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作者:
小新茶 更新:2025-10-13 12:33 字数:4246
苏蘅止抬头,“陛下的意思,是让蘅止随军吗?”
慕容徽点头,“蘅止聪悟,当然是随军。“
苏蘅止平静地凝视着慕容徽,似乎这个消息并没有在他心里掀起太大的波澜,只不过他微微颤动的眼睫毛依然出卖了他。
他,很不安。
慕容徽朝香炉里添了一勺子安神的香料,漫不经心地道:“蘅止是不想去军中受苦,又或者是不舍得邺城中的谁?”
苏蘅止当然知道他意有所指,慕容徽向来不同意他和谢崚的婚约,北征归来,第一时间就想要拆散他们去。
苏蘅止能开口说谢崚吗?
不可以。
在燕国,他和谢崚只是朋友,而非有着婚约的未婚夫妻,他是敌国臣子,谢崚是帝王之女,他们的身份有着云泥之别。
苏蘅止跪下来,“家中寡母和幼弟幼妹,微臣实在放心不下,还望陛下开恩,允微臣再在家中多留几年。”
“蘅止,天下只有一个长安,建功立业的机会不是随时都有
,那日马球赛,朕看到了你的天赋,不属于鲜卑男儿,你不应在这锦绣皇宫蹉跎岁月。”
慕容徽站起身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的本事若不用于为国效劳,实在可惜。”
这话慕容徽说得的确是推心置腹。
无论是在文人墨客扎堆的锦绣江南,又或者是在尚武的北方,苏蘅止都能做到样样拔尖,不输于人。
以苏蘅止的天资,今后他可以在天底下任何一个国家位列三公。
时隔多年,慕容徽不得不感慨谢鸢看人眼光的周到毒辣,能够将苏蘅止从人堆里挖出来和谢崚定下婚约。
谢崚身份特出,不可能外嫁,他如果要和谢崚成婚,就必须作茧自缚,成为后宫之中发金丝雀,世间一切功名利禄,也与他再无关系。
苏蘅止却摇了摇头,“可是微臣志向短浅,此生只愿粗茶淡饭,不奢求功名利禄。”
慕容徽凝视着他的芙蓉面,眉间生痣,天生一副仙人相貌,难怪谢崚喜欢他,放眼燕楚两国,慕容徽没见过如他这般钟灵毓秀的小公子。
慕容徽道:“比起一个温柔贤惠的夫君,她更需要的是能够陪她征战天下的谋士,你以为这一生中,单单凭借一纸婚约,或者无微不至地陪伴她,就能够满足她吗?”
“她不是普通人,她是朕的女儿,年少时她渴望亲人与朋友的陪伴,但是等她长大后,这些儿女私情又算得上什么?”
慕容徽缓缓说道:“你这是在自欺欺人,也害了你自己。”
苏蘅止霍然抬起头来,他咬着唇,心头漫过不甘,可是他知道,自己这点不甘在慕容徽眼里算不得什么。
跟在谢崚身边多年,他当然知道慕容徽是怎么样的人。
口口声声说着仁义,实际上内心狠辣决绝,手段用尽,不允许任何人忤逆他,当他好话说尽,要是苏蘅止还没有答应,只怕他接下来就要用强了。
“什么时候出发?”苏蘅止道。
“明日一早。”
慕容徽让侍从将事先准备好的任命文书递到他手中,将他调到他叔父的麾下,做军师参谋。
苏蘅止捧着印玺,觉得好像捧着巨石,重如千斤,他就要坚持不下去了。
他走出太和宫,月色朦胧,这座宫殿仿佛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白纱,微风怎么吹,也无法将白纱播开,白玉兰幽幽绽放,流淌着静谧的幽香。
苏蘅止感觉身上逼仄的氛围终于退开,能够长长得呼一口气,他抬起眼眸,望向远方的宫墙。
邺城皇宫宛如重岩叠嶂,参差不齐,东宫的方向亮着灯,谢崚打人前喝了醒酒汤,这个时候应该还没睡。可是苏蘅止接旨以后就得出宫,没办法和她道别了,真是可惜。
他想起自己年少时在下邳城中,苏令安对他看管很松,只要他不出去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不会管他,由此养出了他一副随遇即安的模样。
年少时打马过街,斗鸡摸鸟,那个时候他想不到自己今后能做些什么。
但无论做什么,他都不想进官场。
那些年,他爹被骂作三姓家奴,出门常常被人吐唾沫,谢鸢还不放心他爹掌兵权,派了个王伦过来,压他爹一头,他爹团团跟孙子一样供着王伦,过得不要太累。
有时候他闲来无事,会故意坐在家门口,看着门口长街来来往往的路人出神,有的时候,会有道人来讨饭,他们摇着破破烂烂塵尾,唱着听不懂的童谣,逗得围观孩童咯咯直笑。
他想,以后若是天下大乱,他也可以隐入山林之中,逍遥自在。
直到他遇到了谢崚。
在这之前,他宛如浮萍漂泊。
从那以后,他就只想陪在她身边。
他对功名利禄不上心,所牵挂的东西不多,有两个叔父在,他也无需挑起家中大梁,他可以愿意陪着她。
可是现在,他明白自己错了,谢崚并非池中锦鲤,她的野心不逊色于她的父母,她想要很多东西,一个庸庸碌碌的人,没办法帮她得到一切。
他握紧了手中加封的符节,走下台阶。
夜风中,回荡着一句静默的道别。
再见了,阿崚。
……
谢崚披上柔软的寝衣,从水中出来,长发湿透,垂在身后,她似有所感般回头。
替她擦头发的杏桃疑惑:“小殿下怎么了?”
