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作者:
小新茶 更新:2025-10-13 12:33 字数:4239
因为写得太过匆忙,字迹显得有些潦草。
谢鸢摸索着宣纸,忽然间低低地笑了。
这些天,她数度想要领兵伐燕,带兵杀到慕容徽跟前去,逼他将孩子还给自己,可这终究只是一场大梦。
燕国风头正盛,楚国哪有能力和燕国硬碰硬?
也不知道信中的相见,是何年何日?
谢鸢将信封压在书下,压平褶皱,再好好收好。
这时候,明月来报:“陛下,大司马来了。
“让他进来。”
谢鸢缓缓起身,青葱的细指搭在雕花木栏上,谢鸢支起身子,长发散在了身后。
自从谢崚走后,她骤然病了一场,病去如抽丝,现在病还没好,身子总是沉沉的,提不起力气。
“说吧,什么事?”
王伦道:“陛下是否想要北伐?”
谢鸢摇了摇头,“慕容徽风头正盛,你现在想去和他碰一碰,不是找死吗?”
王伦却道:“燕朝内乱不止,微臣料定,燕帝肯定会先平龙城战乱,救祖宗祠堂,分身乏术,无法乘胜追击,一举破赵,陛下何不趁此时机,先
夺长安?”
听到这话,谢鸢来了精神。
对呀,打不了慕容徽,还对付不了一个小小赵国吗?
谢鸢笑了:“有意思,让谢芸叔侄两个现在入宫,商讨伐赵事宜。”
……
寒风总算是褪去,花园里的草木渐渐变得茂密起来,春意融融。
四月二十五是个好日子,慕容徽在这一天昭告天下,立唯一的女儿为皇太女,授青圭玉册,即日进驻东宫,由尚书令辅佐教导。
虽然慕容徽说要亲自抚养谢崚,但却总不能和小时候一样将她养在自己的宫殿里。
东宫修完毕,谢崚也挑了个晴天搬了过来。
阳光明媚,谢崚坐在庭院的秋千上,把玩着太女册宝。
上面写的名字,并非“谢崚”二字,而是“慕容崚”,慕容家的公主,当然不能是外姓,谢崚居然跟随慕容徽留在燕国,自然也要改名。
谢崚叹了口气,随手放下册宝,转身看向眼前高大的女子,“你是南朝人?”
迁宫这日,慕容徽给谢崚调派了不少的人手,众多女官和宫女。
贺瑜就是是谢崚宫里的长史,负责照顾谢崚在东宫内的起居事务。
贺瑜道:“是的,殿下。”
谢崚垂眸思索,慕容徽给她找的侍从绝大多数都是南朝的汉人,是慕容徽曾经在南朝培植的势力。
谢崚其实想要几个鲜卑的侍女,这样好陪她练习鲜卑语。
既然已经决定要在燕国住下了,那她就得好好学学鲜卑语,将来笼络燕国贵族肯定用得上。
按理说,以谢崚的身份,她想要找个宫女,只要随口吩咐一句话,第二天就会有新的宫女。
可是慕容徽生怕有心人往她身边安插探子,便揽过这件事,交由太后处理。
次日,两位鲜卑族的宫女被太后送到了谢崚身边。是姊妹二人,一个名叫云萝,另一个叫云溪,会说汉话和鲜卑语,还识字。
汉语发音比很多鲜卑贵族都标准,看得出来,太后是精挑细选过的。
能够找出这样的姊妹二人,太后肯定花费了不小的心思。
看来,她这位祖母,人到底还是挺好的。
谢崚想了想,她好像还没有正式去和这位祖母来往过。
于是,她喊杏桃来为自己梳妆:“我们去给太后请安。”
-----------------------
作者有话说:好困,写不了六千字
娘亲一听见北伐就开始忘崽了
设定上鲜卑是汉化程度很高的,大部分贵族都会说汉语,官方语言也是汉语,不会说汉语的人挺少的。
可以理解为:大湾区的粤语和普通话。
粤语:普通话≈鲜卑语:汉话
第66章 太后
长寿宫,这里是太后居所。
午后,太后小休之后,宫女们开始打扫庭院,将新落的叶子扫到两边。
太后的衣着打扮谨遵礼制,每日都要将头发梳成高髻,再用金线绞面,梳妆打扮,换上繁杂的服饰。
但凡梳发时候宫女的一个工作不让她满意,都要立刻将发髻拆了重新梳妆。
替她梳妆的宫女名叫秋竺,是太后身边的老人了。
主殿内,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等候多时。
先帝慕容昭虽然一辈子活得像个笑话,但是平生却做对了一件事——他在位期间,袭汉制,让鲜卑贵族学习汉话,并令鲜卑百官易服。
殿中的男子穿的是一身紫衣,上面是白鹤图案,表示他是朝廷官居三品的高官。
中书监贺兰察察,是贺兰部族的首领,太后的亲侄儿。按照规制,他和慕容徽应该以表兄弟相称。
他在庭院中踱步,贺兰初从后院过来,给他端上一杯茶,“父亲,先喝茶。”
贺兰察察去没心思喝茶,连忙抓住贺兰初道:“乖女,你能不能去催一催太后,你爹都等了快两个时辰了,她怎么还不来?”
