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1475节
作者:
万古青天一株柳 更新:2025-10-13 12:38 字数:3952
那么问题来了,以小屁孩的尿性,这种女孩子,他居然没有收?
是小屁孩瞎了眼审美意趣突然断崖了,还是秦缦缦当初手腕太高,或者是这个女孩当初没看上小屁孩?
小苏老师认为这都不重要,都是过去时态了。
重要的是,要确保现在时和将来时!
而那边躲避苏采薇眼神的李雅丽,还是注意到了一些细节。
会场的每个角落都布置得非常考究,从精致的花艺到考究的座椅,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炎黄集团对这次年会的重视。
而且座次安排的很有意思,她们所在的学生群体,仿佛就是一个方阵的存在。
是单独的几列,不是集中在最后的几排。
这种安排,让李雅丽心里充满了疑虑。
几个呼噜娃抛开不谈,那是情分。
按理说,她们这些学生都不是炎黄集团的正式员工,列席这种会议已经算得上是非常抬举她们了。
但老幺这种单独成列的安排她们,让部分人甚至跻身于前几排,这是不是有点过了?
她们何德何能能与公司一众高管们、重要中层干部肩并肩的?
甚至,李雅丽能够明显感觉到,会场里的不少人,看向她们这些学生军的眼神,都是有些古怪的。
不是完全毫无善意,更多的是那种错愕。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牛宾馆的会场内渐渐安静下来。
李雅丽注意到,随着年会的临近,同学们的紧张情绪似乎也达到了顶点。
他们不再是餐厅里那个轻松自在的自己,而是被这个正式场合的氛围所感染,变得拘谨和正式。
只是奇怪的是,不知为何,她一点儿也不紧张。
没等李雅丽多想什么,9点的钟声准时响起,年会正式开始。
但与她预期的不同,年会的开场并不是公司领导的恢弘叙事,总结去年的成就,规划明年的目标,而是直接进入了经营分析会的环节。
李雅丽的父母都是国企领导,她对企业会议的流程并不陌生。
通常来说,经营分析会是公司内部的核心会议,涉及到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等敏感信息,按理说是应该保密的。
她从未想过,炎黄集团会将这样的会议对外开放,尤其是对她们这些尚未步入社会的学生。
此时会场中央的大屏幕突然亮了起来。
上面正显示着全国各地分会场的实时画面,每个分会场的员工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主会场的动态,这种场景让她感到震撼。
这让她感到更错愕了。
这个年度经营分析会,竟然还是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向全国直播!
……
第23章 3炸弹也特么的是炸弹啊
李雅丽这才注意到,会场四周布置着一排排的摄像机和同步影音设备。
这些高科技产品正在将这次通报会的影像,传递到炎黄集团各地的公司会议室现场。
这意味着,炎黄集团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听见主会场的声音,看到现场的画面。
这……
李雅丽有些咋舌,因为在世纪初,搞这套视频会议系统,并不便宜。
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只能在固定的几个地点进行,灵活性和拓展性差,面对突发状况往往束手无策,而且耗费巨大,通常需要几百万。
她对这些细节之所以这么清楚,是因为她听她那做稽核的爸家里闲聊时说过一个案例。
某单位的采购价格甚至达到了几千万,中间的回扣都是千万级别,而厂家正是炎黄集团的前身top集团。
现在,炎黄集团能够将这样的系统运用得如此自如,不仅显示了其雄厚的技术实力,也体现了其在信息化建设上的前瞻性和决心。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炎黄集团这种透明度和开放性!
这让她感到十分的震惊。
如此做派,不仅仅是对内部员工的信任,也是对外界的一种自信展示。
是的,外界。
会议虽然是内部会议,但是既然信号都已经到达了基层,那么外部知晓内容也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炎黄集团的这种做法,显然是在向所有人宣告其透明度和诚信度。
至于外界信不信,或者内容真不真,那就不知道了。
李雅丽环顾四周,她看到会场前排的领导们正襟危坐,每个人的面前都摆放着一叠厚厚的报告。
主席台上,几位炎黄集团的高层领导正在调试着面前的麦克风和笔记本电脑,准备开始他们的报告。
会议的主持人,是董事长助理、公司常务副总陈悦。
对于炎黄集团小陈总的毫不怯场、落落大方,李雅丽是有心理预期的。
在一所每年有着数以十计的清北名额,毕业出口几乎全是985、211名校的以素质教育著称的超级高中里,其独一无二的学生会chairman,哪个不是人杰?
