颜,而后这才抬起头来微微一笑,
  “是的,有……啊!”
  让她万万没想到的事,迎接她温婉笑容的,却是一记重重的铁拳砸在她脸上。
  刘涓涓顿时就被打懵了,她甚至第一时间都没感到痛楚。
  特么的瞎了眼了吗?
  老娘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好吧小家碧玉的弱女子,你居然下的了手?
  她呆呆的望着眼前带着头套的男子,一脸的难以置信。
  随后,她又惊奇的看见了天空上的飞过的小鸟,而后传来的是头皮的痛楚。
  直到过了一两秒后,她才坐在地上杀猪般的叫了起来。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竟然有人当街行凶?!
  随之而来的,却是好几个蒙着脸的便装男子对她进行着拳打脚踢。
  男人们很有分寸,没有动用什么工具武器,只是用着拳头与腿。
  配合的也很是熟练,一人拉起刘涓涓的手臂,另一人便是一肘狠狠的砸下。
  咔嚓!
  没等刘涓涓的惨叫出身,又是一人抱着她的肩膀,一人扯着她的右腿,而后旁边一人重重的踹了上去。
  刘涓涓可以清楚的听到自己骨折的声音。
  年轻女人的惨叫引起了路人的注意,却被站在圈外那几个膀大腰圆的蒙头男子玩味的眼神给震得不敢上前一步,只能驻足在远处围观着。
  流氓太多,好人不够用。
  有点正义感的人纷纷找着电话呼叫着巡捕。
  蒙着头的杨炳南看着这情况,嘴角翘了起来。
  从距离此地最近的巡捕房出警,至少需要7分钟的时间。
  7分钟,快一点的,裤子都提起来了。
  援兵总在英雄倒下的那一刻才会登场嘛。
  不过他也不想玩什么极限操作,等到巡捕来了后再玩极限飞车,那是影视剧的情节。
  打足三分钟后,他转身走进圈内,确认一只手一条腿被打断后,拍了拍已经刘涓涓那已经吓傻了脸,便站了起来。
  作为一个打手,这么多电视剧电影教导过他,反派死于废话。
  有的时候,但凡少说一句废话,主角都活不了。
  刘涓涓现在也应该清楚是因为什么断的手脚。
  人狠话不多的杨炳南挥了挥手,一行人跳上路边等候的两辆面包车,便飞速的撤离了现场。
  两辆面包车在锦城的大街小巷上穿梭着,不多时便分了开来,一辆朝着荷花池开去,一辆则直奔电脑城。
  这两个地方,多的是他们现在乘坐的这种面包车。
  杨炳南在确认了人头齐全后,自己在一条小路上下了车。
  而车辆也沿路走走停停,躲在监控的死角里,换了好几次车牌,也纷纷的下着人。
  其他的人躲两天听听风声就完了,杨炳南电话确认另外一辆车的情况后,打了一辆的士自己回了公司复命。
  反正他又没动手,顶天了就是拍了拍脸而已,就算被逮住后,也不过是赔礼道歉,给钱都不用。
  ……
  走下公交车,磨磨蹭蹭在top华亭研究院外面抽烟的方圆,是top的资深程序猿。
  还没到上班时间,这个时候进去,完全没有意义。
  打工人就要有打工魂,早到公司一分钟就算他输。
  说是资深,和技术没多大的关系,其实也就是在top呆的时间比较长。
  毕竟,众所周知,top是一家it业生产概念的房地产公司。
  但是管理又是按照it业的管理,上班时间在工区里是不能抽烟的。
  抓紧时间过烟瘾的方圆,也记不得自己做的上一个软件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他只记得,公司的最后一个软件,是个内部的erp项目,还是宋主席亲手主抓的集团管理项目。
  大概是2001年的春天,这个项目由top华亭研究院和炎黄在线同时开发,经内部评比后,在决定哪个产品上线使用。
  双方在三个月时间里进行封闭式开发,五一节假期都没能休息。
  在时间结束时,华亭研究院小组的技术人员提供了厚达200多页的开发文档,而炎黄在线小组仅提供了一份10来页的文档。
  在集团公开试用的两周时间里,双方进行了公开的水平较量,结果炎黄在线所开发的系统多次被华亭研究院人员摧毁。
  甚至该系统的权限管理都存在严重的问题:
  一个底层的员工可以直接任命整个集团的董事长和各级管理人员,直接删除修改任何一级的组织结构。
  就是炎黄在线这样一个垃圾系统竟然被集团宣布采用。
  方圆等人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但一个知情人员透露,这个结果在开始之前就已经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