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948节
作者:万古青天一株柳      更新:2025-10-13 12:33      字数:3726
  “污蔑!纯属污蔑!我这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青年、祖国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怎么可能是胆大妄为?”
  姜上舟笑眯眯的指了指自己的电脑屏幕,乜了他一眼,“胆大如斗?”
  卿云侧过去看了看,正是网上评论自己‘一计害八贤’的帖子,饶是他脸皮厚,当着眼前这位无双国士的面,也不禁有些赧然,辩了一句,“我这哪里是……”
  他想说,姜伯约是一计害三贤,他这……
  特么的有名有号的都八贤了,小一点的更不知道有多少。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姜上舟给打断了,“仔细想来,你的作为,倒也当得‘麒麟儿’这么一说,都是年少成名的,都也天纵奇才的。”
  不过说到这里,姜上舟却冲着他挤了挤眼睛,“要学他的忠肝义胆,但不能成为他。不吉利!”
  卿云此时眨巴眨巴眼睛,一脸疑惑的回望着他,“姜老,有没有一种可能,我的偶像是曹操?”
  姜上舟嘶了一声,乜着眼上下打量了他一眼,“我怎么觉得其实你更像是严世蕃呢。”
  云帝闻言大汗。
  他明明对每个女人都是纯爱的好吧!
  姜上舟见他不服气,却喟叹了一声,“别看不起严世蕃,我倒希望你是严世蕃。”
  卿云顿时瞪大了眼珠子,不解的看向了姜老先生。
  他承认,在某些方面,他确实荒唐了些。
  但再怎么说……他也是人人称颂的有为青年吧。
  姜上舟却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坐下后,自己坐回了办公椅上。
  一双洞察世事的眼睛里,此刻满是疲惫,姜上舟摇了摇头,
  “大明嘉靖一朝,谁都有退路,唯有严世蕃没有,所以,也唯有严世蕃是做事的人。”
  坐在这个位置上,卿云自然不会片面的去看待历史书,听到姜上舟这么一说,倒也明白了他的点。
  他也知道,其实从某种意义来说,严世蕃和和珅一般,都是治世之能臣。
  问题人人都知道,口号人人都能喊,但能解决问题的,只有极少数人。
  不管世人承不承认,‘严世蕃一死,大明朝没钱了’这就是摆在那里的事实。
  卿云懂了,姜上舟话里的意思,其实并不是说让他去做严世蕃,去做姜维,去做诸葛武侯,去做曹阿瞒。
  而是,面对半导体三大战役此时完全可以说是功败垂成的局面时,只要他卿云能力挽狂澜,能撑起一片天来,国家管他是什么!
  想通了这个关节的云帝,搓了搓手后又舔了舔嘴唇,“那个……姜老,您说以后有没有可能……我能在没有离婚证的情况下,有6个结婚证?”
  姜上舟面无表情的看了他一眼,而后玩味的笑了笑,“怎么不可能?”
  云帝闻言先是倒吸了一口冷气,而后欣喜如狂,拍了拍胸口就准备喊一声‘请党和人民放心!’
  不过此时姜上舟却嗤笑的了一声,淡淡的说道,“在重婚罪的情况下,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
  ……
  第169章 拆弹专家小卿总
  卿云闻言肩头顿时便垮了下来。
  姜上舟白了他一眼,“一天到晚,不要乱想汤圆吃!现在还敢跟国家提条件了?”
  说罢,他轻哼了一声,“瞅瞅你那点出息!天天就知道在女人堆里打转!六个?你特么的也好意思说出口!”
  云帝摸了摸鼻子,确实有些不好意思的。
  他动手推了推他面前的药碗,有气无力的说着,“你老人家还是先把药喝了吧,待会冷了。”
  他进来的时候,姜上舟正在倒开水泡免煎中药,所以才有那么大的药味。
  姜上舟摸了摸碗,端起来也是一饮而尽,擦了擦嘴,扔了一颗冰糖在嘴里后,却饶有兴致的看着卿云,开了口,
  “我以为你会找我要点其他东西的。”
  他也是没想到,这小王八蛋居然只是要这种不知所谓的东西。
  卿云闻言却摇了摇头,“之前我给雄小鸽他们说过,我只要市场,其他的……啥也不用。”
  姜上舟微微颔首,“所以,只有你是个做实事的人。”
  在他的眼里,比起其他要钱要地要政策要补贴要五花八门的支持的人而言,卿云才是真正能把半导体产业往前推进的人。
  市场,才是半导体发展最关键的一环。
  三大战役的失败,姜上舟得到的最大的觉悟就是,只有用商业化的思维,才能真正的将半导体产业给发展起来,没有市场,技术只是空中楼阁。
  卿云竖起了手指,刚想摇一摇的,不过赶紧又收了回去。
  眼前的老爷子,还是要尊重的。
  “您过奖了,其实看到这一点的人还有很多,只是……我比较有钱。”
  别的不说,有任老爷子在,卿云是万万不敢当这个‘只有’。
  姜上舟却被他这句话逗笑了,说了一句‘倒也实在’。
  本质也确实如此。
  不找国家要免息贷款要补贴自掏腰包就把事给做了的企业家,是个好企业家。
  不过话说到这里,姜上舟皱起了眉头,“为什么是dsp?你不觉得太小打小闹了?”