读死书、死读书的人,是坐不了这个位置的。
何况,陈悦一坐便是三年。
炎黄小陈总,手底下是有真章的。
李雅丽挺直了腰板,准备聆听即将开始的经营分析会。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现在由我代表集团财经体系开始向大家汇报炎黄集团当前的经营状况……”
按照会议的议程,汇报位上的财务总监高云秋,打开了ppt,开始了炎黄集团年度经营结果展示。
这也是高云秋最后一次行使财务总监的职权。
按照当初卿云和他的商量,翻年,他便只挂财务总监的职,并不从事具体管理,进入到硬件研究院从事他的老本行,进行cmos模块研究。
而集团将设财务副总监一职,由在华亭外国语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唐芊影担任,高云秋在唐芊影毕业后正式交班。
当然也别指望芊影大人在刚开始有这个本事能胜任这个工作。
副总监嘛,这个职位就很灵性了,功能可以类似于佐贰官,也可以类似于见习,纯粹看各家公司怎么去定义。
显然,唐芊影便是后者。
至于干活的,人力资源总监苏博从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拉来了一头叫做杨燚的牛马,担任财经管理部经理。
财务肯定要掌握在自己人手里,特别是民营公司。
但是脏活、累活可以让别人去干。
芊影大人做好监工的工作就好。
何况卿云对财务的要求,相当之高。
毕竟,前世是被秦天川这样的商界教父级人物调教出来的,今生又受到资金管控圣手孙红兵、世纪初最完美集团化管控复星集团郭光畅的影响,卿云从建立公司一开始,便一以贯之的在公司内部实行着‘业财一体’的战略思想。
作为企业的两大核心部门,业务和财务如同企业的“左膀右臂”,而为了实现业财融合的闭环,炎黄集团的财务部从一建立便设置了专门的财务bp。
(business partner的首字母缩写,business是业务,partner伙伴象征着业务与财务的融合)
这样的好处在于,炎黄的团队,从一开始便适应了财务bp的存在,不会存在过往“业务不买单,财务边缘化”的困境。
当人们适应过来时,也就发现了这样业财一体的好处,其他部门可以不用进行重复的数据汇报,节约了大量的公共时间。
因为财务部汇报的足够细致,也从业务的角度,阐述了数字变化背后的原因,很是省心,也很是公正,不会出现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打架的情况。
而之所以是财经体系而非财务体系,是因为炎黄集团设立了财经委员会作为全面预算的日常管理机构,而具体执行部门也不叫做财务管理部,叫做财经管理部。
一字之差,背后却是千差万别。
所谓财经管理部,是包含了经营层的参与,形成纵横交错并互锁的预算责任体系。
可以概括为三支柱模型,即coe(总部机关组织)、bp组织(分支机构组织)和ssc(共享中心组织)。
coe是炎黄集团财经的“经线”,是立足于专业领域的行政管理组织。涉及的流程和业务有经营管理、销售融资、资金、税务、核算与报告,设立的组织主要有定价中心、经营管理部、销售融资部、账务管理部、资金管理部、税务管理部、内控与企业风险管理部、财务风险控制中心和子公司财经管理部。
bp组织是炎黄集团财经的“纬线”,是业务伙伴和价值整合者。一方面,面向业务,以作战需求为中心,为业务提供财经集成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面向客户需求,构筑从机会到机会变现的端到端全流程解决方案的能力,助力商业成功;同时,将内控融于业务之中,既支撑作战,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ssc组织是将原来分散在不同业务单元的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活动分离出来,由专门成立的独立实体提供统一的服务,负责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支付、资产核算、应收应付账款核算和全球关联交易核算。
像福特、惠普、艾比诶木等知名跨国企业设置的财务ssc,就可以向旗下所有的企业提供高质量、优成本、一致性的财务服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一经一纬一抓手,这是集团出海的必须支撑,也是云帝敢于虎踞国内,让鹰爪们飞扬的最大底气。
否则散落于各个国家的子公司,便会成为事实上的独立王国。
当然,除此之外,这套体系带来的最大好处便是,云帝不用怎么担心如三哥那般的割韭菜。
海外子公司除开日常运营的备用资金外,其他绝大部分体量的资金,全部在国内或者区域中心内。
只要不在三哥家建厂,那么三哥就割无可割的。
“现在呈现在各位同事面前的是公司即期管理合并周报表,合并口径为pc事业部、手机事业部、数码产品事业部、软件研究院、硬件研究院以及卿云实验室。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两大研究院和卿云实验室的运行情况将由各自的负责人秦缦缦院长、苏采薇院长单独向董事长进行汇报。
从报表上面可以看出……”
台上的高云秋背对着ppt侃侃而言,台下的众人却是目瞪口呆。
“我们可以看到,自集团公司成立以来至今,累计销售pc机1090万台,实现销售收入675.8亿,销售毛利156.69亿元。
其中:
税务机销量940万台,搭载公司软件研究院与税务总局合作研究的金税系统软件,平均单台毛利为1428元,实现销售毛利134.23亿元。
政务定制机销量105万台,搭载公司软件研究院自研的企查查软件,平均单台毛利为1080元,实现销售毛利11.3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