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顶流的病弱亲姐 第60节
作者:第七星球      更新:2025-10-13 12:43      字数:4619
  这声叹息和他的表情变化太过明显,想让人不注意都难。
  “怎么了?”李柏不解地问,其他嘉宾的目光也跟着被吸引过来。
  暨明旭像是难以启齿,犹豫了一下,才苦笑着摇摇头,语气低沉:“没什么……只是看到这一页,突然有点感慨。这首歌……它曾经是我非常非常珍视的一个作品,投入了很多感情和精力,可惜它现在不属于我了。”
  他最后的话轻得像是被风带过,连离他最近的李柏都没能听清在说什么,倒是拍摄平板界面的直播设备收声良好,捕捉进了只言片语。
  有人在弹幕上问他说的是什么意思,暨明旭的老粉解释道:
  【哥哥以前没成名的时候,为了追逐梦想独自北漂,只能靠着给人当枪手来糊口。】
  【唉,这么有才华的人,辛辛苦苦创作的作品署名却没有自己,有点可惜。】
  【想知道他到底是给谁当过枪手。】
  江知雾端起水杯抿了一口,眼神平静地扫过暨明旭和他手中的平板,没有作声。
  导演在后台看到弹幕上的反响热烈,于是说道:“明旭啊,你看大家对这首歌这么感兴趣,既然都是自己曾经用心做的作品,要不就给我们唱一段?”
  暨明旭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为难:“不了不了,现在唱出来不太合适吧……”
  导演为了维持热度,哪会给他退缩的机会,又劝了几句。
  暨明旭“盛情难却”地叹了口气,像是终于被说服:“那我就献丑了……”
  他清了清嗓子,似乎是在找节奏和感觉。客厅安静下来,都在等着他唱歌。
  暨明旭微微垂下眼睫,声音放得轻柔,带着一点沙哑的磁性:
  “巷口路灯亮第三盏时,你说蝉鸣会停……”
  旋律缓缓流淌出来,调子算不上惊艳,但胜在抒情,配上暨明旭投入的表情,倒也有几分感染力。
  不太懂音乐的李柏跟着轻轻打节拍,连弹幕里都多了不少夸赞的评论:
  【呜呜呜好温柔的调子,哥哥唱得好有感情!】
  【这旋律好抓耳,没有署名权太可惜了。】
  然而,坐在角落的江砚舟却蹙起眉,抬头多看了暨明旭几眼。
  江知雾注意到弟弟的反应,不由升起几分警惕。
  她对音乐不算精通,但也略微有几分基础。暨明旭此刻唱的旋律里,有几段核心的走向,竟和江砚舟的成名曲有着莫名的相似,像是刻意简化了编曲,又调整了几个音符,却没能完全掩盖住原本的影子。
  想到原书中被指控为找枪手的风波,江知雾心里打了个突。
  而上过钢琴课,有几分绝对音感的季念念皱起小脸蛋,直言不讳:“这歌跟臭脸哥哥写的一首好像啊!念念记得好像叫什么……午、午……”
  “午后回声。”江知雾帮她补充完整。
  “对!就是午后回声。”季念念说,“妈妈可喜欢听这首歌啦!念念觉得,还是臭脸哥哥写得更好听。”
  季念念脆生生的话一落,两位当事人都有了反应。
  “谁是臭脸哥哥?”江砚舟臭着脸问。
  暨明旭笑了笑,把话题给扯回来:“小朋友的耳朵真灵,有时候旋律走向相近也难免,毕竟好的情感表达,总容易在相似的频段找到共鸣。不过我手稿的诞生时间在很久之前哦。”
  这段插曲引起了弹幕的讨论:
  【明旭脾气真好,还跟小朋友耐心解释。】
  【确实,流行音乐就那几个和弦,听着像不奇怪吧?】
  【但是……真的好耳熟啊,特别是副歌前那句转音。】
  弹幕立刻有人抓住了重点。
  直播镜头刚才确实给过平板特写,虽然暨明旭翻得快,但手快的观众很快从直播回放里截了图。
  有人将截图放大处理,模糊地辨认着平板拍摄时自动生成的日期水印——那日期,赫然比江砚舟《午后回声》的正式发行日期早了将近半年。
  【明旭刚才是不是说这首歌现在不属于他了?难道……?】
  【结合暨明旭早年给人做过枪手的经历想想,细思极恐啊家人们。】
  【几句捕风捉影的话,弹幕又搁这里福尔摩斯上了,要不要这么闲。】
  【才华骗不了人好吗,砚舟出道之后爆曲不断,你们哥哥有什么?】
  八卦总是能带来更多的话题度,弹幕上充斥着各种质疑和猜测,直播现场的气氛也变得微妙起来。
  江砚舟本人对此完全不在意,轻描淡写地冷嗤了一声,似乎压根没打算纠缠这种弱智的话题。
  倒是江知雾严肃地询问:“暨先生,这首《晚风遇蝉鸣》,听起来很有想法。能聊聊它具体的诞生过程吗?”
