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1391节
作者:万古青天一株柳      更新:2025-10-13 12:37      字数:3761
  到底谁才是龙芯项目的负责人……
  她在心里叹了口气,好吧,这小子到底是企业家,跟钱打交道的。
  她这个项目负责人都不知道的事,这个便宜弟子倒是了解的一清二楚。
  不过,只花了2700多万就研发一款芯片出来,这足以让她自傲了。
  研发一款芯片的成本由两部分成本组成,一是研发投入成本,二是专利和技术购买成本。
  研发投入成本,也就是一个芯片研发项目的人力、物力耗费,在数千万到数亿美刀之间。
  专利和技术购买成本,是因为芯片行业高度专利化,研发芯片需要购买大量的专利和技术,成本通常在数百万到数千万美刀之间。
  也就是说,二者相加,至少是几千万这个级别,而且是美刀。
  黄令仪的眼中闪过一抹自傲,她确实是做到了一分钱当做一块钱花的!
  她对得起国家和人民!
  但此时卿云却耸了耸肩膀,轻描淡写地说:“黄老师,您现在有了我的资金供给,您研发的步伐完全可以迈得更大一些。
  不要总是想着节约钱,我们现在要的是时间,要的是快速迭代,而不是小步摸索。
  而且最重要的是,您根本没想过怎么回收研发成本的事情。”
  说到这里,卿云见黄令仪和黎光楠都呆住了,他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严肃,
  “两位老师,你们现在的毛病,一是以前穷日子过惯了,总想着省钱,我现在完全不需要您们帮我省钱,我需要的是时间!
  二是,你们没有商业化思维。”
  说到这里,卿云神色复杂的看向了黄令仪,“老师,龙芯2b真的不能用吗?”
  他发自内心的尊敬这位堪称无双国士的老先生。
  但是……
  他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惋惜,“老师,龙芯2b是可以用在对频率要求不那么高的工控机上的。
  工控机细分市场一大把,电力系统、水处理、天然气输送、石油勘探、交通信号、航空管制、监控、军工、银行atm……
  这上面可没有x86+windows的封锁啊!
  虽然每个市场确实小,但是至少可以收回成本的。
  而且这才是龙芯最该先去占领的市场,何况这些细分市场加起来一点儿都不小的!
  您至于求爹爹告奶奶的去找计科所要钱吗?就计科所那三瓜两枣的,你把2c搞出来,说不定别人还会说你乱花钱!”
  卿云越说越气。
  前世的龙芯,直到2007年才开始想起来商业化,而2010年才开始尝试商业化,2018年才正式商业化运营……
  其研发资金前期完全依赖于计科所的科研经费,后期全靠补贴式订单。
  虽说有大环境的影响,但确实太耽误时间了。
  卿云不想等了,干脆图穷匕见,直接亮出獠牙,对着黄令仪说到,
  “老师,除开刚刚说的那些领域,教育机,是龙芯最好的练兵场。
  团队全部从计科所出来吧,我专门成立一家公司来进行运营龙芯。
  华科院要是觉得面子下不去,可以联营,我来出钱,公司都可以叫华科龙芯,股权华科院都可以占大头,我不要这个名。”
  以迭代的思维去思考龙芯在教育机市场的运用,这纯属空中楼阁。
  因为就不会有反馈,除非是产品事故。
  但以收回研发成本的思维去思考,则是另外一片天空。
  没有比这更好的商业应用环境了。
  甚至,和卿云搞的国产软件进高校,是一个道理。
  培养应用人群。
  至于名不名的……
  云帝表示,他的名太多了,已经多到了快要招祸的地步了。
  一个荒漠变绿洲,就算和秦家分都够用了,何况未来必定还有一个‘华国半导体之xxx’的名号等着他。
  有点满了。
  虽然他现在也是有人护佑的,但正因为他有人护佑,所以他无需再去叠buff金身了。
  计算机数据溢出会死机,而人的声望溢出,会‘赏无可赏,只能赐死’。
  明白这一点后,自污还犯不上,但他现在要做的便是不要名声。
  但这种为国家为民族不计身外名态度,让黎光楠和黄令仪却刮目相看。
  毕竟是女性,更感性一些的黄令仪先生眼眶都红了,连连说着“好孩子!好孩子!”
  而理性一点的黎光楠抹了抹眼角,却认真的看向了卿云,
  “小卿,既然如此,龙芯未来的架构怎么解决?
  你应该知道的,龙芯商业化最大的问题是其mips架构。
  它和……你一直倡导的商业化,是完全搭不上边的。”
  为什么龙芯是mips架构?
