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929节
作者:万古青天一株柳      更新:2025-10-13 12:33      字数:3246
  再加上企业端,我估计炎黄集团要把产能提到日产4万台才够的上。”
  李勤一听这话,人都麻了,咋舌不已,“乖乖!日产4万台?一个月就是120万台,一年就是1440万台?他以后拿什么产品来填这部分产能啊?”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杨志远愣了,忍不住看向了郭伟。
  “老郭,我记得你当初说过,卿云很有可能是在走软硬结合的路子?他会不会再搞出一个什么机来?”
  郭伟闻言耸了耸肩膀,一脸无奈的说着,“是啊,我要是他,我肯定这么走,毕竟top以前行业软件的底子太厚了。
  你们看,税控机,其实也就是软件+硬件,说白了,他走的就是这路子。
  所以……”
  郭伟摇了摇头,“勤大爷,你不用替那小子担心的,那小子后面肯定还有类似税控机的幺蛾子出来,比如,税务都做了,再做一个财务行不行?
  还是他税控机那个套路,财税本身就是一体的,马总,税务局让你买这种机器,你买还是不买?”
  ‘专管员问你买不买税务局推荐的财务电脑?’
  马雪征一想到那个画面,脸都绿了,直接开骂了,“这种捆绑销售,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垄断!”
  倒不是幻想集团有什么税务风险、偷税漏税的情况,事实上,高科技企业,把税收优惠政策吃透后,税负很低的。
  但是其他企业不是啊。
  吃透税收优惠政策,这本身对财务人员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
  要相信,这个世界真的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而税收,有个专业名词叫做:税务博弈。
  也就是说,企业和税务之间,其实是博弈关系,并不是严格按照法条来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税务部门能够做到完全按照法条来办事,因为做不到,现实情况总是会出乎法条之外。
  那么这个时候就是互相妥协的时候,妥协多少,这就是博弈。
  但是,面对强势的税务部门,特别是没有博弈能力的中小企业,都是愿意花钱买平安的。
  况且,这种事情,税务从道理上也是站得住脚。
  说破了天,税务本身就是自带稽查职能的。
  到时候专管员只需要来一句,‘拜托x总支持支持我的工作’,公司该怎么回答?
  公司越小,在税务面前越没有话语权,偏偏市场上80%的企业都是小微企业。
  而大部分中型企业,上市又无望,自然税务上面是能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的,自然对专管员更是礼遇有加的。
  会议室里所有人心里面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马雪征的话音刚落,众人的情绪立刻被点燃,纷纷附和着开始吐槽起来。
  “这炎黄集团也真是太嚣张了!这么推销产品,还要脸不?”
  “他们就不怕把中小企业给全部得罪得死死的啊!”
  “就是,这种把公信力当成了自己的摇钱树,简直是对市场公平竞争的践踏。”
  赵令欢听得想笑。
  这种事情,好像幻想也没少干啊。
  不过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已。
  “而且这种电脑价格肯定不便宜!”
  “捆绑式销售,太无赖了。”
  李勤婆娑着下巴,问了一句,“这种事情……我们通过舆论施压如何?我觉得社会还是应该抵制这种不公平的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行业的有序发展嘛!”
  会议室里的不少人冲着勤大爷竖起了大拇指。
  这个角度,到也说得通。
  强如薇软,面对被人指责捆绑式销售,也只能拆分。
  ……
  第154章 这么耍我们,对他有什么好处
  ‘舆论施压炎黄集团,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行业的有序发展?’