  暨明旭似乎早有准备,叹了口气,露出一丝怀念又苦涩的表情:“那时候还在北漂,住在地下室,条件很艰苦。这
  首歌其实是某个夏天晚上,坐在巷子口的路灯下写的。那时候很迷茫,听着树上的蝉鸣,用一把旧的木吉他,突然就有感而发。”他描述得相当细致,画面感很强,很容易让人共情。
  【这经历听起来好真实,不像编的。】
  【时间线对得上啊,那时候江砚舟还没发《午后回声》呢。】
  江知雾静静地听着,等他说完,才微微颔首,眼神却锐利了起来:“很动人的创作背景。但是,”她话锋一转,“你刚才演唱的旋律温暖而明亮,跟你的歌词听上去有点割裂。”
  暨明旭的脸色瞬间变了几变,他显然没料到江知雾会从如此专业的角度分析这种不协调感。
  他强自镇定地笑了笑,语气带上了一丝强硬:“江小姐不是专业音乐人,可能对音乐不太了解。有时候情绪是复杂的,歌词仅仅只能表达一部分。”
  “我确实不是专业音乐人,但基本的乐理还是懂一些。”江知雾并未被他的质疑带偏,而是继续发问,“比如这段转音的节奏型,和你前面描述的‘旧木吉他弹唱’的创作背景完全不符——木吉他的音色本就偏温暖柔和,强行嵌入这种需要电子合成器铺垫的华丽转音,就像在acoustic编曲里硬塞电子鼓点,违和感太明显了。”
  季宁深帮她翻译了一下:“像大学生赶毕业论文,东拼西凑抄了好几篇文献,导师一眼就能看出破绽。”
  弹幕恍然大悟:
  【哈哈哈哈这么一说我就懂了,季宁深你是会比喻的。】
  【正在肝论文的大四生看直播看着看着,就被内涵了。】
  【不过暨明旭的手稿毕竟是初版嘛,怎么可能做到完美,后面肯定还是会再精进修改的。】
  【楼上别搞笑,这拼接的水平跟江砚舟的歌也不是一个level的吧。】
  暨明旭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他张了张嘴想辩解,却发现江知雾指出的细节精准到很难反驳。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黄芷禾突然开口了。
  她原本因为暨明旭之前害自己崴脚的事还耿耿于怀,可看着暨明旭被追问得下不来台,又下意识就想站出来跟江知雾唱反调:
  “江姐姐,创作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事情,灵感来了就是来了,感觉对了就写了,你又何必这么咄咄逼人呢?”
  江知雾闻言,目光平静地转向黄芷禾,唇角微勾:“这并非咄咄逼人,而是正常的探讨。一部用心创作的作品,应当经得起细节的推敲和询问。还是说……”
  她话锋微顿,目光扫过脸色不佳的暨明旭,再回到黄芷禾身上,“你觉得这部作品本身不够优秀,或者有什么隐情,才害怕被讨论?”
