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1347节
作者:万古青天一株柳      更新:2025-10-13 12:36      字数:3572
  得英才而教之的烦恼,其实也挺多的。
  陈一权捻了捻自己颌下的胡须,继续说着,“解决方式方法也有很多,比如优化炉体设计、改进炉体结构、改进热交换系统,来提高热效率和生产效率。
  或者使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和传感器来精确控制炉内的温度、压力和气体流量等参数,以确保工艺的一致性。
  再或者通过基础理论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来预测和优化炉内的热场和流场分布,确保硅棒的均匀生长……”
  云帝耐心的听着。
  这些理论知识……
  他前世就谙熟于胸了。
  而且,前世,也是这个老头耳提面命给自己讲的。
  这位……
  就是那个积攒了几十年课题经费没花完,不仅让自己可劲儿花千万别还给学校被人糟蹋,还变着花的给自己补贴的神仙导师;
  就是那个同时让自己没有师兄指点,没有师弟压榨,更没有养眼的师姐师妹的临退休老头;
  就是那个告诉他发二区就不要说是我弟子,敢发三区四区就直接开除门墙的恶魔;
  就是那个见他犯错就马着脸劈头盖脸痛骂一番,而后站在他身后却总是嘴角露出笑容的刀子嘴豆腐心;
  就是那个半夜睡不着,溜达到实验室在后门窗口里看着自己孤独做实验的‘暗黑守护神’;
  就是那个巴心巴肝教着他这个关门弟子,却又总是喊错他喊成师兄师姐名字的偏心师父;
  就是那个毕业之时说以后出去混千万不要说是他弟子,免得侮辱他在教育界的地位,但自己一旦遇上什么事,便率领一众自己的师伯师叔师兄师姐师侄让别人选群殴还是群殴的恩师。
  何其幸运的云帝,微红着眼的弯下了腰。
  方便这矮冬瓜老头够得上拍着自己肩膀。
  “这需要通过模拟和优化设计来确保硅棒受热均匀,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
  小卿,相比起学界的人,你是有这个得天独厚条件的,为师希望,你不妨把这件事作为一个课题来思考。”
  说到这里,陈一权还生怕这位便宜徒弟嫌事多不答应,不厌其烦的劝说着,
  “你要知道,这其实和你个人的事业也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你能把成本给降下来,对你整个产业链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今生重新拜师时,拜师宴上,云帝原本带着轻松玩笑的心情,然而随着师父那循循善诱话语中的深情与絮叨,逐渐变得感伤。
  前世,遭受到秦家打压的时候,其实蜀大没有导师敢收留自己的。
  正是这个退休老头见到自己复试后红着眼珠子在操场上呆坐,不嫌弃让自己列入门墙。
  虽然后来他才明白过来,这焉儿坏焉儿坏的老头绝对和秦家有着默契。
  但当初自己那走投无路时的庇护之情,那硕博五年的教导之恩,是两辈子都无法还清的。
  卿云抽了抽鼻子,压下自己心里突然的自我,笑着应了下来,顺势也接过了话题,对张惠国说道,
  “张老,既然可以系统化升级,那就升级就是了,不要愁钱。那是我这个董事长的事情。”
  张惠国闻言顿时喜上眉梢,目前这套设备,如卿云所见,大半都是从原来那峨半厂100吨线拆下来的,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节约成本。
  但现在,既然有了卿云这样的掌舵人,资金不再是问题,他也可以放手一搏,不必再拘泥于成本的束缚。
  卿云轻轻拍了拍身旁的还原炉,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而且,张老,您不觉得这炉子太小吗?”
  他转向陈一权,继续说道,“老师,您之前提到,增加还原炉内硅棒的数量会带来一系列系统性的挑战。
  那么,如果我们重新设计还原炉,将其体积增大,为每一对硅棒提供独立的传感器和热控系统,这样是否就能解决现有的问题?”
  他懒得去跟张惠国他们掰扯热控系统一对多的,没做过的情况下空谈是没有意义的。
  不如先说服他们先扩大还原炉,到时候他们自然就明白热控系统完全一对多。
  陈一权捻着胡须的手微微一抖,刚想反驳这个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但随即他突然咦了一声,转而看向张惠国和阙端麟,“小张,小阙,你们怎么看?”