  面对李勤提出来的‘建设性意见’,马雪征闻言却叹了口气,无奈的继续说着,
  “这法子你们别想了,这里面涉及到中枢地方在两税上的博弈,水太深了,谁提谁死。
  我只能说,卿云以一己之力,将会计电算化的进程加快了至少五年。”
  这话,让众人也是苦笑连连的。
  财务大佬说的这种话,只能听劝。
  而会计电算化……大家身在这个行业里,也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
  推行会计电算化,国家是给了时限的,让全社会层面在零八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
  因为国家在指定这个路径的时候,是上世纪90年初,那时候的计算机,还是动辄几万一台的时候。
  这种价格,让全国所有企业全部配置电脑,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
  所以国家是给了一个三步走的计划,首先在企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实施,而后是大中型企业,最后是小微型企业。
  但是实际上,电脑的价格在此后便开始了飞速下降。
  到了2001年的时候,台式机的主流配置价格便已经落到6000元的水平,这其实本身就已经具备了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基础。
  所以现在来搞,倒也能说天时地利人和具备。
  毕竟,电脑记账有着先天的优势,特别是几套账的……
  所以,此时大多数小微企业此时也是正在由手工记账向着电脑记账过渡阶段。
  不过,从税控机的例子就可以看得出来,以后跑税务局手工填纳税表的人数,绝对锐减。
  好吧,财务机,又是一块被创造出来的需求。
  又是一块他们无法企及的市场。
  幻想集团,压根就没自研软件的能力。
  “跟税务关系好,了不起啊!”李勤骂骂咧咧的说着。
  这个商业模式的逻辑是建立在炎黄集团和税务部门那良好的关系上的。
  经过税控机的推广后,李勤敢说,税务人员基本可以说完全就是炎黄集团的编外销售人员。
  人情世故,永远是华国社会的主旋律。
  但是偏偏这种事情,其他人还真没办法指责什么。
  将销售激励直接给到专管员,卿云就算敢给,专管员也不敢收啊。
  但是炎黄集团与某些个人签订劳务合同,正儿八经的发放销售提成,这何错之有?
  他们又不知道这些个人的丈夫、老爸、老妈、妻子、爷爷奶奶是谁,谁家用临时工还调查这个的!
  再隐蔽点,东城区的到西城区去领,西城区到北城区去领……
  办法总比困难多嘛。
  炎黄集团这种无赖的打法,让智柳想想就头疼,干脆出口岔开了话题,
  “说归说,闹归闹的,卿云这么耍我们,对他有什么好处呢?这是我始终想不明白的问题。”
  主要是这种事情,越说越容易丧气,索性干脆不说了。
  而且,也不敢继续说下去了。
  众人都是有眼水的,看那边的郭伟脸都黑成张飞了一般,自然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郭伟,1997年就开始主张软件、硬件两条腿走路,且两条腿都要展开自研的。
  以往躺着收钱的日子过惯了,大家觉得没这个必要。
  毕竟自研的路子,真是不好走,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出成果。
  而贸易不同,只要账算的过来就可以搞,大家也省点事,躺着赚钱不好吗?
  而且他们也相信智柳的判断,做商业永远都是做趋势的。
  现在的产业趋势,就是华国拥抱世界后全球产业链上劳动密集型的电脑组装行业,正在向华国进行转移产能。
  一直在国内市场里称王称霸的幻想,目前的战略思考重心,是如何顺应这个趋势走出国内,去抢占国际市场的份额。
  但哪知道,就这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形势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卿云的横空出世让这个行业的玩法,产生了颠覆式的改变,让幻想集团视为大本营的国内市场顿时岌岌可危起来。
  不过……要怎么应对炎黄集团,也是后话,重点还是眼前。
  智柳是想挖掘出卿云这一举一动背后的目的以及思维逻辑。
  否则以后面对炎黄集团,这仗根本没法打。
  但是,很可惜,面对智柳的问题,众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的。
  人做事,总得有动机是吧?
  那么卿云的动机在哪?
  他明明可以在税控机这个市场里闷声发大财的,对幻想这么一番操作后,除了凭空结仇以外,他们看不到卿云有什么利益所在的点。
  说句丧气的话,税控机市场,别的品牌商想要进去,3-5年都没可能的。
  条件不许可。
  技术什么的都是扯蛋,而是没有哪家公司有炎黄集团这么得天独厚且时运非凡的条件了。
  此时,正是税制改革的攻坚克难时期,所以税务总局的上心,他们是能理解的。
  他慧眼独具的开辟了一个市场,且门槛高得让所有人都无法进入,该他挣这个钱,没啥好说的。
  所以,卿云突然横插一手的跳出来搞幻想集团,究竟是为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