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1600节
作者:万古青天一株柳      更新:2025-10-13 12:39      字数:3289
  章汝京和梁猛松立刻点头。
  接着,他又转向一边默不作声的萧雅,“小雅姐,联系上面发布1微米光刻机套件指导文件,引导国内企业跟进。”
  章汝京闻言却愣了一下,立刻皱起了眉头,出声反对着,“小卿,这个不妥吧,以上面的名义去推这件事,很容易重复建设的。
  到时候……我担心会形成如同当年国内遍地开花的电视机厂一般。”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仿佛已经看到了可能出现的混乱局面。
  1微米工艺虽然是1984年的技术,20年前的东西,在国际上倒不是说已经完全属于落后制程了。
  但也属于成熟的太过分了。
  本想开口答应下来的萧雅闻言一个激灵,眼神中也是闪过一抹犹豫,
  “董事长,章老说的没错,现在地方上都很热情,甚至我觉得是过热了,章老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
  说起其他的,她可能还比较迷糊,但章汝京举的电视机例子,这就是华国一个时代的痛了。
  最疯狂的时候,华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办的电视机厂,甚至条件好一些的县都有。
  卿云笑了笑,语气中带着一丝轻松,“章老,不用担心这种情况。1微米工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刚需。
  芯片,可不仅仅只有电子产品这些东西能用。
  包括大功率类、模拟类、传感器,甚至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都能用。”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纳米级有纳米级的应用环境,微米级有微米级的应用环境,大制程芯片和小制程芯片各有其优势区间。”
  大制程芯片制造成本较低,适用于生产大量相同规格的芯片,而小制程芯片可以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更低的功耗,适用于生产高性能、高集成的电子产品。
  章汝京立刻出声反驳着,“我知道你说的是未来。
  未来很美好,但是这个需求是逐年释放的,而地方建设却是一次性的同时铺开投入。
  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都挺不到你说的未来,在短期的一个时间点上会出现踩踏出清效应,到时候必定是血流成河的。”
  卿云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章汝京的担忧,“章老,您的担心我明白。确实,国内建设的热情可能会导致短期内的产能过剩。
  但是……”
  卿云耸了耸肩膀,“但是我要的,就是踩踏!
  如此,才能把价格给低到一个让其他人都无法生存的地步。”
  这个说法,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章汝京疑惑地看着他,“不是……这种情况,你自己也无法生存的,意义何在?”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解,仿佛在质疑卿云的决策。
  卿云耸了耸肩膀,眼神中闪烁着一丝狡黠,
  “章老,你放心,顶天了两年后,我的成本天生就会低一大截的。
  到时候,我不仅能生存,还能生活。”
  他笑了笑继续说道,“顶天三年后,我就有电子级单晶硅原料了,这将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因为单晶硅是制造芯片的关键原材料,其价格波动对芯片制造成本影响巨大。
  通过自给自足,我可以避免市场波动带来的成本不确定性,从而在价格战中占据优势。”
  “其次,您也看到了,我进行了垂直整合的供应链布局。
  不仅在芯片制造环节有布局,还在上游的材料供应和下游的封装测试环节进行了垂直整合。
  这种整合使得我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通过内部供应的光刻胶、掩膜等材料,可以减少外部采购的依赖,降低采购成本和供应链风险。”
  这一点章汝京也不得不承认,眼前这小子始终是以半导体整体协同作战为考量的。
  光是光刻机,其实已经可以上到一个较高的位置了,至少可以上到0.25微米。
  但这小子宁愿苟着,展现的实力以整个产业里最短的一根短板来计量。
  但是,章汝京却没法认同他的做法,耐心地劝说道,“小卿,你这是在破坏行业生态。”
  他理解,卿云这是正常的商业逻辑。
  但是此刻……
  不是考虑正常商业逻辑的时候,他认为卿云既然作为华国的半导体产业未来扛旗之人,应该有更高的格局和担当。
  “小卿,整体产能过剩,踩踏之下,有多少的投资会灰飞烟灭你考虑过没?这都是钱啊!都是国家辛辛苦苦的积累。”
  卿云摇了摇头,“章老,这是国运之战。慈不掌兵,可容不得我手下留情去照顾猪队友的。
  我现在去谈什么科学合理的建设计划,确保产能的逐步释放和市场需求匹配,你认为他们会听我的吗?
