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421节
作者:万古青天一株柳      更新:2025-10-13 12:29      字数:3392
  幻想偷偷背刺因特尔的消息,向不向总部汇报,在杨诩看来,是个两难的问题。
  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弊端。
  报,因特尔绝对会向幻想进行施压,同时,那群老爷子虽然经常会犯糊涂,但面对这种情况在因特尔和bmd几十年的竞争里,已经变成流程化的操作模式。
  不仅会施压幻想集团,同时也会对所有的华国品牌商进行敲山震虎。
  别的不说,光是一年一算的销售返点卡住不发和宣发费用的取消补贴,就够这些厂商伤筋动骨了。
  这年头,存量市场里卖电脑,没有核心技术的厂商,和客户就是单纯的交个朋友而已。
  明明是总装的钱,结果被因特尔这种配件商给全部赚走了。
  品牌机厂商就指着外设、服务和配件商的返点,以及如因特尔这种上游给出来的宣发费用补贴而活着。
  这也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产业链末端企业的悲哀,挣不到附加值增值的钱。
  杨诩上报的结果,是因特尔收拾了所有品牌商。而对杨诩想要帮助的炎黄来说,获取的利益完全没有不报来的大。
  但不报,卿云要想获得这些利益,就得等上一段时间。
  耸了耸肩膀,卿云毫不在意的说着,“报啊,不报,我哪划拉的来那么多技术?”
  杨诩乜了他一眼,“等到他们事发的时候,你照样也能划拉的到那么多技术,还是因特尔主动给的,何必呢。”
  当然,这个主动,便是他杨诩‘临机决断’的主动了。
  卿云又摇了摇头,“要等差不多一年,我可不想等,时间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人生苦短,只争朝夕。”
  这就是杨诩不向上汇报的弊端,收益可以最大化,但牺牲的是发展的时间。
  撇撇嘴,杨诩无奈的说道,“这会儿你又急起来了?开始那稳如老狗的劲儿呢?”
  “直道加速嘛,没啥风险的时候,当然要贪一把喽。”
  听了这话,杨诩也只能竖起中指,“你特么的是真的苟!”
  说罢,他擦了擦嘴,“那待会我就上报了,82折难度系数太大,多要点那些落后技术吧。”
  卿云嘿嘿笑着,“没事,你看着办,你办事我放心。”
  杨诩想要骂几句,却被卿云的下一句话给憋了回去。
  “我觉得,其实因特尔可以和我这边展开战略协同。”
  “怎么协同?”
  “我听说因特尔要在华国建立封装厂,锦城就挺不错的。”
  杨诩白了他一眼,“你产业园旁边就更不错了是吧?”
  望着身边少年那无耻的嘴脸,杨诩都被气笑了,“你说华亭,我都想得过去,锦城?平白无故的多一块运费,你来掏?”
  卿云嗤笑了一声,“我不否认,华亭是华国当之无愧的半导体之城,但是华亭有两个致命的缺陷。”
  杨诩愣了一下,下意识的问道,“什么缺陷?我看你小子未来好几年都要在华亭发展的。”
  望着卿云摇动的手指,杨诩怒了,“你穆大叔啊!你娃儿再摇手指,信不信我给你撇断!”
  最主要的是,在这小子面前,杨诩很是有点无力感。
  这个妖孽,总会有些天马行空的思路出来,打破他的固有思维,偏偏想想还挺合理的。
  太没成就感了。
  卿云无奈的收回了手指,“第一,是房价,华亭的房价太高。”
  杨诩懵了一下,随即诘问着,“房价关因特尔啥事?”
  卿云乜了他一眼,“就华亭的房价,你觉得你能在哪里建厂?离市区近了,技术工人买不起房子,离市区远点,工程师又不愿意去。”
  见杨诩还有点不服气,卿云继续说着,“燕京、鹏城,也是一个道理。
  老外不懂房子的事情,你作为一个华国人应该懂。丈母娘,是普通人一辈子最大的boss。”
  杨诩听了也只能感慨了一句,“房事决定了房事,没办法的事情。”
  卿云扳着手指数着,“从各个城市的it行业的基础来看,再往下走,就是锦城、长安、江城三个城市。”
  杨诩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对啊,江城交通便利,长安也有西交大和西电科,不比锦城电科差多少。”
  卿云挑了挑眉头,“江城,那营商环境我就不说了,重点是江城本身没有半导体产业配套的人员。
  锦城和长安,得益于院校的布局,不仅有领头的大学,还有很多中专院校进行配套,所以江城得排除。”
  说到长安的时候,卿云有点憋不住笑了,“至于长安那地方……哈哈哈哈!
