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431节
作者:万古青天一株柳      更新:2025-10-13 12:29      字数:3842
  第34章 拿来主义
  高友平所说的这个笑话确实是笑话,却也是众多程序猿的辛酸泪。
  在卿云看来,这个笑话基本上也是一款产品的研发全流程中,和客户所能遇上的大部分问题。
  中间既有客户的奇葩要求和异想天开的想法,也有不懂技术的市场人员给添的乱子。
  他也听出来高友平的意思了,其实市场人员稍微懂点技术,可以避免很多麻烦事。
  高友平耸了耸肩膀,“以上只是夸张的比拟手法,例子我是举得极端了点。
  但里面那个悲催的大厨,也确实是现在技术人员的现状。
  小卿总,我们说到哪儿算哪啊。”
  卿云笑眯眯的点了点头,“之所以请你们来酒廊,我就是想以这种头脑风暴式的畅所欲言让大家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看法一吐为快。
  所以,高老师,不要管主题是什么,多谈谈您的见解,这对我梳理自己的思路,对炎黄集团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的。”
  高友平深深的看了一眼面前的少年,而后却长长的叹了口气,“小卿总,您怎么不早点出现啊!”
  相比起懂技术的市场人员,其实对于技术人员而言,这般礼贤下士的领导,才是真的可遇不可求。
  说罢,他双手捂着脸,使劲儿搓了搓,继续说着,
  “除了技术人员的公司地位需要改善以外。
  其实我认为,国内的软件行业管理上面也有一个弊端,软件开发的前后端太分离了,这不仅仅是top的问题,所有国内的企业都存在这个问题。
  实际现实中好的市场人员……其实我更喜欢按照外企的说法,称为产品经理。
  好的产品经理,应该对一个项目有一个非常完整的长期和短期的规划。
  有了这种规划,就不会对某些功能随意的调来调去,项目组的人对这个项目也更加了解。
  好的产品经理也应该懂数据,懂技术,至少交流是在同一个频道的,也方便彼此用事实来说服对方。
  最后,我认为,好的产品经理更应该懂得协调沟通,而不是独裁式,或者说媚外式的一味地惯着客户。
  能实现的需求,我们去实现,不能实现的需求,我们努力去穷尽我们的所能,但是完全没可能的需求,产品经理心里要有个谱,他要懂得拒绝。
  所以,小卿总,我个人真建议,top……哦,不,炎黄集团,以后的产品经理,可以有一定比例是从技术人员中进行选拔,既有市场的敏感度,也有对技术的包容和理解。
  技术人员不是只是写代码的工具。
  我到今天都记得宋儒华在我们离职前说的一句话,他说,‘我种一棵树一年可以卖5千元,而养活一个技术人员给我带来什么?’
  在他看来,所有的订单都是市场人员跑出来的,技术人员只是将拿回来的订单按需求给实现出来。
  可是,小卿总,为公司挣钱的,不仅仅是跑市场的人,还有实现软件的技术人员呐。
  没有我们写的代码,哪里会有软件功能的实现?
  写代码,不是所谓的一个中专生就能实现的!它是一个门槛要求不低的知识行业,宋儒华完全是在乱弹琴!”
  见高友平情绪激动起来,一边的颜开元拉了他一下,接着说着,
  “小卿总,老高说的其实没错。不瞒您说,我现在在我所在的设计院中从事电信某行业项目的开发,我的团队里十二个人中有十一个都是来自top。
  2001年年底我从top离职,2002年年初我主笔为华国电信集团公司制定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和技术规范。
  电信的集团公司则最早选择了我们的产品,2002年一年我们按照这个规范开发的软件产品为设计院拿到了一千七百多万的合同额,产品直接在电信南方十二个省公司投入使用,同时该产品在网通的三个省级公司投入使用。
  这个产品从软件开发到市场推广,没有所谓的管理人员参与,也没有所谓的市场人员,所有的一切都是以我们十二个人为主的。
  试问,我们这些在宋老板嘴里不挣钱的技术人员,为什么离开了top突然学会挣钱的呢?