  人人都有小九九的,都想占便宜,都想多生产一点,卖得更多一点。
  但这个‘一点’各个地方全部加起来,就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章老,你想想钢铁产能是怎么回事?
  我们必须学会尊重市场的规律。
  否则,到时候不用国外的人动手,内部那些企业的背刺就可以让我死无葬身之地的。”
  章汝京闻言沉默了。
  他知道卿云说得是对的。
  两者的信息并不对等,卿云站的角度太高了。
  但是他希望卿云的决策能够稍微温和一点。
  此时,卿云散过去一支烟,笑了笑,“老爷子,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放心,到时候我会托底的。
  市场的事情,由市场来解决,不会出现大量产业工人下岗的问题。”
  卿云这么一说,章汝京顿时明白了过来,一脸无语的看着他。
  特么的,这小子的心真黑!
  到时候估计又是一次大整合。
  相当于地方帮他建厂了。
  这么说来,他倒是能接受了,肉是烂在锅里的。
  只是……
  “你要知道,你到时候的整合,面对的是国企,而不是之前pc行业大量的民营企业。
  你给出来的价格恐怕就不是打折价了,别人也不好交代的。”
  卿云闻言轻轻摇了摇头,散过去一轮烟,“老爷子,你对国内国企的运作方式还是不太了解。
  一座晶圆厂哪怕是只能生产1微米以上的4英寸晶圆厂,造价都是在8个亿以上。
  这个资金规模不是国有企业能摸出来的,必定是地方上发专项债,或者直接出面协调银行贷款。
  无论是地方专项债还是银行贷款,都是银行的债权。”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对国内金融体系的深刻理解,但这种理解让章汝京、梁猛松、萧雅听得有些懵。
  梁猛松疑惑不解地问着,“这有什么区别,地方国企也是国有的,银行也是国有的,无非是左手倒右手的。”
  在他看来,还是国内的国有企业好,做正事根本不用考虑资金问题的,有的是钱。
  卿云耸了耸肩膀,“很简单,企业出现巨额亏损后经营不下去,自然是要找债权人协商展期或者续贷的。
  但你要明白一个逻辑,企业是地方管辖的,银行却是中枢直接管理的。
  展期或者续贷,不是完全由地方说了算。
  而对于银行来说,这是事实上的不良债权,他们也是有责任的。
  那么,出于考核的目的,他们有甩锅需求。
  这种甩锅,根据我们的制度安排,是会通过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实现出表。
  就算他们不想出,我们也可以逼着他们出。”
  听到这里,萧雅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那算资产流失!”
  卿云的眼神里满是狡黠,“这个时候我通过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去简单粗暴的买打折资产,那肯定是涉嫌资产流失的问题。
  但如若我在此时提出以注资方式盘活,同时跟他们签对赌协议呢?
  一边是上报中枢打折处置资产,另一边是引进链主企业允诺就业进而盘活资产,你说地方上会怎么选?”
  萧雅听得脸都绿了。
  怎么选,没得选好吧。
  特么的,小屁孩不去混政界真的是可惜了。
  这是可以大书特书的丧事喜办。
  其实事情搞砸了并不是致命的,因为这种事情通常都是集体决策的。
  关键在于搞砸锅后,后续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危难时刻,将本金保住,其实就是无过错了。
  而后引进链主,这就算招商引资。
  签对赌、盘活资产、允诺就业,这就是危机处理能力。
  这个逻辑梁猛松不明白,但是章汝京却明白了过来。
  这个老爷子是个产业人不假,但他更是一个企业家。
  这里面的门道不用卿云说得多清楚,甚至他都可以推测出卿云的实现步骤是什么。
  想通了这点,他哈哈大笑起来,“还是你小子心黑手黑的!”
  他彻底搞懂了卿云的逻辑。
  要这小王八蛋全国去建几十个上百个晶圆厂,他没这个钱。
  所以,他让地方上出资先去建,而后经过一顿折腾后,他去运营这些晶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