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1345节
作者:
万古青天一株柳 更新:2025-10-13 12:36 字数:3158
最后,陈一权甚至感觉,这小子特么的简直是温良恭谦让的代名词。
太谦虚了!
谦虚的过分了!
这哪里是提前学过大化体系?!
考察的知识点,陈一权并没有脱离大学本科的范畴。
但卿云对这些知识点理解的深度,陈一权感觉甚至完全碾压了他现在手上的最得意的弟子沈俊。
甚至……
甚至他感觉,卿云有坐下来和他坐而论道的资格。
且,其很多学术上的观点和他不谋而合。
这就让陈一权无奈了,只能在省领导们、华国首富夫妇、蜀大校领导的见证下,脸上的核桃纹都笑开了的收下这个居心不良、明摆着来蹭名声的弟子。
不过让他更没想到的是,师是上午拜的,拜师宴是中午吃的,下午特么的就被这逆徒拖到嘉州来了。
而此刻卿云表现出来的潜质,让他只想骂人。
不务正业!简直就是不务正业!
做什么企业!
跟着老子做科研,保你娃娃40岁就封院士!
不过想到这里,陈一权自己都只能苦笑摇头。
特么的,别人不需要……
那边努力维持双眼‘清澈’的云帝点了点头,也没有纠结于张惠国看似有些离谱的回答。
他知道答案。
在当前这个时点,放眼全球,有一个算一个,在这个领域他可以说各位都是渣渣。
三氯氢硅和四氯化硅氢还原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使平衡向吸热一方移动,有利于硅的沉积,也会使硅的结晶性能更好。
但实际生产中反应温度也不能太高,这是因为硅和其它半导体材料的固相沉积一样,存在一个最佳温度。
一旦超过这个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沉积速度反而下降同时,杂质b、p化合物,随着温度的增高,其还原量也将加大,这将降低多晶硅的质量。
产量、良品率20年内最优解的温度,其实是1137°。
而且他还知道为什么张惠国和汉斯猫的工艺是控制在1100°。
他毕竟是个重生者,心里面其实透亮的。
之所以还原炉的遮热罩材料是石英玻璃,是因为老外试验出来的多晶硅还原炉的工作理想温度范围在1100°c左右。
而随着工艺的提升和纯度的要求,这个最优温度是在慢慢向上走的。
在改良西门子法第一代当时的工艺条件下,也就是上世纪60年代左右的时候,1100°高温下硅和氯化氢的反应生成多晶硅的速率较高。
而当初可用的材料里,石英玻璃刚好能够达到这个参数要求,且能够满足耐腐蚀性。
于是才是石英玻璃,于是才是1100°。
张惠国是完全复刻的第一代改良西门子法,期间有改动,但只是小改动,所以这个温度是适合的。
这就是‘其所以然’。
但是,科研永远都在寻路。
有了一条路后,需不需要去找一条更快的路?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明白,要想抵达一个目的地,从来都不是只有一条路的。
且不说什么原路线的截弯取直情况了,陆路可以,水路行不行?
就算没有水路,那么技术条件具备后,至少也应该有空中飞行方式。
解决还原炉材料的问题,也是如此。
老外当初造的时候,并没有00cr12ni10moti马氏体时效不锈钢这种材料。
这一串看似乱码数字字母的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和耐腐蚀性能,能应用在航空航天、海洋建设和压力容器制造等领域。
同时,它拥有比普通低碳不锈钢更耐高温的特点。
这是改良西门子法下多晶硅还原炉后面几个阶段的版本答案。
显然,这不是最后版本的答案,第三代第九版永祥法的答案是超低碳不锈钢、合金、陶瓷混用。
但这是当前技术条件下,云帝所能想到的最优答案。
卿云咦了一声,故作惊讶的说着,“我前几天看重大项目推进进展报告的时候,太钢那边好像报告了一种特殊的超低碳不锈钢。
它并不是奥氏体不锈钢,而是马氏体不锈钢,名字挺怪的,所以我留意了一番。
这款不锈钢安全耐高温系数是1200度,而超低碳不锈钢从根子上就不影响晶体成型。
至于耐腐蚀耐辐射性能……
张老,这种材料原本是准备用在航空器材上的。
当然,具体什么航空器材会用,我不能说,但,如果按照您现在告诉我的材料系数,他们是肯定满足的。
你可以了解了解,看看有没有可能替代,毕竟这种不锈钢我们国内就有,我看这个还原炉工艺也不复杂。
我是想着,一旦可以用,那就极大的降低了我们的建造成本和生产成本。
当然,我只是个建议,决定权在您手上。”
张惠国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珠子,而后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真的?那这……太省钱了!”
