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病弱将军后(双重生) 第15节
作者:宁占竹      更新:2025-10-13 12:47      字数:4648
  这双眼睛,热切,恐慌,而近乎于疯狂。
  然后她拿起了一边的篮子,端在了手里,捧到了李青一的面前。
  “殿下,”她的声音从破碎的喉咙里流出来,听上去嘶哑而疼痛,“我自知无能,今日里就算是殿下保住了玉团的性命,谁知道一日后,两日后,三日后的事情呢。”
  “请殿下收留它吧。”她重重的一叩头。
  李青一连忙拉住了她,懵懵懂懂地接过了篮子。
  “本宫可以帮你看顾着,等才人做了一宫主位,有地方养猫了,自然完璧归赵。”她拉住了那女子的手,说道。
  范才人摇了摇头,看了那篮子一眼,又闪开了目光。
  “我自入宫以来,在檐下捡了它,它那时候因为耳朵不好使被母猫抛弃了,可怜的很,之后就相依为命,”她轻声说,“我去侍寝前,宫里也没有人说什么。”
  “十几日前我去侍寝,然而我做的不好,于是皇上让公公来此处宫中把我绑在院子里重捶后腰。”她低声说,“整个宫中都知道我此生无望了,所以连它都要打死。”
  “玉团真的是个好孩子。”范才人说道,一双眼睛看着李青一的,李青一明显被这些话吓得心神不宁,想抽回手又觉得不妥,只得将篮子递给了题红。
  “本宫会用心照顾的。”李青一慌张地回答道,“请范才人也要爱惜身体。”
  女子待到公主消失在长街的另一头,才伴着已经飘起的细雨回去。
  她浑浑噩噩魂不守舍地坐在再无半点其他动静的房间里,像是耗尽了全身力气一样,从一面裂了的镜子里看到了自己不堪的脸,自己此生还有指望么。
  但是真的还想再见玉团一面啊,只是自己有什么可能当一宫主位呢?
  第22章
  李守一顿了顿手腕,端详着自己方才画的没骨花鸟,取过了旁边的一方小印来,轻轻地扣在了一边。
  “妹妹的画技越发的见长了。”宝华公主笑道,李守一交给了宫女去装裱,今日里天气不好,晾晒估计不成了,自己过来给姐姐敬茶,“姐姐净是取笑我,这段日子怎么练习都没有长进,感觉还不如去年同时候了。”
  “本以为今日里二姐回宫,长姐忙着招待,总得下午才到我这里来,我趁乱练习练习。”李守一说,亲手将大红细瓷茶盏递给了宝华公主。
  宝华公主眸子在文房上转了一圈,“莫不是用具上欠缺了,我看妹妹这里的东西都旧了。”
  “妹妹我可不是胡乱攀扯的人,自己不行就是不行。”李守一笑着说,她端起茶来尝了一口,“这茶是新的,为了这场喜事,我们都捡了便宜呢。”
  “听说姐姐也要尚人家了,明年成婚?”李守一说,“那我岂不是这两年都有喜酒吃。”
  “妹妹不是也要尚人家的么。”宝华公主笑了笑,手里把玩着团扇的玉柄,“我么,大概是要尚给哪位国公的世子了,说起来镇国公世子,不是妹妹的堂兄么。”
  “怎么,还让我母亲帮忙打听一下为人么?”李守一笑道,“读书的时候,不是见过的么。”
  宝华公主微微一笑,“你记性倒是好。”
  “姐姐别说笑我了。”李守一说,“姐姐过来,是为了让妹妹帮忙掌掌眼,哪位世子更出挑么?”