谢崚捂着心口,“没有,觉得心里有些堵堵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可能是吃多了闷着了,”杏桃对守夜宫女吩咐:“云萝,你们两个去将窗户打开,让殿下吹吹风,别把殿下给闷坏了。”
谢崚打了个哈欠,“好困。”
她抱着软枕头,倒在榻上,“你帮我擦吧,我先睡会。”
……
残月当空,白色光亮垂照这座古朴的城池。
长安城,昔日虞朝的国都,在被匈奴人统治了十多年后,重新回到了汉人手中。
王伦攻下长安后,实施宵禁,夜里街上只有巡逻的士兵。
一辆马车行驶过长街,因为马车简陋,巡逻士兵纷纷拦下询问。
驾车的人拿出一块令牌,“我们是大司马府上的人,奉命入宫,尔等谁敢阻拦!”
见了令牌,士兵的脸色瞬间变得谄媚,“原来是大司马府上的贵人,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贵人快请!”
马车一路通畅,来到了宫门下。
王伦等候多时,马车停下来后,立刻上前来掀车帘,“陛……”
里面一个女声打断了他的话,“不要这样叫我,我隐匿身份来到长安,不想要太多人知道。”
她说道:“我如今的身份,是大楚女帝身边的女官,因引荐进入军中,当军师参谋。”
王伦于是点头道:“微臣明白。”
“陛下可要入宫休息,宫室已经打扫完毕。”
谢鸢却摇摇头,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去乐坊。”
乐坊,她长大的地方。
在谢鸢的记忆中,这里有着全天下最貌美的姑娘,她们擅长琴乐和舞蹈,在午后,阳光微醺的时候来到宽敞的亭子前跳舞,水袖飘摇,裙摆蹁跹,她的母亲,也是其中一员。
芳姬是最出色的舞姬,她身轻如燕,能在鼓上起舞,谢鸢年幼时,芳姬常常要她在一边练琴,然后她跟着女儿的节奏起舞。
如今,乐坊已经被清空,四处都是颓垣残壁,荒草萋萋。谢鸢从角落里找出蒙尘的大鼓,趴在上面,感受着鼓声的跃动。
“母亲,我回来了。”
她十五岁在夜色中仓皇逃离这座皇宫,三十二岁从返故地,一转眼间,已经十有七年矣。
……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花,将一片光影落在谢崚的裙摆上。
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立刻有宫女来到她身边,伺候她梳洗打扮,宫宴过后休沐三日,今天她无需去学宫学习。
谢崚打了个哈欠,揉揉迷糊的眼眸,问道:“蘅止呢?他昨日有没有出宫?”
替她梳头的杏桃手指一顿,谢崚明显觉察到有些不对劲,“蘅止呢?他出事了?”
……
谢崚匆忙赶到太和宫的时候,慕容徽已经启程了。
他本来就没想要在邺城停留太长时间,借着太后的寿辰归来,也不过是为了处理一些机要。
攻破龙城后,大军甚至都不打算回到邺城,直接奔赴洛阳,开始新的战争。而慕容徽,也要追上大军的脚步。
空空的宫落宣告着慕容徽的离去,他离开了,还将苏蘅止带走了。
或许是害怕面对谢崚,慕容徽甚至不敢和谢崚见一面,早早溜之大吉。
谢崚抓不到人,愤怒之下抓起案上的墨砚,看着慕容徽绘制的那幅燕国地图,就要上去将它砸得稀巴烂。
宫女们看得一阵惊心动魄,生怕这位小祖宗动手。
然而,谢崚举起的手只持续了片刻,她有缓缓将那一方墨砚放下来,重新摆回了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