  黄芷禾被噎了一下,她只是想给江知雾添堵,根本没想那么深。
  【哈哈哈黄芷禾这波纯属无脑护,踢到铁板了吧!】
  【江姐姐逻辑好清晰,黄芷禾根本接不住话。】
  【但芷禾说得也没错啊,江知雾以为自己是谁啊?在这里指点江山,她懂什么音乐。】
  【江知雾是不是故意针对明旭啊?不就是一段旋律吗,用得着揪着不放?】
  【不然呢?任由别人拿着个手稿开始带节奏,碰瓷江砚舟吗?】
  弹幕里的争吵愈演愈烈,甚至有人开始翻出暨明旭早年说自己当过枪手的采访片段,试图找证据支撑“他才是原创”;另一边,江砚舟的粉丝则贴出《午后回声》的编曲记录,力证作品的原创性。
  还有不少路人观众被这场创作争议吸引,纷纷加入讨论,有人质疑暨明旭“碰瓷博热度”,也有人觉得“没实锤之前不能乱下定论”。
  导演在后台看着不断攀升的在线人数和弹幕热度,既有点兴奋于话题度暴涨,又担心场面彻底失控——毕竟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嘉宾互动”,而是牵扯到“作品归属”的敏感争议。
  他对着对讲机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先把这个话题搁置:“好了好了,我看大家也聊累了,时间不早了,今天直播就到这里吧?大家回房间休息休息,养精蓄锐,明天还有任务呢。”
  导演的声音透过客厅的音响传来,打断了略显僵持的气氛。
  感觉到气氛尴尬的嘉宾们也都顺势起身,互相道了晚安,各自散去。
  季宁深往暨明旭的方向打量了几眼,看不出在想什么,最终牵着季念念回了房间。
  江知雾推开自己的房门,刚迈步进去,身后的人就跟着走了进来,还顺手带上了门。
  房间里没开灯,只有窗外透进来的月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姐,你今天怎么了?”江砚舟先开了口,声音里带着疑惑,“平时你不怎么管这些事,刚才在客厅里,感觉你情绪很激动。”
  他很少见江知雾那样较真的样子,明明平时对很多事都抱着淡漠的态度,可今天面对暨明旭,却一句接一句地追问,显得有些尖锐。
  “不是我情绪激动,是暨明旭话里有话。”江知雾认真地说,“他手稿上那首歌明显跟你旋律相似,又特意提了下创作时间很早,这不就是在暗示,你那首歌是拿了他的作品改的吗?”
  江砚舟靠在门框上,语气带着点漫不经心的冷意:“他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清者自清,没必要跟这种人掰扯。”
  在他看来,暨明旭这种靠暗示博眼球的手段太低级,与其浪费时间去澄清,不如专注在自己的音乐上。
  “不是没必要。”江知雾立刻认真地纠正他,眼神格外坚定,“现在已经不是‘清者自清’的情况了。他在直播里把话说到这份上,弹幕里已经有人开始猜你‘找枪手’,再放任下去,等舆论发酵起来,只会越来越难解释。”
  她想起原书里的剧情,江砚舟就是因为不屑于跟这种无稽之谈纠缠,才让“枪手风波”愈演愈烈,最后不仅影响了专辑销量,还被贴上了“德不配位”的标签,差点断送了音乐生涯。
  如果她不知道江砚舟后来的遭遇,恐怕也不会察觉出暨明旭这时候就已经开始铺垫,预备往她弟弟身上泼脏水了。
  “我们现在已经卷进来了,”江知雾往前走了两步,看着江砚舟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这种时候不站出来澄清,就等于放弃了主动权,任由对方涂抹事实。等到谣言发酵,标签贴上,再想撕下来,付出的代价要大得多。”
  江砚舟沉默地听着,脸上的散漫渐渐收敛起来。
  他其实明白这些圈内的弯弯绕绕,只是性格使然,懒得理会。
  此刻听到姐姐清晰冷静的分析,他才意识到,姐姐并非一时意气,而是看得比他更透彻。
  江知雾伸手拍了拍他的胳膊,语气渐渐软下来,叮嘱道:“好了,道理你明白就好。现在别想这些糟心事了,回去好好睡一觉。谁知道明天节目组又要出什么新花样,养足精神才有力气应付。”
  江砚舟点了点头,声音低沉却顺从:“知道了姐,你也早点休息。”
  “嗯。”江知雾应了一声,看着江砚舟转身拉开房门。
  走廊里的灯光透过门缝照进来,在他身上投下一道浅淡的光影,直到房门被轻轻带上,房间又重新陷入了只有月光的安静里。
  江知雾站在原地没动,脑海里却还在回放着原书的剧情。
  她清楚记得,原书里江砚舟后来被“枪手风波”缠上时,最被动的一点就是拿不出早期创作的时间证据——毕竟当时创作《午后回声》的时间太早,写歌全靠随手记在草稿本上,既没备份,也没留下任何能证明时间线的记录。
  黑粉就是抓着这一点大做文章,哪怕江砚舟后来放出了《午后回声》的编曲过程,也被质疑是“照着别人的作品倒推”。
  这一次,她必须等待一个最合适的时机,不仅要澄清,更要一击即中,让对方再无翻身炒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