  老杨,工地开工挖到一个古墓,你建厂估计就要等个三五年的!
  要是一不小心是个帝王墓,那你就摊上事了,十年八年都完不了事。”
  一条地铁线从前期立项开始到最后修成,可以花18年的时间。
  十三朝古都,开玩笑呢!
  长安修地铁,最高兴的便是考古队。
  挖不完,根本挖不完。
  就像因特尔的技术库一般,24000多个专利技术,还不包含卿云想要的那些已经过了专利期的技术。
  这些过期的专利,其实也很恶心,派生产物太多,随便加一条进行分案,便是新的专利。
  所以这些技术还有的扯。
  杨诩想起长安的地铁也是郁闷。
  长安93年便开始了地铁立项,是最早的一批城市,但是到了2003年,都还在线路勘察中。
  原因便是到处都是古墓……
  无奈的摇摇头,杨诩也是好笑,“因特尔确实有计划将封测厂设在华国本土,也是出于人工的考虑,锦城确实是首选。”
  说到这里,他白了卿云一眼,“那我明天就去你厂区旁边看看,但你确定锦城给配套会给到那里?”
  卿云笑了。
  这本就是随后要发生的事情,只是他把地块稍微挪挪而已。
  “你放心,锦城本就是打算在那个板块搞高科技产业的。”
  杨诩嗤笑了一声,“就犀浦那个板块?高科技?”
  鸟不生蛋的地方,科研人员不是人是吧?
  卿云嘿嘿笑着,“当我不懂是吧?半导体封装,算个屁的高科技!说白了就是一个电子厂!
  你们也就是欺负地方不懂而已!要是我是地方的头头,能给你个配套的地块算不错了。”
  第21章 来个一条龙?
  懂行的人一起聊天,有的时候就是非常的没意思。
  因为忽悠不到对方。
  杨诩也只能无奈的笑笑,半导体四大制程模块,光罩、芯圆、封装、终测,从前往后,技术含量断崖式递减。
  最后一道终测,如果说稍加培训的民工就可以完成,这可能过分了点,但中专生足够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卿云乜了他一眼,“也就是起步资金太高了而已,你们准备投多少?”
  杨诩好笑的望着他,“放心,反正满足你的需求是没问题的。
  根据总部的设计,确定在华封测厂的一期投资预算是不超过4亿美刀。
  当然,这要看地点,各个城市的建厂成本不相同,但也差距不大。
  二期看情况,因特尔是希望能够满足全球供应的三分之一,所以二期投资应该不会少于16亿美刀。
  整个封测厂的总预算是20亿美刀。”
  卿云闻言顿时便默然了。
  这还只是技术含量最低的封测阶段,一个封测厂就需要20亿美刀。
  还别说前面的晶圆和光罩了,这两个不仅仅是人类科技的最高水平代表,也是实打实的吞金兽。
  四个制程模块下来,没个200亿美刀,搞不定的。
  杨诩见他闷在那里不开腔,心知肚明是啥原因,也不禁好笑起来。
  拍了拍他的肩膀,杨诩少见的认真说着,“小子,你还年轻。再说了,你操那么多心干啥?
  有些事情吧,不是一个人能解决的。而有些东西,也不应该是你一个人能拥有的。”
  一个民营企业,想把四个制程模块全部抓在手里,是嫌自己脖子太硬了还是嫌国家的刀不够快?
  找死也不是这种找法。
  说罢,杨诩轻笑了一声,“小子,你要学会相信人,相信团队的力量,最重要的是,你要相信国家。”
  卿云心里腹诽着几句见不得人的话,但面上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杨诩最后的最后一句话,代表着信仰。
  如果你连国家都不相信了,你还能相信什么?或者说,你活在这个国家里,还有什么意义?
  别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有个信仰,好歹有个盼头。
  卿云很清楚杨诩想要给他表达什么意思。
  但是现在的很多事情,在他这个后世重生回来的人看来就是很扯蛋了。
  做实事的,始终不如骗补的会编。
  算了,还是向任老爷子学习呗,苦逼赚钱养科研,就是那些可爱的小钱钱……
  在那兔的影响下,他甚至脑海里已经有了画面。
  自己手里收着辛苦赚来得绿色的美刀,而后转眼间,这些钱钱都一张张排列整齐的向着天空中几个吞金兽的嘴里飘去,而自己的脸上毫无表情。
  待杨诩酒足饭饱,俩人下楼站在马路边等车的时候,卿云歪着头问他,“明天签约?”
  杨诩闻言摇摇头,嗤笑出声,“你太看得起因特尔的效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