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作者:
桔梗猫 更新:2025-10-13 12:37 字数:3819
“瘦了,高了。”
宋泠就乖乖的坐在那里任由林氏抓着,尽管握他的手十分用力。
“姨母也清减了许多。”宋泠开口道。
林氏又忍不住哭了,随即一把放开青年的手,“你这浑小子,为何活着不来找姨母,你可知,姨母以为…”
你死了。
那三个字,林氏怎么也没办法开口,她甚至到现在都不敢相信好友已经离开了人世,她总觉得只要她不说,她就还活着,活在那个春意盎然的春天里,永远开心快乐的活着。
宋泠想说些什么,却不知该从何说起,最后什么都没说。
好在这时,门外敲门进来两个人。
“老太爷听说小公子来了,特意让奴来请小公子过去一叙。”
林氏闻言是公爹,松了口气,赶紧拿出帕子擦了擦眼泪,“老爷子叫你,你先去吧。”
宋泠点点头,跟着离开。
林氏见他消瘦如此的背影又是忍不住一阵痛哭。
“娘子,小公子能平安无事是好事,你别难过了。”秋婆子也擦了擦眼泪,出声安慰道。
“是,是好事,我不哭了。”
“对了,你赶紧叫下人去做…”
“算了,我亲自去做吧。”林氏说着就要去厨房,开始忙活。
“孟叔从前最爱吃我做的鱼了,我要给他做鱼吃。”
“对了,还有去给我拿一块羊肉来,孟叔爱吃羊肉。”
第116章
另一边,闻老爷子也和宋泠见了面,
“你来了。”
闻老爷子正在练习书法,他似乎并不惊讶为何宋泠会出现在这里。
“老师。”宋泠一进门便低头垂眸作揖。
然而闻老爷子却当没看见似的,手依旧没停。
不知过去多久,室内的熏香又更换了一种,闻老爷子才搁笔。
宋泠依旧保持着拱手的姿势,没有动过一丝一毫。
闻老爷子漫不经心的抬头,眼神在触及青年消瘦的身姿时停顿了一秒,“坐吧。”
“当初不曾来找我,如今又为何而来?”闻老爷子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冷漠,但仔细听却能听出里面的些许埋怨和。
“确有一事想麻烦老师。”
呵,闻老爷子被对方的厚脸皮气笑了。
“不敢当,你如今可是冀王身边的大红人,能有何事求到我头上?莫不要说笑了,我如今不过是一介普通百姓罢了,帮不了你。”
这话语夹枪带棒,有气有怨,更多的是不解和说不出口的担忧。
说完后,他似乎也觉得这话太过分,不自然的找补了句,“说吧,什么事。”
“学生此次是想将侄子承安托付给老师。”
“什么?”闻老太爷蹭的一下站起来,眼睛瞪得像铜铃,一点也没有刚才的镇定。
“你是说子固的儿子还活着?”
自从宋家被抄家后的这五年里,他怎么没有收到这个消息?闻老太爷看向宋泠,是了,定是他将人藏起来了。
“在哪里?”
闻老太爷很是激动,立马叫嚷着要见人。
宋卿,字子固,与宋泠一同拜入他的名下,与调皮捣蛋的弟弟不同,宋卿曾是闻老太爷最引以为傲的学生,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便是对他最好的形容。
泰安十年,考入国子监,泰安十二年,登科及第,选入翰林,彼时不过十六岁。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因卷入江南贪墨案中被斩首示众,身首异处,每每想到这里,闻老太爷就心痛难消,可那时他已离开了权力中心,尽管多次上书圣上却于事无补,只能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弟子赴死,不仅如此,没过多久,宋家也遭到那些世家的报复,竟发生了至今仍然轰动大魏的灭门惨案,全家106口,无一幸免。
闻老太爷初听闻此消息时,当即就晕倒了过去,此后也曾派人去为那宋家人收敛尸骨,却只得来被大火烧去的消息。
直到前年,在衢州做知州的昔年同窗来信说冀王麾下得了一幕僚,与昔日宋家小儿相貌出奇的相似,后又听说了江南还田种稻,发展海贸等等事迹,这才慢慢确认那位颇受冀王器重的宋子晋便是他的学生宋泠,然而那时的闻老太爷也只是以为只有宋泠侥幸活下来,没想到子固的儿子竟然也还活着,这如何不让他激动。
“就在客栈里,稍作休息后会带来拜见老师。”宋泠回道。
“好,好,好!”闻老太爷来回踱步后高兴的连说三声好。
他是真的高兴,比刚才见到宋泠时还要高兴。
这边的宋泠面对老师的偏心并没有生气,心中更加坚定他的选择是对的。
接着闻老太爷又问了一些当年更详细的事情,良久,他才出声道,
“这些年里,你…辛苦了。”
一声重重的叹息落下,在室内久久回荡。
此时窗外雨已渐渐停了,飞檐翘角雨珠打在被雨洗得翠绿鲜艳的芭蕉上,宋泠静静望着没有说话。
辛苦吗?他问自己。
可一天没有报仇雪恨,他一天都不会停下脚步,就算代价是赔上他这条命。
“咳咳。”宋泠又咳嗽起来。
闻老太爷,“你这身子是怎么回事?”