  在他看来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fpga半定制电路、asic专用集成电路五大平台,虽然各有优缺点,但最没科技含量的便是dsp了。
  因为它的作用,更像是一个组成器件,可以被其他任意一种平台给整合。
  所以,在姜上舟看来,卿云首先对dsp下手,不能说这是错了,很是稳健,但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
  姜上舟的话,倒是把卿云给气笑了。
  说起这个,他就不得感慨一声国人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和始乱终弃的劣根性了。
  在华国,任何好玩意儿只要研发了出来,从小甜甜变牛夫人的速度之快,让渣男都望尘莫及。
  姜上舟这态度,不就是见华亭交大那边已经把dsp搞出来了,觉得不香了,希望他这边能做个新的更强更好的东西出来,最好又是遥遥领先的。
  华国,从老祖宗起就开始这么认为,除了第一,其他的都是失败。
  后世都在感慨,为什么当初国家对龙芯那么不上心的?
  本质原因就是这个思想。
  dsp这边77个人16个月就做出了世界领先水平的产品,而cpu那边龙芯的狗剩一号,只是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因特尔586的水平,自研架构的方舟一号嵌入式芯片更是连除法都不会计算,这特么的情何以堪?
  当时在做cpu芯片的又不是只有龙芯一家,两只手都数不过来,龙芯能要到支持才是怪事。
  而且,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思潮,还有一个对比便是,程进这边是一个海龟,而龙芯、方舟这边则是泰斗、专家、院士、大批土博,鲜活的事实就是证明了国内科研的不行,一时之间洋墨水越发精贵了起来。
  ……
  卿云在心里叹了口气。
  倒不能说姜上舟目光短浅,这样的无双国士战略眼光之深远,哪怕卿云是个重生者,也不敢在他面前嘚瑟的。
  问题的根源是,半导体产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其系统性和复杂程度,确实不是传统产业可以比拟的。
  它在有其高度商业化一面的同时,还有其繁杂专业化的一面。
  而恰好,只能说华国芯片之路命中该有一劫,遇上了程进这个可以写入世界半导体发展史的顶级老6。
  所有人都被程进那不可思议的16个月‘奇迹’蒙蔽了双眼。
  或者叫做搞得热血沸腾。
  于是纷纷的都飘了。
  姜上舟也不例外。
  而他自己本身也推动了一个奇迹的诞生。
  章汝京以397天的世界记录建厂速度,一举将华国的半导体制程与世界先进水平缩短了4代半,也让姜上舟这个风烛残年中格外珍惜时间的老人,认为程进的速度是完全可能的。
  卿云摇了摇头,缓缓的开了口,“姜老,各种处理器架构平台各有千秋,关键是要用在合适的场合解决具体的特定需求才能发挥最大优势。”
  他耸了耸肩膀,“我当然知道cpu的地位,但是……姜老,cpu在这几种芯片中,市场比例最低。”
  姜上舟皱起了眉头,“但科技含量最重!小卿,别人以后说不给你用了,就不给你用了。”
  卿云双手合十,食指在鼻梁上摩挲了几下,有点无奈了,“姜老,吃饭问题重要,还是科技问题重要?”
  姜上舟的眉头更加紧锁了起来,这一瞬间,他甚至觉得自己好像看错人了。
  他咬了咬牙,准备规劝规劝这个走上歧途的少年。
  卿云摆了摆手,“姜老,我问你这个问题,并不是指我炎黄集团的吃饭问题,而是站在全国的范畴这么问的。”
  姜上舟闻言,眉头松了松,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还状元?语文过关没?”
  说罢,他撇了撇嘴,“当然是填饱肚子的问题更重要了。”
  民以食为天,饭都吃不上了,还谈个屁的科研。
  云帝闻言笑了,“要筑牢红线意识,更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相结合的方式看待问题。”
  作为一个水校的水文教授,自然是没有资格逃某些会的。
  所以,卿云被灌输得又红又专。
  见姜上舟的眼睛都眯了起来,心里还在臭屁的他赶紧说着,“所谓底线思维,就是认真计算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也就是您刚刚说的‘如果别人以后不给我们用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卿云顿了顿,而后认真的说着,“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评估的是,我们国家的基本状况,人民的生存是否受到的影响?
  姜老,注意,是生存,不是生活。
  只有在生存无忧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去考虑生活的问题。
  而生活……”
  卿云双手一摊,“生活是有质量之分的,从饿不死到吃饱饭,从喝稀饭到吃干饭再到能大鱼大肉,而后才是讲究营养均衡。
  我当然知道cpu是个高级货,我当然知道他是所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但是,姜老,咱能不能先把皇冠的底座给搞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