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餐厅从大秦开始 第144节
作者:星陨落      更新:2025-10-13 12:42      字数:4998
  登时原本就很感兴趣的嬴政眼睛都亮了,“朕也是这样想的,并且玄奘大师能发挥的作用,绝不仅于此。”
  玄奘:“……”
  众人把玄奘大师围起来,尤其是李世民,更是情绪激动的去握玄奘大师的手,“玄奘大师,你放心,路上盘缠朕绝对管够,你把沿途的所见所闻全都详细记下来,等你回大唐,朕一定重重封赏你。”
  算起来,那些情报对于唐朝来说是最重要和有用,因为其他朝代还要担心时移世易,唐朝则缩短了变化的时间,可以把玄奘大师的信息进行最大程度的利用。
  “阿弥陀佛,既然是陛下吩咐,贫僧领旨。”玄奘并不抵触这个提议,毕竟“佛法无国界,僧人有国界”,他既然是大唐的僧人,肯定还是希望大唐好。
  “实不相瞒,贫僧之前也曾遗憾过不能把沿途的一切都记下来,却不想有得偿所愿的一天。”玄奘发自内心的高兴道。
  毕竟他一直都是一个人上路,要是把东西都记下来,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纸张,就算有那么多纸张,连带经书运回大唐都是一个问题,他只能做出取舍。
  现在好了,他不用再苦恼。
  李世民身为大唐帝王,出手大方又阔绰,不仅全包了玄奘大师一路取经的盘缠,更是大手一挥,想给玄奘大师配上精良装备。
  比如随从和马车之类,他觉得玄奘大师既然是他大唐使者,自然也得有相应的排面。
  “多谢陛下好意,盘缠贫僧可以放在山海阁,随取随用,可是随从和马车就实在不必了。”玄奘大师收下盘缠,对随从和马车推拒道。
  “大师何必推辞?”李世民还想再劝。
  玄奘大师的话让他打消了念头,“路途崎岖,马车难行,如此还不如一人速度更加快些。”
  一路上,有大路的时候是很少的,大部分都是荒无人烟的山林,需要徒手翻山越岭,有马车,他非但不会轻松,反而是累赘。
  不过等回去,他有经验了,再加上带经书,肯定要有马车。
  “也是,忘了大师一路取经,道路并不平顺。”李世民叹道,心里越发酸涩和佩服,毕竟玄奘大师取经路上,绝对比他说的还要艰苦。
  “还是交通工具不行啊,要是玄奘大师有自行车就好了,怎么也比用两条腿轻快些。”史诗和时修遗憾道。
  “自行车?车子的一种吗?”众人侧目。
  “是自己会动的车子吗?相父发明过木牛流马,就是自己动的。”刘禅道。
  “陛下,木牛流马是专门运粮的,是以体型极为笨重,只怕不适合玄奘大师,而自行车,不出亮所料,应该极为轻便。”诸葛亮道。
  “没错,自行车体型只有一个人大,要是路途平坦,下面没有路,全都是草,也能很快。”史诗道。
  “店主,我们可能把自行车做出来?”李世民眉头皱了一瞬,很快又松开。
  他们没有自行车没关系,想办法把自行车做出来不就有了。
  “唐太宗陛下说的不错,店主可否详细跟我们说说自行车。”墨子和鲁班两人走过来道。
  “还有我家相父,也能帮上忙!”刘禅积极推荐专业人士道。
  “自行车,我们可以把它大致画出来。”史诗道。
  只是等他们上手,李白等人咳嗽,“店主,还是你们口述,我们动手吧。”
  “好吧。”史诗和时修识趣的退位让贤,让专业的书画大家们来,“首先是两个大轮子,轮子相距不用很远,其次是连接它们的桥梁,还有把手,以及最重要的链条。”
  会说的不会画,会画的没见过实物,等史诗和时修再看到记忆中自行车,已经是数版以后。
  墨子和鲁班两个看着图纸眯眼,道:“我们可以试试,感觉也不是很难。”
  他们是机关好手,一看图纸,心里就有了数。
  “那感情好,材料什么的,两位大师尽管放心。”李世民笑道。
  第71章 梅干菜扣肉
  拿着图纸,鲁班和墨子两个带着人去忙了,他们准备先制作一个小的模型来,等经过史诗和时修更正,的确是自行车后,再制作大自行车,这样一来,可以为他们节省许多精力。
  史诗和时修两个外行人也不知道做自行车难不难,李世民等人却非常期待,听说自行车轻便快捷,在平坦的路上十分便于出行,想到他们偌大的皇宫,每次不是乘轿就是坐马车,有了自行车,他们完全可以骑自行车去其他宫殿。
  要是有了自行车,玄奘大师的取经之路也能轻快些。