“不碍事,风寒而已。”
“怎么就不碍事了,小病不医,拖成重病再治就晚了。”接着不容置喙道,
“待会儿吃完饭,我给你请个大夫瞧瞧。”
对于对方的关心和好意,宋泠并没有拒绝。
很快到了开饭的时候,
桌子上,全是宋泠喜欢吃的菜,林氏依旧觉得不够,不停的往宋泠碗里夹菜,“多吃些,你看你怎么会瘦成这样。”
一想到当年鲜衣怒马的少年郎,变成这样,仿若一个垂死之人,林氏就又开始难过了。
林氏扭过头擦了擦眼泪,又笑着道,“这是姨母做的红烧羊肉,你曾经最爱吃了,尝尝味道变没变。”
宋泠,“好。”
语毕,夹起碗中的羊肉放进嘴里,慢慢吃了起来,接着林氏又给他夹了许多菜,他都一一吃了。
直到回去客栈后,当然,林氏原本是不让宋泠去客栈的,但宋泠只说了一句会在这里待一个月之后,林氏这才放他离开了。
她知道如今孟叔跟从前不一样了,有自己的事要忙,她能做的只有不让他操心。
“明日记得带承安过来吃早食!”
“好。”宋泠答应。
等人走后,林氏对身后的婆子吩咐道,“明日早上去苏记食铺买些汤包回来,孟叔从前爱吃汤包。”
婆子低头,“是。”
“还有明日让厨房炖些滋补的汤,孟叔实在太瘦了,得给他补一补。”
林氏说完,直到看着宋泠的背影消失在巷子尽头才转身回了府。
而另一边,苏家,随着雨势越来越小,陈氏也和莫氏几人一起气势汹汹出了门,她们两人准备去找那媒婆问清楚,为何今日那家人没来,可是发生了什么事,若没有,为何要戏耍她们?
结果,几人去了没过多久就骂骂咧咧回来了,问其缘由,竟是男方家倒打一耙,跑去跟媒婆说是她们失约在先。
她们失约?这世上如何有这种厚颜无耻之人,实在不愿来相看说一声就行了,为何还要编些有的没的出来,明明是自己见天色暗沉要下大雨不肯去,却跑去找媒婆说是她们的问题,实在太过分了。
苏梨也觉得很神奇,不过一想到曾经好友跟她说的自己那些奇葩的相亲对象,和相亲对象那些奇葩的父母,这个倒是显得没那么奇葩了。
没办法,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有许多不太正常的人。
不过因为这件事,接着一段时间陈氏一时对给女儿相看这事频率也降低不少。
苏桃松了口气,苏梨也松了口气。
还是搞事业比较好,事业至少有银子,谈恋爱说不定最后一无所有。
说起事业,经过苏梨和苏家人这两年辛苦的经营,如今说起苏记食铺,县里和附近的人家就没有不知道的,尤其是这两年来往贸易的人越来越多,苏梨做的卤肉深受这些来往客商们的喜欢,竟是因此谈成了好几笔生意,挣了不少银子。
这段日子苏梨已经开始在看有没有更大的铺子了,打算再开一家食铺。
不过她又有些犹豫到底是开食去还是开酒楼,开酒楼家中银子肯定不够,开食铺吸纳的客源又有限,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总之苏梨很是纠结就是了。
当然在此之前,还是得把新家搬了才行,如今食铺又招了几个人,有莫氏已经成亲的大女儿和二女儿,还有沈大娘,沈大娘住在县里就不说了,其余人都在县里没有宅子,只能住食铺里,这样一来,屋子就完全挤不下了,所以苏梨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下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找了经纪人,买了一套一进的小宅子。
说是小宅子就真是小宅子,里面一共就6间屋子,分别是东西厢房各三间,虽说小,但是这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