  阙端麟沉思了片刻,缓缓开口:“原本的还原炉增加硅棒的最大难题是就是热控系统。
  有限的体积内容纳不下第二套热控系统,但如果还原炉的材料真的能够换成卿云所说的特型不锈钢……
  材料成本的减少,空间的扩大,可以让我们去扩大其内部的效能。
  理论上增加一对棒的成本要远小于增加一台还原炉的成本。
  所以,我认为这个方案确实值得尝试。”
  张惠国则紧锁着眉头,陷入了深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点头表示认同,
  “理论上,这个方案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起来会非常困难。
  我们以前没有这样的经验,如果真要这么做,整个还原车间可能需要彻底重建,而前后工序的车间也需要进行大改。”
  卿云听到这里,眼中的光芒更加明亮了起来。
  他知道,对于现在的现状,这绝对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也是一个可以带来巨大变革的机会。
  卿云笑了笑,“张老,这个工地的现状是按照1260吨计划的,但现在的目标是10万吨,且纯度要求要向半导体级迈进。
  所以,整个工地本来也就是基本推倒重建,你不需要担心成本问题。”
  张惠国望着工地有些不舍,感叹着这都是钱呐!
  卿云递过去一轮烟,护着火给大佬们点燃后,淡淡的说着,“没事,钱,我有的是。”
  这暴发户的模样,让大佬们气得牙痒痒的,搞了一辈子科研都没听说过这种好事。
  但他们也不敢骂卿云是吹牛不上税。
  因为这小子有这个资格。
  作为正在退市整理期的上市公司,炎黄科技每个月会发布业绩快报,上面显示的利润实在是太让人眼红了。
  但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有着巨额利润的公司退市,显然是不想和股民们分享利润,但居然没有多少股民闹事。
  因为炎黄科技的现金流量表上,那几百亿的融资金额和投资金额,以及此刻不停披露出来的项目信息,让股民们完全不敢跟着小卿总去博‘未来开出的花’。
  就像现在。
  就算卿云所说的不锈钢材料可以替代石英玻璃从而降低整个建造成本,但10万吨的项目,无论是土建还是其他配套是少不了的。
  保守估计,总投资依然会超过100亿。
  能挣钱,也特么的太能花钱了。
  也舍得花钱,眼睛都不带眨的。
  能说啥?
  只能骂一句狗大户!
  还不敢当面骂。
  毕竟,这是提供科研经费的金主爸爸。
  张惠国等人那神色复杂一言难尽的模样,让卿云心里乐得不行。
  就喜欢看这些大佬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他知道,这些在科研领域里沉浮了一辈子的专家们,对于资本的运作和市场的玩法并不熟悉,他们更多的是专注于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而他,作为一个穿越者,正好能够弥补这一空缺,将技术和资本完美地结合起来。
  所谓科研界里没人比他更懂资本,资本圈里没人比他更懂科研。
  ……
  第246章 缦时光
  走回会议室的路上,张惠国悄悄拉了一下卿云,示意他有话说。
  两人来到僻静处。
  张惠国的神色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知道新光硅业的价值并不如卿云所付出的价格那般高昂。
  他轻声对卿云说,“小卿总,新光硅业其实完全不值这个价格的,路思善其实说得对,它现在真的只值得上2亿,你出5个亿给得太多了。”
  在他看来,卿云只需要磨上一段时间,不说两个亿能拿下,但绝对不会超过3个亿,本就是一堆在建工程而已,而且还是面临会烂尾的在建工程。
  而且卿云是西蜀本地人,地头蛇的存在,西蜀宁愿给他。
  云帝何尝不知道他这5个亿给多了?
  不过他要的是时间。
  他笑了笑,对着张惠国说道,“张老,这个价没错的,两个亿买的是新光硅业,另外3个亿买的是您。
  在我眼里,您可比新光硅业值钱多了。”
  张惠国闻言顿时愣住了,而后强忍着心里的激动说着“小卿总开玩笑了。”
  卿云摇了摇头,一脸认真地说着,“这个价能请到您,是我赚了。”
  在这个世纪初的时点上,在其他学科特别是材料学科还没有取得一些关键性突破的情况下,他浪费钱是肯定的,也是必须的。
  这个时点上,国内科研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自主的方向性。
  老熊的倒下,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国内传自老熊的苏式科研体系也被全盘否定,大家都开启了摸着鹰子过河的模式。
  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的来看待,落在实处就是有些领域可以这么做,有些领域却不能。
  因为有些领域就是阿美莉卡在使坏,鹰子的战忽局其实也不弱的。
  后世经常听见什么‘科研人员吐血发现阿美莉卡ppt造假,其实我们早已超过了’之类的话语,但是那些没报道的呢?
  我们被带着走了不少的弯路。
  其本质原因就是我们在应用上的指向性不足。
  我们总以为阿美莉卡的方向才是正确的,而后当我们站在那个台阶上看到事情的真相后,只能悲愤的骂娘。
  卿云此刻要做的,就是以明确的方向、明确的需求来倒逼科研的路径。
  如同我们提出的全能舰一般,那才是真正适合我们国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