  一路上,也不是没有大路,等到了大路,玄奘就用钱买了马车做代步,等到下一处马匹难行的地方再把马车卖出去。
  不过接了李世民旨意的玄奘大师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赶,因为山海阁的存在,能让他取到经书后,可以迅速返回大唐,这就相当于帮他省了回程,可以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体会沿途的风土人情。
  尽管还不是非常了解旅途博主是什么东西,玄奘却对一路上的信息打听的更加详细,给了李世民等人非常大的帮助。
  不仅如此,玄奘大师还可以把一路上的东西带进山海阁,比如路上一些当地食物的种子,说不定可以在中原养活,增加中原的食谱。
  当然因为物种入侵的危害,新作物们过来中原的时候,肯定会严加看管,不让它们先跟本土植物对上。
  除此之外,以李白等人为首的,还自行摸索出了旅行团的玩法,当玄奘大师行至人至罕见,却风景优美的地方时,李白等人会出钱付给玄奘大师当门票,他们则前去游玩或者绘画当地风景,一时间灵感大爆发。
  爆发的后果,就是李世民等喜欢诗画的人大饱眼福,很快玄奘大师这个旅途博主就转负为盈。
  有了钱,玄奘大师就想给山海阁补交之前的伙.食费,史诗和时修坚持不要,不过东西他们倒是不拒绝,就当玄奘大师送的旅行纪念品了。
  和其他基本天天待在山海阁的食客们不同,玄奘大师人在旅途,只是偶尔过来山海阁歇息,大部分时候他还是和当地人们打交道,对异土风情进行深入了解,只从口头上得来的信息很浅显,玄奘大师还会和当地人共同生活,去留意那些言语没说出来的习俗。
  除了玄奘大师外,山海阁最近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和女子的生育有关系。
  不过不是鲁元,而是赵飞燕和赵合德两姐妹,她们怀孕的时间比鲁元早一点,也因此生产的更早。
  直到临近她们生产,刘骜慌忙过来山海阁找神医们给飞燕合德两人接生。
  自从身怀有孕,赵飞燕两姐妹已经很少过来山海阁吃饭,都是刘骜给她们带饭回去,谁知再听到她们的消息时,居然是生产之际。
  好在山海阁不仅有神医,还有义灼和鲍姑等女神医,她们跟随刘骜过去给赵飞燕姐妹接生。
  不知是不是姐妹连心的原因,她们其中一个即将生产,另一个也很快发动,好在义灼和鲍姑可以一人接生一个。
  生产过程无疑凶险,就是后世科技和医术那么发达,也只是极大降低了孕妇的难产率,而不是再没有难产,放在生产条件和医术都落后的古代,孕妇生产只会更难。
  好在山海阁有不少神医,不乏精通妇产科的,在赵飞燕等人怀孕期间就告知了注意事项,所以把她们的胎儿养的并不大。
  再加上史诗把山海阁的新菜给赵飞燕两姐妹送过去,义灼和鲍姑让她们生产的时候尽力吃点东西,最重要的是别昏迷过去,尽量配合她们的接生。
  好在赵飞燕和赵合德两姐妹意识还算清醒,见义灼和鲍姑带来山海阁的中级饭菜,她们精神猛地一震。
  “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撑下去的,我们不想死。”赵飞燕笑容勉强而绝美道。
  她们不想为帝王的死而陪葬,更不想以后被其他人所清算,所以她们必须得有孩子,大汉江山更得是她们孩子的。
  为此,以美貌和舞蹈而获宠的赵飞燕不惜亲自怀有身孕,为的就是为她们姐妹两个的安危再添一份保障。
  “不知店主为我们送来的是什么菜?”赵合德比赵飞燕淡定一点,此时更关心即将到嘴的饭菜,因为要是出了意外,这可能就是她的最后一餐了。
  历史上,赵合德死的比赵飞燕要早,赵飞燕自尽,她则是被迫给罪魁祸首刘骜陪葬,好在赵合德已经不是刚得到消息,此时不至于惊慌失措,让生产过程更加艰险。
  “是梅干菜扣肉,你快尝尝。”义灼道,随后把梅干菜扣肉从食盒中取出,只见碗中上层码着一层扇形片状的扣肉,扣肉明显七肥三瘦,每一片肉都被片的很薄,呈现出诱人至极的酱红色。
  上层的扣肉把下面严实的盖住,等夹起一片扣肉,就能看到下方黑乎乎和油滋旺旺的梅干菜,义灼先是把扣肉夹到碗的另一边,露出底下大半的梅干菜以后,就夹了一片扣肉,把扣肉盖到梅干菜上再一夹,顿时筷子上,既有了扣肉也有了梅干菜。
