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1326节
作者:
万古青天一株柳 更新:2025-10-13 12:36 字数:3369
他知道他们不懂,于是详细的解释了起来,“研发的终极目标是研发出一款好产品。那么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好产品?”
沉默了几秒,毕竟,这都是大一新生,答不上来是正常的,卿云也没有为难他们,自己说了起来,
“‘好产品’的概念太宽泛了,但我们稍微改改,说是质量就好理解了。
质量,它可以是个标准,也可以说是客户的满意度,毕竟客户要是不满意,是谈不上质量的。
你们记住,记在脑海里,质量是与客户体验不能分开的。
你做的这个产品的质量好不好,不是我说了算,而应该由市场来判定。
市场不满意就说明这个产品的质量不好。
因此,客户满意度才是质量的核心。
再说体验,你在不了解客户体验的情况下开发了这个产品,‘客户’不满意就应当在意料之中。
你们记住,在炎黄集团,我从不强调客户的需求。
因为客户会说‘我确实说不清我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但我能说清的是你给我的东西不是我想要的。’
这句话是不是听得很想揍人?
抱歉,在社会里,这个想法是99%客户的想法。
记住,客户永远不知道他自己需求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在他面前。
你们现在可能并不清楚为什么,将来一定会自己明白的,记住我这句话就是了。
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去推断客户的需求。
而靠主观推断出的需求,有时是不准确的。
比如,去年市场上无线鼠标的销路特别好,然而今年变了,人们又开始购买有线鼠标,因为无线鼠标丢帧,如果不去问客户我是永远不会知道的。
这说明,客户的真实需求是良好的用户体验,所以研发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
那边的施广毅闻言,皱起了眉头,“这不是销售或者市场人员的事情吗?你是想我们以后都去一线?”
他是打算以后从事研发相关工作的。
因为人际关系简单。
但卿云现在这么说,他有点难以接受。
如果这么做,还不如直接做销售呢,钱还多挣一些。
卿云也很理解他们的想法,笑了笑,继续说着,
“你别急,继续听。
在我看来,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做‘好产品’从来都不只是研发人员的事。
只有研发在做产品,你别说给他10万一个月了,你给他100万一个月都没有用。
他做不出来的,他一定是需要有人告诉他该做什么,对吧?”
旁边的黄颖斌闻言点了点头,“我看外企里面叫做‘产品经理’。”
卿云冲他竖起了大拇指,表示他说得很对。
“但是国内,研发和市场的长期两层皮是没法解决的,因为我们从教育上便是长期脱节的。
而且,师从老熊的系统工程思路影响是巨大的,人们习惯于在细分领域做事,而没有打破边界的欲望。
也就是说,各人自扫门前雪,研发的只做研发,市场的只做市场。
而国内本来链接两者的产品经理,特么的既不懂研发,也不懂市场。”
这话把众人都逗乐了。
其实,很多老板都很重视研发。
花了高薪请来了研发经理、研发总监,就指望着这个人能给他做出好产品来,可是不管他给他多少钱就是做不出来,于是一茬一茬的换人,不管怎么换还是无济于事,就是做不出来爆品。
于是老板就得出来一个错误的结论,这个世界上没有他想要的优秀的研发人员。
其实是老板的认知出了问题。
这不是一个钱的问题,是能力的问题。
研发人员天生不具备这个能力。
因为研发人员都是搞技术的,现在国内的企业里边很少有研发人员懂市场营销的懂客户的凤毛麟角,所以说企业的选择是瞎子背瘸子。
“‘好产品’都是产品市场以及研发规划他们两个人一起做出来的。
他们俩一个是爸爸,一个是妈妈,这就像人一样,不可能只有妈妈,也不可能只有爸爸。
一个好产品也一样。
作为研发人员,你要想做爆品,你要想做好产品,得两个人搭伙,得一个爸爸一个妈妈。
作为市场人员,你确实是要去了解市场的需求,了解客户需求,还要看竞争的格局,最后做出一个产品的定义:
我这个产品到底长成什么样一定畅销,这才能跟研发规划人员一起来商量怎么落地,什么时间,什么成本,什么技术、什么工艺,我们能把它尽快的做出来。
这是在产品没做之前要回答的问题。”
说到这里,卿云耸了耸肩膀,“但这也是理论的情况。
实际操作过程中,市场人员是没法跟研发人员阐述出他的需求的,他会觉得跟研发讲完全是鸡同鸭讲。
而巧了,研发人员也是这么觉得的。
大多数企业都是想起来一是一出的,老板想起来做一个什么就做一个,研发人员想做个什么就做一个,大家都在碰运气。
这就是赌博,是靠不住的。
当然我们不排除这个世界上总有人赌博能赢,但是你要问自己你是常胜将军吗?