  不是这样的,而是机制问题。
  所以,如果您有意愿要对软件院进行大规模的调整,请一定要考虑技术人员的话语权。”
  卿云点了点头,“你们的意见,我听明白了。
  我们从头来说。
  公司给技术人员的薪酬待遇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一个好的公司应该给新进员工一个良好、宽松的成长的空间,如果上来就是高工资,并不利于员工和公司的发展。
  以后在炎黄集团,刚进来的员工,他的工资肯定是业内平均薪酬水平,不会低于平均,也绝不会高到哪儿去。
  但是,晋升机制,会作大幅的调整。
  简单的说,我准备在职位之外重新开辟一个序列,就是职级。
  这不仅让技术人员也有薪酬晋升的空间,而且也让技术人员在公司里话语权上面也会有所提高。
  我是这么想的,专业上的事情,职级说了算,管理上的事情,职务说了算。
  别这种眼光看我,这方法其实一点都不新潮,像仁宝纬创富士康这些工厂就在使用。
  当然建立了职级制度的,那么相应的也会建立比较严格的考评制度。
  能者上,庸者下嘛。
  保证技术人员无论是职级还是薪金水平都会有个平稳的发展的同时,也杜绝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情况。”
  卿云说起这个,一点压力都没有。
  后世大厂那一套其实很科学的,直接拿来用就是了。
  方圆众人对视了几眼,彼此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兴奋的意思。
  特别是方圆,热爱技术的他,压根就不喜欢管理那一套。
  但家有贤妻,总是逼着他上进,不时也会说哪个闺蜜老公当上主管了,谁家老公又晋升了的家长里短。
  倒不是说妻子嫌弃他,这本来也就是夫妻闲聊的琐碎。
  但给方圆自己的心理压力也不是一般的大。
  现在好了,有了职级晋升的道路,不仅收入会有所增长,老婆走出去和闺蜜聊天,再也不用说什么自己老公就是个码农了。
  第35章 你们一个个的都是闲得蛋疼!
  望着这帮技术宅脸上的兴奋,卿云心里笑了笑,技术人员嘛……都挺好忽悠的,哦,不,挺可爱的。
  “至于你们诟病的软件开发流程,以后软件院的规矩也会变一下。
  公司高层领导汇同技术路径的高管包含相应职级的资深技术人员,会组成公司技术委员会,来确定战略规划和方向。
  而后,技术委员会与经营序列高管共同确定项目的具体实施,包含人员的委派。
  项目负责人分解战略并细化,同时确定阶段目标,最后由产品经理负责阶段目标中产品需求的规划和设计,然后沟通和协调外部和研发团队完成产品需求的开发与上线。”
  说罢,他瞥了一眼此刻酒醒了点开始忐忑不安的颜开元,
  “颜老师,你放心,过去的事情与我无关,我不会算旧账的。
  但你刚刚说的你现在在设计院的团队十二个人里有十一个都出自top软件院,这个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
  一方面说明了你们技术实力的强大,得到了外界的认可,另一方面……我能不能这么理解,其实top对电信这个细分行业非常的精通?”
  颜开元连忙摆了摆手,客套的说着,“小卿总,您捧了!”
  但是其他人都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这方面没什么好谦虚的,做得好就是做得好,这方面的口碑就摆在那里。
  卿云也点了点头,而后疑惑的问着,“我的问题来了,为什么市面上没有top的软件在应用。”
  颜开元赶紧说着,“小卿总,其实top在软件行业的很多细分领域,都获得了不菲的收入,您打开top的官网可也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行业解决具体实例。
  但是,除少数一些研究项目以外,同华国的大多数软件公司一样,top基本上没有做什么通用软件,基本上是针对各行业的定制软件。
  这种定制软件,只适合一个项目,到了另外的项目上,便没有可用性,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定制,有的甚至根据客户的需求,我们得重构。
  所以根本不会有软件产品积存下来,只是积存了一些代码。
  其实,您提这个问题的用意,我们也很清楚。
  虽然软件院积攒下来的只是代码,但是改改,综合一下,形成通用产品也是很方便的。
  甚至,华亭软件院在每个行业里面做了那么多的客户,对行业通用需求的了解相较于其他公司,有着天生的优势。
  而有一定数量的通用软件产品,涉及到如此多的行业后,软件院在市场上完全能够自给自足生存的。”
  卿云点了点头,“我和秦院长的初步打算也是如此,固化团队,精耕行业应用,不贪大求全,把原来的有基础的一个个行业都做扎实了。”
  说罢,他冲着庄茂科笑了笑,“庄老师,炎黄的第一个产品,就是税控机,是金税系统和炎黄自己品牌机的结合,我们把软件……”
  听着面前这位年轻董事长的侃侃而言,庄茂科心里很是恍然。
  他仿佛看见了99年以前那个宋大教授一般,都很能忽悠。
  但又不一样,和画大饼的宋儒华不同,卿云讲得更务实。
  庄茂科心知肚明为啥这个少年要在自己面前讲这些事。
  就是想把他们给拉回炎黄集团。
  但是……
  庄茂科姓庄,但他不装。
  和高友平等人眼神里碰了碰,他诚恳的说着,“小卿总,我们明白您的意思,对此,我们非常感谢您的厚爱。
  但我们也需要考虑,坦率的说,我们也想再看看炎黄的发展势头。
  毕竟,我们……我们几个也不年轻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禁不起折腾。”
  卿云笑了,他也没有计划落空的失望。
  这些都是职场的老油条,要是一两个小时能忽悠过来,那纯属搞笑。
  “没事,炎黄的大门随时向你们这些功勋老臣们敞开。”
  ……
  待高友平等人出去后,卿云慵懒的伸了一个懒腰,而后让陈悦拿出一叠纸递给了方圆。
  方圆一脸懵逼的接了过来,只是瞄了一眼,顿时就不好了。
  全是他在办公室摸鱼时画的那些二次元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