  赵合德闻到梅干菜扣肉的香味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感觉连身下的撕裂感都有所减轻。
  等义灼把梅干菜扣肉递到她嘴边,赵合德直接张嘴,把裹着梅干菜的扣肉吃下去,瞬间她舌尖尝到一股酸甜鲜香,直让她精神一震。
  因为梅干菜扣肉的味道十分奇妙,赵合德最先品尝到的是外层的扣肉,惊叹扣肉看着七肥三瘦,感觉有些像肥肉,可是口感却肥而不腻,酥香软烂。
  如果说扣肉的口感已经处理的很好,那等赵合德牙齿轻易突破扣肉表层,品尝到梅干菜的美味以后,瞬间扣肉的油腻被梅干菜的清爽酸甜所取代,两者中合,肉中有菜,菜中有肉,并且因为梅干菜柔韧耐咀嚼,可以让这种美味留存的更加长久。
  最重要的是,梅干菜扣肉除了美味外,吃着吃着,还让赵合德身上多了力气,那是她身上原本的力气,因为生产而消耗掉,现在又因为梅干菜扣肉而补回来。
  突然,赵合德忍不住落泪,“神医,若是等我们姐妹度过这个难关,我们一定要好好感激店主的破例。”
  “好,到时候我陪你。”义灼对赵合德温柔道。
  混合着眼泪,赵合德努力吞咽吃下去更多的梅干菜扣肉,惊叹这样会让她的意识更加清醒和更受折磨,可此时赵合德却很享受这种痛苦,因为这让她知道自己还活着,知道她们姐妹两个并不孤单,目前的生育并不是一条绝路。
  再加上热水和血水的味道,两个产房堪称狼藉一片。
  好在最后结果是好的,在赵飞燕姐妹的配合下,在义灼和鲍姑及宫人们的努力接生下,赵飞燕姐妹两人都母子平安。
  赵飞燕的产房里突然传来一声婴儿的啼哭,很快赵合德的产房婴儿的哭声也跟上。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宫人第一时间恭贺赵飞燕。
  赵飞燕浑身湿濡,好在她身上还有不少力气,意识很清醒,她打断宫人们的恭贺,“孩子是男是女?”
  “回娘娘,是个小皇子。”宫人们赶紧道。
  “是皇子,那可真是太好了啊。”赵飞燕发自内心的笑了,心里终于放松下来,这样一来,她妹妹那边就可以轻松点了。
  很快,赵合德那边传来好消息,赵合德生下来了一个小公主啊。
  赵飞燕听到后微愣,“公主吗……”
  生产之前,她们有过计划,那就是为防孩子都是女孩,她们已经特地备了两个年龄相近的男婴孩,对她们最好的情况就是有两个皇子在手,按理来说就算她生了皇子,合德那边也该更保险点才是。
  不过赵飞燕很快就没心思想那些,因为生产太过消耗精力,知道她们姐妹两个都度过最大难关,她终于可以放任自己睡过去。
  另一个产房,赵合德亲亲女儿的脸蛋,却舍不得闭眼,生怕一个不注意女儿就会消失不见。
  就算忍不住睡去,她也忍不住护住女儿,不让女儿离开自己的身边。
  “恭贺陛下,贺喜陛下,这是我大汉龙凤呈祥之兆啊。”赵飞燕姐妹平安生产的消息传出以后,朝臣们朝刘骜恭贺道,别管他们心里怎么想的,面上只能祝福。
  “朕有儿子了,也有女儿了,这真是太好了,快,朕要立我儿为太.子!”刘骜激动不已道。
  朝臣们傻眼了,“陛下,是不是太快了?”
  孩子才刚出生,就算想册立太.子,也不用这么急吧,说句难听的,孩子生下来,长不长的大还两说呢。
  可是这话他们能对刘骜说吗?真要是说了,小皇子死不死他们不知道,他们却一定会死的。
  西汉末年的朝堂经过无声的清洗,能留下来的要么是一心为了大汉,要么是庸人,刘骜真要一意孤行,他们还真阻止不了。
  “太后娘娘,你快劝劝陛下吧。”朝臣们不愿意自己对上刘骜,就去找太后王政君。
  “陛下好不容易得子,正是兴头上,哪怕是本宫也不好多劝啊,而且陛下膝下只有一子,难道不册封那孩子为太.子,而是册封旁人为太.子吗。”王政君绵里藏针道。
  “臣等不敢,实在是孩子太小,该如何举行仪式?”朝臣们又找别的借口。
  王政君沉默一瞬,道:“届时将由本宫抱着那孩子行册封礼吧。”
  本来应该孩子的生母来,可要是赵飞燕上,朝臣们一定不答应。
  换成王政君以后,朝臣们就没那么抵触了,半推半就的答应下来。
  等他们走后,王政君去找刘骜,“骜儿……你何必如此急呢?”
  “母后,咱们都知道,孩子即将命不久矣,在孩儿临走之前,一定得给那孩子铺好路才行。”刘骜对母亲坦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