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952节
作者:万古青天一株柳      更新:2025-10-13 12:33      字数:3593
  当然,更多的是被要求读这样的书,看那样的论文。
  虽然前世他习惯于这样的生活,但这一世他显然没可能走学术的路,所以更多的情况是,他看见一句有意思的话,便结合自己的实际,去请教代师授业的石广勇。
  这样反而让他跳出了书本,直接站在了一个上帝视角来看待经济学最核心的供给-消费问题。
  在他看来,此刻的华国就是一个消费驱动的经济体制,既然如此,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大家靠脚投票就是了。
  姜上舟闻言倒也没有去纠结这个问题,而是将思维拉回到卿云为啥想要更多的厂家进入到手机这个显然已经红海的市场。
  手机,国家一直采用牌照审批制度,到2003年,只有48张牌照(一共36家厂商得到许可,gsm和cdma牌照分开发放,如科建、康佳、波导、摩托骡拉等12家拥有双牌照)被发放了出去,事实上从2000年后国家并没有发放一张牌照。
  其他厂商要想做手机,必须找持牌的厂家进行授权贴牌。
  而卿云的mtk方案让造手机变成了一个纯组装活,必定市场中会涌入大量的新厂商。
  显然,这是会让持牌的厂家每年只需要坐着收‘牌照授权费’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你是准备让那些持牌的厂家……只躺着就能赚钱?”
  姜上舟并不认为卿云是个弱智,但至于这小子为什么这么做,他也确实也想不出来了。
  卿云闻言笑了,“您老不会以为现在就没有借牌照的事吧?”
  说罢他双手一摊,“多的去了好吧?我可以明确的告诉您,top的牌照就被47家厂商在借用。
  每家每年借用费500万,仅此一项top一年的收入就有2.35亿元。
  而且他们每生产一部手机,就要向top支付50元的入网贴牌费。”
  不查账,他都不知道这事。
  姜上舟闻言顿时目瞪口呆,硬生生的拔掉了自己几根胡须,“多少?”
  光是借牌照,一年就有两个多亿的纯收入?
  姜上舟暗忖着,怪不得top后面不做手机了,换他,他也不做。
  坐着收钱,哪点不好?
  卿云耸了耸肩膀,“当年为了保护国内手机业的5号文确定的牌照制度,带来的后遗症便是如此。
  想要介入手机生产的企业很多,但得到手机牌照许可的单位少,这种状况就注定了贴牌问题的存在。
  一些有实力的厂商被挡在门槛之外,部分拥有牌照的厂商热衷于通过向没有牌照的厂商倒卖牌照获利,借牌举动数不胜数。
  我迟迟没动手机业务的最大原因便是在此,我得等今年的授权全部结束,不然我得赔钱。”
  甚至,他都在向雄小鸽反应,干脆国家终止top的牌照,他重新申请。
  反正top也只有gsm牌照,要拿cdma牌照他也得申请,一个流程的事情,倒也不麻烦。
  “姜老,事实上,36家持牌厂家里,10家外资厂除了夷洲岛大霸以外,其他都在正常运营,而我们自己26家国内厂,只有11家在自己老老实实的做手机,其他的都像top一样,在做牌照生意。”
  姜上舟眉头紧锁着,沉吟了好一会儿,按下了桌上的通话键,“小胡,你进来一趟。”
  卿云转身对着刚进来的胡秘书笑了笑,就听老头安排着,“准备一下,最近对持牌手机企业进行一次座谈。”
  待胡秘书出去后,老头不解气的摔了摔自己座位上的鼠标,“乱弹琴!”
  作为重大项目组的组长,姜上舟要处理的事务自然非常繁杂,这就注定了他永远只能站在最顶层来看每个行业。
  手机,没有进入智能机时代的时候,还算不上什么高科技行业,自然姜上舟并不了解这个行业里台面下的骚操作。
  不过经过卿云这么一说,姜上舟却陡然明白了这小子到底是什么算盘。
  指着对面的白板上,老头笑了,“我明白了,因为你的方案,让生产手机变得非常简单,所以大量生产商涌入后,mtk的系统会大面积的铺开,培养了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同时,因为大量中低端手机的存在,也让外资的市占率被大量的摊薄。
  所以,在将来你技术被非拉国家迭代到成熟之际,再杀回国内市场的时候,那些采用了你‘交钥匙’方案的厂商,面对你毫无成本优势,自然会被你清除掉;
  而外资厂商又因为之前的混战,每一家的市占率并不高,拥有大量习惯你系统的用户基础,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为国内的霸主。”
  卿云闻言也笑了,又是两个大拇指给老头子竖了过去。
  姜上舟哈哈大笑着,脸上尽是畅快的表情。
  不仅仅是因为他猜出了这个被高层私下里称为‘一肚子坏水儿的家伙’的谋划,更是他看到了一条技术路径。
  冲着卿云挤了挤眉头,“小卿呐,你说取消手机牌照制度可行不?”