贺兰初露出了不耐烦都神色,“放开,太后若为梳妆完毕,不会见客,此事阖宫皆知,你要怪就怪你来得时间不对。”
“死丫头,以为跟在太后身边了不起了是吧,怎么跟你爹我说话的!”
贺兰察察气不打一处来,正要呵斥贺兰初,此时一个声音从梨花木镂空屏风后传来,“吵什么吵?”
两人往围栏后望去,贺兰太后拄着黑木拐缓缓走出来,秋竺跟在太后身后,替她整顿好衣裳,扶着她跪坐在蒲团上。
贺兰初立刻退回了太后身边,贺兰察察恭敬行礼,“微臣拜见太后。”
贺兰太后揉着脑袋,到底是年纪大了,午歇后起,她脑袋胀痛得厉害。
她这些年来操劳得太多,和慕容昭斗,和朱夫人斗,为几个儿子谋前程,为贺兰家铺路,才不到花甲的年纪,就已经积了一身病痛。
贺兰家嫡系中没有可用之辈,深得慕容徽赏识的贺兰絮出自旁支,她的亲侄儿贺兰察察是个平庸之辈,所以在贺兰察察夫人早陨后,她才会将年幼的贺兰初带在身边抚养。
也是因此,贺兰初与她这个父亲并不算亲近。
太后道:“阿初,吾没有教过你,要尊重长辈吗?”
贺兰初被太后说了,脸色涨红,方才上前去,朝着贺兰察察的方向福了一福,“父亲,方才是孩儿错了。”
贺兰察察虽然有不满,但是有太后在,脸色很快缓和,敛衽道:“无妨。”
太后道:“你下去,吾有话要与你父亲说。”
贺兰初行礼之后,快步走出了院子。
无事不登三宝殿,太后已经可以料想到,贺兰察察此行肯定不会有好事。
想到这些,太后的头不可遏制地,更加痛苦了。
果然,贺兰初下去后,贺兰察察露出了谄媚的微笑:“阿妹已经年满二十,至今还未嫁人,姑母,你也知道,她仰慕陛下……”
还没听完他的话,太后的眉头就已经紧紧皱成一团了。
太后的兄长有四个孩子,贺兰察察居长,最小的是个女孩,名叫贺兰雪,才刚满二十岁。
十年前,小姑娘年方十岁,看见二十岁的慕容徽带兵凯旋而归,飒爽英姿,一见钟情,当即就喊着说要非慕容徽不嫁。
当时贺兰雪年纪尚小,大家都没有把这话当真,毕竟当年整个龙城,爱慕世子的女子不在少数,可不曾想,十年过去了,贺兰雪依然立志非慕容徽不嫁,甚至拒绝了贺兰家为她定下的一桩桩好姻缘。
太后深深叹了口气,“当初她才十岁,她懂什么‘爱慕’?陛下是她表兄,比她年长整整十岁,绝非是她的良人。她父母早亡,你身为长兄,有教导幼妹之责,若是在她年少的时候,你好好引导,或许她能够认清自己的心意,不会执着于一人。”
“可你没有,这些年来,你放任自己她的‘爱慕’,让她心中形成执念,愈发疯魔,别将你妹妹的‘爱慕’当成冠冕堂皇的借口,你就是想要送你妹妹入宫,为你换取国舅的身份!”
太后语气深痛,目光灼然,逼得贺兰察察一阵汗流浃背,连忙躬身道:“姑母息怒!”
“侄儿这也是为我们贺兰家着想,现如今天下初定,而后位悬而未决,陛下只有一位体弱多病的公主,子息单薄,与其肥水外流,倒不如先便宜我们自己,当初为了拥护陛下登基,我们贺兰家可是出了不少力。”
太后轻嗤,眼里的深痛变成了“恨铁不成钢”。慕容徽能登基,主要还是因为慕容徽正统嫡长身份和积累的名望,虽有贺兰家助力,却也是其余贺兰家族人经营,和他贺兰察察没有任何关系。
在皇帝登基后还居功自傲,这简直就是找死。
“糊涂。”
贺兰太后出声呵斥,如果的身边有个称手的茶杯,她一定要砸到贺兰察察脸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