你是回回打麻将都能赢吗?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就是研发人员主动向前走一步,你们要是懂市场,至少你听得懂产品经理的想法,也能判别他的想法靠谱不靠谱。
当然,最好是你们都能成为真正的产品经理,成为这两个研发和市场的沟通桥梁。”
他双手一摊,望着众人诚恳的说道,
“哥几个,坦率的说,以我们的关系,你们进入炎黄集团,以后最差都至少是一个主管的。
同等条件下,我肯定优先用你们,因为我们是自己人。”
……
第225章 你就惯着他吧
‘因为我们是自己人’
说到这里,卿云加重了语气,重复强调:“兄弟们,我真的很缺人!很缺人!很缺人!”
他将‘缺人’连说了三遍,语气中的那种迫切,让众人都能听明白的。
他们很清楚,卿云其实一点儿都不缺人的。
现在的炎黄集团,员工总数虽然没有公开的数据,但绝对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好几万是起码的。
卿云缺的,是自己人。
这里的“自己人”,不是广义上的员工,而是指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靠得住、信得过的人。
不属于秦缦缦家厚朴集团的,也不属于传说中那位苏采薇家的,更不属于被他兼并过来的那些企业的,只属于他自己的自己人。
作为年轻创业者的卿云,因为出身于农村,缺乏亲族得力的支持,这是他人力资源的缺陷,但也是他们这些同学天生的机会。
众人悄悄看了一眼秦缦缦,见她脸上没有异样也是一脸微笑的望着众人,也只能暗骂一声眼前这老幺简直就是狗屎运太好了。
但无论如何,卿云提供的机会是他们所渴望的。
他们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卿云的这种“缺人”,实际上是一种对人才的渴求,对志同道合者的寻觅。
他需要的不仅是能够帮助他管理企业、开拓市场的人才,更需要那些能够与他共同面对挑战、无条件支持他的人。
在场的每个人,无论是吴毅航、苟单还是左望道,他们都明白这一点。
他们看到了卿云的诚意,也看到了自己的机会。
他们渴望成为卿云所说的“自己人”,在这位年轻创业者的带领下,共同创造一个属于他们的辉煌未来。
众人郑重地点了点头,左望道开口说:“挺好的,这样我们也能提前积累一些经验,对未来肯定有帮助。”
吴毅航也补充道:“是啊,老卿,我们虽然不是最顶尖的,但我们肯学肯干,有你的指导,我们相信自己能做得很好。”
卿云笑着点了点头,他喜欢这种态度,喜欢这些同学们的志气和决心,“好,有你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你们也都知道,我做事情不喜欢拖泥带水,我们这就这么说定了。”
众人伸出手来叠在一起算是一个仪式。
不过放下手来,吴毅航深吸了一口气,神情变得认真起来,
“老卿,我们希望的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你搭建的平台上绽放属于我们的光辉,实现我们的价值。
所以,发卡计划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经济学专业的角度来看,这个规模仅仅是撑死不过几千万的女孩子发卡生意,对于炎黄集团这样的巨头来说,资金补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毫无业务的关联性。
炎黄集团目前的利润是亿级甚至十亿级,而业务的营收与市场规模是百亿乃至千亿级的大市场。
相比之下,发卡计划的市场规模太小,对于集团的财务报表来说,连波澜都算不上。
更不用说,它和集团的主营业务完全也没有联系。”
苟单在旁边言简意赅地说着,语气中带着一丝玩笑:
“老卿,该不会是你想找个由头给我们发补贴吧?
那……你还不如直接给我们钱。我们还懒得去浪费两个节假日,你放心,你敢给,我们就敢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