  “说起这个妹妹可就不困了。”李守一笑道。
  “不是,”宝华公主淡淡地说,“聊聊武成侯吧,妹妹觉得他是良配么。”
  “武成侯?”李守一微微怔了一下,“这我可就没法打听了。”
  “我听人说,妹妹似乎对武成侯很好奇呢。”宝华公主说,脸上没什么变化,依旧挂着一张笑脸,李守一心思一瞬间转了好几个念头,“姐姐从哪里听到的,我都没见过他。”
  李守一在心里确定了,宝华公主来者不善,多半是那日里父皇在永巷夸奖她孝心的事情被皇后知道了,他们还真是耳目众多,很是麻烦。
  李守一不动声色地摇着手中的扇子,看着盛在坛子里的冰块,“退一万步来说,武成侯就算进过宫,我们也无缘得见啊,传这种话的人也真是不聪明。”
  “或许墙头马上呢。”宝华公主笑着说。
  虽然是皇天暑热,李守一还是感到背上一阵发凉,她隐约猜到了皇后的用意,自己的母亲庄妃自从掉了弟弟之后,身子就不中用了,夏日里都不敢用冰,已经缠绵病榻五年了,如今更是把自己当作救命稻草掌上明珠的看着,若是自己和武成侯有什么x,恐怕一激之下,这条命是保不住了。
  “姐姐不要说笑了。”李守一摇着扇子,笑着说,“高门大户的都羞于谈墙头马上之事,更何况天家呢。”
  “姐姐突然说这些没头没尾的话,也不怕珈善公主吃味。”李守一笑道,“到时候找起妹妹的麻烦来,长姐会护着妹妹么。”
  宝华公主见势讲了些别的闲话,说不过是无聊谈谈李青一的婚事,说着过一会自己也往皇后宫里去,等到在皇后那里用过午饭,就回栖鸾阁,在那里等她过来,待她走后,李守一站了起来,在房里转了几圈,想着对策,此事应该和母亲说呢,还是和李青一讲呢。
  她不由想起从前的一个夏日午后,她在母亲的宫里玩,新得了三个漂亮的瓷娃娃,宫女都笑着说如宫里一般,正好三朵金花。
  “守一,是你长姐好啊,还是你二姐好啊?”慧妃笑着问道。
  “长姐有长姐的好,二姐有二姐的好。”李守一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把慧妃笑得停不下来,“真是个伶俐孩子,庄妃好福气啊。”
  待到慧妃走了,庄妃将几尊瓷娃娃叫人收拾了起来,“守一,你告诉娘,心里是觉得长姐好,还是二姐好?”
  “当然是长姐好。”李守一认真地回答道,“长姐给我好吃的,还带我去玩,二姐什么都不会,蠢蠢笨笨的,连话都说不明白,那次淑妃陷害您,她连半个字都说不出来。”
  庄妃坐了下来,她轻轻地叹了口气,“守一,将来若是你长姐和你二姐要选一边站,你一定要选你二姐。”
  李守一不解的抬起了头,“为什么啊,若是跟着二姐,岂不是父皇连我也不喜欢了么?”
  “你长姐给你的东西,对她来说不过是随手为之,让你觉得她是个好人。”庄妃低声说,“你二姐虽然看着傻,但是心里明白的很。”
  “淑妃那件事,她一言不发,才是保住了娘的性命。”庄妃轻声说,“她和我非亲非故,可以说半点瓜葛都没有,但是遇到这种事却愿意竭尽全力来帮。”
  “虽说跟着你长姐,好像日子会更好过,但是你若是能帮上的时候帮一下你二姐,虽然不指望她能回报什么,却是桩功德。”庄妃轻声慢语地说着,李守一点了点头。
  如今年纪大了,李守一知道宝华公主的难对付,深得圣宠不说,更是有着宽仁贤德的好名声,再加上皇后是六宫之主,在宫中自然手眼通天,自己为武成侯出头的时候估计已经被知道了,若是自己真的年少无知,有几分慕少艾的私情被皇后给察觉去了。
  李守一只觉得心惊胆战,不过想到今日里他们才听闻永巷的事情,没有早做打算,看来消息也不是特别灵通,但是也不排除让李青一嫁给武成侯之后再来挑弄自己。
  她静静地拿着扇子给自己送着风,她这把团扇是自己画的,上面是一副大红的没骨山茶,她为了表示孝悌之义,自然也为两位姐姐各准备了一把。
  给宝华公主的是鹅黄棣棠,给李青一的是淡绿的碧台莲。
  她叫人将匣子拿了过来,仔细验了验,让人带上,等到吃过午饭,就去栖鸾阁。
  武成侯啊,她漫不经心地看着森森寒凉的冰块,手中的扇子若有若无的动着,她想起了那日永巷的一面,如果给她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莫过于他甚至都没看清自己,他大概满心只有一个想法,让李青一躲起来,不要被卷进这样隐秘而恐怖的秘密之中。