  这话,正中卿云的下怀。
  前世2004年7月,国家便放松了手机牌照的审批,但过高的门槛,还是让市场乱象频出,贴牌的举动依然大量存在。
  两个亿实缴注册资本的门槛,让很多中小厂家望而却步,转头便干起了黑手机、山寨机的勾当。
  如果门槛低一点,也就没啥华强北山寨历史,更没有类似于吸费的乱象了。
  能正规做生意,大家都愿意正规。
  当正规做生意的人多起来的时候,华强北……
  文绉绉的说法是结束了历史使命。
  现实一点的说法是,当市场上的厂家足够多的时候,你特么的再生产黑手机试试?
  那些中小商家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空间,弄不死你。
  不过瞬间,姜上舟又皱起了眉头,“但是你品牌定位的事情怎么解决?在国外你始终是个低端品牌,这段过往要是被别人挖了出来,你品牌的口碑始终还是会受影响。
  甚至,国人可能会这么想,凭什么你在国外卖的这么便宜,回到国内就这么贵?”
  卿云闻言嘿嘿的笑着,“国外一个品牌,国内一个品牌不就行了?
  而且,我也可以国外一个公司,国内一个公司,各自经营各自的品牌,让人看不出来关联就行了。”
  这种事情,也就刚开始几年需要瞒着普罗大众,等到他的高端品牌形象根深蒂固,后面再被挖出来,说不定还是一段传奇和轶事。
  想到这里,卿云的恶趣味来了,“国内的,以后用炎黄的名字,国外的,那就叫iphone这个名字吧。”
  正在喝水的姜上舟闻言,顿时喷出一片水雾来。
  好在老头自制力还算强,喷到一边去,卿云这才躲过了洗脸之劫。
  不过姜上舟也是剧烈的咳嗽了起来,难受的鼻涕眼泪全部都下来了。
  知道自己把人雷翻了的卿云,赶紧跑过去帮他拍着背。
  好半天,姜上舟才缓过劲儿来,骂了一句‘胡闹!’
  他又不是不知道苹果的命名规则,“你也不怕惹官司!”
  卿云一边拿着纸巾擦着桌子,一边嘿嘿笑着,“他们又没有生产手机,他们这才是恶意抢注好吧!
  只要我手机出来的比他们早,他们就拿我没办法。”
  况且,苹果在全世界范围内申请‘iphone’商标确实很早,2001年就申请了,但核准时间普遍都很晚,都是2007年苹果首次推出手机才核准的。
  在华国更是到了2013年年底才得到核准。
  卿云只需要在国内申请‘i手机’这个华语品牌,而后凭借手机先发的时间优势,是完全可以在全世界逆向推翻苹果的申请。
  毕竟,他是一个挂逼。
  被卿云这么一解释,姜上舟突然觉得很是合理。
  也是哈,没有生产手机,你注册个der啊!
  “小卿呐,有的时候,时间还是要抓紧点!眼光要放长远一点……”
  见卿云愣在那里,本想遮遮掩掩一番的姜上舟,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不要只看到一个手机商标,要有发散意识,中文商标也是可以的嘛,别到时候你的‘苹果手机’商标被apple公司给抢注了。”
  这话……
  让云帝茅塞顿开,不得不表示,姜还是老的辣!
  不过说完手机,两人都沉默了下去。
  ……
  第173章 你现在得给我一个准话了
  最后一个议题,华芯国际。
  也是姜上舟这次约谈他最核心的议题。
  “华芯国际……本来马上要上市了……”
  姜上舟的喟叹,让云帝也是无奈的笑了笑,“没法子啊,别人证据确凿的。”
  其实他想骂特么的真蠢!
  如此重要的泄密资料,华芯国际居然是通过发邮件去让内部人员用电子邮件方式传递……
  真的是一个敢问,一个敢发!
  憨豆先生都不敢这么演。
  还真不如程进那个顶级老6!
  要不是知道这确实是一出草台剧,卿云都以为这就纯属当初华芯国际那位意呆利副总裁是夷积电的内奸了。
  好吧……
  意呆利人,干出什么荒唐事都不为奇。
  商业机密技术资料用邮件联络他都不想吐槽了,而发个邮件人赃俱获的被夷积电逮住后,华芯国际一帮经营层居然还觉得这事对公司运营没影响……
  这心是特么的有多大?
  所以说当年国军失败,真不是没道理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人力扛十个元帅十个大将战将千员还能坚持四年的常先生,确实是有资格嘲笑麦克阿瑟的。
  姜上舟也是直摇脑袋,“也好,破产清算,卸掉历史责任。”
  在拿到卿云传递过来情报和计划后,他当初也是被吓出了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