其实他心里有点不信。
但毕竟他是个经历若干运动会的老运动员,能活到现在也是人精,知道这种场合该做什么表情说什么话。
老实说,这个少年他很喜欢,但这个少年做董事长,他是不太满意的。
……
第244章 稚子问硅
有钱,有势,而且懂科学,愿意探讨技术,这是好事,但也就是说大概率这个小爷会插手技术的。
因为他懂,你没法忽悠他。
要做什么,得先说服这个少年董事长才行。
比如现在,他还没法直接反对卿云的‘异想天开’。
虽说现在别人的姿态是建议。
但是一把手的建议,谁特么的敢不听?
不过张惠国心里也没有太多的不满。
因为此时卿云说的这玩意儿,有点逆天。
万一是真的呢?
别人不知道,他心里是再清楚不过了。
如果卿云说的是真的,而这款材料可以用于还原炉的制造,这恐怕是会演变成一场多晶硅技术革命的。
因为成本下去了,而且是断崖式的下去。
不锈钢,就算是特殊的配方,也贵不到哪里去,不过一两万一吨,比起动辄百万一吨的超规格石英玻璃来说,太便宜了。
就算一个还原炉通体都用不锈钢来做,又能花几个钱?
如果那材料真的如这个少年董事长所说的一般,这真就可以省钱省大发了。
汉斯猫的还原炉成本几百万,是因为用到的高厚度石英玻璃就占了95%的成本价格。
去掉石英玻璃后,整个还原炉其他的材料元器件加起来不过小几十万。
这直接可以把原本3800万售价的还原炉给干到顶天了百万的级别。
想到这里,张惠国的眼珠子都红了起来。
他顿时明白,为啥这个少年董事长要跟他在这里死磕材料问题了。
就算不锈钢的耐腐蚀性怎么都不可能比得上石英玻璃,但这个价格……
还要什么自行车!
大不了三年一换改成一年半一换!
不高兴了,老子一年一换,算下来价格也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他好像看到了短期内达到10万吨产能的可能性了,而且不小!
花同样的钱,原本只能买两台还原炉的他现在可以买几十台的还原炉!
这对于产能的提升,就太夸张了,保守估计这是二三十倍的提升。
张惠国激动地说着,“小卿总,如果真如您所说的一般,那我们新……呃……炎黄硅业的10万吨产能就不再是梦想了!”
张惠国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云帝微笑着点了点头,不过还是很谦虚的说着,“张老,我确实很期待这个可能性,但成功性还需要依赖于您和团队的试验与验证。
我们不能仅凭理论就下定论,实际的工程应用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他耸了耸肩膀,继续说道,“不过,要验证这个想法是否可行,其实并不复杂。
你们可以提出具体的参数指标,然后咨询宝钢、太钢和抚钢这三家有特种钢生产能力的厂家,看看他们是否有现成的材料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或者是否能够研发出符合我们要求的新材料。”
陈一权听到卿云的话后,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他点了点头,表示对这个年轻弟子的想法表示支持。
“小卿说的对,这个法子确实具备实现的可能性。
我也听蜀大材料工程专业的人说过这方面的事。
我们国家目前的一些新型材料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到底达到了什么地步,不在那个行业就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