  李守一靠在了软垫上,合上了眼睛,她自认为自己和母亲一样,都是面上不显心思深重的人,武成侯年纪轻轻能立下那样的功劳,应当也是个聪明绝顶的人。
  她小时候自诩千伶百俐,觉得和李青一说句话都痛苦。
  但是年纪越大,她反而不讨厌李青一了。
  甚至觉得,呆在她身边应该是件乐事。
  因为没来由的感觉凉快的很。
  等到时候差不多了,李守一起了身,往栖鸾阁去了,的确宝华公主已经到了,两个人正在正厅坐着说话,李守一走了进去,宫人帮她添了把椅子。
  “我们正聊着珈善公主的如意郎君呢。”宝华公主笑道,李青一抬起手来掩了掩下半张脸,李守一看到她手腕上戴的并不是宫中御赐的镯子,倒是有些像民间常见的,为了分量和保存故意做的很朴拙的那种。
  李青一放下了手,深青色的袖口落了下来,盖住了金镯子,她规规矩矩地穿着青色翟衣戴着凤冠,显示她已经不再是宫中的小公主而是成了婚的金尊玉贵的妇人了。
  “如今都是我们姐妹,说话也没什么顾忌。”宝华公主笑着说,“妹妹不妨说说,那武成侯到底好还是不好。”
  李青一张了张眼睛,然后微微地垂下了头,似乎在认真地思索。
  “生得如何,人品如何,待妹妹如何啊?”宝华公主笑着摇着手中的团扇问道。
  李青一手里也拿了扇子,但是却只是扣在了膝上,并不用它送风,然而少女白皙的脖颈上却没有什么炎热带来的痕迹,“他待我挺好的。”她轻声说,“听说姐姐明年也要出嫁了。”
  宝华公主笑了一声,“听礼部的意思,明年我和守一都要出嫁了。”
  李守一把玩着手里的扇子,“是啊,我也听说了,谁知道是高个子呢,还是矮冬瓜呢?”
  “矮冬瓜如何做得了驸马,妹妹真是会说笑。”宝华公主笑着说,“不过就算是尚了人家,我们姐妹也可以经常在一处。”
  她亲亲热热地捉起了李青一的手来,“到时候妹妹就可以让我们也开开武成侯府的眼界了。”
  “守一可是很想去看看呢。”
  作者有话说:
  ----------------------
  第23章
  “殿下可算是回来了。”刚进侯府拾翠就跑了过来,李青一站住了脚步,“怎么了?”
  “武成侯发烧了。”拾翠低声说,“但是侍卫说只许进,不许出,不让人去请大夫。”
  李青一微微吸了口气,她知道这府上大多数人都是皇帝派来的眼线,如今杜毓文刚从冷宫里被放出来,肯定不能让外人看了,万一走漏了什么就麻烦了。
  “什么原因?”她问道。
  拾翠环顾了一下四周,“按照奴婢的经验来说,是白日里累到了,一般到天明就可以退烧了。”
  “只是,不许找医生这件事。”拾翠轻声说。
  李青一点了点头。
  这说明杜毓文在这府中形如囚徒。
  这是她早就知道的了。
  但是她还是感到了一阵难过。
  他在冷宫里的时候,一直都是这样捱过去的,甚至有时候病了三五日才会被发现,反复拖延之下身体就更差了。
  “这样也没什么的,”那个青年笑着说,“到了什么季节就生什么病,就能记得日期了。”
  冷宫中一片萧条,连根草都不长,的确不怎么能看出季节的变迁。
  “那以后我每天都和你说今天是什么日子。”李青一低声说,“不要再生病了。”
  青年笑了一声。
  过了一会,他轻轻地咳嗽了两声,“好,”他应声道,“我尽量。”
  杜毓文醒来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呼吸似乎没那么热了,可能是发热已经退了,他转了转头,看到了亮着的灯火,已经是深夜了啊。
  他是什么时候躺在床上的,怎么过了这么长时间了,李青一应该已经回来了,想到这里,他攒了攒力气彻底睁开了眼睛,果然时间已经不早了。
  窗子外面的天幕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他听见了雨敲打着窗户的声音,夏日里本来就是多雨的,到了夜里一下一整夜也很正常。
  这样的雨声他儿时原本是最喜欢的,因为这时候一家人就可以全部安安静静地呆在家里,父亲可以给他讲故事,说经书,或者教他练字,母亲喜欢清点东西或者和猫咪玩耍。
  他记得父亲有一个漂亮的琉璃柿子墨盒,他说这是事事如意的意思,里面装了朱砂墨,从半透明的外面看进去,好看的很。
  母亲养了四五只猫,用来看护家里的菜园和家宅,母亲种了不少瓜果蔬菜,平日里最喜欢亲手侍弄,经常会喊他过去,递给他一个果子,让他洗洗吃。