  因为,以cisc为基础的x86架构,我们没有获取授权的路径。
  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包含arm、mips、powerpc等分支架构的risc架构体系。
  至于mips和risc是什么关系,可以类比澎湃os和安卓,前者是后者的二次开发。
  而risc架构体系里,唯有mips的架构授权不限制任何对mips架构的更改。
  同时,mips架构能够提供最高的每平方毫米性能和当今soc设计中最低的能耗,这是它的优点。
  而且,mips属于精简指令结构,和因特尔采用的复杂指令系统计算结构相比,risc具有设计更简单、设计周期更短等优点,并可以应用更多先进的技术,开发更快的下一代处理器。
  这就是为什么黄令仪能够只用1000多万研发龙芯一号,只用2700多万研发龙芯二号的根本原因。
  省钱。
  但是,mips架构也有其无法解决的两个弊端。
  一个是根子上的缺陷。
  mips的内存起至起始有问题,这导致了mips在内存和cahce的支持方面都有限制,内存大了后,cpu反而会出现无法支持的问题。
  同时,mips是并行线程,类似于因特尔的超线程。
  因特尔的超线程都只是过渡产品,arm的物理多核发展方向才是主流。
  第二个弊端是商业环境。
  现代各种电器核心的微处理器(cpu)起源于上个世纪因特尔、德州仪器和garrett airesearch工业部三个公司的三个计划,推出的三个微处理器先锋则分别是intel 4004、tms 1000和cadc。
  自此,开启了风风火火的微处理器革命。
  在微处理器诞生早期,基本上都是不同厂商生产不同架构的芯片,那时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一开始就以因特尔的x86为对标产品的mips,其产品从面世开始就以高性能著称,使其在工控机、路由器等市场战功显赫。
  而同样基于精简指令集的arm,从诞生开始就瞄准嵌入式低功耗领域,开始慢慢发力。
  同时还有power-pc架构的异军突起,让作为半导体产业上世纪绝对霸主的艾比诶木,看到了市场四分五裂的危机。
  于是,在艾比诶木的‘强迫’之下,因特尔将x86架构授权给其他几家厂商生产处理器。
  再连同windows的崛起,应用环境的优化,x86架构开始一骑绝尘,一举击溃其他架构,这才垄断了桌面市场。
  所以mips以其亲身经历给出来的血的教训就是,光是产品拥有很不错的性能是不够的,必须保持对商业的敏感性。
  正是由于对商业不够敏感,导致了mips的商业化进程迟迟落后。
  这些……
  作为过来人的云帝,在现在这个时间点,说起芯片的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路径,全世界的人都只能坐下乖乖听讲。
  卿云淡淡的说道,“我们放弃mips二次开发的架构,回到dave patterson教授1988年发布的risc-iv原始架构。”
  黎光楠和黄令仪的惊诧之声几乎同时响起:“放弃mips?!”
  卿云重重的点了点头,果决的说着,“推翻现有的基础,一切从头再来!不破不立!
  我们去购买risc-iv原始架构的授权,我问过,这并不贵,patterson搞出的这个架构本就是一种开源的学术性架构。
  而后基于这个架构,我们自己进行二次开发,再重新编写指令集,也就是自研指令集。”
  卿云琢磨着,要不是斯坦福大学的john l. hennessy目前还没捣鼓出来risc-v,他都想直接在此基础上搞的。
  risc-iv架构和risc-v架构在性能上的主要区别在于设计理念和开放性。
  risc-iv是早期的精简指令集架构之一,它的设计目标是通过减少指令的复杂性和数量来提高处理器的性能,这使得risc-iv在某些应用场景下能够提供较高的性能和能效比。
  然而,risc-iv并没有形成一个广泛的生态系统,这限制了它的应用和发展。
  相比之下,risc-v架构不仅继承了risc-iv的设计理念,还引入了更多的现代化特性,如模块化设计、可扩展性、以及对多核和异构计算的支持。
  risc-v的另一个显著优势是其开源和免费的属性,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修改和分发risc-v的源代码,无需支付高额的授权费用。
  但是,risc-v再好现在也用不上。
  risc-v项目2010年才始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现在,只能先将就着用risc-iv。
  而且,他相信,只要舍得下功夫舍得花钱,risc-v这个架构指不定会是谁先搞出来!
  就眼前黄令仪老先生前世率领弟子们搞出来的loongarch龙架构,就是龙芯最终的解决方案。
  现在,自己不过是让老先生比起前世少走十来年的弯路。
  他的想法是笃定的,但他话语中的坚定和决心,也是让黎光楠和黄令仪瞠目结舌的。
  都是活了几十岁的人了,他们很清楚,眼前这个少年,现在的态度和说法,无不表明在他来之前……甚至是很早就已经下定了决心。
  全部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